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09|閱讀時間 ‧ 約 6 分鐘

【關於AS】協助成人亞斯面對焦慮

成人亞斯很多觀念已定型,價值觀已存在,如果沒有讓他服氣,就不會有新觀點產生。社交社會的日常是亞斯系統內的特殊現象,講理合邏輯才是他的日常。
如何協助成人亞斯面對焦慮,底下是給社會人的分享:1.建立友善關係 2.設立共同目標 3.教導大原則 4.把大原則變成實際作法。

一、亞斯人的焦慮

焦慮說不出口(說不出哪裡不對勁),情緒影響生活作息及睡眠品質,瀏覽手機抒壓(或逃避現實)但因過度使用而讓整體狀況更糟(手機依賴現象)。焦慮過久耗能過頭,會退縮拒學,完全不想碰工作,也連帶影響如個人清潔、房間整理等基本功能。

焦慮一:必須做卻不想做的事
  1. 不明白因果卻要配合社會化的要求:如遵從團體決定,或有努力卻不被肯定(常見他遵守規定反而被嫌一板一眼)。
  2. 日常事務及責任:工作、報告、考試等,在抓不到要領時會焦慮,但會視熟悉度而減輕。

焦慮二:社交壓力
  • 這是最大的壓力,通常亞斯與人應對必須全神貫注,注意交談言詞,使用社會面具,理解每一處社交語言裡被簡略的內容,所以很快筋疲力盡,卻還是事倍功半。一般女亞斯會比男亞斯更在意他人眼光,所呈現的困擾也較大,男亞斯則多會無聊而沉迷某東西(如性刺激與興奮、電玩遊戲…)。

焦慮情緒會影響基本功能
  1. 拖延:會被提醒、催促,結果壓力更大,更不想去做。
  2. 固執:要做就一定得照固定程序和條件,結果常常卡住、動不了。
  3. 被害妄想的設定:在人際間常被誤解和誤解他人,誤解產生衝突,認為大家都故意對他不友善或都是他自己的問題才被討厭。結果凡事退縮(自閉),可是焦慮仍在,惡性循環。

二、協助成人亞斯的方式

主要是成人亞斯很多觀念已定型,價值觀已存在,如果沒有讓他服氣,就不會有新觀點產生。社交社會的日常是亞斯系統內的特殊現象,講理合邏輯才是他的日常。

1.建立友善關係
心理學客體關係論提到,與重要他人形成依附關係,才會影響我們最多。人性如此,亞斯人也不例外,然亞斯情盲會對關係與情緒二分(是非、有無、對錯),因此要怎麼成為亞斯人的重要關係就不能「抽象的傳情、培養感情」。
與亞斯人建立關係要有具體作為,要接納他的所有想法、不批評,保持情緒穩定地討論,一直製造話題讓他聊…最後需要「時間」讓他觀察「你是認真地想建立友善關係」。
如果亞斯人遇困難時願意找你說話、求幫忙,那大概就是成功了。另一指標是亞斯人和你講話不再吞吞吐吐,但說實話又讓你吐血時也算是。

2.設立共同目標
由於情盲,亞斯人很難主動說出或者說不清楚,是什麼讓他焦慮,例如只說了「那個朋友突然不理我」,缺乏歷程與細節。心理性的困境是亞斯人的盲點,所以得靠「提問」以協助他釐清「到底發生了什麼事」,缺乏歷程又不討論,亞斯人會直接設定為「被害妄想——每個人都莫名地弄我,本來很好卻又突然不理,不就是故意的嗎」。解析亞斯人遇到什麼困境,並在此困境裡設立共同目標,例如「如何釐清與修復關係」,目標需以具體行為調整、問題解決取向,針對那位朋友,要怎麼說怎麼做等等,而非價值觀的改變。

3.教導大原則 (1)解釋社交系統和亞斯系統看待事情的差異 已自我認同是亞斯的,解釋兩個系統的差異讓他有比較,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行為調整比較容易。尚未認同的,就先不用說。 (2)萬事皆可拆解,包括人際歷程 把所有的困難拆解,像是把模型拆成零件,再一一檢查哪裡出錯這樣。人際歷程也可以這樣拆的,只是適用特定者,如拆解你跟志明的友誼,而拆解後並不適用你跟春嬌的友誼。 (3)實驗精神,有效的便是好方法 檢查出哪裡可能有錯,就換個方法試試,有效的便是好方法。 最好的實驗是「與對方溝通」,溝通可事前設計怎麼說、問,做對話練習。若涉及亞斯人價值觀時,如他們通常認為「有事就直接說,對方不主動說就是沒事」這信念,便可藉由「提問」讓他思考不同情況下,產生例外的可能,所以又能怎麼做,增加行為調整的彈性。 (4)尊重自主性,他選擇就他負責 亞斯人要試過了、見證過了,才能吸收那個結果,所以讓他去吧,他選擇他負責。除非後果不可逆,如一定要被火燙傷才知道不能碰火這種,就找圖片案例或社會故事來告訴他不可以。 (5)劃分界線,保護自己減少受傷 在與亞斯人的溝通中,也要時刻提醒自己,兩個系統很不同,有時候社會人的熱情會被澆熄、感覺熱臉貼冷屁股、被激怒…如果能預先發覺情緒竄起,可先與亞斯人暫停談話,避免火上加油,離開對話或離開情境讓自己冷靜,保護自己減少溝通誤解的受傷,晚一點再溝通。 4.作法 把大原則變成實際作法。 (1)時間管理: 設立目標:一次先改變一個目標行為。 拆出步驟:程序介紹每一個步驟。 按表操課:設立時間表做練習,或以時間表讓所有事歸位,養成紀律,越有結構的做法越令亞斯人安心,有可掌握的感覺。 (2)情緒支持: 不批評、就事論事、肯定鼓勵、陪伴、有人討論。 (3)被動式交友: 人際交友是其中最複雜的,既無固定目標也無談話結構可言,我建議不妨改為「被動式交友」,專注在發揮自己的光芒,將人際互動減至最低,僅學習應付那些會主動靠近你的人,再從中挑選培養友誼。 被動式交友的關係經營,其招式有二: 「均分」--在關係裡無論是說話或物質,盡量用除法公平分布,例如若是三人團體,自己的說話時間為1/3,但不管其他人說話時間,物質上的也均分,如買了包餅乾,可分出2/3給其他兩人,他們不吃再自己吃。 「問問題」--以「問對方問題」代替「閒聊」,就會有談話目標與結構出現,要記得不要論對錯,只要好奇對方怎麼會這麼想就好,焦點多放在對方身上:「你是怎麼做到的?」、「你是怎麼想的?」,或請對方教你「教我怎麼做」、「那這個狀況我可以做些什麼?」都很好用。 當亞斯人來到地球:與兒童、青少年、成人亞斯溝通的心理書 坦白說,當出版社說要我替《當亞斯人來到地球》寫推薦序的時候,我並沒有期待看到什麼曠世巨作。畢竟在過去十幾、二十年間,我個人都在理解亞斯思維,尋找應對社交溝通能力缺損,以及單一局限固執行為的答案。沒有想到這本書居然把我過去學到及看到的零碎思維,用石破天驚的「見理系統」說得如此清楚明白。感謝作者把我腦海中大量的零碎理解,徹底結構化了! ...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亞斯伯格(AS)、過動特質(ADHD)及邊緣性人格(BP)整理專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