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來成功的企業,不是找年輕人快,而是讓每個世代都能跑得久。說真的,企業現在缺的不是人,是「能一起撐下去的人」。
當Z世代在思考「我要不要辭職去當自由工作者」的時候,中高齡員工則在心裡默默OS:「我只想安穩做到退休不要被AI取代。」
結果一間公司裡,就出現了奇妙的跨世代生態系:前輩講電話用市話、後輩回覆用LINE、主管開會用Teams、員工溝通靠Google Docs。
每個人都在線上,但彼此好像又不在同一個世界。
✅ 為什麼「全齡企業」是未來的生存關鍵?
因為「人力短缺」不只是勞動市場的痛點,更是企業文化的考題。
與其每年都在煩「新人怎麼留不住」,不如打造一個讓不同年齡層都想留下的職場。
成功的全齡企業,不是把中高齡當備胎,而是當「核心動力」。
- 漢翔開14萬小時課程,讓老中青員工共學成長。
- 無印良品請57歲名師當「哥姐代言人」,比KOL還有說服力。
- 全聯推青銀共學活動,讓資深員工教「人情味」,年輕人教「雲端味」。
這不是慈善,而是策略。因為當你讓「經驗」與「創新」同桌吃飯,企業的韌性就誕生了。
✅ 打造全齡共融的企業DNA
如果你是企業主、人資或主管,請試試這三個步驟:
1. 重新設計職場制度
- 不分年齡都能靈活上工,例如彈性排班、退休回聘。
2. 建立師徒雙向學習機制
- 資深帶新人、年輕教科技,彼此互補而非競爭。
3. 讓文化說話
- 從內部刊物、活動到座談會,把「尊重年齡差異」變成日常。
🌳Mio人資長提醒
全齡企業不是口號,而是「企業的續命配方」。畢竟,留才最好的方法,不是加薪,而是讓人感覺「我在這裡還有用」。
作為一位長期協助企業轉型的人資顧問,我常見到的成功關鍵是這句話:「多元不是妥協,是競爭力。」
當你讓25歲的熱血與55歲的智慧共存,企業的平均壽命就不只是KPI,而是DNA。
海涵人資顧問 | 中小企業內訓 | IATOPL CBSM
邀請您加入海涵人資 | Line@ ID:@humanpl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