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很多碩博士生來說,跑步不只是體力的挑戰,更多時候是一種「精神折磨」。
• 疲憊感可以忍受,無聊感卻讓人想停下來。
• 腦中浮現的不是學術靈感,而是:「這圈還有多久結束?」
但跑步不一定要無聊,找到正確的方式,讓孤獨感變成專注力,甚至把跑步時間變成提升自己的機會!
▋1. 把跑步當成「流動的學習時間」
• 解決無聊的方法:帶上耳機,讓跑步變得有聲有色。
• 聽一集學術 Podcast,了解其他領域的研究進展。
• 播放喜歡的音樂清單,讓節奏帶著你的步伐。
• 放一部有聲書,邊跑邊吸收新知識。
好處: 不但不無聊,還能把跑步時間轉化成提升自我的學習時間。
▋2. 設定短目標,把無聊感拆掉
• 跑步之所以讓人覺得無聊,是因為你把目標設得太大、太遠。
• 調整方式: 每次只專注於下一個小目標,比如「跑到前面的路燈」或「再撐 5 分鐘」。
• 一個小目標完成後,再設下一個,讓你的專注力一直維持在當下。
小技巧: 把每段距離當成研究中的「小里程碑」,跑步過程就像慢慢完成一篇論文。
▋3. 找跑步夥伴,一起克服孤獨感
• 跑步最孤獨的時候,是你覺得自己像孤軍奮戰。找個朋友一起跑步,能讓過程輕鬆不少。
• 如果找不到實體夥伴,可以試試線上跑步挑戰或用跑步 APP 和其他跑者互動。
提醒: 有人陪伴,連累都可以一起累,無聊感自然減半。
▋4. 換個思路,把跑步當作一種「專注冥想」
• 跑步的孤獨,反而可以變成一種靜心的過程。
• 集中注意力在呼吸與步伐上,感受自己的身體狀態,試著用這段時間清理腦袋的雜念。
好處: 跑步不再只是運動,也成為一種心理充電的方式。
結論:跑步孤獨無聊?讓它成為你的「成長時間」
跑步不一定只有無聊和疲憊,透過設定小目標、加入學習內容或尋找夥伴,讓運動變成提升自己的過程。
碩博士生的研究路上需要體力和專注力,學會在跑步中找到自己的節奏,無聊就能轉化成成長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