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邊界研究所】你以為公司制度在保護你,其實它只是在選邊站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在某些職場裡,「制度」的存在,就像天氣預報:聽起來中立,實際上要看風向。

近期,美國有幾則看似零散的新聞,卻揭開了相同的核心問題—當你以為公司制度假裝保護所有人,其實是在挑人疼、選人幫。


多元共融?還是KPI化的裝飾品?

美國銀行業這幾個月紛紛將 DEI(多元、平等、共融)內容從年報裡「淡出」。像 Ally Financial,2024 年還在報告中詳細說明 DEI 政策;2025 年直接整段刪除。發言人說,是因為「重新聚焦」,但沒人相信這背後和公司政治氣候無關。

JPMorgan Chase、Bank of America、Wells Fargo、Citi 等九家大銀行,也同步調整 DEI 語言。因為保守派法律團體開始對企業施壓,連帶讓原本「政治正確」的標配政策變成高風險指標。

當制度的初衷變成了企業的風險控管手段,DEI 成了 KPI,而不再是信念。


年紀不是問題,公司才是問題

Allen Theatres 被控在員工年滿 65 歲時中止健康保險,並強迫 73 歲的老員工退休。最後雖然和 EEOC(美國平等就業機會委員會)和解,支付 25 萬美元,但細節暴露出更本質的問題:公司想的是「你有 Medicare,就不要浪費我們的資源。」

我們可以從數據看出些端倪:EEOC 表示,65 歲以上員工被企業降低薪資、剝奪保障的案例並不罕見。只不過,大多數企業都包裝得更漂亮,比如用「角色輪調」、「培育新血」作為名義。

但實際上,這些操作從來不是為了組織運作,而是方便組織清洗。


著裝、鞋跟與專業,誰說了算?

某連鎖餐廳要求女員工穿高跟鞋,不穿就開除。即便醫師證明員工有健康問題,公司仍堅持「這是制服要求」。這件事後來讓公司賠了 4.5 萬美元,但我們都知道,在更多地方,這類事件根本不會被曝光。

問題在於,這些「制服標準」通常不是為了工作需要,而是「形象管理」。形象,是誰的形象?專業,是誰定義的專業?

職場上的「標準化設計」表面上保護品牌,其實是管理階級用來規訓身體的手段。從髮型、服裝到語氣,很多企業在管理的不是績效,而是你看起來像不像「他們要的人」。


當 HR 成了制度的執行者,而不是設計者

這些制度背後往往還有一雙手—HR。可惜的是,大多數 HR 並非制度的創作者,而是高層意志的傳聲筒。DEI 看板該放什麼、制服該怎麼規定、退休政策該怎麼定,都不是他們能決定的,但他們卻成了第一線面對員工抱怨與質疑的人。

舉個例子,Allen Theatres 的和解條件之一,是所有 HR 每年都要接受五小時 ADEA(年齡歧視法)訓練。不是一小時,是五小時。這不只是教育問題,而是間接承認:「你們不懂、也沒意識到自己在違法。」


台灣呢?我們的制度更溫柔—所以更難揭開

在台灣,這類問題不容易進入公共討論。一來是數據少、缺乏訴訟文化;二來我們習慣把「規定」當成天經地義,不會去想背後誰得利。

我們接受退休制度、接受請假規則、接受制服要求,甚至接受那句最常聽到的話:「這是公司文化。」

但制度本身不會說話。制度會保護誰、會刪減誰,端看設計者的利益與觀點。而 HR,如果不能參與設計、只負責傳達,就永遠只是制度的保全,不是改革的推手。


小結:別再說制度保護你,它只是沒來打你

如果你有 HR 的角色,請記住:制度從來不是中立的。它會選邊站,會挑人幫,會讓看起來「合情合理」的機制實際上維持現狀。

如果你是員工,也別把一紙規定看得太重。那不一定是為你設計的,只是你現在還沒撞上而已。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生涯著色盤-繪出個人色彩
3會員
24內容數
有關人資與公司的好奇,或是生涯與職涯的疑問,在這裡都可以獲得回答~
2025/04/27
許多人離職的原因並非加薪、升遷或工作量超載等表面因素,而是源於與主管之間「心理契約」的破裂。本文探討心理契約的重要性,以及常見的破壞模式,例如口頭承諾跳票、模糊資源承諾、神祕獎金安撫等,並提醒讀者留意這些跡象,及時重新評估職涯規劃。
Thumbnail
2025/04/27
許多人離職的原因並非加薪、升遷或工作量超載等表面因素,而是源於與主管之間「心理契約」的破裂。本文探討心理契約的重要性,以及常見的破壞模式,例如口頭承諾跳票、模糊資源承諾、神祕獎金安撫等,並提醒讀者留意這些跡象,及時重新評估職涯規劃。
Thumbnail
2025/04/12
你以為自己要領的是月薪三萬六,結果領到手只剩三萬出頭;你以為過試用期會調薪,結果別人有你沒有;你以為年終兩個月是基本配備,結果公司說:「今年績效未達標,明年再拼拼看。」 如果你曾經對薪水感到迷惘、震驚、或是被「年薪100萬」這種話術打動過,那麼這篇文章就是寫給你的。 1. 領到第一份薪水,瞬間
Thumbnail
2025/04/12
你以為自己要領的是月薪三萬六,結果領到手只剩三萬出頭;你以為過試用期會調薪,結果別人有你沒有;你以為年終兩個月是基本配備,結果公司說:「今年績效未達標,明年再拼拼看。」 如果你曾經對薪水感到迷惘、震驚、或是被「年薪100萬」這種話術打動過,那麼這篇文章就是寫給你的。 1. 領到第一份薪水,瞬間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現代職場中的競爭與挑戰,以及各種人際關係和策略。它列舉了許多具體例子,讓讀者一同解析其背後的動機和影響。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現代職場中的競爭與挑戰,以及各種人際關係和策略。它列舉了許多具體例子,讓讀者一同解析其背後的動機和影響。
Thumbnail
遇到職場霸凌 你該怎麼辦?身分的不同,讓「求助」有所不同! 1976 年,聯合國「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Economic,Social and Cultural Right),宣示人人享有安全衛生工作環境之權利,對於工作者在工作環境中應享有之
Thumbnail
遇到職場霸凌 你該怎麼辦?身分的不同,讓「求助」有所不同! 1976 年,聯合國「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Economic,Social and Cultural Right),宣示人人享有安全衛生工作環境之權利,對於工作者在工作環境中應享有之
Thumbnail
曾經看過一個職場文章討論,人資工作被作者歸類到表面行為跟內心傾向差異最極端的公司職務,也就是表面是關懷人本提勞工著想,但內心卻又同時算計如何替公司創造與壓榨最大利益。文章留言也有非常多非人資工作者出來贊同。同樣的內容在自己所處的人資群組就正反兩面意見均有,所以到底我們是勞方還是資方角色呢?
Thumbnail
曾經看過一個職場文章討論,人資工作被作者歸類到表面行為跟內心傾向差異最極端的公司職務,也就是表面是關懷人本提勞工著想,但內心卻又同時算計如何替公司創造與壓榨最大利益。文章留言也有非常多非人資工作者出來贊同。同樣的內容在自己所處的人資群組就正反兩面意見均有,所以到底我們是勞方還是資方角色呢?
Thumbnail
其實當然都知道,現在社會強調多元共融、也強調要表達自己的權益,但職場畢竟還是職場,是一個封閉的小社會,還有各個企業屬於自己的職場文化。 但在這個世代所培育出來的年輕人,早已不是過去那種的苦幹實幹型,懂得強調自己的聲音及主張,不僅企業在因應不同聲音,同時也在調整新的相處模式。但,有些基礎的職場素養,
Thumbnail
其實當然都知道,現在社會強調多元共融、也強調要表達自己的權益,但職場畢竟還是職場,是一個封閉的小社會,還有各個企業屬於自己的職場文化。 但在這個世代所培育出來的年輕人,早已不是過去那種的苦幹實幹型,懂得強調自己的聲音及主張,不僅企業在因應不同聲音,同時也在調整新的相處模式。但,有些基礎的職場素養,
Thumbnail
職場公平正義真的太難了~~~~ 絕非仰賴司法機關、公益組織就能達成的 舉例來說,我知道某些企業存在許多問題:內部控制、職場霸凌、不給加班費等等 我跟律師討論過許多證據,但我也承認目前沒有檢舉的勇氣,但在仔細看了法條後,還真的學了不少事情,以下由可能的報復、司法機關、成功機率作分享: 1.
Thumbnail
職場公平正義真的太難了~~~~ 絕非仰賴司法機關、公益組織就能達成的 舉例來說,我知道某些企業存在許多問題:內部控制、職場霸凌、不給加班費等等 我跟律師討論過許多證據,但我也承認目前沒有檢舉的勇氣,但在仔細看了法條後,還真的學了不少事情,以下由可能的報復、司法機關、成功機率作分享: 1.
Thumbnail
探討女性領導力對職場及企業的影響,並提供四項影響層面,包括多樣性和包容性、領導風格、性別平等以及影響力和榜樣。同時呼籲社會關注及支持女性在職場中的發展空間和平等權利。
Thumbnail
探討女性領導力對職場及企業的影響,並提供四項影響層面,包括多樣性和包容性、領導風格、性別平等以及影響力和榜樣。同時呼籲社會關注及支持女性在職場中的發展空間和平等權利。
Thumbnail
企業為了保護商業機密,通常對於特定人士/高階主管會設有旋轉門條款,以確保公司的營運機密不致外洩到競爭者手中。服務於單位中,雖並非每個人都會受這樣的法律條款所約束,但做到職位避嫌當是忠於工作的基本職業道德。
Thumbnail
企業為了保護商業機密,通常對於特定人士/高階主管會設有旋轉門條款,以確保公司的營運機密不致外洩到競爭者手中。服務於單位中,雖並非每個人都會受這樣的法律條款所約束,但做到職位避嫌當是忠於工作的基本職業道德。
Thumbnail
是否你也曾在找某些職位工作時,下意識避開某些行業別或職務內容呢? 這樣表示有歧視的意味存在嗎🤔️? 歡迎一起討論!
Thumbnail
是否你也曾在找某些職位工作時,下意識避開某些行業別或職務內容呢? 這樣表示有歧視的意味存在嗎🤔️? 歡迎一起討論!
Thumbnail
要讓員工知道,制度不是訂著玩的,連老闆都要遵守。這樣員工才會尊重制度,遵守制度。
Thumbnail
要讓員工知道,制度不是訂著玩的,連老闆都要遵守。這樣員工才會尊重制度,遵守制度。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