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你不是害怕衝突,只是害怕看見自己的憤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之前心裡浮現過一個問題

為什麼會這麼害怕衝突,以致於總犧牲自己的權益?



這期YT一開始,心理師說自己是一個老好人,習慣討好別人

他也不太喜歡自己的這一面,但同時也告訴大家


首先要知道,這是你在童年時期最好的生存策略


理解自己在童年時期,為了因應環境而產生出的策略

「討好」的行為模式背後,有它的意義和必要性

因此,先接納自己,接納這種討好的傾向

慢慢地,這種糾結就可以逐漸化開了



接著,心理師還提到一位他遇過的女性

在與對方的對話中,他很驚訝,因為對方表達自己從來沒有過憤怒的情緒

後來才知道,是因為從小這位女士的「憤怒」就不曾被父母看見、接住過

所以她無法識別憤怒這種情緒,自然也不懂得如何表達



憤怒是一種強烈的情緒,有時候難免帶有攻擊性

如果是小孩子,哭鬧、吼叫,都是攻擊性的表達

當父母無法接受孩子的這種「壞」、「不乖」

那麼孩子有可能有兩種表現,一種就是釋放更強的力量去表達憤怒

另一種,則是將憤怒掐滅,轉為討好父母,以獲得正面關注



憤怒的存在是有意義的,提醒著我們權益受損、邊界被踩踏

提醒你,外在的人事物讓你不舒服了,而你的內心希望這些事物停止

因此,「憤怒」其實是在保護你

要容許憤怒出現,容許自己不那麼「乖」

可以偶爾表達自己的「壞」




最後,以最近看的古裝劇柳舟記作結,

裡面的女主角是個土匪頭子,一身匪氣,但充滿了生命力

她不避諱想賺錢過上好日子的想法,也不介意旁人怎麼說她

認定丈夫後就熱烈的表達愛意,而後發現被欺騙了

也無所顧忌的大哭一場,然後擦乾眼淚,重新規劃自己未來的人生


「我想要的,便會自己去取」

「即使是月亮,我也會爬著梯子去摘,你只要幫我扶穩梯子就好」

「如此,我們的恩怨便了結了,從今往後,兩不相欠,一別兩寬」


女主角重情重義,亦快意恩仇

所謂的仇,所謂的恨,不是指去傷害別人,而是理解自己內心的不滿

然後學著去表達、為自己採取止損行動


讓愛與恨自然的流動,生命力也能流動起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當下的香草-avatar-img
2025/05/15
「父母無法接受孩子的這種壞、不乖」🍀心有戚戚焉,但我告訴我自己我長大了,也期盼有相同經歷的人也能告訴自己我長大了⋯⋯🥰感恩分享🥰🥰🥰🍀🍀🍀
DITE 戴特-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5/16
當下的香草 謝謝留言分享😊💕
avatar-img
勇敢成為自己喜歡的樣子
26會員
113內容數
我是Dite 戴特,也可以叫我戴戴😊,這裡會記錄我重塑新生活的點滴 好書推薦|推薦各種心理學、自我成長的好書 旅遊的日子|熱愛日本旅遊,記錄旅行的所見所聞 簡單生活|紀錄自己喜歡看的劇、動畫,分享生活中的趣事 心靈補給|一些從心理書籍獲得的啟發和體悟
2025/05/14
有嚴重的內耗和拖延習慣,很困擾 該怎麼辦呢?
2025/05/14
有嚴重的內耗和拖延習慣,很困擾 該怎麼辦呢?
2025/05/13
這期YT提到一個來訪個案 這位個案是經典的迴避型人格,迴避與人的關係
2025/05/13
這期YT提到一個來訪個案 這位個案是經典的迴避型人格,迴避與人的關係
2025/05/11
這期YT開篇,心理師提到 否認一個人的感受,就是在製造一種分裂
2025/05/11
這期YT開篇,心理師提到 否認一個人的感受,就是在製造一種分裂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全球科技產業的焦點,AKA 全村的希望 NVIDIA,於五月底正式發布了他們在今年 2025 第一季的財報 (輝達內部財務年度為 2026 Q1,實際日曆期間為今年二到四月),交出了打敗了市場預期的成績單。然而,在銷售持續高速成長的同時,川普政府加大對於中國的晶片管制......
Thumbnail
全球科技產業的焦點,AKA 全村的希望 NVIDIA,於五月底正式發布了他們在今年 2025 第一季的財報 (輝達內部財務年度為 2026 Q1,實際日曆期間為今年二到四月),交出了打敗了市場預期的成績單。然而,在銷售持續高速成長的同時,川普政府加大對於中國的晶片管制......
Thumbnail
重點摘要: 6 月繼續維持基準利率不變,強調維持高利率主因為關稅 點陣圖表現略為鷹派,收斂 2026、2027 年降息預期 SEP 連續 2 季下修 GDP、上修通膨預測值 --- 1.繼續維持利率不變,強調需要維持高利率是因為關稅: 聯準會 (Fed) 召開 6 月利率會議
Thumbnail
重點摘要: 6 月繼續維持基準利率不變,強調維持高利率主因為關稅 點陣圖表現略為鷹派,收斂 2026、2027 年降息預期 SEP 連續 2 季下修 GDP、上修通膨預測值 --- 1.繼續維持利率不變,強調需要維持高利率是因為關稅: 聯準會 (Fed) 召開 6 月利率會議
Thumbnail
——尤其「有限度的社交」「思考和談話方式不同」「羞恥感」超級有感😭看到第三點差點掉淚...
Thumbnail
——尤其「有限度的社交」「思考和談話方式不同」「羞恥感」超級有感😭看到第三點差點掉淚...
Thumbnail
透過各種案例探究為什麼他人言行會造成自身痛苦,解析其心理狀態,進而維繫健全的人際互動。 生活中最難熬的往往都是人際關係,正確洞察他人內心,就能提升所有人的生存能力。
Thumbnail
透過各種案例探究為什麼他人言行會造成自身痛苦,解析其心理狀態,進而維繫健全的人際互動。 生活中最難熬的往往都是人際關係,正確洞察他人內心,就能提升所有人的生存能力。
Thumbnail
討好別人,只會讓自己越來越委屈 關係中的愛恨衝突,總讓我們在成長過程中,傷痕累累,未化解的童年創傷,直到我們步入社會,進入婚姻殿堂,仍舊持續影響著我們。 戰、逃或僵住是重大壓力之下,常見的創傷反應,但其實「討好」他人,將別人的要求擺在第一順位,也是一種創傷,一種來自「內心的警訊」。
Thumbnail
討好別人,只會讓自己越來越委屈 關係中的愛恨衝突,總讓我們在成長過程中,傷痕累累,未化解的童年創傷,直到我們步入社會,進入婚姻殿堂,仍舊持續影響著我們。 戰、逃或僵住是重大壓力之下,常見的創傷反應,但其實「討好」他人,將別人的要求擺在第一順位,也是一種創傷,一種來自「內心的警訊」。
Thumbnail
當我們處理自己情緒時,多數人的反應,不是逃離這樣的情緒感覺,認為事過境遷就沒事了;不然就是為了保護受傷的自己,而意圖責怪他人。人們有時害怕的是面對自己,承認自己是錯的,是受傷的,會讓他們感覺自己很軟弱。 我們的靈魂在人世間尋求的是愛人與被愛的經歷,在我們生命中非常重要的關係,甚至不那麼重要的關
Thumbnail
當我們處理自己情緒時,多數人的反應,不是逃離這樣的情緒感覺,認為事過境遷就沒事了;不然就是為了保護受傷的自己,而意圖責怪他人。人們有時害怕的是面對自己,承認自己是錯的,是受傷的,會讓他們感覺自己很軟弱。 我們的靈魂在人世間尋求的是愛人與被愛的經歷,在我們生命中非常重要的關係,甚至不那麼重要的關
Thumbnail
作者的話: 三方難處。 「......所以他有他的難處,我就要理解他然後退讓嗎?」 並不是理解後必須犧牲自己,而是理解後釋放自己。 理解了對方其實也脆弱,那麼如果他在我們身上留下了什麼傷害,是因為他表達自身情緒的方式不夠完善,而不是我們不好。
Thumbnail
作者的話: 三方難處。 「......所以他有他的難處,我就要理解他然後退讓嗎?」 並不是理解後必須犧牲自己,而是理解後釋放自己。 理解了對方其實也脆弱,那麼如果他在我們身上留下了什麼傷害,是因為他表達自身情緒的方式不夠完善,而不是我們不好。
Thumbnail
        人生在世,難免會遇到痛苦。通常,造成痛苦的因素,來自於某些「讓自己不舒服」的人。為什麼與某個人不合?為什麼就是「不對盤」?也許只是簡單的磁場不合,也許有宿怨,也許擋了別人的財路,不論什麼原因,這個「怨憎會」的業力總會在某個時間點引爆。
Thumbnail
        人生在世,難免會遇到痛苦。通常,造成痛苦的因素,來自於某些「讓自己不舒服」的人。為什麼與某個人不合?為什麼就是「不對盤」?也許只是簡單的磁場不合,也許有宿怨,也許擋了別人的財路,不論什麼原因,這個「怨憎會」的業力總會在某個時間點引爆。
Thumbnail
作者的話: 其實正要看到問題時會選擇避開的人非常多,這是保護自己的本能。 選擇面對創傷的人真的是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的勇敢。
Thumbnail
作者的話: 其實正要看到問題時會選擇避開的人非常多,這是保護自己的本能。 選擇面對創傷的人真的是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的勇敢。
Thumbnail
或許你也有過類似經驗,在一段關係中,無法認同對方的說法或做法,可是害怕傷害到對方,不敢說出口;對於對方無理的要求,雖然內心深處知道自己並不願意,可是害怕拒絕會使關係生變,因此假裝欣然接受。「沒有界限的善良,成了討好,以卑微隱忍和順應,來迴避不想面對的衝突,讓人總是失去自我、在關係裡受傷受苦。」
Thumbnail
或許你也有過類似經驗,在一段關係中,無法認同對方的說法或做法,可是害怕傷害到對方,不敢說出口;對於對方無理的要求,雖然內心深處知道自己並不願意,可是害怕拒絕會使關係生變,因此假裝欣然接受。「沒有界限的善良,成了討好,以卑微隱忍和順應,來迴避不想面對的衝突,讓人總是失去自我、在關係裡受傷受苦。」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