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推薦 | 不知道自己以後要做什麼的請舉手(褚士瑩的21個人生提案)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這是一本透過「思考」來認識自己、打造人生的書。


作者褚士瑩是一位作家、國際NGO工作者、哲學諮商工作者。17歲時開始旅行,學習當世界公民,已經前往世界超過100個國家,包括到南極洲裸泳、 南冰洋划獨木舟。


雖然褚士瑩是一位公眾人物、常出現在螢光幕前,但我對他的認識並不深,最近偶然在書店拿起這本書翻翻時,我被書中的「哲學諮商」感到相當好奇而不知不覺就愛上這本書。

不知道自己以後要做什麼的請舉手

不知道自己以後要做什麼的請舉手

所謂的「哲學諮商」,就是蘇格拉底的哲學方法,強調「思考」的重要性

透過引導>>思考>>了解問題本質>>找出盲點>>進而找到解決方法


今年我看了幾本書,都不約而同的提到,現在的青少年、年輕人,不知道未來要做什麼?問他們未來的夢想或目標都一臉茫然😐 包括褚士瑩的「不知道自己以後要做什麼的請舉手」、馬大元醫師為「筆記的魔力」寫的推薦序,以及「國中三年最強父母求生指南」..等,這些書都提到這個令人隱憂的問題。


我想這一切是因為台灣的教育總是以「標準答案」或「直接接受答案(或指示)」為結果,忽略了培養思考的能力,實在相當可惜,加上大家對手機的沉迷,更是造成腦子不必思考,難怪「大腦腐蝕」(Brain rot)被宣布為牛津英語大辭典今年(2024)頭號代表字


本書作者透過三個改變未來的行動:「認識自己的本質」、「看見未來的自己」以及「培養自己的方法(技術篇)」,分別跟年輕讀者討論「此刻我是誰」、「未來我想成為誰」以及如何「成為那個我喜歡的自己」。而我自己則是對作者與年輕讀者們實際哲學諮商的案例對話,感到相當有趣與著迷。(原來有哲學諮商這麼有趣的工作啊)


哲學諮商的本質,是透過思考來幫助遇到問題的人,看到自己的問題面對自己的問題,然後自己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而不是由哲學諮商師來告訴對方,問題是什麼、要怎麼想這個問題、或是該怎麼解決。


哲學諮商師的任務是在看到對方思考的盲點後,針對這個盲點提出「好的問題」。而一個所謂的「好的問題」,是要讓對方聽到以後能受到刺激、開始思考,也開始察覺到自己的盲點,類似「一語驚醒夢中人」的效果。透過提問,看到真正的自己,因為看到了自己的盲點,困擾自己的問題就變小、甚至消失不見,這就是哲學諮商有趣的地方。


書中提到幾個哲學諮商的案例,年輕人容易被困住的問題,例如:

  • 我應該順從父母的期望,選擇自己的未來嗎?
  • 不知道自己「非做不可,不做會死」的那件事(不知道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到底是什麼?)
  • 過度合理化包裝自己的想法(其實只是為了逃避)
  • 覺得自己沒有專長技能、沒有資源、是個魯蛇
  • 明明是自己的人生,卻很在乎別人的看法


學會思考,就是愛自己

人往往因為對自我的保護,而對自己產生過高的評價,或是過高的自尊,可能就會需要過度合理化自己所知道的一切,因此產生認知失調,好比我們常因為尊嚴、面子、不想承擔而去逃避、合理化、或是歸因於個性、或是不敢放下現有的...這些都會阻礙思考。作者鼓勵大家學習哲學諮商,經由這樣的思辯練習,更認識自己,學習到誠實面對自己才能看到問題的本質。


學會用邏輯想清楚現實的困境,就可以幫助自己一一做出決定。如果會思考,就會發現,與其追求「冒險」的人生,還不如追求「勇敢」。而真正的勇敢,就是會思考,並且對自己誠實


如果你還是不太懂什麼是哲學諮商,我舉書中一個簡單的例子:

某年輕人:我對新創企業有興趣,想去大陸的新創應徵營銷(marketing),但我發現當地團隊不會用一個不懂當地市場的台灣人,但我聽說他們缺大量寫程式的前端工程師,所以我三個月前開始學習HTML、CSS、Javascript..,如果我當上了工程師,進去後再轉營銷,我這樣的想法對嗎?


作者來回提問幾個問題:

  1. 你真的覺得這樣的想法合理嗎?
  2. 為了當工程師,你願意花多少時間學寫程式?
  3. 如果學三個月就可以當的工程師工作,你真的會喜歡嗎?
  4. 為了轉到營銷部門,你願意花多少年當工程師?三年?五年?
  5. 你真的知道自己適合營銷部的工作嗎?
  6. 多年後某一天當你有機會轉到營銷部,會不會發現自己根本不適合這個工作?
  7. 你確定自己真的有那麼想到大陸做營銷嗎?


以上這些問題當然不是一口氣問完,是在哲學諮商的過程,一來一往的問答與思考,抽絲剝繭地深入了解問題的本質。有興趣多了解的人建議可以找這本書來看,你會在這一來一返的過程中,更了解「哲學諮商」,甚至也在閱讀的過程中會不自覺反思,自己是不是也有同樣的盲點?自己是不是也經常過度合理化自己的思維?


最後送給大家作者的一句話:

現實人生不用完美,但是只要有一件「非做不可」的事情,就可以帶著我們走向成為自己喜歡的那個人。



以上簡單心得分享,如果喜歡,拜託幫我按一個愛心❤️(每一個愛心都是我閱讀與分享的動力)。如果這篇文章有幫助到你/妳,歡迎訂閱我或贊助我,給我小小的鼓勵✅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一口氣看完一本書
102會員
115內容數
透過閱讀豐富了我的視野、開闊了我的胸襟、也啟發了我狹隘的思維,甚至加快了我的理解能力。除了學習每一位作者的成功經驗,我期望分享大家書中啟發我的話語與觀念。
2025/04/25
我們正處於極度渾沌、眼前一片迷茫的「不安的時代」。生活算是富裕,內心卻不滿足,理由是大多數人找不到生存的意義與價值...本書是日本「經營之聖」稻盛和夫罹癌後接觸佛法,並將自己的人生、經營經驗與佛法之道結合,悟出的新生存法則
Thumbnail
2025/04/25
我們正處於極度渾沌、眼前一片迷茫的「不安的時代」。生活算是富裕,內心卻不滿足,理由是大多數人找不到生存的意義與價值...本書是日本「經營之聖」稻盛和夫罹癌後接觸佛法,並將自己的人生、經營經驗與佛法之道結合,悟出的新生存法則
Thumbnail
2025/03/29
作者曾在Google Japan擔任人資主管6年,在他擔任人資期間,他將「非都會區大學畢業生」錄取率增加四成,公司業績反而大爆發。他究竟看中這些人哪些潛力?什麼特質的人是Google愛用的人才?
Thumbnail
2025/03/29
作者曾在Google Japan擔任人資主管6年,在他擔任人資期間,他將「非都會區大學畢業生」錄取率增加四成,公司業績反而大爆發。他究竟看中這些人哪些潛力?什麼特質的人是Google愛用的人才?
Thumbnail
2025/03/08
我自己看過很多提升學習、提升效率、時間管理的書籍,總希望能不斷學習到各種專家厲害的方法,才能讓我更有效率、擠出時間作自己喜歡的事。這本「最高自主學習法」教你如何抓重點>>做筆記>>集中注意力>>反思提問>>提高學習意願
Thumbnail
2025/03/08
我自己看過很多提升學習、提升效率、時間管理的書籍,總希望能不斷學習到各種專家厲害的方法,才能讓我更有效率、擠出時間作自己喜歡的事。這本「最高自主學習法」教你如何抓重點>>做筆記>>集中注意力>>反思提問>>提高學習意願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書名:我為什麼去法國上哲學課? 作者:褚士瑩 書籍摘要 此書作者是一位NGO國際工作者,憧憬著讓世界變得更好的他,遇到了一個無法回答的難題,「為什麼要和平?和平真的有比較好嗎?」答不出答案的他,也下定了決心,必須找到自己答案,而開始這趟到法國上哲學課的旅程。 他找到了一位法國哲學老師奧斯卡.柏尼菲,
Thumbnail
書名:我為什麼去法國上哲學課? 作者:褚士瑩 書籍摘要 此書作者是一位NGO國際工作者,憧憬著讓世界變得更好的他,遇到了一個無法回答的難題,「為什麼要和平?和平真的有比較好嗎?」答不出答案的他,也下定了決心,必須找到自己答案,而開始這趟到法國上哲學課的旅程。 他找到了一位法國哲學老師奧斯卡.柏尼菲,
Thumbnail
會欣然寫下這篇書評,是偶然間讀到褚士瑩的這本《我為什麼去法國上哲學課?》,他向法國一位「非典型」哲學老師奧斯卡‧柏尼菲學習,經歷了前所未有的思考練習與震撼教育的故事記錄,這本書,其實就是褚士瑩對自己誠實的自剖,我感佩他的誠實,當發現自己「卡住」了,不是假裝沒事,而是選擇學習,並將自己主動思考的答案寫
Thumbnail
會欣然寫下這篇書評,是偶然間讀到褚士瑩的這本《我為什麼去法國上哲學課?》,他向法國一位「非典型」哲學老師奧斯卡‧柏尼菲學習,經歷了前所未有的思考練習與震撼教育的故事記錄,這本書,其實就是褚士瑩對自己誠實的自剖,我感佩他的誠實,當發現自己「卡住」了,不是假裝沒事,而是選擇學習,並將自己主動思考的答案寫
Thumbnail
整理工作座位的時候,發現這本書被收在大抽屜的深處,由於作者褚士瑩是同事欣賞的作者,我也從善如流,在公司圖書館好書交換的時候換回來的。已經不確定擁有的當下有沒有看過,即將從原工作畢業之際,閱讀後很感動。相信也適合期許自己成長的你。 一來
Thumbnail
整理工作座位的時候,發現這本書被收在大抽屜的深處,由於作者褚士瑩是同事欣賞的作者,我也從善如流,在公司圖書館好書交換的時候換回來的。已經不確定擁有的當下有沒有看過,即將從原工作畢業之際,閱讀後很感動。相信也適合期許自己成長的你。 一來
Thumbnail
這次連假整理了前陣子手寫的閱讀筆記,加上不同時期閱讀兩次,這次是第三次用筆記的方式來回顧這本書。作者是擁有國際NGO工作者身分的褚士瑩先生,不知不覺看過他許多著作,每次閱讀完總有一種正能量、熱血、積極的感覺
Thumbnail
這次連假整理了前陣子手寫的閱讀筆記,加上不同時期閱讀兩次,這次是第三次用筆記的方式來回顧這本書。作者是擁有國際NGO工作者身分的褚士瑩先生,不知不覺看過他許多著作,每次閱讀完總有一種正能量、熱血、積極的感覺
Thumbnail
這本書以前看人推薦過,圖書館剛好有遇到所以借了。看完之後覺得那張貼紙似乎有點刺眼... 作者: 褚士瑩   出版社:大田   出版日期:2017/10/01 推薦指數如果滿分五顆星,這本大概只有三顆星。 開頭就是測驗的方式,看看你自己的界限。然後又說不是特別強調外國的月亮比較圓,這種自相矛盾的行為
Thumbnail
這本書以前看人推薦過,圖書館剛好有遇到所以借了。看完之後覺得那張貼紙似乎有點刺眼... 作者: 褚士瑩   出版社:大田   出版日期:2017/10/01 推薦指數如果滿分五顆星,這本大概只有三顆星。 開頭就是測驗的方式,看看你自己的界限。然後又說不是特別強調外國的月亮比較圓,這種自相矛盾的行為
Thumbnail
#放空是需要訓練的,我們都不是甫出世的嬰孩,已經被過多的資訊和自我層層覆蓋,可是呀!水杯是有限的,你不可能往滿載的水杯再倒。 走過八十幾個國家的褚士瑩,展開截至目前的人生履歷洋洋灑灑,精彩的經歷讓人嚮往,他是真正的斜槓大人,提取視角,將本書獻給自認不夠理想、不夠完美的大人。
Thumbnail
#放空是需要訓練的,我們都不是甫出世的嬰孩,已經被過多的資訊和自我層層覆蓋,可是呀!水杯是有限的,你不可能往滿載的水杯再倒。 走過八十幾個國家的褚士瑩,展開截至目前的人生履歷洋洋灑灑,精彩的經歷讓人嚮往,他是真正的斜槓大人,提取視角,將本書獻給自認不夠理想、不夠完美的大人。
Thumbnail
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自己一無所知。不再被對與錯,有或沒有這樣的通俗回答給侷限,知道自己的所有選擇都是行動,都是「有」。 只有對自己誠實,對自己說出真相, 才能讓我們得到解脫,而那些答案才會像道路一般顯現。
Thumbnail
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自己一無所知。不再被對與錯,有或沒有這樣的通俗回答給侷限,知道自己的所有選擇都是行動,都是「有」。 只有對自己誠實,對自己說出真相, 才能讓我們得到解脫,而那些答案才會像道路一般顯現。
Thumbnail
蘇格拉底曾經說過 我唯一知道的就是知道自己一無所知。
Thumbnail
蘇格拉底曾經說過 我唯一知道的就是知道自己一無所知。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