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文經典回顧👉大家都在看
如果你之前錯過了,趕快來看看最多人關注的系列文章。
👑瀏覽量次總冠軍【投票日完全攻略】關於投票日出勤規範,你應該注意的是......?
【國定假日攻防戰II】國定假日4+1新制上路!企業該注意的是......?
【特休制度迷思(1)】HR最常誤解的特休制度:給假方式會影響休假日數......嗎?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對勞工、雇主都非常非常重要的「資遣」議題。
一個資遣的發動,會直接牽動到非常多的勞動權益,而這也是筆者實務法令諮詢上,名列前茅會被詢問的議題。
今天系列文之一,要快速帶大家瀏覽一下,資遣規範的「架構」(如下圖),至於各細項規範,就讓我們之後再逐篇討論囉!

資遣規範體系概覽
一、資遣時的注意事項:
依筆者個人實務經驗,雇主資遣勞工時,需要注意的事項可概分為五大類:
(一)具法定事由
這其實是最多老闆有疑問的:「不是資遣費給一給就好了嗎?」
——還真的不是。
至少目前在勞基法的領域,是採「法定事由」制,也就是雇主終止契約如果找不到對應的條文(而且要符合要件),就會構成俗稱的「違法解僱」。勞工是有可能透過確認僱傭關係的救濟途徑,訴請「恢復僱傭關係」的。【只是這部分的爭議多發生在民事法院】
(二)資遣預告
有關「資遣預告」,其實包括下列兩個子題:
- 雇主有無合法為「終止契約的意思表示」(這可以單獨開一個系列文了)
- 雇主有無「依勞工之工作年資進行『預告』」。然後會再衍生出「勞工於何種範圍內可申請『謀職假』?」、「預告日數應如何計算?自何時起算?」、「預告日數不足之預告工資應如何計算?」等議題。
※其實資遣達到一定人數甚至還有「大量解僱通報」的問題。
(三)資遣通報
「資遣預告」是對「被資遣的當事人(勞工)」所為;「資遣通報」則是對「行政主管機關」。而且資遣通報在勞動實務上「常常被雇主忽略掉」,因為這玩意根本沒寫在勞基法裡面(規定在就業服務法裡)。我們需要認識的是「通報日數如何計算?」
(四)工資及各金錢權益結清
這個理所當然要發給的「資遣費」,除了「平均工資計算」本身就是大哉問之外,其實還會牽扯到「勞退新制/舊制」以及「保留舊制年資已成就退休條件」等議題。讓我們之後再詳細介紹。
此外,此處之工資結清,並不限於「當月工資」,還包括:
- 各類加班補休未休時數。
- 特別休假未休日數。
※雇主並應留意各該給付期限與計算標準(在勞動法令上,遲給也是違法的)。
(五)文件提供
這邊的文件,如果要細究,其實應該有四個東西:
- 服務證明書(勞基法第19條)
- 離職證明文件(俗稱的非自願離職證明)
- 工資各項目計算方式明細(即薪資單)
- 出勤紀錄影本(視勞工有無需求,可請求雇主提供)
二、資遣問題的處理?
看完了上面的簡介(我們甚至還沒列「退保」,或者「萬一勞工還在育嬰留職停薪期間」,乃至於「試用期」、「實體同一雇主之年資採計」等問題)。大家已經可以發現:「怎麼這麼多事情要處理?」
對的,其實在勞動契約中,事業單位要真正的「好聚好散」,還真的有不少事情要注意。
今天的資遣規範系列之1,就先簡要跟大家介紹「輪廓」。我們再針對體系圖中的所有項目進行延伸。
📬如果你想瞭解更多勞基法的實務問題,隨時掌握更多最新行政解釋見解變革(包括對應的白話解析),歡迎追蹤我的方格子專欄,或到我的粉絲專頁【寫給管理者的職場法律選擇題】看看更多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