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4Ep8 上肢偏文下肢可以---退階只拿水瓶我覺得不行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本來想紀錄自己的背,無奈拍完前胸蘋果就強制關機,難道是 #蘋果美學 發酵XD
以下聊1.自己的特性,2.社會議題,go~~~
上次聊到肢段比,那是有關下半身運動,讓我們來複習一下我從怪獸訓練、抗老化你需要大重量訓練得來的架構,重量訓練可以分成(上、下肢)*(推、拉、轉、走)
  • 上肢(水平/垂直)推-臥推、肩推
  • 上肢(水平/垂直)拉-引體向上、滑輪下拉
  • 下肢推-深蹲、背蹲舉
  • 下肢拉-硬舉
  • 走-負重行走
一開始練習想說為了訓練最大肌力的健康目的,如果要二選一,練下肢CP值比較高,這麼想也沒有錯,不過日子久了,只吃飯,也可以吃個麵吧,於是教練(我的教練也是AP等多項專業背景)把我拉回來,上半身也納入訓練。人畢竟要還是平衡發展,而且多元訓練的好處就是點開不同技能點,就像世紀帝國來說,總是有些技能點數當下沒有用,日後升級卻是很重要。
關於上半身訓練沒有特別要與各位分享的,可能大家是老手了,不過如果沒有常練上肢、背部的人要注意,很多動作要夾臂/肩胛,施力的方向比較好掌握、也不容易讓其他代償的部位幫忙甚至受傷。
舉例來說,我拉單槓的時候如果沒有夾臂,我根本上不去,就算不小心上去了,很容易受傷,畢竟不靠背只用手臂對我來說很難,在混亂中若是造成代償更慘,肩頸受傷可是會影響每日正常作息ㄚㄚㄚ;臥推也是,手肘不能開,肩胛不能鬆掉,姿勢很容易走鐘...
大家會不會有疑問,可以使用退階訓練嗎?
當然可以啊,不過不是拿水瓶就解決一切...蛤,水瓶的源由是邱個看到國健署臉書貼文,說水瓶可以類比游詠、跑步、重訓,不用管風吹日曬...邱個 Podcast這幾天剪輯出來的新節目聊很多,我覺得重要的有
  • 遠離靜態生活是現代人所需要,就是國健署發文的部分,沒有什麼太多問題
  • 如果台灣進入超高齡化社會,僅是遠離靜態生活不足以應付肌肉、骨骼、神經系統幾十年的退化,沒有訓練就會讓身體沒有自主性的苟延殘喘更多年而已,跟沒有錢一樣可怕
  • 宣傳圖片可以考慮破除人種/性別迷思---用台灣人、任何性別都可以跑步/重訓,視其需求
回到我們自己訓練,可以用瓶子或者自身體重徒手訓練嗎,可以啊,囚徒訓練曾經紅極一時,疫情不能出門也很需要。不過以上都只是開始如果重量不夠,就可以嘗試單邊(順便練習控制能力),例如單手伏地挺身、雙腳疊加的伏地挺身,總之就是要漸進式負荷,畢竟身體比我們更懶,我們能坐就不要站、能躺就不要坐,肌肉不給他訓練,他就是擺爛,用最省力的方式消耗能量,所以你看「太空人都要訓練,減少肌肉流失」
看到這裡,可以起身喝水,甚至到沒有人的地方偷偷深蹲幾下,包您精神包滿,自己開始有幸去找時間去重量訓練,重量訓練就像玩遊戲的升級血條、技能點,喜歡的人去點什麼技能(跑步、游泳、球類競賽)打什麼怪(社團、比賽、聯誼)都好,讓自己更健康!
(抱歉這次沒有瑜珈感想,如果你沒有想要活動身體,建議坐椅子的時候夾磚,這樣可以hold住身體,而且這樣核心肌群很累,你也無法久坐就會活動身體...)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9會員
181內容數
聊聊我所看見的未來 元宇宙、web3.0、親子共讀、育兒甘苦 元宇宙究竟是駭客任務還是一級玩家? 我不知道 在那樣的世界來臨前 讓我和孩子一起見證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大學以來開始使用無名小站,一路因為關站而來到痞客、甚至探路客,很不幸雙客都提早下課,我就來到方格子;因為有些文章打包丟了,在這裡指引一條舊家的路 以前的寫作很自然,出遊也好、刻意想關鍵字也好,熱門文章居然有搭車、出遊、學日文、信用卡...
如果,重量訓練是為了活動多關節、增加最大肌力,刺激、骨骼、肌肉、神經系統,那麼一般會推薦下半身為主的深蹲與硬舉,畢竟大腿、屁股的肌肉量大,各項活動的發力來源,況且上半身還是會需要施力與平衡
肩頸痠痛是現代社會人常見的毛病,多半跟肩胛有關,要感受它的存在可以嘗試棒式(平板式)、滑輪下拉(划船🚣‍♀️)、日常手肘支撐方式;保養方式可以參考三個字與下班經濟學... 要怎麼改善?可以參考以下兩個影片,讓復健相關從業人員教導:
古人說(歐陽修),馬上、廁上、枕上,不知道現在的國文教材還有沒有教?還是再過幾年連三上悠雅都沒有人知道?? 優雅的生活還是要回應自己,2020年初全球正視武漢新冠病毒以來,有幾本書讓我收穫很多,有了些許改變(對,還是要承認這時候自己真的是老狗...),推薦大家觀看(我自己有買有看)
除了上次感受重訓帶來的身體恢復不佳影響接續的瑜珈練習外,也先來聊聊身體的舊傷/不良習慣之反應(從事各種運動前請先接受醫療評估與建議) 右三頭肌 : 這個是這陣子發生,隱隱作痛好像台語的牽下來,騎機車久了很明顯;話說騎車單趟一個小時,身體有什麼病痛都會顯示,畢竟單一姿勢維持太久了...
轉到重訓場上,請教練的好處很多,除了排課表、監督動作、還能調整心態與提升肌力,像是這周採取箱上硬舉與背蹲舉,重量重拾100公斤,算是安全合理的打平個人最佳表現。 個人紀錄與體悟: 硬舉的感覺不穩定---很常要重新提醒自己要靠大腿屁股吃力,這兩個地方不酸,就會腰痠,腰再不酸就是重量過輕
大學以來開始使用無名小站,一路因為關站而來到痞客、甚至探路客,很不幸雙客都提早下課,我就來到方格子;因為有些文章打包丟了,在這裡指引一條舊家的路 以前的寫作很自然,出遊也好、刻意想關鍵字也好,熱門文章居然有搭車、出遊、學日文、信用卡...
如果,重量訓練是為了活動多關節、增加最大肌力,刺激、骨骼、肌肉、神經系統,那麼一般會推薦下半身為主的深蹲與硬舉,畢竟大腿、屁股的肌肉量大,各項活動的發力來源,況且上半身還是會需要施力與平衡
肩頸痠痛是現代社會人常見的毛病,多半跟肩胛有關,要感受它的存在可以嘗試棒式(平板式)、滑輪下拉(划船🚣‍♀️)、日常手肘支撐方式;保養方式可以參考三個字與下班經濟學... 要怎麼改善?可以參考以下兩個影片,讓復健相關從業人員教導:
古人說(歐陽修),馬上、廁上、枕上,不知道現在的國文教材還有沒有教?還是再過幾年連三上悠雅都沒有人知道?? 優雅的生活還是要回應自己,2020年初全球正視武漢新冠病毒以來,有幾本書讓我收穫很多,有了些許改變(對,還是要承認這時候自己真的是老狗...),推薦大家觀看(我自己有買有看)
除了上次感受重訓帶來的身體恢復不佳影響接續的瑜珈練習外,也先來聊聊身體的舊傷/不良習慣之反應(從事各種運動前請先接受醫療評估與建議) 右三頭肌 : 這個是這陣子發生,隱隱作痛好像台語的牽下來,騎機車久了很明顯;話說騎車單趟一個小時,身體有什麼病痛都會顯示,畢竟單一姿勢維持太久了...
轉到重訓場上,請教練的好處很多,除了排課表、監督動作、還能調整心態與提升肌力,像是這周採取箱上硬舉與背蹲舉,重量重拾100公斤,算是安全合理的打平個人最佳表現。 個人紀錄與體悟: 硬舉的感覺不穩定---很常要重新提醒自己要靠大腿屁股吃力,這兩個地方不酸,就會腰痠,腰再不酸就是重量過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運科竹愛科普|常見對於重量訓練的誤解!?】 ◼︎◼︎誤解:阻力運動訓練需要花費過多時間?◼︎◼︎ 證據:最小劑量的阻力運動(resistance exercise, RE)訓練,可以提高成人的肌肉力量和功能性相關能力。在設計阻力運動訓練計劃時,應優先考慮多關節的動態動作,並且.....
Thumbnail
因此我依照何博士所提倡的,以提升身體的「肌肉量、骨質密度、神經系統徵招能力」這三個功能,作為保持身體健康與抗老化的目標後,得到的結論是,用槓鈴的「深蹲、臥推、硬舉」,是能夠最直接有效的達到這樣的目標。 你是否覺得生活工作就很忙了,哪有那麼多時間一直去健身運動? 但同時又想要在最短的時間內,用最少的
Thumbnail
有兩個層面的思考。 簡單的思考: 如果出現駝背,那就要練反向的動作,脊椎的伸展,就像瑜伽的一些後彎,訓練背側的肌肉。 如果圓肩,那可能是肩胛骨的位置不對,我們可能要訓練肩胛下沉並保持貼緊肋骨的動作,甚至練習肩膀大手臂外轉(瑜伽常見的口令)等動作。 同時也可以搭配一些伸展。
Thumbnail
想提升跳躍高度.爆發力.運動表現,一定要做大重量深蹲.硬舉.等肌力訓練嗎? 這是我自己的歷程,以前所有負重跳.舉重幾乎都練過了,深蹲175kg/硬舉 210kg,對我的助跑起跳沒有太多幫助,直到我開始放棄以『肌力提升運動表現』的想法。很多跳高的人跟研究都告訴你力量(strength有多重要),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了中老年人訓練動作的選擇,以及進退階的重要性。介紹了符合人體自然規律的動作選擇原則、具備大負重潛力的多關節動作的重要性,以及動作的進退階安排。此外文章也提到了有關動作的學習推薦閱讀何立安老師的《抗老化,你需要大重量訓練》。
Thumbnail
本書提供了科學化的訓練方法,幫助你有效抵抗肌肉、骨質和神經系統的退化。適合想提早防老的人,中老年人及其家人,以及想要長期進行肌力訓練的人。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大重量訓練與公園散步、甩手、游泳、騎腳踏車等運動的差異,以及為什麼不能單靠這些運動來抗老化,最後會列舉一些導致老人家抗拒大重量訓練的誤解和迷思,並且做出一些可供大家參考的澄清。
Thumbnail
核心訓練重要的是慢跟轉。 慢,是訓練的動作一定要很慢,太快的動作都只會練到大肌群,只有慢慢做才練得到小肌群。 再來是轉,沒有做到轉,就不能叫做核心動作,因為脊椎兩側的肌肉,排列全都是斜向的,沒有直向,所以動作缺少轉時,這些斜向的肌肉只能練到一
Thumbnail
在家運動也可做-40個健身動作 教會你最有效益的動作 蹲: 部位說明: 又稱為最殘酷的訓練,因為大家都不喜歡練腿,但是卻對身體很有效益,卻又可以磨練心志?(因為很慘忍) 最主要的關節動作為膝關節屈曲、髖關節屈曲、踝關節屈足背 三關節一起作用的動作,缺一不可,每個關節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運科竹愛科普|常見對於重量訓練的誤解!?】 ◼︎◼︎誤解:阻力運動訓練需要花費過多時間?◼︎◼︎ 證據:最小劑量的阻力運動(resistance exercise, RE)訓練,可以提高成人的肌肉力量和功能性相關能力。在設計阻力運動訓練計劃時,應優先考慮多關節的動態動作,並且.....
Thumbnail
因此我依照何博士所提倡的,以提升身體的「肌肉量、骨質密度、神經系統徵招能力」這三個功能,作為保持身體健康與抗老化的目標後,得到的結論是,用槓鈴的「深蹲、臥推、硬舉」,是能夠最直接有效的達到這樣的目標。 你是否覺得生活工作就很忙了,哪有那麼多時間一直去健身運動? 但同時又想要在最短的時間內,用最少的
Thumbnail
有兩個層面的思考。 簡單的思考: 如果出現駝背,那就要練反向的動作,脊椎的伸展,就像瑜伽的一些後彎,訓練背側的肌肉。 如果圓肩,那可能是肩胛骨的位置不對,我們可能要訓練肩胛下沉並保持貼緊肋骨的動作,甚至練習肩膀大手臂外轉(瑜伽常見的口令)等動作。 同時也可以搭配一些伸展。
Thumbnail
想提升跳躍高度.爆發力.運動表現,一定要做大重量深蹲.硬舉.等肌力訓練嗎? 這是我自己的歷程,以前所有負重跳.舉重幾乎都練過了,深蹲175kg/硬舉 210kg,對我的助跑起跳沒有太多幫助,直到我開始放棄以『肌力提升運動表現』的想法。很多跳高的人跟研究都告訴你力量(strength有多重要),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了中老年人訓練動作的選擇,以及進退階的重要性。介紹了符合人體自然規律的動作選擇原則、具備大負重潛力的多關節動作的重要性,以及動作的進退階安排。此外文章也提到了有關動作的學習推薦閱讀何立安老師的《抗老化,你需要大重量訓練》。
Thumbnail
本書提供了科學化的訓練方法,幫助你有效抵抗肌肉、骨質和神經系統的退化。適合想提早防老的人,中老年人及其家人,以及想要長期進行肌力訓練的人。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大重量訓練與公園散步、甩手、游泳、騎腳踏車等運動的差異,以及為什麼不能單靠這些運動來抗老化,最後會列舉一些導致老人家抗拒大重量訓練的誤解和迷思,並且做出一些可供大家參考的澄清。
Thumbnail
核心訓練重要的是慢跟轉。 慢,是訓練的動作一定要很慢,太快的動作都只會練到大肌群,只有慢慢做才練得到小肌群。 再來是轉,沒有做到轉,就不能叫做核心動作,因為脊椎兩側的肌肉,排列全都是斜向的,沒有直向,所以動作缺少轉時,這些斜向的肌肉只能練到一
Thumbnail
在家運動也可做-40個健身動作 教會你最有效益的動作 蹲: 部位說明: 又稱為最殘酷的訓練,因為大家都不喜歡練腿,但是卻對身體很有效益,卻又可以磨練心志?(因為很慘忍) 最主要的關節動作為膝關節屈曲、髖關節屈曲、踝關節屈足背 三關節一起作用的動作,缺一不可,每個關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