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藍丞弘(IAA NLP專任講師)、、黃之瑩(IAA NLP 高階執行師)
霧裡看人生
阿哲不久前被迫辭去工作,他站在人潮洶湧的捷運車廂,耳機播放著他喜愛的音樂,手機不斷跳出「如何找到人生目標」的文章,那些看似勵志的文字,越讀越焦慮。他現在既沒有收入也沒有計畫,對接下來的生活,始終惴惴不安。
步出車站,走上夜間的街道,腦海不斷盤旋著各種對未來的不安幻想,這些交錯龐雜的混亂,讓他內在彷彿塞滿雜物的房間,連呼吸的空隙也失去了。
內心深處有個渺小的聲音浮起,提醒著他:「你其實擁有朋友的支持、創作的天分,這些你難道都忘了嗎?你讓思緒陷入想要卻還沒有的,忽略了那些已經擁有的……」
----------------------
小芳夜裡回到家,管理室堆滿了她的快遞,沙發一角放著剛拆封的全新名牌包。
在旁人的眼裡,她什麼都有,收入優渥、工作表現亮眼、衣食無缺;儘管她買來的各種物品確實地滿足了她,可是當她獨自坐在客廳,還是常常被一股強烈的空虛感壟罩。她發現她「想要卻還沒有」的是渴望有人能真正理解她,那份渴望卻總停在她無法觸及的遠方。
----------------------
這一夜,老王又在書桌前翻著舊筆記,回憶往事。退休兩年,他每天的日子空蕩蕩。起初放假的爽感漸漸變成了百無聊賴。儘管他身體健康、家庭安穩,可是他感覺不到幸福,因為他缺乏「想要卻還沒有」的方向。他渴望再次找到目標,卻不敢承認自己還想繼續貢獻所長。
----------------------
三個人,三種夜晚,都在「要與不要,有與沒有」之間打轉。當這些定義渾沌不清、曖昧不明時,人生就像一面蒙上迷霧的鏡子,令人看不清自己真正的模樣。
難道,就只能這樣持續下去了嗎?
四象限,看見你的人生藍圖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的各種行為,常常無意識地被兩組軸線拉扯:
l 心裡的偏好:想要/不想要
l 生命的現況:已經有/還沒有
當「要不要」與「有沒有」沒有梳理清楚時,就會出現熟悉的迷霧:明明過得不差,卻覺得空虛;明明想努力,雙腳卻動不起來;明明知道不應該,仍反覆卡在同一件事上。
為了化解迷霧,NLP四象限思考法把人生這些經驗分成四種,一旦你按這四類檢視自己的生活現況,四種心境就會自動清晰地浮現:
惜福:我想要的,而且已經有了
這是你人生幸福的內容;它提醒我們,不必望向遠方,人生中的許多美好,其實一直都為你而存在著,它或許是健康的身體,也可能是一張安穩的床,或陪伴在身邊的人、新鮮的空氣、燦爛的星空、熱烈的太陽或者潤澤大地的雨水,這些看似理所當然、微不足道的種種小事,都是創造出你幸福人生的基石,也是你對人生心懷感恩的源頭。
追尋:我想要的,但還沒有
這是目標的藍圖。它像一盞燈,為你指出生命的方向,也引發你積極的力量。無論是想出版書籍、想壯遊旅行、想擁有更多時間,種種渴望都能化為推動我們前進的力量。
轉念:我不想要的,但卻已經有了
這是抱怨的來源,也是你最需要轉化的地方。或許是債務、或許是你低落的情緒,也可能是不甚滿意的體重,它們讓人覺得人生充滿難關和苦楚。
NLP的關鍵在於,以明確的方法,把這些晦暗的、糾纏不去的來源,轉換成一個個明晰的正向目標。
慶幸:我不想要的,而且沒有
這是提醒與慶賀。沒有戰爭、沒有牢獄之災、沒有重大疾病。這些看似平凡,卻是需要感恩的界線。它也像一個保護框架,提醒我們在追逐夢想的同時,還有一條不應逾矩、不該跨越的底線。
試著把你的生活寫進這四個格子吧!你將會發現:哪些是你該惜福的,哪些是該追尋的,哪些需要轉念,哪些值得你慶幸。
練習的方法
找張紙,畫成四格,不必急,花點時間慢慢填入四象限的內容:
1. 寫下你「已經有而且想要」的東西。它們是你腳下的地基。
2. 寫下「想要但還沒有」的渴望。讓這些渴望化成一盞盞燈,照亮前方。
3. 寫下「不想要卻已經有」的現狀。如果你願意,還可以選一項,把它換句話說,轉化成「想要但還沒有」的未來。
4. 寫下「不想要而且沒有」的部分,提醒自己:很多壞事,幸好沒發生,這本身就是一份幸運的禮讚。
當你這樣寫時,你不只是盤點人生,更是給潛意識一個訊息:該守護什麼,該努力什麼,該轉化什麼,該珍惜什麼……

迷霧消散,看見道路
老王在「想要而且已有」的象限中寫下「健康」、「平安的家庭」,感受到久違的安穩。然後,他在「想要但還沒有」的象限中寫下「幫助年輕人做理財規劃」。那一刻,他覺得胸口打開了一扇窗,原本無聊的生活,忽然有了新的意義。
小芳在「不想要卻已有」的象限中寫下「孤單」,然後轉化成「想要但還沒有」的「真實的連結」。她想起許久不見的朋友,鼓起勇氣傳去了一條訊息。手機亮起「好久不見,你好嗎?有空出來吃個飯呀~」她笑了,原來渴望,真的能點亮夜晚。
阿哲在「想要而且已有」的象限中寫下「親友的支持」、「自由創作」,心忽然踏實了起來。他把「焦慮、沒有收入」放進「不想要卻已有」的象限中,然後轉化為「創造穩定的客源」。當他再看「想要但還沒有」的清單時,那份焦慮變成了一種渴望的力量。他知道自己該努力的方向了。
當四象限清楚時,三個人都感覺到:迷霧散去了,道路在眼前展開。
生活應用
NLP四象限思考法不僅止於一次性的練習,而是一個你可以拿出來反覆檢視、隨時修正方向的工具。它彷彿人生指南針,能幫助我們把「混亂」拆解成「清楚明晰的清單」,再從清單裡找到下一步該往哪裡走。
實際可應用的方向,也包括了:
· 職涯發展:把自己的專業和資源放進「已有且想要」,把你的技能或目標放進「想要但未有」,把拖累表現的習慣放入「不想要卻已有」,並在「不想要且沒有」清楚地劃出底線。
· 人際關係:在關係裡盤點「彼此已經擁有的支持」,「共同的未來夢想」,「需要轉化的衝突習慣」以及「絕對不能越界的底線」。
· 自我療癒:焦慮時,檢視一遍「已有且想要」來安定自己;無力時,看看「想要但未有」來尋找方向;陷入抱怨時,轉化「不想要卻已有」;過度衝刺時,把「不想要且沒有」拿出來看一看,提醒自己的邊界與幸運。
結語:幸福,其實很簡單
幸福不是一口氣把所有願望實現,而是先看見你已經握在手裡的,再勇敢伸手去獲得你還沒有的。
人生不必什麼都有,知道此刻該珍惜什麼、該追尋什麼、該轉念什麼、該慶幸什麼,就足以讓你少走許多冤枉路。
同步發表於 中華NLP神經語言程式學全球發展協會
Youtube 影片詳解
第一天-Day1:https://www.youtube.com/live/MwkmWFEDO0c
第二天-Day2:https://www.youtube.com/live/20ovyWcIsCY
第三天-Day3:https://youtu.be/nFVWxlKrPTk
第四天-Day4:https://www.youtube.com/live/yPNOvP4Qemw
第五天-Day5:https://www.youtube.com/live/jGYWa7HIYJ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