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的理性主義解釋》這篇重要論文的簡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戰爭的理性主義解釋》這篇由 美國學者詹姆斯·費倫(James D. Fearon)教授於1995年發表的論文,不僅在政治學領域引起了廣泛討論,也為我們理解國際關係中的衝突提供了『非理性主義』外的新視角。

定義

《戰爭的理性主義解釋》的主題,可以定義為一種探討國家間為何會選擇戰爭作為解決爭端手段的分析。費倫教授通過『理性選擇理論(Rational Choice Theory)』的視角,挑戰了傳統的關於國家行為的解釋。

從歷史的維度來看,國家間的衝突與戰爭似乎是永恆的主題。從古代的特洛伊戰爭到兩次世界大戰,再到冷戰期間的代理人戰爭,人類歷史被這些衝突的記憶所標記。費倫的工作提供了一個分析框架,幫助我們理解,即便在冷戰後相對和平的國際環境中,為什麼『戰爭』仍然是解決國家間爭端的一種選擇。

舉個例子,1991年的海灣戰爭和1999年的科索沃戰爭都反映了費倫理論的相關性。在這些衝突中,理性主義的解釋可以幫助我們理解這些國家領導人如何通過成本-收益分析來做出戰爭決策。

質疑

然而,有人可能會質疑,戰爭真的是一種理性的選擇嗎?面對戰爭帶來的巨大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這種解釋是否過於簡化了決策過程?

解答這一質疑的關鍵在於理解「資訊不對稱」與「承諾問題」的概念。費倫教授指出,即便是在理性選擇的框架下,資訊的不完全和未來的不確定性也會導致衝突的發生。費倫認為,即便雙方都偏好和平解決方式,由於無法完全信任對方會遵守協議,戰爭仍然可能是「理性」的選擇。

已經屆滿二年的烏克蘭危機,也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檢視費倫理論在現實世界應用的機會。這一事件展示了如何在國際關係中,『資訊不對稱』與『承諾可信度』的問題,以及對對方意圖的『解讀差異』,可能導致的衝突升級。在這種情況下,即使戰爭延續似乎不符合任何一方的最佳利益,但它仍然可能被視為一種「理性」的選擇,目的是用以保護國家的安全與主權。

理性vs.非理性

進一步說,我們看到費倫的工作觸及了一個核心問題:理性行為在國際政治中的界定。國家作為理性行為者的假設,在實際應用中常常受到非理性因素—如文化、歷史仇恨、領導人的個性等—的挑戰。

這一關於「戰爭是非理性的」觀點認為,戰爭往往源於非理性衝動,例如民族主義情緒的高漲,或是政治領導人的個人野心與私慾。支持這一觀點的理論家和歷史學者強調情感、誤解和心理因素在國際衝突中的作用,認為這些因素往往會導致國家採取非理性的行為,包括發動或卷入戰爭。

關於上述的這個對立面觀點,我們明天再來談。

政策引導

費倫教授的論文不僅僅停留在學術理論的層面,它的實際應用價值在於為外交政策制定者提供了一個思考框架。通過理解戰爭背後的理性考量,政策制定者可以更好地設計策略,旨在通過增加資訊的透明度、提高承諾的可信度以及尋求共同的安全保障措施來避免衝突。

正如知名美國社會心理學家戴維·邁爾斯(David Myers)所言:「理解是預防的第一步。」。而費倫教授的《戰爭的理性主義解釋》也為我們提供了一種理解國際衝突的新途徑。這種理解本身就是尋找更和平世界的一部分努力,對於想要深入研究和關注國際政治的現代知識工作者來說,費倫的工作不僅僅提供了一個分析框架,還挑戰我們關於戰爭與和平的本質性思考。

反思

在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世界裡,理性主義提醒我們,即使在最為緊張的國際關係中,行為者的選擇也是可以被理解和預測的。但這同時也提出了一個更深層次的問題:如何在國際關係中促進更加有效的溝通和信任建立,以減少衝突的發生?

因為,我們也必須承認,理性主義解釋並不是萬能的。在現實的國際政治中,情感、誤解和非理性行為同樣扮演著重要角色。此外,全球化和網絡資訊時代的到來也為國際關係的動態增添了新的複雜性,這些因素都可能在某種程度上削弱理性主義假設的適用性。

相對的,技術進步和資訊時代的到來也為國際交流和合作提供了新的平台和工具。社交媒體、網絡外交、遠程監控技術等,都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國際關係的遊戲規則,為減少資訊不對稱、增強透明度、促進信任建立提供了可能。在這樣的背景下,理性主義解釋需要與時俱進,適應這一新的國際環境。

在這個基礎上,提出的一個重要的反思就是:在全球化的今天,國家間的相互依賴日益加深,國際社會是否有可能發展出一套更加複雜、細膩的機制,既考慮到國家間理性的經濟和安全考量,又不忽視人類情感和文化差異的影響?

英國著名經濟學家約翰·梅納德·凱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有一句眾所周知的名言:“長期來看,我們都死了。” 這句話提醒我們,儘管短期內衝突和戰爭可能看起來是「理性」的選擇,但從長遠來看,構建和平、促進合作才是人類社會的終極目標。費倫的理性主義解釋,為我們在這條道路上提供了寶貴的思考和工具。

多元博弈的複雜

回到費倫的《戰爭的理性主義解釋》,我們可以說,它既是一個開始,也是一個挑戰。它啟發我們不僅僅要在衝突中尋找理性的線索,更要在理性的基礎上,尋求構建一個更加和平、合作的國際社會的途徑。

我們也必須承認,即使在理性主義框架下,戰爭和衝突的預防與解決仍舊是一項複雜而艱巨的任務。這不僅僅是因為理性計算中的變數眾多,如力量平衡、利益評估和戰略選擇等,還因為國際政治舞台上的參與者遠不止國家這一主體。跨國公司、國際組織、非政府組織乃至恐怖主義團體等非國家行為者的存在和行動,都在不斷地重塑國際關係的動態,為理性主義分析增加了新的維度與難度。

這也意味著,在應對國際衝突時,我們需要超越單一理論的框架,採取更為綜合的視角。比如,結合建構主義理論,深入理解國家行為背後的身份、文化和規範因素如何影響國家的選擇;或者引入現實主義理論,考慮國際體系中的無政府狀態和權力鬥爭如何塑造國家的安全策略。

小結

那麼,未來的國際關係將何去何從?在理性與非理性、和平與衝突的雙重邏輯中尋求平衡,可能是國際社會面臨的永恆課題。而費倫的理論,無疑為我們在這一過程中提供了重要的思考工具。它不僅僅是關於戰爭的一種解釋,更是關於如何通過理解戰爭來尋求和平的一種努力。

最終,我們或許可以從一位哲學家的話中找到啟示。阿蘭·德波頓(Alain de Botton)。曾說:「真正的成熟,是發現另一種被誤解的快樂:溫和。」在處理國際衝突時『溫和與理性』的結合,或許能夠為我們指引出一條更加和平的道路。


詹姆斯·費倫(James D. Fearon)

一位在政治學界尤其是『國際關係』領域享有盛名的美國學者,他的研究為我們理解戰爭、衝突與合作提供了深刻的洞見。

費倫教授畢業於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在那裡他獲得了政治學博士學位。此後,他在斯坦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政治學系擔任教授,其研究重點集中在國際政治、戰爭與和平、以及理性選擇理論的應用等領域。

費倫的學術貢獻不僅限於《戰爭的理性主義解釋》這一篇文章。他廣泛地研究了民族衝突、政治暴力、以及民主政體下的外交政策決策過程。其中,他關於戰爭原因的理論,尤其是關於國家間戰爭如何可以被視為理性行為者之間失敗的談判結果的理論,對國際關係理論的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

費倫提出,很多時候戰爭的發生並不是因為國家無法找到和平解決爭端的途徑,而是因為資訊的不對稱、承諾執行的不確定性,以及事後分享潛在和平利益的難度導致的。這一觀點挑戰了傳統的關於國際衝突的理解,為解決和預防衝突提供了新的策略。

除了理論研究,費倫也積極參與公共事務的討論,他的研究成果經常出現在頂級的學術期刊上,如《美國政治科學評論》(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和《國際組織》(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等。他因其在政治學領域的卓越貢獻,獲得了包括美國政治學會(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Association)頒發的一系列獎項和榮譽。

費倫的研究強調了國際社會在追求和平過程中,需要更加重視溝通策略、信息共享和國際合作的重要性。在這個基礎上,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國際衝突的本質,並探索促進和平的新途徑。同時也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實際的指導和啟發。通過他的視角,我們可以看到,即使在複雜的國際政治環境中,通過理性分析和深思熟慮的策略,有可能找到避免衝突和促進和平的途徑。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拖的有點久了,今天來填坑一下,談談另一位遊戲社會學家 法國的 羅傑·卡洛 Roger Caillois (1913-1978)。卡洛的學術生涯跨越了多個領域,包括人類學、社會學、文學和心理學,他的研究成果對於後來的遊戲理論和文化研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卡尼曼的思考模式(系統1與系統2)與學習方式(微學習 Microlearning 與 傳統學習)四者結合起來,構建一個我覺得非常有趣的四象限模型。這個十字象限模型也許能夠深化我們對於『學習與思考』模式結合的理解,以及為個人成長和企業培訓提供一個新的視角。
「薪資結算(Payroll)」和「薪酬管理(Compensation Management)」有什麼不同?這個問題看似簡單,實則涉及人資管理領域的深層次認知差異。今天讓我們一起探索這個主題,揭開薪資結算與薪酬管理之間的神秘面紗。
想像一下,你手上有一台超級電腦,它號稱能解答宇宙中所有問題。所以你問了它一個問題,但它卻回答說:“這個問題我解不了。”這聽起來是不是很矛盾? 但這種情況就是著名奧地利數學家 庫爾特.哥德爾(Kurt Gödel)在1931年提出的『不完備定律』的核心所在。
想像一下,如果一位黑道老大走進MBA的課堂,站在台前講課,那畫面會有多酷?他可能不會談利潤增長或股東價值,但絕對會談到忠誠、權力、地盤爭奪,以及如何管理一個高度效忠的組織。這聽起來是不是有點像是在談論一個極端版本的企業文化和人資管理?
昨天晚上剛好經過台大校門正對面巷子裡的小小的『結構群書店』,忍不住進去逛了一下,沒過多久就有種想要把店裡1/4的書都搬回家的衝動,本來拿了一堆,後來覺得實在太重了(我還要去別的地方),就忍住衝動只挑了幾本,之後再慢慢去買吧!
拖的有點久了,今天來填坑一下,談談另一位遊戲社會學家 法國的 羅傑·卡洛 Roger Caillois (1913-1978)。卡洛的學術生涯跨越了多個領域,包括人類學、社會學、文學和心理學,他的研究成果對於後來的遊戲理論和文化研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卡尼曼的思考模式(系統1與系統2)與學習方式(微學習 Microlearning 與 傳統學習)四者結合起來,構建一個我覺得非常有趣的四象限模型。這個十字象限模型也許能夠深化我們對於『學習與思考』模式結合的理解,以及為個人成長和企業培訓提供一個新的視角。
「薪資結算(Payroll)」和「薪酬管理(Compensation Management)」有什麼不同?這個問題看似簡單,實則涉及人資管理領域的深層次認知差異。今天讓我們一起探索這個主題,揭開薪資結算與薪酬管理之間的神秘面紗。
想像一下,你手上有一台超級電腦,它號稱能解答宇宙中所有問題。所以你問了它一個問題,但它卻回答說:“這個問題我解不了。”這聽起來是不是很矛盾? 但這種情況就是著名奧地利數學家 庫爾特.哥德爾(Kurt Gödel)在1931年提出的『不完備定律』的核心所在。
想像一下,如果一位黑道老大走進MBA的課堂,站在台前講課,那畫面會有多酷?他可能不會談利潤增長或股東價值,但絕對會談到忠誠、權力、地盤爭奪,以及如何管理一個高度效忠的組織。這聽起來是不是有點像是在談論一個極端版本的企業文化和人資管理?
昨天晚上剛好經過台大校門正對面巷子裡的小小的『結構群書店』,忍不住進去逛了一下,沒過多久就有種想要把店裡1/4的書都搬回家的衝動,本來拿了一堆,後來覺得實在太重了(我還要去別的地方),就忍住衝動只挑了幾本,之後再慢慢去買吧!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時間是1983年4月1日,東京電視台播出了不屬於愚人節卻荒謬的寫實機械人作品、裝甲騎兵VOTOMS。 鋼鐵的人形棺材中,沉默寡言的少年兵胸中,熊熊燃起向大宇宙的意志的反抗─那是身處高位、遠離戰場煙硝充滿算記者所未能感受,超越會計、彈藥數字、兵員人數與地圖名字以外的「東西」,其名生命。
對於傷痛的過去,該忘掉,還是記得,才能好好的繼續往前走?為什麼,有人會做損己利人的事情?看完《讀報人》之後,會對人們的行為有更多的思考,理性上,人應該是會做最符合自己利益的事情,然而,如果某些人,如電影中的基德,做的事情看起來是違反常理的,那麼,或許他的心中,有比我們眼中世俗價值更大的東西。
大四時的通識課堂中,老師給所有學生發了一份問卷,裡面有幾道題目令筆者印象深刻,題目大意是,在戰亂時期,人們對於宗教的信仰是會更堅定,還是愈加不相信宗教? 這近乎哲學詰問的問題著實難倒許多人,正反兩面答案都各有擁護者,筆者看見題目,腦中便浮現爺爺參加對日抗戰、國共內戰及八二三炮戰的經歷,以及歷史上大大
如果你是間諜,那我就是間諜之妻。   聰子是誰呢?或者說優作的妻是什麼呢?這便看完《間諜之妻》後最深刻的疑問了。如同這部以兩種角色結合而成並命名的電影,如同泰半戰爭類型電影中,以戰爭下的個人映射時代之暗面的理念起點,在「間諜」與「妻子」的意義下,企求平衡是種憨傻,那企求愛也會是嗎?
千年前的歷史榮光,透過物質遺跡被挖掘,製作、使用這些器物的人,卻早已灰飛煙滅,人類的軀體多麼脆弱不堪;歷史的長河悠遠擺盪,千年的時光,只是一瞬,個人的一生,也就更遠遠相形見絀;然而「從人類在洞穴牆上留下第一個手印開始,我們都是時間延續的一部分,人不會真正死去。」
百年前戰爭下的旅行物語,跟活在現下的普羅大眾所想像的,其實很不一樣。你的旅行當然可以因戰爭而取消,但我要在烽火漫天繼續我的行程,也實屬合理,小孩子才做選擇,我全都要!
時間是1983年4月1日,東京電視台播出了不屬於愚人節卻荒謬的寫實機械人作品、裝甲騎兵VOTOMS。 鋼鐵的人形棺材中,沉默寡言的少年兵胸中,熊熊燃起向大宇宙的意志的反抗─那是身處高位、遠離戰場煙硝充滿算記者所未能感受,超越會計、彈藥數字、兵員人數與地圖名字以外的「東西」,其名生命。
對於傷痛的過去,該忘掉,還是記得,才能好好的繼續往前走?為什麼,有人會做損己利人的事情?看完《讀報人》之後,會對人們的行為有更多的思考,理性上,人應該是會做最符合自己利益的事情,然而,如果某些人,如電影中的基德,做的事情看起來是違反常理的,那麼,或許他的心中,有比我們眼中世俗價值更大的東西。
大四時的通識課堂中,老師給所有學生發了一份問卷,裡面有幾道題目令筆者印象深刻,題目大意是,在戰亂時期,人們對於宗教的信仰是會更堅定,還是愈加不相信宗教? 這近乎哲學詰問的問題著實難倒許多人,正反兩面答案都各有擁護者,筆者看見題目,腦中便浮現爺爺參加對日抗戰、國共內戰及八二三炮戰的經歷,以及歷史上大大
如果你是間諜,那我就是間諜之妻。   聰子是誰呢?或者說優作的妻是什麼呢?這便看完《間諜之妻》後最深刻的疑問了。如同這部以兩種角色結合而成並命名的電影,如同泰半戰爭類型電影中,以戰爭下的個人映射時代之暗面的理念起點,在「間諜」與「妻子」的意義下,企求平衡是種憨傻,那企求愛也會是嗎?
千年前的歷史榮光,透過物質遺跡被挖掘,製作、使用這些器物的人,卻早已灰飛煙滅,人類的軀體多麼脆弱不堪;歷史的長河悠遠擺盪,千年的時光,只是一瞬,個人的一生,也就更遠遠相形見絀;然而「從人類在洞穴牆上留下第一個手印開始,我們都是時間延續的一部分,人不會真正死去。」
百年前戰爭下的旅行物語,跟活在現下的普羅大眾所想像的,其實很不一樣。你的旅行當然可以因戰爭而取消,但我要在烽火漫天繼續我的行程,也實屬合理,小孩子才做選擇,我全都要!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德雷福斯對這樣先驗理由並不買帳,他認為我們應該要問:「什麼是理性?」,去思考是「理性是必須的」還是「理性應該要是必須的」。也就是說,在實踐活動中,我們並不總是需要去做那些判斷。我們並不總是需要去將經驗體驗為包含有概念內容。去說理性瀰漫於這些活動之中,是一種理性主義者為其添加上去的「哲學責任」。
Thumbnail
明理的人都知道,遮眼閉目或用「和平」換字包裝,緩和不了戰爭的殘酷真相;逃避而不願直視,也無法否定戰爭與我們的過去同在,也是我們現在的一部分,而且還會緊隨著我們,共同走向未來。人就是這類暴力衝突中唯一的主角,沒有配角,討論戰爭,就是討論人。 戰爭:暴力、衝突與動盪如何形塑人類與社會...
  詹姆士(William James)相信,整個哲學史很大程度上是幾種不同人類氣質衝突的歷史。這些由氣質帶來的偏見往往比那些理由還要強烈,哲學家想要一個適合他氣質的宇宙,並且去相信那些是和他氣質的證據。當他遇到氣質與他相反的人時,無論對方有多強的辯論能力,他都會打從心底相信對方是哲學的門外漢。
Thumbnail
傳統的經濟學設定人類的決策是「理性」的,但傳統經濟學無法解釋人類的很多行為,進而有學者把「心理學」融合進經濟學,就構成行為經濟學的主軸,也是了解人類實際行為的一門學科
Thumbnail
作以「關係和概率」的歸納,取代「類型和概念」的概括,是人類思想革命的典範轉移,顯示與概率論相關之統計學也已進入美國思想家的視野。霍姆斯、詹姆斯、皮爾士、杜威想把理念、原則和信仰帶到人類的層面,他們不想看到藏在抽象層面的暴力。這是南北戰爭的教訓之一。他們四人的哲學設計出來,要支持的政治制度是民主。
Thumbnail
感性和理性思維是人類思考和決策的兩種方式。 瞭解這兩者的差異以及在生活中的應用有助於更好地理解自己以及他人的行為。 文章討論了感性和理性思維在不同情境下的影響,以及賽局理論對這兩種思維的啟示。
〈理應外合:「理性」如何在實踐的邏輯中被推展開來〉
Thumbnail
這本書針對假新聞、後真相、資訊戰的議題進行詳細的解析,深入探討了大腦快思與慢想的機制、大腦認知偏誤的機制以及虛幻真相效應等,並從舅舅是佛洛伊德的公共關係之父愛德華.伯內思和希特勒的角度出發,藉由大量引用美國真實案例,讓讀者更清楚理解這些複雜的概念。這本書不限年齡,值得學齡生一讀。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德雷福斯對這樣先驗理由並不買帳,他認為我們應該要問:「什麼是理性?」,去思考是「理性是必須的」還是「理性應該要是必須的」。也就是說,在實踐活動中,我們並不總是需要去做那些判斷。我們並不總是需要去將經驗體驗為包含有概念內容。去說理性瀰漫於這些活動之中,是一種理性主義者為其添加上去的「哲學責任」。
Thumbnail
明理的人都知道,遮眼閉目或用「和平」換字包裝,緩和不了戰爭的殘酷真相;逃避而不願直視,也無法否定戰爭與我們的過去同在,也是我們現在的一部分,而且還會緊隨著我們,共同走向未來。人就是這類暴力衝突中唯一的主角,沒有配角,討論戰爭,就是討論人。 戰爭:暴力、衝突與動盪如何形塑人類與社會...
  詹姆士(William James)相信,整個哲學史很大程度上是幾種不同人類氣質衝突的歷史。這些由氣質帶來的偏見往往比那些理由還要強烈,哲學家想要一個適合他氣質的宇宙,並且去相信那些是和他氣質的證據。當他遇到氣質與他相反的人時,無論對方有多強的辯論能力,他都會打從心底相信對方是哲學的門外漢。
Thumbnail
傳統的經濟學設定人類的決策是「理性」的,但傳統經濟學無法解釋人類的很多行為,進而有學者把「心理學」融合進經濟學,就構成行為經濟學的主軸,也是了解人類實際行為的一門學科
Thumbnail
作以「關係和概率」的歸納,取代「類型和概念」的概括,是人類思想革命的典範轉移,顯示與概率論相關之統計學也已進入美國思想家的視野。霍姆斯、詹姆斯、皮爾士、杜威想把理念、原則和信仰帶到人類的層面,他們不想看到藏在抽象層面的暴力。這是南北戰爭的教訓之一。他們四人的哲學設計出來,要支持的政治制度是民主。
Thumbnail
感性和理性思維是人類思考和決策的兩種方式。 瞭解這兩者的差異以及在生活中的應用有助於更好地理解自己以及他人的行為。 文章討論了感性和理性思維在不同情境下的影響,以及賽局理論對這兩種思維的啟示。
〈理應外合:「理性」如何在實踐的邏輯中被推展開來〉
Thumbnail
這本書針對假新聞、後真相、資訊戰的議題進行詳細的解析,深入探討了大腦快思與慢想的機制、大腦認知偏誤的機制以及虛幻真相效應等,並從舅舅是佛洛伊德的公共關係之父愛德華.伯內思和希特勒的角度出發,藉由大量引用美國真實案例,讓讀者更清楚理解這些複雜的概念。這本書不限年齡,值得學齡生一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