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心血來潮看到一篇2025年初發表的一篇文章(但以通常期刊的審核速度,我猜應該也是兩三年前寫的吧XD)。主題是:
調查2014到2019年的13-19歲的美國高中生膝蓋與腳踝受傷所需醫療費。
(註:美國無台灣體育班制度)裡面寫了一些摳摳(費用)的花費,可以跟台灣市場比較一下。但因為兩地的物價不同也不能一概而論。僅當茶餘飯後閒聊的話題。
文獻名稱:TREATMENT AND COST CHARACTERISTICS OF ATHLETIC TRAINING SERVICES IN
調出來的資料中也列出一些統計資料。資料中最常受傷的項目為足球(我猜也有可能是因為踢足球的人很多,母數就大)。而,膝蓋最常見的傷害是內側副韌帶(MCL)、髕腱炎、前十字韌帶(ACL);腳踝則是外側副韌帶(也就是常見的內翻)。
膝關節
膝關節損傷的每次就診平均費用為 73 美元,每次損傷的總費用為 564 美元。
膝關節個案的估計照護總成本中位數為每案 124.20 美元(四分位距為 75.44–231.64 美元),而每次治療的估計成本中位數為 52.02 美元(四分位距為 28.60–82.54 美元)。
踝關節
踝關節損傷的每次就診估計中位直接成本為65美元,整個照護期間的總成本為359美元。
踝關節個案的估計照護總成本中位數為每案 148.58 美元(四分位距為 27.00–287.10 美元),而每次治療的估計成本中位數為 43.87 美元(四分位距為 27.00–77.79 美元)。
總結
作者認為研究出來的費用其實被低估了,實際上費用會更高(因為低於14天的防護服務不會計入)。此外,也忽視了其他無法量化的防護服務(如:飲食建議心理衛教等等)。也因防護員長期burn-out的過程中恐會漏掉紀錄,而影響研究結果真實性。
資料來源:https://nata.kglmeridian.com/view/journals/attr/aop/article-10.4085-1062-6050-0587.24/article-10.4085-1062-6050-0587.24.xml?isSearch=true&body=Full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