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處無時無刻不在變化的時代,產業結構和經濟趨勢每隔十年就經歷一次更迭,人們的生活型態轉變,新的價值觀不斷被創造,為跟上時代的腳步我們迫切學習新事物,試圖讓自己迎合大眾期待,不甘落於人後的聲音盤旋在腦中。然而,我們經常疲於無止境的疾走,在努力過後仍然感到挫敗,開始自我厭棄、消極地認定一切無法掌控。
當我們面對煩惱,多數人會尋求問題的解決方式,有時嘗試各種方法過後,發現問題依然存在。Susan Kuang在
《斜槓青年實踐版》這本書中提出三個方法,困頓的同時試著與內在連結,也許只要換位思考,問題也跟著消失了。
「人不是被事情本身困擾,而是被其對事情的看法所困擾。」~古希臘哲學家艾比克泰德~
養成寫成長日記的習慣 之前的文章中有提到「觀察者效應」,人類的大腦容易放大消極的資訊,而忽略積極的事物。好比在公司被上司批評,短短五分鐘可能就此影響一整天的心情。(延伸閱讀:
辦到了日記~自我肯定的加法練習)
每晚睡前寫下成長日記,也可以簡單列出三件這一天為自己帶來成就感的事,這步驟的目的便是「刻意練習」轉換思維模式,白紙黑字讓正面事物一目了然,也能帶來幸福感與生活滿意度。
給自己積極的心理暗示
執行艱難任務之前,心理會冒出不安的聲音:「我可能會失敗」、「可以放棄嗎?」日常生活中產生的焦慮情緒,是因為現實與內心期待存在著衝突,人們往往受焦慮情緒影響,尚未行動就躊躇不前或選擇放棄。這時應該將信念轉變為積極的自我暗示,用意識驅使自己朝理想的目標前進。
讓每天都有個積極的開始
我們習慣滿足他人和外在事物,卻時常忘了重視自己。每天睜開眼就匆匆梳洗出門,二十四小時當中,有三分之一被公事佔據、三分之一睡眠,剩下的時間有好好對待自己嗎?到便利商店買微波便當、攤在沙發上追劇啃食垃圾食物、整個禮拜的髒衣服堆積在角落......庸庸碌碌度過每一天,回頭才恍然驚覺自己的生活一塌糊塗。
我將「積極的開始」這個步驟解讀為「儀式感」,儀式感是生活的催化劑,如同運動前的暖身練習,當你套上跑鞋、進行伸展的當下,便開始為接下來的衝刺做準備。可以為自己設計每天起床後的十分鐘促發練習,例如冥想、呼吸、拉伸等動作,都能幫助自己進入狀態,迎接嶄新的一天。(延伸閱讀:
起床後六步驟高效生活~我的早晨儀式)
將這三個方法統整,剛好可以依序排入每天的行程:晨醒後的十分鐘、白天的心理暗示、睡前的成長日記,堅持一個月過後,來看看你的生活是否起了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