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職場 | 辦公室八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辦公室八卦不單單是指戀情,也包含人員相互間的不滿,對工作的抱怨,對公司的抱怨等。我個人呢,跟辦公室八卦很沒有緣分,很多在現場傳得沸沸揚揚的事情,我幾乎都是倒數幾個知道的。

我沒有想過在德國三個月,聽到的八卦已經比我以前在台灣工作一年還多了,何況我德語還不通。

難道愛講八卦是德國人的民族性?

也有可能因為我是外國人,覺得我不會亂傳才跟我講八卦吧。內容包羅萬象:

  1. 公司某某某像一條蛇一樣,總喜歡跟老闆打小報告
  2. 公司某某某一年只做一點點事情
  3. 公司某某某只會出一張嘴,卻拿很多好處
  4. 公司某某某什麼都不懂怎麼可以做該決策
  5. 公司某某某的薪水是我的兩倍,憑什麼
  6. 公司某某某主管就是人太好,才會讓下面各自亂政
  7. 公司某某某不願意接受新知識,只願意用又舊又慢的方式工作
  8. 我做這麼多,公司要是明年沒有把我升職,我就要離職
  9. 我要是跳槽,薪水會是現在的兩倍
  10. ...

跟台灣的公司文化好像沒有什麼不一樣...莫非全世界都一樣~畢竟都是人類嘛!

對於八卦的態度我一直以來是聽聽,放在心裡,以後有機會再驗證。如果有機會被我驗證屬實,且該事實會影響到我的工作,我才會出手處理。

【完】


【關於本專欄】

持續的分享在B2B業務職涯中,實務上會遇到的案例、實作方法與業務觀念、工作觀念。

穿插分享一個台灣人在德國機械業工作的日常。

祝福您有個美好的一天。

杭特


B2B業務行銷 筆者是專職於國際B2B業務行銷的工作者,以旅行國家或城市來說,在台灣應該是PR99的等級,數十個國家,數百個城市。在2024年末改任職於一間德國公司,也是擔任國際B2B業務行銷的工作。本專欄主要分享B2B工作中的案例、觀念、經驗,與在德國公司的工作日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在職場中,向上溝通的能力對於個人的職業發展至關重要。許多人認為只要自己表現優異,主管自然會注意到其努力。然而,現實情況更為複雜,即使再優秀的人也需要主動讓主管了解自己的需求和貢獻。
對手的代理商不錯耶 之前常聽到同事說,競爭對手AAA在某國的代理商很棒,為什麼我們的不怎樣?為什麼他們可以找到這個代理商?他們的選的代理商真是很適合這個產業... 我先說結論:競爭對手的代理商再好,都先不要想直接挖角。 WHY?你或許會說,我產品比較好,對方一定會很樂意跟我買,而不是跟競爭對手
我覺得我是老闆找來來整頓整個產品線的。 本來我以為我的工作很單純,協助公司拓展國際生意,把品牌推到歐盟以外的地區。但實際開始工作後,發現不少缺漏的東西,於是我為了我自己工作順暢,開始統整我所需要的各式各樣資訊。 由於我是業務,因此我從我可以做的開始著手,先進行過去的銷售分析,進行競品對比(像
這篇文章分享了我在德國工作中的觀察,讓你瞭解德國中小企業的運作方式、員工互信的合作氛圍,及其與臺灣工作的不同之處,可以滿足台灣人對德國公司的一些好奇心。希望這些經驗對有興趣前往德國工作的朋友有所幫助。
一個案例 A 老闆 B 業務主管 會議中 A 不斷在重申他的看法,告訴 B 這不是我們現在應該討論的事情,B 也是一副我講的才是對的的態度,要求 A 說明為什麼這不是現在應該討論的事情。 A 很堅持反正這件事情不是現在要討論的,是 B 你插手了並非你應該插手的領域。B 說要是這件事情不用討論
在不同國家工作,在法律面有些東西得得注意。在自己國家是合法的行為,可能到另一個國家就犯法了。這邊要分享的不是生活面的,而是工作面的。 小心! 今天就被告知,不能這樣做喔!! 我們在做簡報的時候,不是時常會在產品介紹之後加入所謂的Reference List嗎? 通常Reference lis
在職場中,向上溝通的能力對於個人的職業發展至關重要。許多人認為只要自己表現優異,主管自然會注意到其努力。然而,現實情況更為複雜,即使再優秀的人也需要主動讓主管了解自己的需求和貢獻。
對手的代理商不錯耶 之前常聽到同事說,競爭對手AAA在某國的代理商很棒,為什麼我們的不怎樣?為什麼他們可以找到這個代理商?他們的選的代理商真是很適合這個產業... 我先說結論:競爭對手的代理商再好,都先不要想直接挖角。 WHY?你或許會說,我產品比較好,對方一定會很樂意跟我買,而不是跟競爭對手
我覺得我是老闆找來來整頓整個產品線的。 本來我以為我的工作很單純,協助公司拓展國際生意,把品牌推到歐盟以外的地區。但實際開始工作後,發現不少缺漏的東西,於是我為了我自己工作順暢,開始統整我所需要的各式各樣資訊。 由於我是業務,因此我從我可以做的開始著手,先進行過去的銷售分析,進行競品對比(像
這篇文章分享了我在德國工作中的觀察,讓你瞭解德國中小企業的運作方式、員工互信的合作氛圍,及其與臺灣工作的不同之處,可以滿足台灣人對德國公司的一些好奇心。希望這些經驗對有興趣前往德國工作的朋友有所幫助。
一個案例 A 老闆 B 業務主管 會議中 A 不斷在重申他的看法,告訴 B 這不是我們現在應該討論的事情,B 也是一副我講的才是對的的態度,要求 A 說明為什麼這不是現在應該討論的事情。 A 很堅持反正這件事情不是現在要討論的,是 B 你插手了並非你應該插手的領域。B 說要是這件事情不用討論
在不同國家工作,在法律面有些東西得得注意。在自己國家是合法的行為,可能到另一個國家就犯法了。這邊要分享的不是生活面的,而是工作面的。 小心! 今天就被告知,不能這樣做喔!! 我們在做簡報的時候,不是時常會在產品介紹之後加入所謂的Reference List嗎? 通常Reference lis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小資女,一日之始在於起床。 每天早上起床,最先面對的就是被陽光曝曬的空間場景。 如何用既懶散又不失優雅的姿態完美的伸個懶腰後踮腳下床,著實是門學問。 重點不在於自己那一席披頭散髮,也不是因為打呵欠而扭曲的容顏。 而是在於陽光滲進空間的角度與濃度。 不能太多,直接曝曬像吸血鬼一樣花容
Thumbnail
在臺灣職場文化中,人情兩字被認為有利又有弊。瞭解如何適度處理人情不但可以改善工作關係,也能提升工作效率和公平性。這篇文章透過真實案例探討了這個複雜且令人糾結的話題。閱讀本文,你能更清楚理解如何在職場上取得平衡,並運用專業判斷在工作中取得成功。
當我是業務人員時 部門講的都是業績呈現 其它都是屁 妳的信念信仰都得拋諸腦後 好一點的同仁會以客戶為需求出發 這也是我對於業務較能接受的部分 但~我總是提不起勁 因為我知道無論如何我都是有受益的 好像無法那麼輕易 理直氣壯把工作內容勝任 這使我很長時間很痛苦 而且每次到後勤櫃檯
Thumbnail
今天上班的時候突然很想發限動小小抱怨一下,但後來又覺得這樣不太好,因為心裡想說的感覺太多了,發在社群有點負擔(畢竟我連社群都發的很低調,不太常分享自己的心情),後來想到那就寫成日記吧!想說什麼就說什麼,這裡真是太好了。 前陣子公司企劃都離職了,最近來了兩位新人,其中一位負責接下來的檔期,由於我需要
Thumbnail
你可以選擇朋友,但是不能選擇同事。 這句話的意思是,同事未必等於是朋友。在職場,飯可以多吃,話可不能亂說。 個案 在公司很喜歡跟同事們一起八卦,甚至講公司的壞話。 說多了,很多沒有根據的事情也變得像是真的。 然後在通訊軟體上,總會抱怨主管、老闆、或整間公司。 在持續累積這些負面能量之下
發現只要在企業體…大家都會在意…辦公室政治… 每次只要有未解事宜…就用一句…這是辦公室政治…來草草帶過…   到底辦公室政治…是什麼? 政治…其實是…很…人…的集體意識會形成很大的影響力… 最常發生的是…如果有個群體…很討厭一個人 漸漸的…其他人會需要進行選擇…選擇…要不要…跟一大群人…
空降的資訊主管,最擔心的是已在職的資訊人員不知道會在什麼地方給你搞點小飛機,然後讓你背黑鍋,但基本上,一開始不會明目張膽,畢竟人與人開始相處多半會有所謂蜜月期,因為不瞭解底細。 可是,等蜜月期一過,摸清楚底細如何時,如果關係沒搞好,就是災難的開始。 文中所提任何人名及公司名,及故事情節,純屬虛構,
Thumbnail
行行有本難念的經, 每個行業都有自己的甘苦, 若認為自己的「苦」,來自「同事的錯」,自然就會產生「怨」,然後就會在該同事可能聽不到的辦公室裡「抱怨」。 怨校長 、怨教務主任、怨學務主任、怨總務主任、怨輔導處主任、怨圖書館主任、怨各處室各式各樣的組長、怨同科別內的同仁、怨不同科別內的同仁……
Thumbnail
身為一個小資女,一日之始在於起床。 每天早上起床,最先面對的就是被陽光曝曬的空間場景。 如何用既懶散又不失優雅的姿態完美的伸個懶腰後踮腳下床,著實是門學問。 重點不在於自己那一席披頭散髮,也不是因為打呵欠而扭曲的容顏。 而是在於陽光滲進空間的角度與濃度。 不能太多,直接曝曬像吸血鬼一樣花容
Thumbnail
在臺灣職場文化中,人情兩字被認為有利又有弊。瞭解如何適度處理人情不但可以改善工作關係,也能提升工作效率和公平性。這篇文章透過真實案例探討了這個複雜且令人糾結的話題。閱讀本文,你能更清楚理解如何在職場上取得平衡,並運用專業判斷在工作中取得成功。
當我是業務人員時 部門講的都是業績呈現 其它都是屁 妳的信念信仰都得拋諸腦後 好一點的同仁會以客戶為需求出發 這也是我對於業務較能接受的部分 但~我總是提不起勁 因為我知道無論如何我都是有受益的 好像無法那麼輕易 理直氣壯把工作內容勝任 這使我很長時間很痛苦 而且每次到後勤櫃檯
Thumbnail
今天上班的時候突然很想發限動小小抱怨一下,但後來又覺得這樣不太好,因為心裡想說的感覺太多了,發在社群有點負擔(畢竟我連社群都發的很低調,不太常分享自己的心情),後來想到那就寫成日記吧!想說什麼就說什麼,這裡真是太好了。 前陣子公司企劃都離職了,最近來了兩位新人,其中一位負責接下來的檔期,由於我需要
Thumbnail
你可以選擇朋友,但是不能選擇同事。 這句話的意思是,同事未必等於是朋友。在職場,飯可以多吃,話可不能亂說。 個案 在公司很喜歡跟同事們一起八卦,甚至講公司的壞話。 說多了,很多沒有根據的事情也變得像是真的。 然後在通訊軟體上,總會抱怨主管、老闆、或整間公司。 在持續累積這些負面能量之下
發現只要在企業體…大家都會在意…辦公室政治… 每次只要有未解事宜…就用一句…這是辦公室政治…來草草帶過…   到底辦公室政治…是什麼? 政治…其實是…很…人…的集體意識會形成很大的影響力… 最常發生的是…如果有個群體…很討厭一個人 漸漸的…其他人會需要進行選擇…選擇…要不要…跟一大群人…
空降的資訊主管,最擔心的是已在職的資訊人員不知道會在什麼地方給你搞點小飛機,然後讓你背黑鍋,但基本上,一開始不會明目張膽,畢竟人與人開始相處多半會有所謂蜜月期,因為不瞭解底細。 可是,等蜜月期一過,摸清楚底細如何時,如果關係沒搞好,就是災難的開始。 文中所提任何人名及公司名,及故事情節,純屬虛構,
Thumbnail
行行有本難念的經, 每個行業都有自己的甘苦, 若認為自己的「苦」,來自「同事的錯」,自然就會產生「怨」,然後就會在該同事可能聽不到的辦公室裡「抱怨」。 怨校長 、怨教務主任、怨學務主任、怨總務主任、怨輔導處主任、怨圖書館主任、怨各處室各式各樣的組長、怨同科別內的同仁、怨不同科別內的同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