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規則就是那些不成文、但被廣泛遵守的行為準則。
這些潛規則不同人有不同看法,有些可以體會,也有誇張、無法理解或難以想像的形容,舉幾個簡單例子來說:
1.潛規則是上班時間開始不能帶早餐來公司吃,等於是要吃完早餐才進公司,若沒吃就不要吃了。原因是因為老闆會認為這會讓其他同事效法且懶散,從而讓整體上班時間減少、效率精神不佳的破窗效應,也怕被上門的客戶看到,但是無法理解的是其他時間吃東西卻不禁止,而老闆自己也是這樣做,單獨禁早餐。
2.潛規則是下班不要準時走,原因是因為老闆認為上班時間並未完全就勞,會吃吃喝喝打屁聊天包含抽菸,浪費至少一小時沒做事,且與同事沒有同進同出的革命情感,感覺沒配合度,同樣的老闆也是會下班後一段時間才走並且告訴大家要早點下班,而大家都是等老闆走才走,而這時還留下來的才是真正要加班的。
3.潛規則是協理特別照顧一位小工程師,可以直接聊天打屁及一起抽菸,而其他工程師看到協理都是避之唯恐不及,同事都對這小工程師特別照顧好來好去,若他有犯錯也會遭主管責罵,但協理會來幫忙及求情,原因是因為他是唯一能跟協理下班後一起去釣蝦及打小鋼珠的人物,而這嗜好要找到同好不容易。
4.潛規則是要巴結討好行政室的小姐們,那是一群媽媽、小姐及小妹組成,執掌了總機、會計、出納、採購、修繕、歸檔、考勤及物品管控等職責,而主管是總經理老婆,俗稱老闆娘,這群小姐們不但掌握了所有公司的行政事務,還附帶額外效果,例如說人的行蹤,公司專案的進度及問題點、請款的快慢,修繕的安排、公務車預留、調閱文件資料的完整與速度、電話代接轉達等等,還是公司八卦訊息交流中心,最重要的是老闆娘會定時放福利,買飲料、鹹酥雞、點心零嘴的發放,有他們幫忙事半功倍,能幫忙打字排版泡咖啡,讓你去抽菸想問題,保留公務車,甚至幫忙擋掉一些電話,沒他們幫忙寸步難行。而巴結一堆小姐不如直接巴結老闆娘有效。
這些潛規則代表了那些意義,為何每人理解不同,要如何發現,其實沒這麼困難,因為這些潛規則都是公司會發生的問題,從而產生的行動準則,一些發生的原因都可以人性與經驗瞭解到是有規則可循,可以用目前已知的潛規則去反推破解,但前提是要有破解的功力,也就是足夠深厚的工作經歷與自己的人生閱歷,才能同理推導出其來有自,在這邊我已經破解完成,為方便理解與記憶,因此統整歸納為六大類型並提供出思路與邏輯。
1. 權力系潛規則:公司權利架構產生的潛規則,包含老闆、主管及一切有權利的人的規矩、愛好及習慣,變成工作行為上的顯學,變成必須特別注意的要點。例如前面舉例的1、2點。主要邏輯是反映在對有權力人物的對待心法。
2. 政治系潛規則:也可以稱之為派系潛規則,舉凡立場不同,因應不同主管、不同部門之間關係,因為業績、績效、賺錢能力、重要程度、優先順序、主管的位階等等差異,會有不同群組之間合作、敵對,排擠、打壓、認同、競爭、輕視等態度出現,產生了選邊站,表態、效忠、反對、不認同的態度,導致出對不同單位或群組有特定做法的潛規則;另外還有一個狀況是有明星成員、銷售冠軍,有裙帶關係、特別交情或有人關照的關係戶、還有公司內的意見領袖,因為這些人帶了些不同的光環,產生工作上對這些人有不同的對待方式。例如前面舉例的3、4點。主要邏輯反映在依照自身立場對待不同立場產生的對待態度的心法。
3. 權責系潛規則:這部分是指誰該來承擔這個任務或責任,出了錯是誰的問題,專案組織可能是每人負責一部分的水平分工,或是有人初稿、有人補全、有人定稿的垂直分工,執行任務時會有偷懶、選工作、逃避、甩手的行為發生,有問題時也會有保護自己、出賣別人、袒護、偏見、落井下石的行為,對於這些責任釐清、歸功、過失檢討的過程,就會很多潛規則出現來避免朝向不好與保護自己的方向。邏輯體現在防範與止損的證據保全、完整紀錄、法律常識、當責或認錯的心法。
4. 溝通系潛規則:因每一位成員的條件:包含學歷、年齡、身高、美醜、個性的不同;公司地位:包含職位、部門、年資、特殊技能共同加持後的位階;價值觀;對工作的態度、對事情的看法的不同;背景:包含了同年、同梯、同校、同鄉、師兄弟、師徒、親戚、政治傾向等的關係遠近;還有最容易被忽略的同好關係產生不同的情誼,這種種條件都會造成人際關係上親疏遠近應對進退的差別,造成在溝通上對不同人員有要注意的重點形成了潛規則。邏輯反映出依據對方特質與異同產生應對方式的心法。
5. 印象系潛規則:也可以稱之為心理系、間諜系、期待系、人設系潛規則,就是你該怎說話,說實話、模糊焦點,刻意誇大、刻意誤導,運用於什麼時機點;反過來說,老闆及其他同事對你的期望、看法或說詞,是實話或有其他涵義,你如何讀出他們心中所想、真實想法等等從而產生一些潛規則,你會刻意表現出一些態度,別人也會刻意表現出一些態度,雙方之間如何攻防與解讀,來對應與調整後續事情的處理方式。主要邏輯反應在心理層面的心法。
6. 環境系潛規則:包含時間與空間,時間包含公司正處於改朝換代、權利交替、新官上任或是營運困難時期,因應這些狀況產生潛規則。空間是公司辦公室所處地理位置、格局、大小、是公寓還是辦公大樓等等狀況不同產生了一些潛規則,例如說,因為公司附近沒有太多餐廳,因此到中午就會有一群人一起開車去市區吃飯,而也有些人選擇去就近的便利商店或是長年在僅有的餐廳吃飯的狀況,後者容易被標記為不合理與孤僻,因此要偶爾加入一起去市區吃飯的群體。邏輯表現在因地制宜的心法。
上述六大分類只是為了方便理解,其實潛規則有時候是因應好幾件因素同時產生,例如說權利與政治有人會分成同一類,政治與權責也會綁一起,溝通與印象是同樣邏輯,權利政治導致了權責的問題,溝通、觀點及環境導致了政治的問題等等。細分凸顯比合併論述容易讓人體會。
在觀察部分也提供幾個要點,提供立論基礎,藉此旁證並能推導出其他觀察要點:
1.觀察開會或吃飯時座位離老闆的遠近,決定它們的地位、重要性及升遷可能性,同樣依照每個人座位遠近可觀察出不同人之間的親疏情形。
2..觀察抽菸者的人員組成、茶水間的人員組成,可看出哪些是明星成員那些是訊息交流者。
3觀察開會的出席頻率、座位次序、發言頻率等,可判斷出每個人的能力、態度與發展。
4.桌面的收納以及檔案的分類管理,反應工作能力與態度。
結論
1.潛規則也有規則,這是要表達的重點。潛規則代表公司內部人員的互動形成了一個獨特的生態,因應這些生態調整出的作法。
2.公司產生的生態,是人與人之間、地位差異、看法差異、立場差異,態度差異引出的狀況形成了生態。因此這個生態,可以依據人性及經驗來得知為何會發生、如何發生、以及會如何應對。
3.形成的生態來自於人性與慣性、因此可以用心態表現出來的行為(行為學)、來自於心情表現的聲音與動作(心理學),來自於工作上的慣性與反常的狀況(工作方法),來自於個人立場對應不同立場產生的調整,藉由這些規則來觀察生態形成的原因,並同樣可以觀察潛規則形成的原因,因此這些方法就是發生的生態及潛規則的規則。
4.因為人性有喜怒哀樂,慣性也有方法方向,也表達反應出職場上生態與潛規則是:人情世故的忽略、愛恨情仇的交織、權力鬥爭的波及、人心險惡的展露、攀親帶故的影響及爭功諉過的黑暗等等特性。
5.對於觀察與理解的規則,也就是對人性、心理、行為、工作方法的掌握,是在工作執行的時間越久、範圍越廣,人員接觸的越多,就會有越多工作的體悟,才能發現規則,並進行掌控規則、運用規則。
6.讀懂理解潛規則也是一種能力,基於你對人情事故、工作方法、察言觀色、解讀氛圍,邏輯推理的能力加總起來的能力,
7.老闆與主管會觀察你知不知道潛規則,有沒有觀察出潛規則,這在他們眼中,就是等同於好不好用、有沒有開竅,能不能提拔的特質與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