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18/08/19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學會把自己的情緒表達出來】 不代表自己是不理性的人,這是兩回事。

我們常常誤以為把感受、感覺講出來的人相較而言是較不理性的人,但是我的經驗發現不然。
Photo By FuYong Hua on Unsplash
有一次,我前往家附近早已經預約好的牙醫診所進行三個月一次的牙齒檢查。
這是一家特別難約的診所,但是因為我跟我的主治醫師已經有了一段時間的治療信任基礎,所以我都固定都在這家診所檢查牙齒。也是因為知道特別難預約,所以我早在上次牙齒檢查完之後,在確認之後兩個月的行事曆,特地喬了一天平日排休假電話預約了檢查。
前往櫃檯報到的時候,前台已經有數位病患在排隊等候,終於輪到我的時候,我掏出健保卡報到,櫃台小姐A接過確認之後卻表示沒有預約紀錄。
我詫異地回說:「可是我在上次檢查完就已經打電話來預約了,當時接電話的是一位年輕的小姐,她跟我說已經幫我預約好了。」
「可是沒有紀錄ㄟ~只能現在幫你約,但是目前要再等一個月。」
「我…」瞧了一眼手機滿滿的下一個月的行事曆,無論動哪一次行程都是牽一髮動全身。更何況今日的時間是特地喬出來的,下次就無法在平日的時間來看診了。假日扣除診所休假的週日只剩更熱門的周六。
「要嘛就只能現在約!」A可能是因為早上排隊人群過多,帶著一種欲快速打發我做決定的口氣不耐煩催促我
Photo By Tiago Felipe Ferreira on Unsplash
  1. 一種不被尊重的感覺開始從心中蔓延開來,
  2. 加上被催促現場做決定更讓我感覺不爽。
  3. 再加上無法看到病的行程被打亂更增添了煩亂感。
快要爆發之時,僅存的理性提醒我突然想起了情緒書上說的

「誠實面對自己的感受,將感覺說出來並不代表不好。」

我深吸一口氣,決定勇敢地將感覺說出來,緩慢地說:
「我現在感覺情緒不太爽,我以為我已經預約好了,而我的行事曆目前很滿,無法當場做決定,現在如果再逼我的話,我怕我等一下會飆罵出來,場面會很難看,目前就先這樣,我要先離開。」
A聽後愣在當地,大概是被我的表情與預警嚇到彷彿失去一股氣勢,默默地將健保卡還給我,讓我先離開現場。
走出診所之後,我突然覺得一股奇異的覺察感,一來是因為我竟然有覺知的避開即將可能要爭吵的場面發生,二來是把自己的感覺說出來並不是壞事,有時候是一種提醒周遭的人要爆發的預警,總比隱忍得內傷或是直接引爆現場衝突來得好。

把書上看到的練習應用在實際生活上,

是一種生命的練習覺察與自我驗證。

而且我發現我講出來之後,我的情緒就消失了大半,原來背後最大的憤怒是因為:

感覺不被尊重。


我們過往的教育與文化往往在過程中都沒有教導如何好好表達情緒
最近因為讀到《後悔當媽媽》這本書,這本書名雖然驚悚,但是我看到了大量的女性自我被埋藏在社會期待裡,不被允許表達自己的感受,也不被社會允許破壞理想的母親形象。
在我過往的工作中,曾大量接觸到家長與孩子,出國探索之際,也接觸到國外的家長與孩童,我發現不同的地方在於:

在大部分傳統的東方家庭文化裡,情緒的產生都不被承認其存在與尊重的必要性。

也是因為不承認其存在的必要與重要,往往自己內心產生了扭曲都不自知。
我認為片面性的進行東方或西方的家長比較是無意義的,因為在這兩邊我都有看到很好與很糟的代表,這個跟家長的自覺比較有關係。
只是文化的不同似乎影響了比例上多寡的問題,也因此我不禁產生了疑問:
難道是因為雙邊文化不同的關係影響了比例數嗎?(例如西方比較鼓勵也承認表達個人感受或感覺。)


而我發現當情緒來時,相反地如果用下列兩種方式"引導"出來,反而會有宣洩的管道,或是留下自己可以反省的證據,讓自己有機會練習覺察看到。
文字、語言

適當地表達情緒與感受不但不會造成傷害,

反而會因此獲得原有的重視。

(因為往往傷害最大的是隱忍很久之後才爆發的行為)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