對自己慈悲11--厭煩,從何而來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有時候,我會對他人需要反覆說明的事情感到厭煩,幾次,甚至是不經意的對著自己的孩子有這些情緒的流露,儘管我提醒自己克制,卻不免有無法完全管制的時刻。我在想,那可能不是說明次數超出我能忍受的限度問題,我覺得,還有一些更複雜的事物存在。

這段時間,我在看《心智化:依附關係.情感調節.自我發展》這本書,而所謂「心智化」的能力,書中的說明如下:

「心智化闡述的是一個人能夠瞭解自己或他人行為背後的心理意義的能力,用白話來說,就是能夠理解原本不理解的(understanding misunderstanding)及能夠思考「思考」這件事(thinking about thinking)的能力。」

在那個自己與對方反覆說明的狀態下,其實是一種互動,而我自己容易在這種互動中感到不快,過往我無法理解太多,就是簡化的認為對方沒有好好記起來,更進一步的時候會延伸至一種猜疑,對方是不是沒有重視這個互動的過程,是不是不重視我及其付出的這些心力,而讓我往不耐煩的方向發展,於是我會想如果對方並不在意與重視,我何需要付出這些心力,可是我也在互動中礙於我自己想像中的關係或是角色,不容易與對方直接核對。

或是,儘管試著與對方確認,可能在我有限的狀態下,與對方有限的表達下,我不太能夠發展出進一步的理解這些我們互動中遭遇的困難,而我自己留下的只有厭煩。

我不太確定是到了什麼時候,或許是仍然對於與孩子互動的在乎,我思考這些厭煩從何而來,還有繼續留意這些厭煩不經意發生的時刻,我試著尋找厭煩在內心裡的蹤跡,而我覺得,那好像與尊重有關。

在自己的人生中,我最需要多次與反覆說明與強調的對象是我的母親,不論是我的想法或是我的感受,在我的記憶中,真正讓母親聽聞進去而改變的次數其實非常有限,多是母親有她自己的堅持。這些年過去之後,我回想母親的堅持是不是受到外在條件的影響,我發現其實也沒有,大抵是母親自己的觀點認為應該怎麼做才對,依此拒絕我的訴求與忽視我的感受。

小時候夏天炎熱,我睡在雙層床的上層,房間就是靠著風扇散熱,我多次和母親說不要關掉吹向我床鋪的立扇,母親的意見是半夜會冷,所以不可以開著風扇睡覺,可是實際上立扇能吹到上層床的風向與風量都很有限,我是熱到流汗,而母親的床鋪卻有另一支直吹她的風扇,而她覺得開著風扇睡覺會冷。

這些反覆與母親的說明,後來幾乎都演變成爭執,一旦進展到爭執的環節,就更難撼動任何事情,情節會成為我對母親的忤逆頂撞,母親認為我不尊重她,而更堅持應該教導並要求我對她的尊重與順從。

當時的我並不明白,也無力從那樣幾乎無法反證的迴圈中跳出。現在看起來,有可能是母親將「你不尊重我」的投射性認同冠在我身上了,互動的結果幾無例外地成為母親所言的:「你這個孩子就是不尊重媽媽。」當年的我,幾乎沒有能力不落入母親自己沒有意識也無從承認的投射性認同的圈套當中。

讓我對自己說說話:

「你自小與母親屢次溝通的受挫,讓你將多次的說明與厭煩的感受連結在一起,我猜光是你能夠在這個階段中,控制住自己的不悅已經不容易了,而母親對你的投射性認同,我想,在這樣漫長的成長歲月裡,你要能夠不內攝入你的自我認同之中,恐怕是更不容易的事情,我想,你不需要這樣要求你自己完全沒有這些部分,關於尊重議題的陰影,在就在了。

你已經比過去更能覺察你的陰影,你已經知道你所厭煩的情緒其實與尊重有關,你也已經可以在這個情緒升起的時候,在你自己的內在核對,對方是真的在不尊重我,或是,對方有自己內在的狀態在運思著,而無法回應我的行動。

像是孩子們,一天的上課結束之後,他們也疲憊了,或是他們此時此刻的心情並不想要馬上做某些事情,那與尊不尊重你無關,只是他們在自己需要休息的狀態裡,甚至無法做某些事情,是在他們自己恐懼的狀態裡,而不是想要無視你。

你可以接納某些你並不樂見的投射性認同的確存在在你的身上,而這個接納,幫助你留意,幫助你發展與你的陰影共處的方法,甚至,那幫助你,有更好的心智化能力。

我知道你遺憾,甚至難過,為什麼小時候後無法懂得,總是落入那些圈套當中,成為你母親口中那麼糟糕的孩子,可是我也想說,我想不出來有任何可能,能有孩子在沒有外界資源的支持與介入下,能夠不落入那種圈套中,我想不出來。在你母親的那種狀態下,你不是落入這個圈套,就是另一個圈套,而若完全不予反抗,我也很難相信有可能會是更好的狀態,我想,你真的盡力了,你不是你母親口中那麼糟糕的孩子,這不是你的錯。」


2023.9.23

參考資料:

https://www.newton.com.tw/wiki/%E6%8A%95%E5%B0%84%E6%80%A7%E8%AA%8D%E5%90%8C/6477739

1會員
26內容數
透過自我對話探索過去所迴避與壓抑的情緒與情感,希望慈悲諒解自己。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對自己誠實前兩天那篇文章發出之前我沒有重讀一次,也刻意不做檢查,所以現在回頭來看發現一堆贅字和奇怪的連接詞,感覺很像用語音輸入法完成的一篇文,雖然這麼不完美,但我沒打算要再去修改。 因為在這幾個月裡我學會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誠實面對自己」。 聽起來很奇怪,通常我們面對他人時偶爾會有不那麼誠實的時候,但面對自己
avatar
2022-10-11
[星星記事] 9/4–9/9 「轉念」是對自己也是對他人的慈悲「轉念」是件幸福的事,代表著我們的腦袋自由了、鬆動了、流動了,因為「轉念」,我們的生命多了一次機會,讓人生更美好🌼
Thumbnail
avatar
PY CHEN 人生花滿院
2022-09-03
對自己好一點怎樣才可以對自己好一點? 對我來說最簡單的,就是吃好一餐好的。單是散步也令我開心。現在終於明白了,原來只要有獨處的思考時間,我就能平復心情。心情平復了的時候,感覺上就好一點。 或許最難的是怎樣和自己相處,對自己好一點。這是書上寫的一句話。
avatar
30之後
2022-07-11
對自己的身材感到無比滿意我總是覺得與其去在意體重計上的那些數字,我們應該是更要在意的是我們自己的健康,體重的數字本來就不是一個能不能代表你健康的明確指標,充其量那只能說明一部分的身體狀態,但也沒有人說瘦的人就一定健康,胖的人就一定不健康。 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對自己的身材感到無比滿意。
Thumbnail
avatar
台灣太太在北京
2022-06-22
對自己畫的線條不滿意嗎?來試試這些方法吧!前陣子跟在加拿大讀書時認識的朋友們聊天,聊到了最近各自做畫方式的轉變。以前的我喜歡用「線」來畫畫,現在則是根據不同的目的將線適當保留在畫面中。想到以前大家總是問我的線條為什麼可以這麼流暢,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當時的回答吧!
Thumbnail
avatar
園丁與花插畫設計工作室
2021-12-14
慈心﹐是對自己的慈悲《慈心禪》是我非常喜歡的一段話語﹐剛接觸時﹐慈心禪當作安慰、祝福自已﹐尤其在覺得痛苦﹐或是外在人事物不合我意的時候﹐當時還沒能了解些什麼 ﹐但就只是一直複誦﹐心也就慢慢的沉靜下來 。
Thumbnail
avatar
Talia療心畫愛
2021-10-25
【視覺心像】對做不到的自己慈悲然後你會看見你對自己的慈悲,就像光一樣,溶解那個部位緊繃、堅實的盔甲,藏在裡面的,不過是一個受傷、受到驚嚇、做不好又不知所措的小小孩。卡巴金博士說:『持續練習,然後對自己做不到的所有部分慈悲』我覺得這句話很美
Thumbnail
avatar
塔羅貓
2021-10-03
「回家」,了解對自己慈悲的意涵。某日聽到的音樂,竟讓我想落淚,泛起想要「回家」與悲傷的感覺,但思鄉的情緒自從上次整理時,透過在居住地的物品與老家的物品中,感覺到與「家」的連結,與天地萬物的連結後,已很少湧起想回家的感受,我以為我已離開汲汲營營找尋歸家的方式,可以好好在地球上生活。
Thumbnail
avatar
Talia療心畫愛
2021-09-23
對自己來說,什麼才是幸福的。在看完《我簡單豐富的生活提案》之後我簡單豐富的生活提案,澀谷直人。 生活中的必需品,其實沒有那麼多。 看了幾本簡單生活的書,大家都這麼說,我自己也這麼說,但在剛好遇到要搬家的時候,還是覺得,東西怎麼可以這麼多,『你的東西算少了吧』朋友們這麼說。
Thumbnail
avatar
壹肆說
2019-01-28
對自己好一點,就從放棄改變別人開始放棄改變別人,意味著你終於能夠開始清楚區分和別人之間的界線,區分什麼是你的責任,什麼又是你無力改變的現狀。 放棄改變別人,意味著你終於願意接受自己的有限,也因為開始發現到自己的有限,開始願意把照顧別人的心力,拿回來照顧自己一點。 放棄改變別人,並不代表你一定要放棄自己或者是......
Thumbnail
avatar
海苔熊
2018-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