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我需要減重嗎?還是我只是水腫虛胖而已?」
這樣的疑問常常出現在洪醫師的診間。減重並不是只有體重下降這麼簡單,而是結合整體健康與體態管理的長期任務。那麼,到底該怎麼判斷自己是不是「該減重了」?今天我們就來一一拆解!
🔍 判斷你是否該減重的三大指標
① BMI:身體質量指數
BMI (Body Mass Index) 是最常被拿來衡量體重是否過重的標準。計算方式為:
👉 BMI = 體重(Kg)÷ 身高²(m²)
國際肥胖研究學會發現,各個人種間的體型、骨架與體脂分布是有差異的,加上參考了三高與心血管實際發病率的數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對不同族群,制定了不同的BMI標準,國民健康署也為國人量身訂做BMI參考值。以國健署、WHO 和亞洲人版本三者為例,數值標準略有差異,因此建議同時參考骨架大小,再來衡量自己的BMI值是否標準。
👉 先判定骨架大小,再看BMI值
洪醫師提供了三種(僅供參考,這並非絕對喔!) 包括有手腕圍測量法、指環法、R值法,其中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指環法,用一隻手的拇指和中指環繞另一隻手腕,如果能輕鬆碰到屬於中骨架,不能碰到則為大骨架。
👉 骨架中小者則可參考國健署與世界衛生組織亞洲人
👉 骨架大者較適用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標準

BMI+骨架大小簡易判定方式
② 體脂肪率:知道你是真瘦還假瘦?
BMI就算在標準值內,也不一定就是標準身材,看體脂才準。一公斤的脂肪體積可是肌肉的三倍!所以,即使兩人同身高體重,外型卻可能天差地遠,甚至有可能你覺得自己明明很輕很瘦,外觀卻看起來白白軟軟,是個體脂過高的『泡芙人』。
👉 體脂肪率計算方式:體脂肪重量 ÷ 體重 (%)

體脂肪率
臨床上,洪醫師常遇到患者崩潰地追問:醫生!我明明體重有降,為什麼體脂卻不動、甚至變高!?首先,請大家要了解,現在市面上所有的體脂測量儀器,測出來都是估計值,而非絕對值,沒有任何儀器可以精確測出身上到底有多少脂肪。一般最常見的是生物電阻式的體脂測量儀器,其中最準確的機型就屬InBoby,但是,就算是最準確的生物電阻式的體脂測量儀器,最大誤差可能5~10%,所以測量出來的體脂數值只適合拿來做長期的趨勢觀察,即便是更精確的體脂測量儀器--雙能量X光吸收儀(DXA)與MRI,除了費用高需要自費外,其檢驗出的結果也只是估計值非絕對值,只是誤差可以降到5%以下。所以奉勸各位,真的不要再為了那1%、2%的高低起伏,作為減重效果成功與否的指標,每天的情緒也跟著數值上上下下,來到診間拿著數字崩潰討拍,只會換來洪醫師冷靜地說:那是估計值,誤差很大!
⚠️重點提醒⚠️
體脂肪測量都是「估算值」,數值些微上下波動不必太焦慮,建議觀察長期趨勢即可!
③ 腰臀比:比 BMI 更貼近健康的指標
腰臀比不只影響曲線美感,比BMI更能作為健康與否的指標,腰圍過大、腹部型肥胖的患者,罹患心血管疾病與三高、甚至癌症風險都會上升。
👉 腰臀比計算方式:腰圍 ÷ 臀圍

腰臀比
如果你是「BMI正常,但體脂高」、「體重不重,但腰圍過大」,那就要注意可能屬於『泡芙人』體質。
💪 鬆垮不是胖,但仍值得改善
有些患者三指標皆正常,卻對「鬆」身材不滿意。這類患者多半是不愛運動、肌肉量不足導致鬆弛感,這時可考慮埋線+運動來雕塑改善,但從長遠來看,還是適度運動與鍛鍊核心肌群最有效,才是讓自己永保年輕窈窕又健康的不二法門!
🧂 你是胖,還是水腫?
到底是胖,還是水腫?這恐怕是減重患者最困惑的問題之一了!水腫也是減重路上的常見阻礙!臨床經驗發現,多數人是「胖+水腫」雙重夾擊,而解決水腫問題,正是中醫的強項了。想知道自己有沒有水腫,請試試這個方法:
👉 用手指按壓小腿脛骨內緣或腳背持續2秒,放開後是否留下凹陷?若有,就是水腫!藉由按壓的方式,還能瞭解水腫的嚴重程度。

按壓小腿水腫自我檢測
- 生理性水腫:久站久坐、飲食太鹹、生理期、懷孕...等原因所造成。
- 病理性水腫:腎臟病、心臟病、肝病、內分泌、藥物、或是局部的血管或淋巴阻塞所以引起。
在中醫裡把水腫分為陽水跟陰水。陽水的水腫多起於頭面部及上半身,可用越婢湯、五苓散...等等治療。陰水的水腫則多起於下半身,常用真武湯、腎氣丸...等等治療。
曾有位患者,一直找不原因來治療腳水腫,從西醫的心血管、神經傳導、腎臟、心臟...可以想到的所有檢查都做過了,檢測結果全部正常,但每每到中午過後,其中一隻腳就越來越腫,夏天連穿涼鞋都被擠到很不舒服。用藥過後一個禮拜就有感到效果,持續用中藥調養後,水腫狀況越來越改善,幾乎不太發作。
👉 水腫可以靠飲食與生活習慣調整
如果您正在減重,記得飲食也應該留意,鹹的、調味太重的食物都可能讓人水腫,影響減重成效。如果您是單純因久站久坐而造成的水腫,記得坐或站50分鐘左右就要提醒自己走動走動,泡個茶、上個廁所都好,記得休息不要滑手機,而是真的起身走動走動喔~下半身容易水腫,若排除不是因為病理性因素造成的水腫,可以試著晚上抬腳5-10分鐘看看,幫助體液與血液的回流。除了減重藥,再加上調理體質的中藥,尤其很多女性在每個月生理期時都會水腫,洪醫師都會配合加藥,這樣效果才會更好。
🟨 小提醒
- 減重的路上,請關注整體健康與身體組成,而不只是數字表象。
- 水腫會讓體重誤判,記得「排濕+控鹽+活動」是關鍵!
- 若你仍對自己的狀況有疑惑,歡迎到診間讓洪醫師協助你!
用中醫給生活應援!
洪靜慧中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