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討厭自己嗎?三步驟練習與三種應對方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文章內容不願被複製抄襲致敬,有需要請直接轉傳連結分享,謝謝!)


有的時候會不喜歡自己,或因為自己的某個地方而自卑。


有什麼原因讓你討厭自己呢?


你討厭自己嗎?來練習看看這三步驟吧!


1.先把討厭自己的缺點具體化或想成一個事件

把缺點改成有具體的行為、事件。

例如:討厭自己容易猶豫不決,猶豫不決太抽象了,可以找到某次事件,有次和朋友一起去吃飯,自己因為不知道要吃什麼而點餐前想比較久。


2.把當時的自己想像成是別人

把這事件中的自己改想成是別人,可以是身邊的好朋友或家人。

例如:當時點餐前想很久的換成是自己的朋友。


3.最後想想當他這樣做時,你自己會討厭他嗎?

當做出這行為的人變成是別人,你會討厭他嗎?如果不會,那為什麼要討厭自己呢?當你溫柔體諒別人時,也可以這樣對待自己。

例如:當這次聚餐,是朋友點餐點很久時,你會討厭他嗎?




如果討厭自己的練習做完,發現自己的缺點真的很討厭怎麼辦?


換做是別人,自己還是很討厭這樣!


學習生提供三種方式應對


1.改變它:

意識到這是你不喜歡的地方,已經是成功第一步。如果這帶給你人生很大的困擾,那就試著改掉吧!


2.接納它:

人無完人,如果是無傷大雅的缺點,那就試著接受。偷偷告訴你,有時候人有小瑕疵、小缺點,反而更受人歡迎。


3.注重自己的優點:

如果暫時無法或不想改變,但又看不順眼怎麼辦?學習生想你除了這缺點之外,相信也有其他優點,不要一直放大自己的缺點,多看看自己的優點、長處!


學習生想說

你值得被自己好好對待,請好好對待自己。另外,缺點的反面可能隱藏著你的大優點,可以好好想一下,了解自己。


關於 你討厭自己嗎? 的聊聊


或許現在你會好奇自己討厭的行為,真的就是討人厭的行為嗎?


這邊學習生來分享判斷小方法

你可以回答下面這兩個問題的答案,是或否:

1. 別人做出這行為,會讓你討厭嗎?

2. 你做出這行為,別人會討厭嗎?


解答:

  1. 是/是,這行為的確討人厭
  2. 是/否,自我中心傾向、相比地位較高、較特殊者
  3. 否/是,爛好人、聖母傾向、被針對霸凌、嚴己寬人
  4. 否/否,這行為在這人時地之下並不討人厭,或你根本不討厭這行為


avatar-img
5會員
38內容數
我是學習生,喜歡思考,創作的初心是思考,同時也是抒發、是興趣、是療癒、是分享、是有助益、是休閒娛樂。 目前《走出失戀吧!》連載中,經歷失戀對多數人來說是痛苦的事情,如何從中走出來呢?希望能幫助失戀的人。 《諮商123》是我對心理諮商的一些感想觀點的分享。 (所有文字禁止抄襲致敬報導)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學習生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不知道什麼時候MBTI開始流行起來,但一堆人沒搞懂什麼意思,學習生來解釋一下,什麼是MBTI的I。
你是否每天都習慣買咖啡或喝手搖飲?這些小額消費雖然看似無關緊要,但加起來卻可能成為阻礙儲蓄的原因。本文介紹了金融專家David Bach提出的「拿鐵因子」概念,探討日常生活中不必要的支出並提供四種方法來減少這些支出,讓你能在享受生活的同時,實現更好的財務管理。
不知道什麼時候MBTI開始流行起來,但一堆人沒搞懂什麼意思,學習生來解釋一下,什麼是MBTI的I。
你是否每天都習慣買咖啡或喝手搖飲?這些小額消費雖然看似無關緊要,但加起來卻可能成為阻礙儲蓄的原因。本文介紹了金融專家David Bach提出的「拿鐵因子」概念,探討日常生活中不必要的支出並提供四種方法來減少這些支出,讓你能在享受生活的同時,實現更好的財務管理。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一隻野雁對於朋友的定義,可能會是「擁有共同勝利儀式的野雁」。這就好比人類用飲食及抽菸來社交: 下班回家路上跟我喝一杯的人,不見得就是我的死黨,但跟沒一起喝過酒的人相比,我較不容易對他產生敵意。
探討人們為何選擇身心靈課程,並反思這類課程背後的動機與產業化現象。作者分享自身經歷,從最初對水晶的興趣,逐步踏入靈修世界。觀察並依年齡與人生處境區分學習目的。此外,揭露部分課程如何成為商業化運作。透過學習動機的分析,拋出問題:「真正想從身心靈課程中獲得什麼?」最終,引導讀者回歸自身內在。
看了錫蘭的影片《你的心靈不需要課程》,提出個人對心理學的一些見解。
探討現代社會盛行的心靈成長課程,從自我認同的觀點分析其成效與潛在風險。文章指出此類課程透過特定語言、體驗框架和社群支持,創造短期的自我轉變假象,但若缺乏內在轉化,容易導致自我認同崩解。文章強調真正成長來自內在而非速成,需建立在自我理解與接納的基礎上,並透過長期實踐逐步建立穩定的自我。
  這幾天心靈成長課程再次引起討論,課程被詬病的點主要是課程資訊不夠透明、收費昂貴、感覺被心理學技巧PUA、類直銷要學員拉人上課,以及疑似邪教的洗腦模式等等。參加過的網紅對此意見不一,愛莉莎莎和福爾思庭一起公開不同階段的課程內容,基本上同意上述爭議,並跟大家分享自己如何察覺異狀、逃離關係圈。
一隻野雁對於朋友的定義,可能會是「擁有共同勝利儀式的野雁」。這就好比人類用飲食及抽菸來社交: 下班回家路上跟我喝一杯的人,不見得就是我的死黨,但跟沒一起喝過酒的人相比,我較不容易對他產生敵意。
探討人們為何選擇身心靈課程,並反思這類課程背後的動機與產業化現象。作者分享自身經歷,從最初對水晶的興趣,逐步踏入靈修世界。觀察並依年齡與人生處境區分學習目的。此外,揭露部分課程如何成為商業化運作。透過學習動機的分析,拋出問題:「真正想從身心靈課程中獲得什麼?」最終,引導讀者回歸自身內在。
看了錫蘭的影片《你的心靈不需要課程》,提出個人對心理學的一些見解。
探討現代社會盛行的心靈成長課程,從自我認同的觀點分析其成效與潛在風險。文章指出此類課程透過特定語言、體驗框架和社群支持,創造短期的自我轉變假象,但若缺乏內在轉化,容易導致自我認同崩解。文章強調真正成長來自內在而非速成,需建立在自我理解與接納的基礎上,並透過長期實踐逐步建立穩定的自我。
  這幾天心靈成長課程再次引起討論,課程被詬病的點主要是課程資訊不夠透明、收費昂貴、感覺被心理學技巧PUA、類直銷要學員拉人上課,以及疑似邪教的洗腦模式等等。參加過的網紅對此意見不一,愛莉莎莎和福爾思庭一起公開不同階段的課程內容,基本上同意上述爭議,並跟大家分享自己如何察覺異狀、逃離關係圈。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每個人愛自己的方式不同,有些人是給自己買喜歡的東西吃,有些人是把自己打扮成自己喜歡的樣子。按自己的方式百百種,但我覺得愛自己最主要的方式就是不要迷失自我。   我以前算是個不愛自己的人,總是活在別人的想法裡,別人一句話,或者自己犯了一點小錯,我都會自己責備自己。像是有一次我不小心說
Thumbnail
每個人心中都渴望成為特別的人,但在成長過程中,我不斷地失敗。這樣的感受令我迷失了自己,變得討厭自己,討厭這個世界。在這樣的情緒下,我努力證明自己,卻始終無法擺脫自己對自己的不信任。直到我開始告訴自己⋯⋯
課前我便如實寫下自己生命中討厭的、批判的、看不順眼的... 我彙整出某種態度是我寫下做多次的感受,當然...也會不斷的冒出某些人做為代表,我整理下來有兩個人頻頻出現在我的作答當中...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自我肯定與自我成長的方式,如何面對自我懷疑和內疚的情緒,並提出言行合一、用心溝通、豁達自在等方法。通過感恩創造力和突破框框,讓自己越來越健康,並認識到照顧好自己就是對任何人最好的報答,以及信任並愛自己的重要性。
Thumbnail
不知道你身邊有沒有這樣的人,明明他們外貌或是工作及經濟條件都還行,可是他們總是不停的在否定自己,總嫌棄自己不夠好,對自己不滿意,總是責怪自己,總覺得自己做不到。 如果你也有這樣的問題,那麼恭喜你,你可能是有些低自尊啦!
接受卑劣的自己還有發現自己跟討厭的人一樣,是很不舒服的一件事,但是真正接納自己、愛自己,修正自己變成自己想要成為得自己,才能找回自己真正的力量。 . 負面的自己就像鏡子一樣,鏡子也是自己的一部分,不能因為它是承擔黑暗或負面的一方,就唾棄或討厭它,它也是你的一部分。所以接納它也是接納自己,自己完整
Thumbnail
被討厭的勇氣,是以生命的歷程去實現的;來自你個體的完整發展及自我實現。當你未能確實的體認到自己的能力、力量和潛質獨特之處,持續性的折損自己、質疑自己,你如何能真正安然是自己,擁有被討厭的勇氣與自信呢?我們勢必會落入於在乎他人的評價、放大他人眼光,以他人的位置,作為看待自己有何價值的依據。
Thumbnail
人本來就喜歡挑剔自己、折磨自己,搞得自己很緊張。這些預設的想法讓我們對自己的看法很負面,跟自己的關係搞得很惡劣。
Thumbnail
你認識你自己嗎?你接納你自己嗎? 你討厭自己身上的哪些個性或特質呢? 本書透過17個練習,陪伴你學習愛自己、接納自己,進而讓你也能溫柔地陪伴自己 作者念完博士卻長期失業,他熟知古人卻對自己很陌生,靠著三大工具:薩提爾模式、當下力量與自由書寫,他尋回了自己,並重啟了人生。他寫下自己的經歷,祈
  每個人愛自己的方式不同,有些人是給自己買喜歡的東西吃,有些人是把自己打扮成自己喜歡的樣子。按自己的方式百百種,但我覺得愛自己最主要的方式就是不要迷失自我。   我以前算是個不愛自己的人,總是活在別人的想法裡,別人一句話,或者自己犯了一點小錯,我都會自己責備自己。像是有一次我不小心說
Thumbnail
每個人心中都渴望成為特別的人,但在成長過程中,我不斷地失敗。這樣的感受令我迷失了自己,變得討厭自己,討厭這個世界。在這樣的情緒下,我努力證明自己,卻始終無法擺脫自己對自己的不信任。直到我開始告訴自己⋯⋯
課前我便如實寫下自己生命中討厭的、批判的、看不順眼的... 我彙整出某種態度是我寫下做多次的感受,當然...也會不斷的冒出某些人做為代表,我整理下來有兩個人頻頻出現在我的作答當中...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自我肯定與自我成長的方式,如何面對自我懷疑和內疚的情緒,並提出言行合一、用心溝通、豁達自在等方法。通過感恩創造力和突破框框,讓自己越來越健康,並認識到照顧好自己就是對任何人最好的報答,以及信任並愛自己的重要性。
Thumbnail
不知道你身邊有沒有這樣的人,明明他們外貌或是工作及經濟條件都還行,可是他們總是不停的在否定自己,總嫌棄自己不夠好,對自己不滿意,總是責怪自己,總覺得自己做不到。 如果你也有這樣的問題,那麼恭喜你,你可能是有些低自尊啦!
接受卑劣的自己還有發現自己跟討厭的人一樣,是很不舒服的一件事,但是真正接納自己、愛自己,修正自己變成自己想要成為得自己,才能找回自己真正的力量。 . 負面的自己就像鏡子一樣,鏡子也是自己的一部分,不能因為它是承擔黑暗或負面的一方,就唾棄或討厭它,它也是你的一部分。所以接納它也是接納自己,自己完整
Thumbnail
被討厭的勇氣,是以生命的歷程去實現的;來自你個體的完整發展及自我實現。當你未能確實的體認到自己的能力、力量和潛質獨特之處,持續性的折損自己、質疑自己,你如何能真正安然是自己,擁有被討厭的勇氣與自信呢?我們勢必會落入於在乎他人的評價、放大他人眼光,以他人的位置,作為看待自己有何價值的依據。
Thumbnail
人本來就喜歡挑剔自己、折磨自己,搞得自己很緊張。這些預設的想法讓我們對自己的看法很負面,跟自己的關係搞得很惡劣。
Thumbnail
你認識你自己嗎?你接納你自己嗎? 你討厭自己身上的哪些個性或特質呢? 本書透過17個練習,陪伴你學習愛自己、接納自己,進而讓你也能溫柔地陪伴自己 作者念完博士卻長期失業,他熟知古人卻對自己很陌生,靠著三大工具:薩提爾模式、當下力量與自由書寫,他尋回了自己,並重啟了人生。他寫下自己的經歷,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