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又到了每週一次、和同樣身為療癒師的太太一起錄製Podcast節目 〔療癒師陪妳聊心事〕的時間了;因為這個節目的主軸是親密關係,和我平常經營的粉絲專頁〔療癒師的癒兒日誌〕的方向(親子教養)不同,所以我們總是會特別另外花時間來討論主題。
在討論過後,我們將這週的大主題訂在:相愛容易,相處難。
接著,在盤點前來〔療癒〕親密關係的案例之後,找到了最容易讓相處出現困難的關鍵:溝通;然後,為了讓聽眾可以依循實際的案例來進入情境,我們也找了一件事情來分享。
。
這件事,發生在跨年的前幾天。
跨年的連假,十六、十七歲的女兒們,一如既往地邀請了一票自學生朋友來家裡歡聚。為了讓這群青少年可以玩得盡興,我和女兒們提前去添購了許多巧拼,讓他們可以席地而坐談天、玩桌遊,晚上也有大面積的地方可以睡覺⋯⋯另外,家裡的椅子也沒那麼多,所以我一直在想:要不要去管理室借幾張椅子?
想著⋯⋯想著⋯⋯我脫口而出問了太太,而她的回應是:「不用啦!」,於是我短暫地打消了念頭。但是,到了隔天,我想了又想,還是覺得「備而不用」比較好;把椅子拿上樓之後,我悄悄地、隱蔽地放在餐桌底下。
到了晚上,太太從房間走出來,要去廚房倒水;她環顧我們整理好、準備好要迎接一大群青少年的客廳和餐廳,發現了那疊椅子,對著我、驚呼出聲地說:「你還是去借椅子了啊?」。
聽到這個提問,我掩飾著心中的驚嚇、連忙尷尬地笑著回應:「對啊!」,而太太不但沒有發現我的緊張,還溫柔且開心地說道:「你真的好棒喔!你還是去借了椅子!」;這個超乎意料之外的讚美,讓我趕忙地放下手邊的事情,跑過去擁抱她。
太太:怎麼啦?我只是讚美你借椅子的事情,這麼感動喔?(甜蜜
我:我怕妳會罵我啊⋯⋯(藉著擁抱,沒讓太太看見自己帶著些微恐懼的臉
太太:為什麼「我」會罵你啊?(困惑
我:妳都沒遇過這種情況嗎?像妳的這個角色,就可以這樣說啊⋯⋯我不是已經跟你說過不要嗎?你要問,但是又沒有要聽,那你問我幹嘛?是在問心酸的喔?(台語碎碎唸)
太太:哈哈哈哈哈(看我演的煞有其事,笑彎了腰)⋯⋯我不會這樣認為啊!我覺得你很棒,我知道你想要讓孩子們可以有椅子坐,謝謝你呀!
那晚,這件事情就這樣落幕了!因為我的行為和背後的想法,都有確實地被太太接收、理解。
回到準備Podcast講稿的這一天。
為了讓這件事情可以成為剖析「溝通」的例子,我們又再一次進行對話、梳理自己和彼此在這個事件中的「行為—想法—自我認知」。因為嚴格講起來,我當時只有整理了「行為」和「想法」的部分,並沒有梳理到「自我認知」;而太太也沒有充分表達「原先覺得不用!但借了椅子之後,也覺得很好。」的脈絡。
在對話的過程中,太太說出了「原先會覺得不要再另外借椅子」的原因:一方面是因為覺得額外購置的巧拼已經足夠,二是因為要再去請管理室搬椅子出來,我們也還要再把椅子搬上來,她自己都覺得蠻麻煩的了,所以不想我還要再另外花力氣。
太太是設身處地地在為我著想,是出於愛;對於這樣的初衷,我們也在對話中討論出更好的表達方式,太太可以這樣說:下去借椅子,對我來說會有點麻煩!但如果你不覺得麻煩,我支持你的想法。
這樣的說法,既把溝通的重心放回自己身上,更充分地表達了愛與尊重。
。
而我,也藉此機會再一次、細緻地爬梳這個事件。甚至,沿著「行為—想法—自我認知」的切線往內在深處剖析,發現了身上竟然貼有「我是不懂得尊重別人的人」的標籤。
當時,我基於過去許多辦活動的經驗而累積出來的法則:備而不用,所以會希望多準備一些椅子;但是,在詢問太太的意見之後,我在沒有得到支持的情況下,不是選擇繼續溝通自己的想法,而是直接做出行動(去借椅子)。
這樣的行為(詢問對方的意見,但是卻不採納)讓我在毫不知情的狀態下抱著害怕;直到太太發現椅子的時候,這股尚未被發覺的害怕,才像蓄積能量已久的樹苗一樣,被推至高點、破土而出⋯⋯但這份害怕的核心/種子,是直到這次、更深層的爬梳,才被發現。
太太:你為什麼要害怕啊?我看到那疊椅子被藏在餐桌底下時,真的好想笑!
我:有點不想被妳發現吧!因為我有問過妳,妳已經說「不要」了啊!
太太:做這樣的事情,會被認為⋯⋯?(巧妙地引導我進行回溯
我:會被說「不懂得尊重別人」啊!
—〔療癒❺步驟〕中的步驟❷:回溯原生家庭的初始事件—
而我會這樣認為,是因為⋯⋯我的父親,原本的工作範疇是國際貿易,專門為日本客人找尋需要的、適合的台灣商品或廠商;但是,他卻在我讀國中的時候,頂下了一間豆漿工廠。
印象中,他在那做出「頂下豆漿工廠」的決定前,曾帶回豆漿,要家人試喝、給他意見;因為味道實在不怎麼好,我給出否定的答案;但最後他還是頂下了那家工廠;然後,在一段時間之後,我們舉家從台北大安區搬遷至板橋,據說⋯⋯會需要搬家,是為了用賣了房子的錢幫父親還債。
在那之後,父親和母親之間的緊密度急速下降。每每聽到母親談及父親的言論,總是充斥著埋怨,最常聽到的就是:父親做的、任何與轉換跑道有關的決定,都沒有照顧到家裡的需要,更不會與她討論⋯⋯讓她非常難過、困擾。
而在一旁看到此情此景的我,也非常害怕被貼上「不懂得尊重別人」的標籤;但即使極力避免,在成長過程中仍然難免會有「詢問了他人意見,但在無法完整闡述自身想法的情況下,還是選擇按照自己心意去行動,但卻與對方的意見相左」的時候,於是讓「不懂得尊重別人」的標籤貼得牢牢的。
。
太太:我不會覺得你沒有尊重我喔!(溫柔
我:我知道啊!但我會害怕⋯⋯而這個害怕也讓我知道~我的心底深處,有一個「不懂得尊重他人」的標籤。而這是可以拿掉的!
太太:是啊!(微笑
我:而且,當這個標籤拿掉時,我就不需要再害怕⋯⋯以這次「借椅子」的事情來說,我就會變成是可以表達「還是想去借」的想法,待釐清地更清楚之後,再向妳解釋的,對嗎?而不是一開始就認定「妳不會理解」,然後就自己偷偷摸摸去借椅子,然後再次坐實「我不尊重妳」的標籤。
太太:嗯⋯⋯當然囉!而且,你會這樣做,是因為你很愛我、也很愛女兒們啊!(肯定的笑眼
溝通的層次
在療癒的個案中,無論是個人或是伴侶一同前來,我總是會協助、引導對方沿著「行為—想法—自我認知」的脈絡去釐清自己。
很多時候,親密關係中的雙方會需要溝通、會產生衝突,通常都是在爭論「行為/行動/方法」的不同,很少人知道~真正需要核對的是「想法/心意」。所以當我在引導學員(們)更深一層地表述出自己的「想法/心意」時,很容易會發現~自己和對方其實根本不需要爭吵,因為彼此都是出於「愛」的。
在「借椅子」的例子中,太太是希望我在這次的連假中也能玩得愉快、不要因為付出太多而太累,而我並不會因為這樣的付出就覺得太多⋯⋯我們想要達成的目標其實是一樣的,而衍生出來的方法卻是兩極的「要/不要」借椅子。
如果我們可以在討論「要/不要借椅子」的行動時,更明確地、多一個層次地表達出「心意」時,那的確是可以免去不必要的互相猜想啦!
。
當然,我們也可以走到最深的核心:自我認知,將散發出害怕、恐懼、內疚、罪惡感⋯⋯等負面情緒的標籤,一起清除。
這樣,我們就能擁有嶄新的自我,一個更符合「愛」的自己,也能更有效且順利地與他人建立愛的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