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成年人口,每兩人就有一人過重|四個體重衡量方式|別輕忽威脅帶來的風險

台灣成年人口,每兩人就有一人過重|四個體重衡量方式|別輕忽威脅帶來的風險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本篇分享台灣成年人體重相關數據:包含自身經驗、體重評斷標準、過重所導致的健康問題。



「天啊,我真的需要減肥嗎」


難以置信自己需要減肥。


直到連續五年體檢報告數字上升、體重、體脂、BMI、腰圍比等相關數據全面變為紅字,加上身邊親友同事接連不停地發送"訊號",我才終於承認,需要認真控制體重了。


對我來說,這是從未想過會發生在我身上的事。





過重問題,正快速成長


你知道台灣成年人口中,每兩人即有一人過重嗎?


根據衛服部資料顯示,台灣過胖人口趨勢正快速上升中:

  • 2016-2019年:成人過重及肥胖率為47.9%。
  • 2017-2020年:此數據上升至50.3%。


全球趨勢亦是如此。


2020年全球22億成年人超重或肥胖,占總人口的42%;預計2035年,將增至超過54%,即近33億人。


老實說,這些數據真讓我嚇了一大跳。





衡量體重的四個指標


有別以往單純使用體重,以下四個體重衡量的標準:

  • BMI
  • 體脂率
  • 腰圍
  • 腰圍比


這連結可以快速使用身高進行體重比對: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 成人健康體重對照表

BMI與腰圍比安全值範圍: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 成人健康體位標準


快一起來確認自己是否在安全值內!


導致過重的原因


導致過重的原因很多,但最危險的便是像我這樣,從來不覺得自己會需要減重的族群


客觀條件上,自己從來都沒有需求。而在改變逐漸開始發酵時,會鴕鳥心態,覺得事情不用處理,會自己變好。避而不談顯而易見的問題,不願意接受、正視問題,都是讓威脅越來越難以收拾的危險因素。


逃避很有用,但也很危險。





引發的健康問題


關於過胖的會導致的健康問題,網路相關資訊很多,不再贅述。


不過,其中值得關注的,是第二型糖尿病的增加趨勢。第二型糖尿病主要因肥胖所導致。幾個數據:

  • 糖尿病已經成為台灣前十大死因之一
  • 糖尿病病患已達250萬人口,占全台人口10.7%
  • 台灣糖尿病比例,高於日本(7.8%)、香港(6.8%)、韓國(6.6%)
  • 糖尿病患有年輕化趨勢,40歲以下病患數逐年遞增
  • 台灣每年新增16萬名糖尿病病友,且絕大多數為第二型糖尿病


因過重引起的糖尿病風險,不可不甚!





輕忽的代價


賠上健康,是最不值得的。


過重除導致心血管疾病外,還包含糖尿病、呼吸系統疾病(呼吸中止症)、賀爾蒙運作、代謝症候群、癌症、非酒精性肝病、骨骼肌肉(膝蓋等)。更別提因為疾病導致的生活上的改變、金錢的付出、精神上的消耗、社交生活影響、導致工作問題等。


糖尿病的併發症更是不容小覷。


心血管疾病,包含中風;腎臟問題,最终可能需要透析或是腎臟移植;視網膜病變導致視力模糊、甚至失明。神經損傷,可能損害四肢、導致手腳麻木刺痛,甚至失去感覺;足部容易感染與潰瘍;皮膚容易感染、搔癢;牙齒牙齦鬆動,口腔感染;性功能障礙、認知障礙、聽力受損...等。


我們還有很多夢想要完成,怎能讓這小小的數字毀了這美好未來。





後記


在還有機會補救的時候,趕緊懸崖勒馬。


健康,通常都是在我們失去後,才發現其重要性。就像平常我們根本不會在乎陽光空氣水。然而這三者卻是我們生存的基本要素,缺一便指向滅亡之路。雖然沒有人喜歡改變,但到了不得不變的時候,唯有變,才能繼續生存下去。


改變不容易,對誰來說都是如此。趁代價還很小的時候開始行動,總好過大勢已去,想改變卻機會不再的時候。



🩵



✍️覺得今天的文章有幫助嗎? 或是有想看哪種類型的內容,都歡迎讓我知道!

✍️如有需改善的地方,還望不吝嗇分享!我們下次見~


你有發現自己...


🫠 褲頭越變越緊,但不知道該從哪裡改變起嗎?

🫠 總羨慕別人維持好身材,自己卻連運動都很難養成習慣嗎?

🫠 之前嘗試過減肥,但總得餓肚子、很難堅持嗎?


現在只需一個雞腿便當的價格,透過【 歡喜減重方案🔥】


🥑​所有會員內容,永久權限

🥑每月持續更新至少4篇會員內容

🥑經實證,有效、不復胖的減脂執行細節

🥑減脂期間,維持原有社交生活的方法

🥑減脂期間,對抗外在環境變化的方法

🥑從無到有,建立規律運動生活

🥑如何堅持、挖掘動力、破除「我做不到」信念

🥑各類減脂問題、對策分享





延伸閱讀🤸


減脂期間遇上過年怎麼辦:調整建議|飲食、作息、社交應對

怎麼喜歡上運動?|不需要喜歡運動也能養成習慣|你需要的是這方法

減脂期間怎麼吃:宵夜建議|誰說減脂期間不能吃宵夜|無冰箱族群友善

如何在上班一整天後堅持運動:很難,但你可以不要為難自己

如何在冬天能堅持運動:頻頸移除法

如何養成運動習慣:從降低門檻開始


avatar-img
地球體驗營 (咻)
24會員
222內容數
Enjoying the earth journey! :)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地球體驗營 (咻) 的其他內容
新年新希望還有在執行的舉手? (笑) 你知道,根據最新研究顯示,新年新希望,失敗率居然高達9成嗎? 多數人在頭六個月就會失去執行動力,進而放棄。本文引用四篇研究數據,分享關於習慣養成的相關數據。研究顯示,透過一方法,可將成功機率提高至80%。
本篇藉由自身故事分享,說明累積的重要性。別因微小而不為、忽視累積的力量。我們時常發現對目標難以堅持,因此目標總是那麼遙不可及。然而,再如何遠大的目標,也得從每個微小步驟、累積而來。小時候的經驗,體會累積的力量,不僅讓改變發生、還產生了一想不到的影響。
養成新的習慣不容易,改變也都從來不是舒服的事。本篇分享三個常見的養成(任何)習慣時的錯誤,以及避免的方法。以下方法適用任何主題。
充足水分是減脂過程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在開始任何減脂計畫前,先確認每日是否補充足量水分。本篇分享三個制定喝水計畫時常見的錯誤。
減脂、減重是長期的功夫,如何能成功減重、又不復胖,是所有減重者要面對的考驗。本篇分享關於復胖的全球相關統計數據,其中也包含不復胖的方法、長久堅持下去的秘密。理解時間與健康的變化,從中學習,繼續前進。
本篇分享兩個關於減重期間最常被誤解的觀念。透過原則說明與自身案例分享,幫助正在這條路上的夥伴們,高效減重。包含避開網路謠傳、錯誤的減重觀念。同時也分享過去我所犯下的錯誤,勿走我的老路。
新年新希望還有在執行的舉手? (笑) 你知道,根據最新研究顯示,新年新希望,失敗率居然高達9成嗎? 多數人在頭六個月就會失去執行動力,進而放棄。本文引用四篇研究數據,分享關於習慣養成的相關數據。研究顯示,透過一方法,可將成功機率提高至80%。
本篇藉由自身故事分享,說明累積的重要性。別因微小而不為、忽視累積的力量。我們時常發現對目標難以堅持,因此目標總是那麼遙不可及。然而,再如何遠大的目標,也得從每個微小步驟、累積而來。小時候的經驗,體會累積的力量,不僅讓改變發生、還產生了一想不到的影響。
養成新的習慣不容易,改變也都從來不是舒服的事。本篇分享三個常見的養成(任何)習慣時的錯誤,以及避免的方法。以下方法適用任何主題。
充足水分是減脂過程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在開始任何減脂計畫前,先確認每日是否補充足量水分。本篇分享三個制定喝水計畫時常見的錯誤。
減脂、減重是長期的功夫,如何能成功減重、又不復胖,是所有減重者要面對的考驗。本篇分享關於復胖的全球相關統計數據,其中也包含不復胖的方法、長久堅持下去的秘密。理解時間與健康的變化,從中學習,繼續前進。
本篇分享兩個關於減重期間最常被誤解的觀念。透過原則說明與自身案例分享,幫助正在這條路上的夥伴們,高效減重。包含避開網路謠傳、錯誤的減重觀念。同時也分享過去我所犯下的錯誤,勿走我的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