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性抱怨在能量上的影響

更新 發佈閱讀 1 分鐘


有些民眾三不五時就到法院訴苦。

這些被稱為「常客」的民眾,有一個共通的特質,就是會習慣性地「怪別人」。

雖然法院並不會因為當事人「很喜歡抱怨」,就不允許其行使權益,但是有趣的是,以能量的角度而言,當一個人總是在怪罪別人,確實會讓身邊的人不想幫助他

如果一個人總是覺得自己不需要改變,需要改變的都是別人,那麼這個人就不會有任何自我調整的空間。

與這樣的人相處,身邊的人會非常非常地疲憊,因為無論怎麼做,都會被他怪罪。

那麼漸漸地,就不會有任何人想要搭理他。

如此一來,常客們就自我應驗了自己老說的話——「為什麽別人都不幫我?!」

假使能夠修改自己的習性,那麼生活或許能有所改善。

不過這樣的話語對常客而言,恐怕太過於刺耳了。

看見別人就如同照鏡子,我也要警惕自己不要成為這樣的人。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向內的道路:靈性學習分享
11會員
216內容數
這世間所有的功成名就,不過都是「往外」的道路,有所謂的標準答案、能夠被複製與仿照;而「往內」的道路,其實才是最難的,沒有標準答案與固定的路徑,但只要有一顆願意對自己感到無限好奇的心,就有可能走出一條路來,通向真實的自己。 在此分享個人跟著@numa.sprititualfield學習靈性、了解自我的故事。
2025/04/28
職場是一個很能夠照見人性的場域。有時候,看見別人做了某些事,我會感覺非常的憤怒。不久前的諮詢,老師提醒我,在別人在做可惡的事的同時,我還覺得他很可惡,就是被他困住了,要跨越它、比他有更大的格局。這句話很有意思,我以前從來沒聽過。如果我覺得他在找我麻煩,我就會被他困住。
2025/04/28
職場是一個很能夠照見人性的場域。有時候,看見別人做了某些事,我會感覺非常的憤怒。不久前的諮詢,老師提醒我,在別人在做可惡的事的同時,我還覺得他很可惡,就是被他困住了,要跨越它、比他有更大的格局。這句話很有意思,我以前從來沒聽過。如果我覺得他在找我麻煩,我就會被他困住。
2025/04/27
因為體驗過如何養花,明白了一株植物要長成現在的模樣,需要多麽悉心的呵護。 於是,當我為自己買一束桔梗,放在桌上觀賞時,我理解此刻他能夠以最好的樣子呈現在我面前,多麽不容易,而我竟能夠與自己分享如此珍貴的事物,心裡便感覺甜蜜和溫暖。
Thumbnail
2025/04/27
因為體驗過如何養花,明白了一株植物要長成現在的模樣,需要多麽悉心的呵護。 於是,當我為自己買一束桔梗,放在桌上觀賞時,我理解此刻他能夠以最好的樣子呈現在我面前,多麽不容易,而我竟能夠與自己分享如此珍貴的事物,心裡便感覺甜蜜和溫暖。
Thumbnail
2025/04/24
前陣子發生一件很奇妙的事。隨著天氣逐漸暖和,明明室內溫度已經是24、25度了,躺在床上準備睡覺時,我卻感覺莫名地冷,需要開暖氣一小時,才能夠睡著。幾乎天天都如此。每次發生奇怪的事情時,我就去算塔羅諮詢🤣。老師劈頭就問,「你最近生活快樂嗎?」
Thumbnail
2025/04/24
前陣子發生一件很奇妙的事。隨著天氣逐漸暖和,明明室內溫度已經是24、25度了,躺在床上準備睡覺時,我卻感覺莫名地冷,需要開暖氣一小時,才能夠睡著。幾乎天天都如此。每次發生奇怪的事情時,我就去算塔羅諮詢🤣。老師劈頭就問,「你最近生活快樂嗎?」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日常之中免不了有所抱怨,其作用僅是情緒的發洩,針對於人、事、環境而言, 大多無所助益,反而陷入主觀上的否定,頻添負面能量之累積而不知所以, 日久如沉垢之淤穢,如明鏡之蒙塵,何以清明心地植福田,何以善解度生活之難處? 自捆手腳作繭自縛而不自知,且隨時招惹不適害多而無利人利己。 或說忍氣吞聲非常
Thumbnail
日常之中免不了有所抱怨,其作用僅是情緒的發洩,針對於人、事、環境而言, 大多無所助益,反而陷入主觀上的否定,頻添負面能量之累積而不知所以, 日久如沉垢之淤穢,如明鏡之蒙塵,何以清明心地植福田,何以善解度生活之難處? 自捆手腳作繭自縛而不自知,且隨時招惹不適害多而無利人利己。 或說忍氣吞聲非常
Thumbnail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習慣性地抱怨,對工作的不滿、對生活的壓力、對人際關係的煩惱。這些抱怨不只無法解決問題,反而將負面情緒傳給周圍的人。這樣的習慣到底會怎樣影響我們的生活呢?如果我們能學會放下抱怨,生活會有什麼改變呢?
Thumbnail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習慣性地抱怨,對工作的不滿、對生活的壓力、對人際關係的煩惱。這些抱怨不只無法解決問題,反而將負面情緒傳給周圍的人。這樣的習慣到底會怎樣影響我們的生活呢?如果我們能學會放下抱怨,生活會有什麼改變呢?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習慣性抱怨的民眾(俗稱「常客」)的特質,指出這種行為如何導致他們在生活中感到孤立無援。透過能量的角度分析,抱怨不僅影響旁人的互動,也反映了個人對自身改變的拒絕。瞭解這一現象可以自我警惕,並尋找改變生活的契機。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習慣性抱怨的民眾(俗稱「常客」)的特質,指出這種行為如何導致他們在生活中感到孤立無援。透過能量的角度分析,抱怨不僅影響旁人的互動,也反映了個人對自身改變的拒絕。瞭解這一現象可以自我警惕,並尋找改變生活的契機。
Thumbnail
聽到別人抱怨時,我總是特別反感。仔細想想,別人只是在表達自己的感受,對他個人而言,甚至稱不上是抱怨。為什麽我會感到這麼煩躁、生氣呢?
Thumbnail
聽到別人抱怨時,我總是特別反感。仔細想想,別人只是在表達自己的感受,對他個人而言,甚至稱不上是抱怨。為什麽我會感到這麼煩躁、生氣呢?
Thumbnail
有時候發生錯誤並不是件壞事,如果沒有觀察到這件事所帶來的影響,那麼你怎麼會想到要改變呢?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發現到抱怨已經不是別人的事,而是攸關你未來的事。
Thumbnail
有時候發生錯誤並不是件壞事,如果沒有觀察到這件事所帶來的影響,那麼你怎麼會想到要改變呢?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發現到抱怨已經不是別人的事,而是攸關你未來的事。
Thumbnail
如果你會抱怨某人愛抱怨,其實你已經中招了。
Thumbnail
如果你會抱怨某人愛抱怨,其實你已經中招了。
Thumbnail
對於這個主題有感而發,每個人的身邊總是會有幾位總是一直在抱怨的人,但我發現,怎麼每次見面聊天,都還是在抱怨同樣的事情?這時候身為聽者和說者要怎麼做會比較好呢? 範例一: 範例二: 人跟人是互相的,能量也是互相的,如果沒有辦法聽取他人意見而改變,那就書寫日記,與自己內在對話,也是一個很好的方式唷!
Thumbnail
對於這個主題有感而發,每個人的身邊總是會有幾位總是一直在抱怨的人,但我發現,怎麼每次見面聊天,都還是在抱怨同樣的事情?這時候身為聽者和說者要怎麼做會比較好呢? 範例一: 範例二: 人跟人是互相的,能量也是互相的,如果沒有辦法聽取他人意見而改變,那就書寫日記,與自己內在對話,也是一個很好的方式唷!
Thumbnail
「高手和普通人有什麼差別? 一個願意開始做,一個不願意面對現實。」
Thumbnail
「高手和普通人有什麼差別? 一個願意開始做,一個不願意面對現實。」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