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績效領導的組織心理學:談工作驅動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這一期《經理人》的主題是「找到你的工作驅動力-消滅倦怠、點燃熱情」,通篇以組織心理學的觀點引導讀者如何將內在需求連結工作驅動力,點燃對於工作的熱情,相當建議擔任主管職的朋友一看。

驅動力指的是驅使個人做某個行為的力量,即是行動的動機。驅動力不只是組織管理議題,也是相當個人化的議題。進一步的說,工作驅動不是管理別人的技巧、思考著用什麼方式讓員工達到績效。工作驅動反而是自我管理的技巧,進而用利他的角度帶領他人成長,達到組織的改變。

疫情引發的大辭職潮更加凸顯這個議題的重要性。疫情及科技的發展促使人們重新思考人生中的價值順序、對於工作有更多的想像。對於被稱為「YOLO世代」(you only live once)的Z世代人才來說,他們更加重視在生活與工作間實現自我價值。

隨著覺察多元自我價值的現象越來越流行,甚至成為職涯發展主論述時,過去傳統強調單一、固定、規範的管理模式首當其衝。資深管理者都一致覺得員工越來越難管理,沒有什麼標準化的風格可以依循。現今的管理者如果不懂心理學、不了解人性需求,是沒有辦法管理員工的。

所以,越來越多的離職案例都顯示,「主管」才是造成員工離職的主因。尤其在知識型的工作下,工作時間不代表產出,工作的投入(Engagement)才是衡量單位高績效的指標,連滿意度調查都逐漸轉移為投入程度調查。投入程度高的員工會融入工作崗位的角色扮演,將工作做為自我展現的一部分,盡力將工作「做好」而不是把工作「做完」。反之,工作的倦怠則降低工作的投入程度,甚至引發離職的意念。

曾有一位相當優秀的求職者告訴我,他離開半導體外商的主要原因是不適應公司惡性的競爭文化。工作不講求共同完成目標,而是儘量不要讓責任落到自部門身上。所以開會重點是先把對方的問題「Highlight 」出來,而不是思考解決問題。他疑惑到「為什麼我們不能合作?」這就是認知失調引起工作倦怠後離職的例子。

raw-image

本期的《經理人》提到幾個點燃內在驅動力的重點:

1、將公司的願景、目標與個人興趣結合

公司願景的願景或目標與員工想要挑戰的工作一致時,可以點燃員工的內在驅動力,使兩者結合再一起。所以主管指派任務時必須要了解部署的特質與能力、交辦合適的工作,讓員工透過工作任務去累積經驗、提升能力。

然而這個工作任務不能太難、超出個人能力太多,如果難以達到的話反而容易放棄。反之,但如果太簡單、太容易實現則會覺得無趣。心理學家Edwin Locke 提到,要以具體可行的目標並且輔以可以達成的方法,來維持員工的動力。

2、透過自主信任提升員工主動性

提倡自我決定論的心理學家Edward Deci提到,如果滿足人對於自主性、能力以及歸屬感的內在需求,就便可引發行為動機。所謂自主性指的是掌握自己做事的方法、時機、對象。能力是從事自己擅長的領域。歸屬感則是被團隊接納、擁有良好的合作關係。

故主管應當賦予員工自主,強化員工的內在滿足。例如讓員工決定工作內容、關注成果、發揮工作方式等,促使員工思考、發揮主體性。一旦自我決定感的程度高時,即使遭遇困難與挫折也會以成長心態去面對。

3、以團隊安全感作為支持穩定輸出貢獻

毫無疑問,如果講到組織心理學,建立團隊安全感是相當基礎的工作。心理學家Adler提出社會興趣(social interest)的概念,一個人如果感覺在群體中被需要,會更願意對團體付出。若員工主觀感受到與組織具有穩定、安全的連結、覺得被接納,將會勇敢的表達出自己的意見與工作能力。

例如Google 在2012年啟動Project Aristotle ,找出高績效的共同點是成員彼此的關心與共鳴,而不是智商、技能與制度。要如何創造安全感的環境呢?其實只要掌握3個原則

  • 創造自由提問的氛圍
  • 打造共享失敗的環境
  • 營造發表意見的時機

4、重視員工需求適時肯定、表揚

過去的公司大多透過薪資以及獎金制度給予員工獎勵,這是屬於物質性的激勵。然而非物質性的激勵方式一樣有效。例如定期、公開表揚員工即是展現出認可以及重視的行為,回饋員工的優秀表現。

此外,心理學家David McClelland認為激勵若能滿足員工的需求則可激發進步的動能。他認為人們都有成就、權力、歸屬的基本需求,要滿足這些需求的方式如:

  • 成就需求:訓練進修、表揚成績
  • 權力需求:作為導師、晉升主管
  • 歸屬需求:成立社團、慶祝生日
raw-image

理解驅動力不僅可以協助員工找到工作的動機、增加工作投入程度,其實驅動力也是一種行為改變的方法,可以應用在員工管理上,針對有問題或是績效不佳的員工,透過找尋外部的驅動、引導他找到內在的動機,重新恢復到工作的水準。

值得提醒的是,人類心理相當複雜,會受到不同文化及環境的影響、行為的改變也非一蹴可幾。應用於管理上時應保持開放、彈性的態度,耐心嘗試及尋找方法使其最終形成新的組織文化,讓員工更加投入!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衛斯理 Wesley的沙龍
129會員
143內容數
HR Lab
2025/04/05
本文探討如何建立一套有效且公平的績效評估制度,分享如何透過適當的回饋形式、績效改善計畫(PIP)以及高績效員工發展計畫,提升員工表現並推動組織成長。
Thumbnail
2025/04/05
本文探討如何建立一套有效且公平的績效評估制度,分享如何透過適當的回饋形式、績效改善計畫(PIP)以及高績效員工發展計畫,提升員工表現並推動組織成長。
Thumbnail
2025/01/24
資深員工工作熱情下降,企業是否能透過教育訓練提升?本文探討工作熱情能否被培養、其影響及企業應如何協助員工提升工作投入。作者認為熱情非單靠外在驅動,而是源於個人內在價值與人生目標。企業應幫助員工找到工作價值,豐富生活,平衡人生與工作,才能提升工作熱情。
Thumbnail
2025/01/24
資深員工工作熱情下降,企業是否能透過教育訓練提升?本文探討工作熱情能否被培養、其影響及企業應如何協助員工提升工作投入。作者認為熱情非單靠外在驅動,而是源於個人內在價值與人生目標。企業應幫助員工找到工作價值,豐富生活,平衡人生與工作,才能提升工作熱情。
Thumbnail
2024/12/31
從人資角度解讀李吉仁老師的《轉型再成長:策略架構與執行力》,探討如何將策略規劃有效落實到執行層面,並說明人力資源管理在策略執行中扮演關鍵角色,包含組織設計、績效管理、人才培育、領導力發展以及組織文化等面向。
Thumbnail
2024/12/31
從人資角度解讀李吉仁老師的《轉型再成長:策略架構與執行力》,探討如何將策略規劃有效落實到執行層面,並說明人力資源管理在策略執行中扮演關鍵角色,包含組織設計、績效管理、人才培育、領導力發展以及組織文化等面向。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這篇文章探討了在職場上,員工的能力與意願哪個更為重要。通過分析星星標記、向上標記、向右標記和問號標記所代表的不同類型員工,提出了自我驅動力比能力更重要的觀點。這種自我驅動力的主動積極對個人的成就至關重要。文章還探討了自我驅動力的特質和最終目標。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這篇文章探討了在職場上,員工的能力與意願哪個更為重要。通過分析星星標記、向上標記、向右標記和問號標記所代表的不同類型員工,提出了自我驅動力比能力更重要的觀點。這種自我驅動力的主動積極對個人的成就至關重要。文章還探討了自我驅動力的特質和最終目標。
Thumbnail
領導並不難,可能你還不夠瞭解你和你的下屬! 為甚麼部屬似乎對於自己的工作不夠積極,工作有完成就好? 我該怎麼判斷該把甚麼人放在甚麼位置呢?
Thumbnail
領導並不難,可能你還不夠瞭解你和你的下屬! 為甚麼部屬似乎對於自己的工作不夠積極,工作有完成就好? 我該怎麼判斷該把甚麼人放在甚麼位置呢?
Thumbnail
【•職場中經常發生的"尊嚴剝削"情況,是工作者享受的遊戲,還是沉默的忍讓;言語霸凌,工作量的壓榨應該已是許多人心知肚明的日常,面對工作上的壓力百分80以上都是情緒調適,而不是工作的突破。專注工作者與出張嘴的領薪人在工作表現上本來就有差異,會產生壓力的來源以及程度恐怕難以從表現明確。自責與內疚是慢性自
Thumbnail
【•職場中經常發生的"尊嚴剝削"情況,是工作者享受的遊戲,還是沉默的忍讓;言語霸凌,工作量的壓榨應該已是許多人心知肚明的日常,面對工作上的壓力百分80以上都是情緒調適,而不是工作的突破。專注工作者與出張嘴的領薪人在工作表現上本來就有差異,會產生壓力的來源以及程度恐怕難以從表現明確。自責與內疚是慢性自
Thumbnail
上一篇文章中提到管理職也要面對績效不佳的員工,而對此提出一些對策。而在這一本書中,則是討論要如何領導「欠缺工作動機」「欠缺經驗、技能」的員工。我會簡單介紹作者是透過哪些方式幫助企業的員工可以更積極處理工作上的事務,如果對這本書中的其他部分有興趣,不妨買書看看(這本書並不厚,想要找閱讀量沒有負擔、而且
Thumbnail
上一篇文章中提到管理職也要面對績效不佳的員工,而對此提出一些對策。而在這一本書中,則是討論要如何領導「欠缺工作動機」「欠缺經驗、技能」的員工。我會簡單介紹作者是透過哪些方式幫助企業的員工可以更積極處理工作上的事務,如果對這本書中的其他部分有興趣,不妨買書看看(這本書並不厚,想要找閱讀量沒有負擔、而且
Thumbnail
這一期《經理人》的主題是「找到你的工作驅動力-消滅倦怠、點燃熱情」,通篇以組織心理學的觀點引導讀者如何將內在需求連結工作驅動力,點燃對於工作的熱情,相當建議擔任主管職的朋友一看。驅動力指的是驅使個人做某個行為的力量,即是行動的動機。驅動力不只是組織管理議題,也是相當個人化的議題。
Thumbnail
這一期《經理人》的主題是「找到你的工作驅動力-消滅倦怠、點燃熱情」,通篇以組織心理學的觀點引導讀者如何將內在需求連結工作驅動力,點燃對於工作的熱情,相當建議擔任主管職的朋友一看。驅動力指的是驅使個人做某個行為的力量,即是行動的動機。驅動力不只是組織管理議題,也是相當個人化的議題。
Thumbnail
在職場上,不要覺得自己沒有足夠的權力做事。 厲害的人,無論在什麼位置,都應當發揮自己的影響力。
Thumbnail
在職場上,不要覺得自己沒有足夠的權力做事。 厲害的人,無論在什麼位置,都應當發揮自己的影響力。
Thumbnail
「你的Monday Blue(憂鬱的星期一)嚴重嗎?」如果每個禮拜一起床,想到要工作就渾身疲憊、意興闌珊,你可能已經踏在職業倦怠的路上了。 文化大學心理輔導學系教授洪瑞斌指出,常見的職業倦怠症狀有:長時間感到工作壓力超過負荷、缺乏工作成就感、生活沒有目標、想到要上班就有氣無力
Thumbnail
「你的Monday Blue(憂鬱的星期一)嚴重嗎?」如果每個禮拜一起床,想到要工作就渾身疲憊、意興闌珊,你可能已經踏在職業倦怠的路上了。 文化大學心理輔導學系教授洪瑞斌指出,常見的職業倦怠症狀有:長時間感到工作壓力超過負荷、缺乏工作成就感、生活沒有目標、想到要上班就有氣無力
Thumbnail
辦公室裡,一旦有人開啟負能量開關,無形中抱怨指責的行為,不論是批判性言語,或是不合作態度,就會像病毒一樣,漫延開來互相傳染;這時如果領導無法有效發揮影響力,扭轉不好的溝通、對話方式,組織就會像盤散沙,只要強風吹起,團隊會各自散落一地。   從工作行為分析,大多數員工受到委曲,無法被上級重用,或是專
Thumbnail
辦公室裡,一旦有人開啟負能量開關,無形中抱怨指責的行為,不論是批判性言語,或是不合作態度,就會像病毒一樣,漫延開來互相傳染;這時如果領導無法有效發揮影響力,扭轉不好的溝通、對話方式,組織就會像盤散沙,只要強風吹起,團隊會各自散落一地。   從工作行為分析,大多數員工受到委曲,無法被上級重用,或是專
Thumbnail
上一篇提到了【企業管理01】管理制度&動機,關於一些書籍與話題,提到著當責思維的培養,而對於組織來說,若同仁都能夠對於自己手頭上的工作,能夠做好做滿,更甚至超乎預期,豈不妙哉?
Thumbnail
上一篇提到了【企業管理01】管理制度&動機,關於一些書籍與話題,提到著當責思維的培養,而對於組織來說,若同仁都能夠對於自己手頭上的工作,能夠做好做滿,更甚至超乎預期,豈不妙哉?
Thumbnail
在這90%的新創公司都會在開設第一年倒閉的時代, 能將公司安穩的營運下去,除了一個真正可獲利的商業模式以外, 公司裡團隊合作的成效更是決定了公司績效命脈的最重要關鍵, 而激勵員工能主動積極,更是所有老闆們最希望擁有的。
Thumbnail
在這90%的新創公司都會在開設第一年倒閉的時代, 能將公司安穩的營運下去,除了一個真正可獲利的商業模式以外, 公司裡團隊合作的成效更是決定了公司績效命脈的最重要關鍵, 而激勵員工能主動積極,更是所有老闆們最希望擁有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