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25】親子相長,核心是愛:羅寶鴻《羅寶鴻的安定教養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Hi this is Allee. 今天想聊聊一本育兒書,羅寶鴻老師的《羅寶鴻的安定教養學》。
如果你身為父母,很常被打不打孩子、罵不罵孩子、怎麼處罰孩子等問題困惑著,那麼我十分推薦這本書。看完這本書,我相信可以打消你百分之八十以上執行上述行為的念頭。
羅寶鴻老師可說是育兒界的媽媽殺手,在老大出生後,我開始搜尋檽育兒相關的書籍(這個日後也可以分享),從作息、飲食到教養,各個面向我都想瞭解!我想,這應該也是很多新手爸媽的必經之路吧。
在教養書籍中,最吸引我的便是蒙特梭利的教育理念。一開始,我是被蒙氏鼓勵讓孩子嘗試、動手做的理念吸引,因為這也是我從小長大的方式。回想起來,我的父母真的很先進,許多時候我仍無法像他們一樣相信孩子,放手讓孩子自己做。
在收集資料之時,剛好羅寶鴻老師的第一本新書《蒙特梭利專家親授!教孩子學規矩一點也不難》(以下簡稱《教孩子學規矩一點也不難》)出版了,當時我家老大正值半獸人時期,這本書讓我瞭解了很多一歲兒的心理狀態,以及如何應對他們給予父母的難題。
而我在2019年時,也參加了一次羅寶鴻老師的講座,當時在講座上,羅寶鴻老師透露出他這些年來學習阿德勒、薩提爾的心得感想,結合原有的蒙特梭利理論,讓他在教導育兒與親職的路上,可以用用的工具更多,不僅照顧到孩子的內心發展,也療育了照顧者(也就是父母們)的內在創傷。
《羅寶鴻的安定教養學》便誕生了。
蒙特梭利:主要闡述孩子的內在發展需求。
阿德勒正向教養:培養孩子擁有正向人格的關鍵。
薩提爾冰山理論:協助孩子與大人處理內在情緒。
教養的理論百百種,但彼此之間並非是不相容、排他的理論。《羅寶鴻的安定教養學》我覺得成功地結合了三種理論學說,引導父母在教養的路上可以有不同的方式,來面對孩子的不同問題。
相較於《教孩子學規矩一點也不難》,《羅寶鴻的安定教養學》中有更多的求助案例,多半來自於羅寶鴻老師臉書上的投書。在這些投書中,老師不僅回應了父母對於孩子的問題,也回應了他所觀察到的成人本身的問題。
這幾年來,不少成長類書籍都注意到「習慣」對於我們生活的影響。通常,不好的習慣,會被以「慣性」稱之。多數個人成長的文章宣導不要落入慣性思維,要覺知覺察自己的內心,但其實教養中,也有很多慣性的誤區。
像是「小孩不乖就是要打,你們/我們都是這樣被打長大的,現在還不是好好的」,當聽到「○○就是○○」的句型,就是慣性思維出現的線索。
當父母打小孩是一種不經思考的反射動作時,他真的有想過孩子行為的意義、懲罰的意義嗎?小孩不乖又是怎麼定義出來的呢?
以及更衍伸的問題:父母是絕對正義/正確的嗎?如果我們評論孩子的行為背後,有著自己童年的不好經驗/社會價值觀/別人的說法等等因素干擾,那我們決定孩子行為的標準絕對公正嗎?

原來離開慣性後,教養背後的思索層面可以如此廣泛。

每位父母的經歷不同,像我和我老公,我們對於孩子的爆點便有不同。即便是一件都讓我們生氣的事件,讓我們生氣的原因也不見得一樣。
我喜歡《羅寶鴻的安定教養學》中以「安定」為教養定調。我們都認同安定的環境最不會帶來心理壓力,也最容易培養孩子健全人格。但如果父母每天因為生活、工作,讓自己的內心都不安定時,又怎麼安定地教養孩子呢?
難道要父母營造一個「我很安定」的假象,強迫自己在孩子面前只能笑不能哭嗎?
這絕對是錯誤的。作為成人,我們也會有自己的情緒;但最重要的是,如何分辨當下的情緒是自己的,還是孩子的。
我今天被孩子激怒了,是因為他本身行為有問題?還是我當下情緒不好?還是兩者兼有?
當我發現是我的情緒不好時,我可以和孩子說「今天我的心情不好,請你給我一點時間靜一靜」。
如果是孩子行為有問題,我可以和他說「你這樣做會讓我不舒服,請停止」。
兩者兼有的話,也許我靜完可以和他討論。雖然不是每一次都可以有和善、正面的結果與結論,但我相信,我和孩子都會成長。我不是以先知的角色告訴他該怎麼做,而是旅伴的身份陪他一起走「成長」這條路。
有一句老話說:每個人都是成為父母後,才學習如何當父母。我想,這就是親子相長吧。因此,我最最喜歡書中後記的這句話:親子相長,核心是愛。成為母親之後,最為感動的是孩子對我的愛,是無私且高尚。每次在他們的眼睛裡,我都見到那些星星,閃爍光芒。
為此,我希望可以將我們之間的愛延續,直至生命的終結。我願意學習,如何成為孩子生命中的旅伴,一起旅行,最後分開。
我是Allee,希望你喜歡今天的分享,下次見。
《羅寶鴻的安定教養學》購書連結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45303?sloc=main
avatar-img
77會員
134內容數
對我而言,閱讀是一種休息時間。讓我們一起在忙碌生活中徜游書海,用閱讀豐富人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Allee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科學繪圖,源於繪者對自然生物的深刻觀察,達到辨識、鑑定生物的科學目的。策展人胡哲明(臺灣生物分類學會理事長)表示,科學目的是科學繪圖最為重要的目的及框架,,繪者立基於此進行繪製。相較於博物畫,科學繪圖有著明確地目的性,在表現上更為嚴謹。 台博館「繪自然-博物畫裡的臺灣」展至5/30,歡迎大家參觀。
Hi this is Allee,今天來記錄一下過年七天煮了什麼。 今年是頭一次由小廚我掌所有的廚,因為婆婆嫂嫂都不善廚,所以也只能咬牙吃下我做的所有菜。 雖然菜色已經吃下肚了,沒有照片,但還是用文字記錄一下今年的掌勺,以及外帶年菜的心得
Hi this is Allee,好久不見,新年快樂。過了七天的年假,煮了七天的一日三餐,在家和小孩相愛相殺。在開工的第二天,就想和大家聊聊昨晚的事情。如同標題所言,和孩子告知。 我有兩個兒子,老大四歲半,就讀中班。老小一歲十個月,平日給保姆帶。今年因為疫情,老大的幼兒園延至2/22才開學,因此昨
Hi this is Allee,今天想和大家閒聊。 本週的熱門關鍵字,想必clubhouse一定是其中之一。不少人哀嚎著上不了車,也有人為此焦慮,覺得自己被放棄了。 以上並非杜撰出來的,而是在社群裡真實看群友的發言。 這個年頭,大家都害怕跟不上潮流,擔心落下了什麼。因此,出現了資訊焦慮症、錯失恐
Hi this is 理財小白 Allee,今天我們用notion開始記帳。 什麼是Notion? Notion是一個筆記軟體,在網頁及行動裝置上皆可以使用。這個軟體的強大之處在於它當中的任何資料都是以「資料庫」的形式建立,因此可以很快地串連相關的頁面。 另一方面,排版的自由度高也是令人欣喜的一點
Hi this is Allee. 2021過完一個月了,這次要來建立我的二月目標。這次,我想嘗試用OGSM的方法來管理,這個方法將會使用於第一季。如果有讀者發現我的使用方式是錯誤的,非常歡迎留言告訴我。 OGSM: Object, Goal, Strategy, Measure
科學繪圖,源於繪者對自然生物的深刻觀察,達到辨識、鑑定生物的科學目的。策展人胡哲明(臺灣生物分類學會理事長)表示,科學目的是科學繪圖最為重要的目的及框架,,繪者立基於此進行繪製。相較於博物畫,科學繪圖有著明確地目的性,在表現上更為嚴謹。 台博館「繪自然-博物畫裡的臺灣」展至5/30,歡迎大家參觀。
Hi this is Allee,今天來記錄一下過年七天煮了什麼。 今年是頭一次由小廚我掌所有的廚,因為婆婆嫂嫂都不善廚,所以也只能咬牙吃下我做的所有菜。 雖然菜色已經吃下肚了,沒有照片,但還是用文字記錄一下今年的掌勺,以及外帶年菜的心得
Hi this is Allee,好久不見,新年快樂。過了七天的年假,煮了七天的一日三餐,在家和小孩相愛相殺。在開工的第二天,就想和大家聊聊昨晚的事情。如同標題所言,和孩子告知。 我有兩個兒子,老大四歲半,就讀中班。老小一歲十個月,平日給保姆帶。今年因為疫情,老大的幼兒園延至2/22才開學,因此昨
Hi this is Allee,今天想和大家閒聊。 本週的熱門關鍵字,想必clubhouse一定是其中之一。不少人哀嚎著上不了車,也有人為此焦慮,覺得自己被放棄了。 以上並非杜撰出來的,而是在社群裡真實看群友的發言。 這個年頭,大家都害怕跟不上潮流,擔心落下了什麼。因此,出現了資訊焦慮症、錯失恐
Hi this is 理財小白 Allee,今天我們用notion開始記帳。 什麼是Notion? Notion是一個筆記軟體,在網頁及行動裝置上皆可以使用。這個軟體的強大之處在於它當中的任何資料都是以「資料庫」的形式建立,因此可以很快地串連相關的頁面。 另一方面,排版的自由度高也是令人欣喜的一點
Hi this is Allee. 2021過完一個月了,這次要來建立我的二月目標。這次,我想嘗試用OGSM的方法來管理,這個方法將會使用於第一季。如果有讀者發現我的使用方式是錯誤的,非常歡迎留言告訴我。 OGSM: Object, Goal, Strategy, Measure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日常生活裡,需要跟孩子解釋的東西,真的太多了, 在這些親子對話中,我們會跟孩子一起長大。 小孩天生是喜歡聽父母說話的, 我們得把握機會好好跟他們說(不是嘮叨), 不要等到父母想說的時候, 孩子已經不想聽, 那親子關係也會漸行漸遠的了。
Thumbnail
育兒書和專家文章看了很多,到底孩子心裡想的是不是真的像專家說的那樣呢? 林寶脫口而出的真心話,有時候真的讓我不得不服...
Thumbnail
之所以重拾《跟阿德勒學正向教養:學齡前兒童篇》這本書,原因這本書早在兩年前就買回家,而我的老大都已經五歲了、幾乎不算是學齡前了,若不再趕緊看完,深怕書中有用的資訊來不及用上。
Thumbnail
這本書重點內容包括父母教育方法、重要觀念以及如何影響孩子大腦發展。本書認為打屁股不能改善孩子行為,並提供更好管教方式,推薦父母、師長或教育學者閱讀。
Thumbnail
當多數的父母都致力於讓孩子在學業上名列前茅,又有多少比例的父母對於兒童心理及發展有正確的認知,同時認為培養孩子擁有勇敢、堅忍和自信的品格更至關重要呢? 個體心理學的創始人阿德勒認為教育問題對於成人來說是自我認識和自我指導的過程,也就是說倘若成人的認知本身就錯誤,或是根本不理解兒童發展的機制
Thumbnail
   當兒童正常化,發展好人類傾向,那自然是朝善的方向去發展,擁有足夠的愛及接納,會尋找自身的價值及意義,於是幫助他人及環境的行為就會產生了。成人應用愛及尊重的態度,屏除成見,觀察與幫助孩子發展人類傾向。不求上進的人必是童年時期沒有發展好人類傾向。   照顧者對孩子從小到大的言語,會成為孩子長大後
Thumbnail
家庭系統出現狀況,以理解尊重支持取代嘮叨控制,資深校園心理師給父母、老師的實戰書。書中提出解方,贏回尊重需要大人需要表現出努力和真誠,從而重新建立青少年對大人的信任。
Thumbnail
書背語錄-- 教養,不必總是筋疲力盡、兩敗俱傷 以「尊重小孩」為內涵的教養,是從信任、接納,甚至欣賞小孩的能力前提出發。 從孩子的「需要」來理解他們的行為,進而幫助孩子認識自己、成為自己。 方法用對了,父母不必再發狂、吼叫,孩子將因你而不一樣。
Thumbnail
父母的個人成長和過去經歷都會影響教養小孩的方式。推薦大家讀《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對教養和自我成長都有很大的啟發作用。
Thumbnail
作者岸見一郎在書中強調對孩子的接納與尊重,並反對以期望與束縛來約束孩子的成長。父母應具有不打不罵的智慧,並要面對孩子犯錯時運用成長性思維來看待。透過無條件的愛與關懷,培養孩子克服困難的勇氣。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日常生活裡,需要跟孩子解釋的東西,真的太多了, 在這些親子對話中,我們會跟孩子一起長大。 小孩天生是喜歡聽父母說話的, 我們得把握機會好好跟他們說(不是嘮叨), 不要等到父母想說的時候, 孩子已經不想聽, 那親子關係也會漸行漸遠的了。
Thumbnail
育兒書和專家文章看了很多,到底孩子心裡想的是不是真的像專家說的那樣呢? 林寶脫口而出的真心話,有時候真的讓我不得不服...
Thumbnail
之所以重拾《跟阿德勒學正向教養:學齡前兒童篇》這本書,原因這本書早在兩年前就買回家,而我的老大都已經五歲了、幾乎不算是學齡前了,若不再趕緊看完,深怕書中有用的資訊來不及用上。
Thumbnail
這本書重點內容包括父母教育方法、重要觀念以及如何影響孩子大腦發展。本書認為打屁股不能改善孩子行為,並提供更好管教方式,推薦父母、師長或教育學者閱讀。
Thumbnail
當多數的父母都致力於讓孩子在學業上名列前茅,又有多少比例的父母對於兒童心理及發展有正確的認知,同時認為培養孩子擁有勇敢、堅忍和自信的品格更至關重要呢? 個體心理學的創始人阿德勒認為教育問題對於成人來說是自我認識和自我指導的過程,也就是說倘若成人的認知本身就錯誤,或是根本不理解兒童發展的機制
Thumbnail
   當兒童正常化,發展好人類傾向,那自然是朝善的方向去發展,擁有足夠的愛及接納,會尋找自身的價值及意義,於是幫助他人及環境的行為就會產生了。成人應用愛及尊重的態度,屏除成見,觀察與幫助孩子發展人類傾向。不求上進的人必是童年時期沒有發展好人類傾向。   照顧者對孩子從小到大的言語,會成為孩子長大後
Thumbnail
家庭系統出現狀況,以理解尊重支持取代嘮叨控制,資深校園心理師給父母、老師的實戰書。書中提出解方,贏回尊重需要大人需要表現出努力和真誠,從而重新建立青少年對大人的信任。
Thumbnail
書背語錄-- 教養,不必總是筋疲力盡、兩敗俱傷 以「尊重小孩」為內涵的教養,是從信任、接納,甚至欣賞小孩的能力前提出發。 從孩子的「需要」來理解他們的行為,進而幫助孩子認識自己、成為自己。 方法用對了,父母不必再發狂、吼叫,孩子將因你而不一樣。
Thumbnail
父母的個人成長和過去經歷都會影響教養小孩的方式。推薦大家讀《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對教養和自我成長都有很大的啟發作用。
Thumbnail
作者岸見一郎在書中強調對孩子的接納與尊重,並反對以期望與束縛來約束孩子的成長。父母應具有不打不罵的智慧,並要面對孩子犯錯時運用成長性思維來看待。透過無條件的愛與關懷,培養孩子克服困難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