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員工不想走」的餐飲王國:金色三麥的 4 大留才心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年末轉職潮來襲,調查顯示近九成上班族有意在農曆年前換跑道,餐飲旅遊業更是一票熱愛跳槽的主力軍。對經營者而言,高離職率帶來無盡開支——不停替新人招募、訓練、交接,更可能動搖品牌的服務品質。

但在金色三麥,情況卻截然不同。旗下 12 間餐廳的正職離職率僅約 4%,兼職也不到 10%,堪稱餐飲業界的「留才典範」。24 位店長中,有超過 18 人已在同一職位服務超過 8 年,成就非凡。副總經理葉淑芬坦言:「要留住人,得先讓他們在店外也能好好生活。薪水與工作之外的時間,才是最重要的平衡。」

raw-image

以下 4 招,便是他們長年以人為本,穿梭在一線和管理間的成功訣竅:

1. 擺脫「兩頭班」惡習,尊重下班時間

傳統「兩頭班」:早上 11 點到下午 2 點打烊、再從傍晚到深夜,名為「休息」卻常被業主拿來省薪。員工真正待崗卻領不到完整工資。

金色三麥自創立起便將班別簡化為「早班 8:00–18:00」與「晚班 14:00–24:00」,不留「空窗期」,讓員工真的能在班後享受私人生活,也降低疲勞度。

2. 利潤分潤方案,員工與店家共成長

除了基本薪資,金色三麥設有「內場分紅計畫」,以每店實際淨利比例,每月結算、每季發放獎金,由店長依表現公平分配。店長自己雖不列入分紅,但全年也有額外總部獎金,確保評量公正。

這雖提升整體人事成本約 5–7%,卻打造「員工是品牌大使」的強大向心力:把分紅當作行銷費用,回報率比一般廣告更高。

raw-image

3. 創高標準產品認證,激發員工榮譽感

2015 年食安風暴,金色三麥不僅未受影響,還全力推動 HACCP 食品安全管理系統建置──這套只強制觀光旅館餐飲業者遵守的高難度規範,卻由金色三麥 12 家門店全數通過。

推動過程中,雖耗費半年以上人力與溝通成本,但員工一旦看到「公司願意投資品質、安全就是我們的驕傲」,就自然生出向心力,樂於維護顧客信任。

4. 以「能帶團隊」為升遷主軸,打破年資限制

餐飲圈常以資歷或年齡作為晉升條件,金色三麥則採「以績論能」:曾有業績佣末店長因缺乏自信想離開,但葉淑芬認為要判斷是個人問題或制度瓶頸;也有 20 歲出頭的年輕員工,因為能替團隊解難、主動溝通,快速成長成主管。這種「優人優位」的體系,不僅留住關鍵人才,也培育出更多強幹人才。

raw-image

結語

金色三麥靠的是「以人為本」的管理邏輯:讓員工在餐廳外也能擁有高品質生活、以利潤分享激發主人翁精神、以嚴格標準培養驕傲榮譽,並以帶團隊能力為升遷準則。他們證明:將「生活薪資」視為最基本的福利,才能真正打造難以流失的核心戰力。

花果山成長基地的願景

花果山成長基地秉持推動企業落實 RBA 社會責任的初心,致力打造友善、具社會貢獻與責任感的組織環境,以創新管理策略助力企業長期穩健發展。

互動提問

  1. 你最認同金色三麥哪一項留才做法?為什麼?
  2. 若要為自己團隊設計「分潤獎金」,你會採用哪些績效指標?
  3. 在「員工幸福感」上,你最希望改善或創新的方向是什麼?

如需更深入的企業診斷或組織設計建議,歡迎加入我們 @LINE,一同攜手讓您的團隊與個人都能健康成長 👉 https://lin.ee/isv4RJ4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花果山成長基地
4會員
48內容數
花果山成長基地致力於提供專業的職場知識與成長策略。我們專注於以下三大領域: ✅ 職業經驗分享|深入探討勞動法諮詢、人力資源管理、教育訓練等實務經驗。 ✅ 實用指南|手把手教你如何進行人力資源盤點、建立公司內部制度。 ✅ 個人成長|我們提供職涯規劃、職場軟實力提升的實戰技巧,助你打造更亮眼的未來!
花果山成長基地的其他內容
2025/05/19
續上一篇失業給付的申請與審核解析,今天要帶大家一起走進《就業保險法》第六章-「基金及行政經費」,用最鮮活的舉例,讓條文內容不用死背,也能靈活運用於日常管理與政策宣導。 第33條—基金來源有哪些? 第34條—基金可以怎麼投資? 第35條—行政經費怎麼編列?
Thumbnail
2025/05/19
續上一篇失業給付的申請與審核解析,今天要帶大家一起走進《就業保險法》第六章-「基金及行政經費」,用最鮮活的舉例,讓條文內容不用死背,也能靈活運用於日常管理與政策宣導。 第33條—基金來源有哪些? 第34條—基金可以怎麼投資? 第35條—行政經費怎麼編列?
Thumbnail
2025/05/18
在這個「科技無所不在」的年代,大家談數位轉型時,往往把焦點放在資訊部門、產品研發或銷售通路上,卻忽略了一個「隱形冠軍」──人力資源部門。其實,人資不只是發薪水、辦福利、打卡考勤的後勤部隊,面對組織快速成長與變動,人資的數位轉型同樣大有可為,甚至能為企業帶來更靈活、更高效、更智慧的競爭優勢。
Thumbnail
2025/05/18
在這個「科技無所不在」的年代,大家談數位轉型時,往往把焦點放在資訊部門、產品研發或銷售通路上,卻忽略了一個「隱形冠軍」──人力資源部門。其實,人資不只是發薪水、辦福利、打卡考勤的後勤部隊,面對組織快速成長與變動,人資的數位轉型同樣大有可為,甚至能為企業帶來更靈活、更高效、更智慧的競爭優勢。
Thumbnail
2025/05/17
在上一篇我們深入了解了就業保險法第8–24條的核心精神。這一次,我要帶大家從「申請及審核」的第五章(第25–32條)出發,用最貼近真實場景的舉例方式,把每一條都拆開講,讓你對失業給付的申請流程、注意事項、常見狀況,都一目了然。 第25條:申請失業認定的基本流程 第26條:機構可要求的輔佐文件
Thumbnail
2025/05/17
在上一篇我們深入了解了就業保險法第8–24條的核心精神。這一次,我要帶大家從「申請及審核」的第五章(第25–32條)出發,用最貼近真實場景的舉例方式,把每一條都拆開講,讓你對失業給付的申請流程、注意事項、常見狀況,都一目了然。 第25條:申請失業認定的基本流程 第26條:機構可要求的輔佐文件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每個企業都希望能夠留住優秀的員工,然而,現實中許多公司都面臨著高離職率的挑戰。離職率高,不僅增加了企業的招募和培訓成本,還可能影響公司的整體士氣和業績。因此,了解離職率高的原因,並採取有效的對策,是每個企業管理者的重要課題。
Thumbnail
每個企業都希望能夠留住優秀的員工,然而,現實中許多公司都面臨著高離職率的挑戰。離職率高,不僅增加了企業的招募和培訓成本,還可能影響公司的整體士氣和業績。因此,了解離職率高的原因,並採取有效的對策,是每個企業管理者的重要課題。
Thumbnail
職場競爭激烈,如何選擇適合的跳槽頻率,以及如何規劃不同階段的職涯,都是現代職場人必須要面對的議題。本文提供了從剛出社會到職場成熟期的不同階段,對於跳槽的建議,並以自身經驗分享如何協助求職者進行職涯規劃。有興趣的讀者可到Serene的IG互動交流,或透過郵件進行職涯諮詢。
Thumbnail
職場競爭激烈,如何選擇適合的跳槽頻率,以及如何規劃不同階段的職涯,都是現代職場人必須要面對的議題。本文提供了從剛出社會到職場成熟期的不同階段,對於跳槽的建議,並以自身經驗分享如何協助求職者進行職涯規劃。有興趣的讀者可到Serene的IG互動交流,或透過郵件進行職涯諮詢。
Thumbnail
  #為何先關心新人   25%~40%新人半年內走人,這是2023年的數據統計,實務經驗上應該相去不遠,即使如目前這個相對穩定的公司,新進人員的六個月離職率也都有18%。   在這個招募不容易的時代,照理確實優先照顧現有人員,不過既有的薪酬福利制度未必能夠輕易改變。於是處在目前角色的我們
Thumbnail
  #為何先關心新人   25%~40%新人半年內走人,這是2023年的數據統計,實務經驗上應該相去不遠,即使如目前這個相對穩定的公司,新進人員的六個月離職率也都有18%。   在這個招募不容易的時代,照理確實優先照顧現有人員,不過既有的薪酬福利制度未必能夠輕易改變。於是處在目前角色的我們
Thumbnail
在進行職涯轉換的談話中,我收集了一些資訊 離職的原因其實蠻多種的, 有未來發展的/年終不好/我看誰誰不爽/他做的跟狗*樣還比我錢多 因為負債所以需要更多的薪水,我看不到在公司的未來 另外也發現了在公司待得越久3-5年左右,通常是有關【發展】的課題 而3年以下的通常是工作貢獻沒有達到肯定,
Thumbnail
在進行職涯轉換的談話中,我收集了一些資訊 離職的原因其實蠻多種的, 有未來發展的/年終不好/我看誰誰不爽/他做的跟狗*樣還比我錢多 因為負債所以需要更多的薪水,我看不到在公司的未來 另外也發現了在公司待得越久3-5年左右,通常是有關【發展】的課題 而3年以下的通常是工作貢獻沒有達到肯定,
Thumbnail
大部分的人所認為跳槽轉職的最佳時機是在年後 且有很多人會準備在過年休假期間,準備自己的履歷與準備面試 然而就獵頭角度來看 會覺得這樣的步調 太 慢 了 為什麼會這麼說呢? 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大部分公司已完成新年度人事布局 大部分企業在年底(12月左右),就會完成明年度人事布局
Thumbnail
大部分的人所認為跳槽轉職的最佳時機是在年後 且有很多人會準備在過年休假期間,準備自己的履歷與準備面試 然而就獵頭角度來看 會覺得這樣的步調 太 慢 了 為什麼會這麼說呢? 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大部分公司已完成新年度人事布局 大部分企業在年底(12月左右),就會完成明年度人事布局
Thumbnail
在職場上難免都碰到想要離職的時刻,然而往往很多時候不確定是不是真的該離職,甚至會想要一直待在原公司,畢竟到新的地方還要適應新的環境,難免都會需要不少時間成本 這時候可以透過以下幾點來看自己是真的撐不下去,還是一時碰到撞牆期喔! 第一、在現在的工作是不是可以學到新東西 第一點我覺得是最重要的一點
Thumbnail
在職場上難免都碰到想要離職的時刻,然而往往很多時候不確定是不是真的該離職,甚至會想要一直待在原公司,畢竟到新的地方還要適應新的環境,難免都會需要不少時間成本 這時候可以透過以下幾點來看自己是真的撐不下去,還是一時碰到撞牆期喔! 第一、在現在的工作是不是可以學到新東西 第一點我覺得是最重要的一點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