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行為,而非人格;鼓勵自我表達,但加上界線──《問題員工背後的解答》書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3 分鐘

《問題員工背後的解答》(原文書名:201 Ways to Turn Any Employee into a Star Performer)書摘

 

這本書的核心精神是:

👉 所謂「問題員工」其實多半隱含著潛力,只是需要正確的引導、對話方式與管理策略,才能把「麻煩」轉化為「價值」。

 

📖 書籍摘要

一、核心觀點

1. 沒有真正的問題員工,只有未被正確管理的員工

每一個被認為「難搞」的人,背後其實可能帶有熱情、創意或高度敏感,只是表達方式不恰當。

2. 衝突與不滿是訊號,不是障礙

抱怨、抵抗、沉默、冷漠,都可能在提醒主管:制度、流程或文化存在問題。

3. 管理的角色不是壓制,而是轉化

一位好的主管懂得引導,把員工的「問題行為」轉化為「組織價值」。

♤+:;;;;;;:+♤+:;;;;;;:+♤+:;;;;;;:+♤+:;;;;;;:+♤+:;;;;;;:+

二、具體方法(書中提供的方向)

1. 面對批評或抱怨

讓員工表達想法,但需引導對方具體化,避免流於攻擊或情緒化。

學會用「三步驟」對話:先肯定、再提出希望改變的行為、最後說明影響感受。

2. 處理冷漠或缺乏動力的員工

觀察他們缺少的動力面向(自願、創意、責任心、主動解決問題、團隊融入)。

提供能激發參與感的任務或責任,逐步引導投入。

3. 把「問題特質」轉化為優勢

挑剔 → 其實是對細節敏感。

愛辯論 → 其實是有批判思維。

太安靜 → 可能是觀察力強。

太活躍 → 代表有創意、熱情。

4. 設計正向的互動場合

避免「群體對抗單一員工」。

以小組或一對一對話,給予尊重與安全感。

♤+:;;;;;;:+♤+:;;;;;;:+♤+:;;;;;;:+♤+:;;;;;;:+♤+:;;;;;;:+

三、管理提醒

1. 聚焦行為,而非人格

談問題要針對行為、事件,而不是員工的性格或價值。

2. 鼓勵自我表達,但加上界線

表達 OK,但必須學會尊重他人與組織氛圍。

3. 把能量導向解決方案

主管的工作就是幫助員工「看到他能怎麼做得更好」,而不是「告訴他哪裡不好」。

4. 事先演練或準備

對話前,讓員工把想說的寫下來,避免即興衝突。

♤+:;;;;;;:+♤+:;;;;;;:+♤+:;;;;;;:+♤+:;;;;;;:+♤+:;;;;;;:+

✅ 總結來說:

這本書提供了 201 種策略,但背後的精神是一致的——每個問題員工的背後,都隱藏著可被引導的價值。

身為主管,關鍵不是壓制問題,而是找到問題背後的「積極面」,並用對的方法讓它為團隊所用。

♤+:;;;;;;:+♤+:;;;;;;:+♤+:;;;;;;:+♤+:;;;;;;:+♤+:;;;;;;:+

10 種問題員工類型與管理方法

1. 愛抱怨型

特徵:常對制度、同事、公司方向發牢騷。

管理方法:允許表達不滿,但要引導他把抱怨轉化為「具體建議」,並要求提出可行方案。

2. 冷漠被動型

特徵:只做份內事,不多做一步,缺乏熱情。

管理方法:給予明確的責任與小挑戰,循序漸進地培養參與感;同時強化肯定與回饋。

3. 過度挑剔型

特徵:總能找到問題,看什麼都不滿意。

管理方法:肯定其敏銳度,請他負責「改善流程」或「品質檢核」的角色,把挑剔轉化為價值。

4. 權威挑戰型

特徵:經常與主管唱反調,質疑規則。

管理方法:避免壓制,改用「共創」方式,讓他參與決策過程,滿足其影響力需求。

5. 沉默型

特徵:開會幾乎不發言,低存在感。

管理方法:私下溝通,給予安全感,並逐步邀請他在小場合表達;同時善用其觀察力。

6. 過度活躍型

特徵:精力旺盛,創意不斷,但常打亂秩序。

管理方法:設立清楚界線,給他需要動態參與的專案,並指派一位「合作搭檔」來平衡其能量。

7. 自我中心型

特徵:注重自己的成就,缺乏團隊精神。

管理方法:讓他看到「團隊合作能放大個人成果」,並在公開場合強調他的協作價值。

8. 拖延散漫型

特徵:常延遲交件,效率不佳。

管理方法:拆解任務、設立小目標,並搭配即時追蹤;必要時引入同儕壓力來提升執行力。

9. 消極抵抗型

特徵:表面服從,實際抗拒,暗中破壞。

管理方法:一對一坦誠溝通,找出真正的不滿;讓他有機會參與規劃,增加認同感。

10. 過度依賴型

特徵:凡事都要主管決定,缺乏自主性。

管理方法:逐步放手,先給小決策空間,明確說「這件事你自己決定就好」,培養獨立思考。

👉 總結:

這些「問題員工」其實就是「特質失衡的員工」——只要轉化角度,就能從麻煩變成資產。主管的關鍵技巧是:承接情緒 → 對焦行為 → 提供舞台 → 引導正向發揮。

♤+:;;;;;;:+♤+:;;;;;;:+♤+:;;;;;;:+♤+:;;;;;;:+♤+:;;;;;;:+

﹝其他摘要﹞

1.      針對績效不佳的員工,「聊一聊」的行動指南:

(1)  聚焦在績效表現問題,而非參雜其他議題。例如,問題若在於員工的出缺勤狀況,則應聚焦在出缺勤狀況的討論。直球對決,而非試圖輕描淡寫地把嚴重性一語帶過。

(2)  一開始,先謝謝員工對團隊的貢獻。

(3)  清楚說明會議的目的,是一同想出解決方案,避免情形更為嚴重。

(4)  客觀並正面地說明這項問題帶來的影響,以及對甚麼產生影響(例如同事、團隊氣氛、生產力等)。

(5)  指名不良績效表現發生的時間與日期。會議前,要先備妥正確而相關的資料。

(6)  詢問員工是否有任何解方?仔細聆聽,但你當同意員工提出的解方,務必表示同意。

(7)  完整而具體地告訴員工,何謂可接受的績效表現。

(8)  結束時應儘量正面,如鼓勵「我們」以正面而積極的態度解決績效問題。

(9)  萬一這是針對績效表現的最後一場會議,甚至你稍後可能開出該名員工,在面談結束前,要評估是否給予其預先警告。

(10)      你應該期待最好的改變發生,但務必觀察接下來幾週員工的轉變,若結果依然無法改善,須評估解雇等事宜(53~54)。

2.      對於明星球員(A 級員工),作為主管,你可以適時詢問「他想要甚麼?」員工認為重要及不重要的事情,可能出乎你意料。如果員工覺得,你在排定時程與職務時,能多一點小讓步,會讓他更輕鬆,那代表,你只要略作調整或者小小代價,就可能留住他,那你絕對應該調整。

接著,你可以問:「你最喜歡現在工作的哪個部分?」或者,「你是否想要深化甚麼工作技能?抑或是在哪個專案投入更多?」

最後,你可以問明星球員(A 級員工):「你的夢幻工作是?你會怎麼設計?」儘管你很有可能無法完整回應他的答案(許願),但你至少可以知道,甚麼條件或者快樂因子,可以讓他工作得更起勁。

終歸一切,都是希望可以深化或者延續他的工作滿意度(頁 66)。

3.      具體告訴員工,你不要他們做甚麼。例如,「針對 xxx,我不需要精美的 PPT,一頁 A4 清楚而有數據支撐的摘要就可以。」

4.      如何處理員工與員工之間的衝突與抱怨?尤其是當有員工公開批評或攻擊其他員工時,主管應該怎麼處理,避免場面失控或變成群體對抗。內容重點如下:

(1)   避免一群人對抗一個人

當某員工出言不遜、批評或攻擊同事時,主管不應該讓事情演變成「群體對抗單一員工」的場面,而是應該安排雙方當事人坐下來談。

(2)   主管的處理步驟

先請發言員工說明自己要表達的意見。

(3)   引導對方表達「具體事件」而不是人身攻擊。請員工分三步驟來進行:

A.     先說出對方做得對或值得肯定的部分。

B.      用合宜且尊重的方式,提出自己希望對方改變的具體事項。

C.     說明那些攻擊性的言語帶給自己什麼樣的感受。

(4)   最後的確認

A.     主管要確認員工表達的是自己的感受,而不是對他人性格或人格的評論。

B.      強調「描述事實 + 自己的感受」,避免「指控或批評人格」。

C.     建議員工事先把想說的話寫下來並練習,減少談話中失控或演變成指責(甚至指控)(頁 120)。

5.      「缺乏積極性、幹勁的員工」──即便人本身能力不差,但因為沒有參與或投入的動力,會在工作上呈現出被動或冷漠的狀態。他們缺少的行為動力,包含:

(1)  自願(缺乏主動承擔工作的意願)。

(2)  為工作注入新想法(不會主動創新或嘗試不同做法)。

(3)  尋找晉升機會或負起更多責任(缺乏成長與進取心)。

(4)  主動解決問題或增加價值(只做份內事,不會多想一步)。

(5)  融入團體或加入其他工作活動(對團隊協作、非本職活動冷淡)。

(6)  發現問題或探索新的機會(看似挑剔,可能是提醒團隊存在改善空間)。

(7)  每天將活力及新點子帶入工作場所(看似多話或不安分,其實在輸入創意)。

(8)  對於手邊的工作付出注意力、時間及自我(看似鑽牛角尖,實際上是專注)。

👉 簡單來說,就是這些員工「只做該做的最低限度工作」,缺少熱情與主動性,也不會去尋找成長或合作的機會(頁 191~192)。

 

6.      「問題員工對組織可能造成的負面影響」,大意是:如果不處理這些「麻煩行為」,公司會付出很高的代價。書中點出幾個後果:

(1)  工作時間被佔用:管理階層必須花很多心力處理衝突與情緒,影響效率。

(2)  合作減少:團隊成員之間因為摩擦或不滿,會降低合作意願。

(3)  效率下降:由於內耗或不良氛圍,導致工作流程緩慢、成果變差。

(4)  需要召開更多會議:為了解決問題或安撫員工,公司必須花額外資源再討論。

(5)  人才流失風險:可能失去優秀但受影響的員工,留下來的反而是「問題源頭」。

(6)  傷害士氣:員工之間的爭執、會議上的言論,可能造成心理創傷或失望。

(7)  效率再度降低:最後導致整體士氣低落,形成惡性循環。

👉 提醒主管:

問題員工不是「小麻煩」而已,如果忽視,會變成整個團隊的隱性成本。

 

7.      如何處理員工散播「負面消息」或「消極言論」:

(1)  避免讓負面言論擴散:如果某些員工散播悲觀或批判的看法,會影響整個團隊的氛圍與生產力。

(2)  主管要先釐清:在處理之前,應先了解員工是否有事實根據,不能一味壓制,而要分辨這是「合理意見」還是「情緒性批評」。

(3)  需要表達立場:如果確定這些言論沒有幫助,主管就要直接回應,讓所有人知道這種負面消息不應被視為理所當然。

(4)  引導員工自覺:提醒員工要意識到自己散播言論的影響力,避免讓「消極態度」成為團隊默認的氛圍。

具體做法:可以請該員工先解釋他所說的依據,再引導他思考「這樣的說法對團隊有幫助嗎?」。

👉 這一段教主管一個平衡:

不要壓制不同意見,但也不能放任負面言論破壞氛圍。

正確做法是:傾聽 → 釐清 → 引導 → 定調。

 

(5)  事前預防:如果將來有員工想要傳遞負面消息,要先請他們直接向你(主管)反映,而不是在背後散播。

(6)  教育員工:要讓他們理解,散播負面消息會對其他人造成傷害,而且即使八卦部分是真的,也可能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

(7)  點出責任:告訴員工,他們需要對自己傳遞的消息負責,不能只顧著「轉述」,卻不考慮對團隊造成的傷害。

👉 這一段其實強調:

A.     主管要把「反映」和「散播」區分開來。

B.      反映 → 對主管直接說問題,是建設性的。

C.     散播 → 在同事間傳遞,會破壞氛圍,是具破壞性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Elvis Lin的沙龍
122會員
379內容數
曾向美國前副總統高爾執行簡報。累積超過181場演講或訓練,主題涵蓋:履歷表/自傳/Cover Letter撰寫、面試技巧與職涯諮詢、社群行銷、減醣心得與體適能、咖啡等;著作散佈在《大人學》、《Cheers》、《商業週刊》、《104》等。也在 104, 1111, Yes123, Sofasoda 等擔任職涯顧問。
Elvis Li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8/21
7 個月前,我在 Linkedln 發表了一篇文章,創下了我發文有史以來最高的按讚數跟瀏覽量 – 1,347 個讚、106,004 個觸及,且獲得《商業周刊》轉載。那篇文章是這樣寫的: 【我可能錯了。當小主管 10 年來,我從在意到鈍感的 9 件事】 ▍ 在走廊間擦身而過不打招呼,也沒點頭示意
2025/08/21
7 個月前,我在 Linkedln 發表了一篇文章,創下了我發文有史以來最高的按讚數跟瀏覽量 – 1,347 個讚、106,004 個觸及,且獲得《商業周刊》轉載。那篇文章是這樣寫的: 【我可能錯了。當小主管 10 年來,我從在意到鈍感的 9 件事】 ▍ 在走廊間擦身而過不打招呼,也沒點頭示意
2025/08/19
👉 自律不存在,只是成功者留下的痕跡。 👉 自律(self-discipline)的 discipline 源自拉丁文 disciplina,意思是「教導、訓練」,而繼續追溯會知道源頭是 discere(拉丁文「學習」),核心接近「有意識、有系統地學習與訓練」,而非「硬逼自己做不想做的事」。
2025/08/19
👉 自律不存在,只是成功者留下的痕跡。 👉 自律(self-discipline)的 discipline 源自拉丁文 disciplina,意思是「教導、訓練」,而繼續追溯會知道源頭是 discere(拉丁文「學習」),核心接近「有意識、有系統地學習與訓練」,而非「硬逼自己做不想做的事」。
2025/08/18
《魅力學:無往不利的自我經營術》( Olivia Cabane ,胡琦君譯,台北市:天下出版,2013 )書摘 1.     三個提升魅力指數的談話技巧: (1)    句子結束時,降低說話的聲調; (2)    別急著點頭,次數也別太頻繁; (3)    開口前,先停頓整整兩秒鐘(頁 16 )
2025/08/18
《魅力學:無往不利的自我經營術》( Olivia Cabane ,胡琦君譯,台北市:天下出版,2013 )書摘 1.     三個提升魅力指數的談話技巧: (1)    句子結束時,降低說話的聲調; (2)    別急著點頭,次數也別太頻繁; (3)    開口前,先停頓整整兩秒鐘(頁 16 )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本書結合溝通、價值、團隊、決策、創新和成長等六個篇章,適合不同階段的職場人士。此書作者李文勇是知名的暢銷作家、人力資源管理專家、諮詢師與培訓師,本文從提升「強化個人職場力」的角度,去進行書籍的評論。
Thumbnail
本書結合溝通、價值、團隊、決策、創新和成長等六個篇章,適合不同階段的職場人士。此書作者李文勇是知名的暢銷作家、人力資源管理專家、諮詢師與培訓師,本文從提升「強化個人職場力」的角度,去進行書籍的評論。
Thumbnail
(附上2張系統思考圖,掌握員工不良行為的「外力解」&「內力解」運作邏輯) 最近「可不可」飲料店員工的不良行為引發品牌危機。這一事件讓許多企業不得不反思員工管理的方法,在《行為失控》一書中,我整理出一些適用於加盟商、經銷商和企業的參考方向。 ❝ 在現代,所有行業對外是服務業;對內是教育業 ❞
Thumbnail
(附上2張系統思考圖,掌握員工不良行為的「外力解」&「內力解」運作邏輯) 最近「可不可」飲料店員工的不良行為引發品牌危機。這一事件讓許多企業不得不反思員工管理的方法,在《行為失控》一書中,我整理出一些適用於加盟商、經銷商和企業的參考方向。 ❝ 在現代,所有行業對外是服務業;對內是教育業 ❞
Thumbnail
本文討論了組織文化、知識管理、部門目標和策略等方面的問題,提供了各種建議和策略,讓您更好地理解並應對組織中的各種挑戰。
Thumbnail
本文討論了組織文化、知識管理、部門目標和策略等方面的問題,提供了各種建議和策略,讓您更好地理解並應對組織中的各種挑戰。
Thumbnail
這本書是前同事送我的~當時其實很多同事都在跟我提及關於我工作態度需要調整。
Thumbnail
這本書是前同事送我的~當時其實很多同事都在跟我提及關於我工作態度需要調整。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在職場中,總是想著如何把工作做好,提供自身的價值給公司,希望能加薪升職,作者提倡專業者的態度,而非只是單純的上班族,幫助讀者重新思考在職場中的價值。並分享了從書中獲得的對於上班族與專業者不同的認知。文章中也提到了一些具體的方法與面對離職的問題。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在職場中,總是想著如何把工作做好,提供自身的價值給公司,希望能加薪升職,作者提倡專業者的態度,而非只是單純的上班族,幫助讀者重新思考在職場中的價值。並分享了從書中獲得的對於上班族與專業者不同的認知。文章中也提到了一些具體的方法與面對離職的問題。
Thumbnail
在職場中,有時候解決問題,不僅僅只有一種方法,環境的框架改變了,人就有可能變好。這篇文章探討了一個看似書寫潦草的問題,卻因為雇主換個眼光,變成了障礙者的獨特優勢。
Thumbnail
在職場中,有時候解決問題,不僅僅只有一種方法,環境的框架改變了,人就有可能變好。這篇文章探討了一個看似書寫潦草的問題,卻因為雇主換個眼光,變成了障礙者的獨特優勢。
Thumbnail
本書著墨於工作與自由的關係,並提供了一些實際的工作心法。這些心法可以讓人在挑戰和質疑中增進自信,進而實踐真正的自由。通過解決問題的四大層級,探索事務與人之間的關係,並觀察自己和他人的行為模式。這本書對於想要在工作中追尋自由的人們來說是一個很好的啟發。
Thumbnail
本書著墨於工作與自由的關係,並提供了一些實際的工作心法。這些心法可以讓人在挑戰和質疑中增進自信,進而實踐真正的自由。通過解決問題的四大層級,探索事務與人之間的關係,並觀察自己和他人的行為模式。這本書對於想要在工作中追尋自由的人們來說是一個很好的啟發。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