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標題是──看懂你的人生劇本和內在防衛機制,療癒各種人際傷
作者是陳子蘭,一名腦跡諮詢師、親子教養及兩性演講專家,內容寫的深入淺出,很多舉例作為輔助,清楚易懂,而理性的筆觸中又透著一絲溫柔與包容。
什麼是腦跡?
腦跡可以想像成腦神經迴路走的軌跡,以從台北到台中的交通路線為例,除了火車軌道以外,有更快的高鐵軌道,以及慢一些的客運公路線。而這些路線當中,我們最常使用的軌跡,亦即我們反射性的腦神經迴路,通常是造成我們生活困擾的原因。
你有沒有類似的經歷,當長輩或朋友說了特定的話時,你的理智像是突然飛走一般,作出了自己也難以理解的反應,可能是生氣、岔開話題、或直接調頭走人。
因為太過直覺、反射性地使用特定的腦神經迴路、特定的思維作反應,因此作出的選擇未必是最適合當下情境的。
第一步:你認識自己嗎?測測你的防衛機制有多強?
上述舉例,可以作為參考。可以試著反思自身,如果心裡面常出現這些想法,或許和防衛機轉有關係,值得好好探究、認識自己。
第二步:了解防衛機制是如何產生的?
要了解防衛機制之前,先看看佛洛伊德提出的本我、超我、自我的概念──
本我:享樂原則。追求快樂、放鬆、舒適。
超我:道德原則。追求完美,注重社會規範與責任。
自我:現實原則。在本我與超我之間,居中協調兩者的平衡,採取適切可行的反應。
內心的衝突,大部分是起因於本我和超我的矛盾,舉個簡單的例子,當你突然發現你少了什麼東西,想跟人借用或是表達需求時,本我是會直接提要求的,而超我會不好意思開口,可能怕被拒絕或取笑,自我則是會想:還是我可以問問看,被拒絕的話也沒關係,再想想其他辦法。
而當自我無法居中協調本我和超我時,便會產生防衛機轉。
第三步:有哪些防衛機制呢?
防衛機轉其實蠻多的,書中描述的很詳細,這邊舉三個為例──
1.否認:拒絕感知,害怕面對悲傷與失落,或是害怕被責備。
否認是多數人最常使用的防衛機轉之一,因為很方便XD表現出來的行為可能是逃避、冷漠、推卸責任等等。否認其實是為了保護我們的自尊心,以及保護我們不需經歷悲傷和失落,偶爾使用是沒有問題的,但如果已經變成一種反射,就會失去真正面對問題的能力。
腦筋急轉彎第一集裡面,主角搬到新的城鎮,面對完全陌生的環境,又遇到種種意料之外的事情,讓她內心非常的失落。原本離開好友已經讓她很難過了,到了新的地方又遇到許多不順利的事情,讓她萌生了離家出走的念頭,最後,是她終於不再勉強自己要快樂,才感知到自己內心的悲傷,於是即時下了長途巴士回到家,好好跟父母親溝通並釋放自己的難過,心裡的痛苦才真正平息。
不舒服的感覺,或是所謂的「負面情緒」,其實是一種保護,它提醒我們停下來,注意一下自己的內心,問問自己:我們是不是受傷了?是不是失去了很重要的人事物?如果一味的壓抑負面感受,我們可能會無法識別危險、無法避開讓自己受傷的事物,就如同腦筋急轉彎裡面的主角萊莉,如果她沒有承認自己內心的悲傷,而是想藉由離家出走、回到原本的家鄉來逃避現實,很可能她會在長途巴士上遭遇意外、或是遇到壞人等等。
2.投射:將自己不允許自己有的想法、需求和感受放在別人身上。通常是超我太強的人會有這樣的防衛機轉,因為不能表達或不敢表達需求,而從自身以外的人身上找出這些特質加以批評。
比方說,有些人非常節儉,不允許自己吃大餐,便會常常抱怨某些人太愛花錢,或是有些人不敢面對競爭、害怕爭取自己想要的,便會看那些敢爭取權利的同事不順眼。
我覺得替人著想而退讓、或是敢於爭取而站出來,兩者沒有絕對的對或錯。只是提醒那些常常替人著想而委屈自己的人,如果內心總是有一個聲音,讓你覺得看很多事情都不舒服,那為了讓自己舒服一點,其實可以了解一下自己內心的需要,或許有些時候,你也想爭取某些權利,或許你其實也羨慕那些敢於開口要的同事,如果是這樣的話,請相信你也值得擁有好東西,好好想一想自己要如何爭取權利吧!
3.分裂:最明顯的特徵就是善惡分明,對事情的看法偏向兩極化──不是完全正確,就是完全錯誤,延伸至對人的看法亦是如此──不是好人,就是壞人,沒有灰色地帶。
不知道你能不能認同,這世上沒有絕對的好人與壞人,因為人是很複雜的,在某些時刻,一個人可能對你來說是好人,但對別人來說卻是不好的人,比如說:某個同事幫助了你,卻沒有幫助其他人。而在不同時空下,同一個人也可能有時候替你著想,有時候不會。如果能夠理解一個人在不同情境之下,會有不一樣的需要與選擇,便能夠接受自己和旁人身上的「複雜性」,能夠接受一個人身上同時有「好」與「不好」的特質,是邁向成熟的開始。
以腦筋急轉彎第二集為例,主角萊莉進入青春期,因著急於融入新的群體,而開始疏離原本好友、假裝自己喜歡某個新的樂團,以及力求表現而不小心在比賽中撞倒朋友。
主角萊莉原本的自我認同是─「我是個好人」「我是個好的朋友」,但是在她因為害怕孤單,焦慮的情緒主導一切時,她重新形塑的自我變成了─「我不夠好」
這個由焦慮所主導的自我意象,並沒有讓她更快樂、更好,然而,當她容許一切好與不好的記憶流入主控台,允許自己接受曾經的悲傷、難堪、憤怒等等記憶時,新的自我意象產生了─「我大部分時間是善良的,但偶爾也會自私」「我勇敢,但也膽小」「我有時候會做對事情,有時候也會搞砸」
萊莉的人格重新整合,變成複雜且立體的一個人。
最後一步:理性分析,感性的接納
最後想說,防衛機轉沒有錯,我們需要的只是理解它。
它是過去為了生存、為了在某種情況下保護你而產生的,只是長大以後,這些防衛機轉開始造成困擾了,所以我們需要去看見、理解它運作的方式,然後從接納自己各種情緒開始,試著接受失落、悲傷、恐懼、厭惡等等負面情緒,聆聽他們要對自己說些什麼,唯有理解和接納自己,才能讓自己過的自在與舒坦一些。
下一篇會說說面具、劇本與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