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資應該與貢獻度有正相關,而非與年資有正相關。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Salary
我呢,從入職場第一天到現在,我對於在職場工作的觀念沒有太大的變化,比較接近美式觀念:貢獻多的人拿較多的錢是絕對正確的
我認為理想的薪資結構應該是:員工的薪資隨著員工的「價值」而調漲;而很多公司的薪資結構是:員工的薪資隨著員工的「年資」而調漲
多數的公司,對於年資這兩個字深深的著迷。薪水增長與年資多半有所綑綁,造成企業中資深員工產生一些不太正確的工作心態:
  • 我在公司做的比較久,本來就應該拿比較多的薪水或獎金。
  • 我在公司做的比較久,我懂得比較多,聽我的就對了。
  • 我在公司做的比較久,貢獻公司多年,公司給我比新人高的薪水是應該的。
  • 雖然我現在貢獻不如以往,但我之前做的那麼好,現在拿比較多是應該的。
理論上,每個人的經驗與能力會隨著時間累積,若是一個會持續精進的資深的員工,價值的確會隨著年資而增加;但有些員工雖然累積了幾十年的資歷,表現可能只符合最基本的工作要求,任何新進員工都能在短時間內就追上他。若我們薪水綁年資,等同是以的薪水,聘請一個只有菜鳥貢獻的人。

我看過以下的故事:
某部門有兩名員工:一位是資深員工A,一直以來忠實而循規蹈矩,但只會照本宣科,不太變通;另一位則是僅有三年資歷,但充滿上進心的員工B。她除了積極進修考取證照以外,服務顧客的能力高超,商品加購率與顧客轉介率都是部門頂尖。此外,她還時常透過經驗分享,協助團隊改善服務品質。
員工B對公司的貢獻不言而喻。她因屢建功績,薪資一路調升至5萬元。但二十年來原地踏步的員工A,竟也因為每日按時打卡上下班,並做到工作最基本的要求,而薪資逐年調升至同樣的五萬元。明明員工B貢獻很大,但領的薪水跟員工A相同。

或許有人會覺得員工B用三年的時間就得到員工A花20年光陰才得到的5萬塊薪水,公司已經有給予不同等級的薪酬了。
有這樣的疑惑產生就是我們還是太看重年資了。
我們換個角度看事情,「在現在這個當下」,員工B帶給公司的貢獻值遠遠大於員工A,但兩人在現在這個當下的薪水卻相同。
我們加入個員工C來看,可能更容易理解:同部門有另外一個同樣進公司三年的員工C,雖然貢獻明顯比不上員工B,但事實上員工C的表現跟員工A差不多,代表員工C帶給公司的貢獻與員工A相同,但我們不會給員工C五萬元的薪水。
上述例子很明顯,薪資並沒有真實的與員工的績效有正相關,但很明顯與年資有正相關。

年資無用嗎?
其實我還是認可年資可以是薪資結構調整的其中一個因子,因為穩定的員工,也是一間公司穩定運作所需要的人,因此能待的久,確實對於公司穩定運行有所幫助。但若我們要將年資因子加入薪資調整結構,應該要設定兩個條件:
  • 須設定上限:可能最多五年,超過五年以上的年資累積就不再影響薪水,從薪資結構中剃除。
  • 不同部門權重不同:現場製造單位,資深的師傅具備有專業的技術與生產的經驗,權重可以比較高。業務單位,看業績說話,權重可以降低。
公司付錢給員工,所購買的應該是員工的貢獻,而非員工的時間。
但因為貢獻值太難訂出評量標準,時間很好計算,因此絕大多數的公司對於年資這個容易計算的因子總是無法割捨。而且年資越高薪水越高制度,公司內部大多員工會得利,因此很少有人會質疑這樣的制度。更現實的是絕大部分公司做到能夠決定員工薪資計算的單位,都是拿到年資優勢的人,這樣的人怎麼可能砍掉年資這個因子讓自己原本具備有的優勢不見。
公司薪資結構若非常明顯呈現出工作越久,薪水越高的明顯態勢,會讓員工誤以為自己是以時間換取薪資,不論有無功勞,多少也有苦勞。我認為這是錯誤的想法。
難道苦勞不算是貢獻嗎? 我很努力啊,只是天賦有限沒辦法像其他人一樣有亮眼的表現。若我們天賦如此,就要接受其他人可以拿更好薪水的現實,即使這個其他人年資只有一年。
但人性讓我們很難接受這個這件事情。就因為人性很難接受這個事實,這樣的狀況很容易演變成社內風暴。為了降低公司內部人與人之間的衝突性,久而久之年資就變成了多數公司調薪的因子之一,薪資也變成了不能公開討論的議題。

回過頭來看我們自己。
我們的資歷是一張亮眼的成績單還是一張年資集點卡? 認為只要集滿一定點數,就能換來更高的薪資?
因為我認同美式企業看績效的制度,因此我會追求績效=薪酬。但有人期望的可能只是穩定,追求的是年資=薪酬。我認為兩種看法都正確,只要能夠正視自己的位置,接受自己的位置。
因為我是追求績效=薪酬的人,因此我會時時警惕,不讓自己的價值只剩下年資可以講,時時回顧自己的表現是否達到要求,不會只做到最低限度就滿足了。同樣的我相信具備跟我一樣想法的人,對於年資越高領越多的薪資結構不會太滿意。
我認為薪資結構的僵化就是追求金錢的高績效員工不斷跳槽的原因。
僵化跟制度化不一樣,若我們能設計出能讓高績效員工滿意的薪資結構,同時也能讓剩餘80%一般員工滿意的薪資制度,相信可以在讓大多數員工滿意的情況下留住大部分的優質員工。我認為股票薪酬是一個可納入薪資結構中,用來滿足高績效員工的手段之一。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還請按下右邊欄位〔訂閱〕、〔追蹤〕或〔贊助〕。
業務可頌 杭特
  • 有沒有一間公司的薪資結構完全就是參照年資做越久領越多? 有喔,「公營機構」。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B2B業務行銷 筆者是專職於國際B2B業務行銷的工作者,以旅行國家或城市來說,在台灣應該是PR99的等級,數十個國家,數百個城市。在2024年末改任職於一間德國公司,也是擔任國際B2B業務行銷的工作。本專欄主要分享B2B工作中的案例、觀念、經驗,與在德國公司的工作日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在我還是中小學時期,當時網路才剛剛興起,還是DOS、倚天中文系統的時代。 爾後BBS論壇興起,接下來出現了windows 3.1作業系統,從那時候起,各式各樣的資訊在很短的時間內開始流向Internet。 標題 第一段 主文 透過以下兩篇範例來說明: 未特意編排的文章 確認需求:工廠會需要彎管機。
在B2B的業界,一間有規模的大公司,通常會有專門的行銷部門或是PM來製作標準版的產品介紹資料,而業務就只能使用這些標準的介紹資料,不能隨意的編修。這樣有個好處,就是我們可以確保全球代理商收到的資訊是一致且正確的。且代理商的目標會與品牌廠的目標一致。 更多時候會是兩個部門間彼此的角力。
前一篇文章有提到我是這樣定義品牌的: 「品牌」所涵蓋的領域,包括商譽、產品、企業文化以及整體營運的管理所展現出來的綜合實力的外在形象,是一間企業所提供的產品或服務在市場上累積起來的聲譽的加總。因此,品牌不是單純的圖形或文字的象徵,而是企業競爭力的總和。 寫在前面: 如何衡量自己的品牌價值? 產品
這篇是閒聊文~ 最近出差日本,去拜訪新客戶與老客戶,順便也看看2022年的JIWS展。 JIWS是金屬加工業界,世界三大展覽之一。 附註:一個攤位那個展是主辦方規定的,每間廠商都只能一個攤位。在北美很多這樣的展覽,屬於區域性的小型展覽。 美國: 顧攤位的人都很認情的招呼路過的人。都會有櫃台。
看到一個影片在講千禧世代 影片中所謂的「千禧世代」泛指1984年後出生的工作者,他們在2005年之後大量進入企業,也帶來職場文化的衝擊。也有人定義是1980~2000年左右這段時間出生的人。 影片連結:七、八年級生的職場悲歌「千禧世代在職場上出了什麼問題」 家庭教養 科技 沒耐心,渴求立即的滿足感
雖然教人開發與談代理權的資訊已經很少了,但收回代理權的資訊更少。筆者用自身的經歷整理以下的方式,給還沒有相關經驗的B2B國際業務做參考。 首先要先思考,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我們會想要回收既有代理商的代理權?為什麼想要在已經有代理商的市場找新的代理商? 而不是想辦法培養,教育既有代理商? 漸進式進行。
在我還是中小學時期,當時網路才剛剛興起,還是DOS、倚天中文系統的時代。 爾後BBS論壇興起,接下來出現了windows 3.1作業系統,從那時候起,各式各樣的資訊在很短的時間內開始流向Internet。 標題 第一段 主文 透過以下兩篇範例來說明: 未特意編排的文章 確認需求:工廠會需要彎管機。
在B2B的業界,一間有規模的大公司,通常會有專門的行銷部門或是PM來製作標準版的產品介紹資料,而業務就只能使用這些標準的介紹資料,不能隨意的編修。這樣有個好處,就是我們可以確保全球代理商收到的資訊是一致且正確的。且代理商的目標會與品牌廠的目標一致。 更多時候會是兩個部門間彼此的角力。
前一篇文章有提到我是這樣定義品牌的: 「品牌」所涵蓋的領域,包括商譽、產品、企業文化以及整體營運的管理所展現出來的綜合實力的外在形象,是一間企業所提供的產品或服務在市場上累積起來的聲譽的加總。因此,品牌不是單純的圖形或文字的象徵,而是企業競爭力的總和。 寫在前面: 如何衡量自己的品牌價值? 產品
這篇是閒聊文~ 最近出差日本,去拜訪新客戶與老客戶,順便也看看2022年的JIWS展。 JIWS是金屬加工業界,世界三大展覽之一。 附註:一個攤位那個展是主辦方規定的,每間廠商都只能一個攤位。在北美很多這樣的展覽,屬於區域性的小型展覽。 美國: 顧攤位的人都很認情的招呼路過的人。都會有櫃台。
看到一個影片在講千禧世代 影片中所謂的「千禧世代」泛指1984年後出生的工作者,他們在2005年之後大量進入企業,也帶來職場文化的衝擊。也有人定義是1980~2000年左右這段時間出生的人。 影片連結:七、八年級生的職場悲歌「千禧世代在職場上出了什麼問題」 家庭教養 科技 沒耐心,渴求立即的滿足感
雖然教人開發與談代理權的資訊已經很少了,但收回代理權的資訊更少。筆者用自身的經歷整理以下的方式,給還沒有相關經驗的B2B國際業務做參考。 首先要先思考,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我們會想要回收既有代理商的代理權?為什麼想要在已經有代理商的市場找新的代理商? 而不是想辦法培養,教育既有代理商? 漸進式進行。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探討了三種不同的職業心態:為收入負責、無償貢獻以及自我實現。透過個人經歷,作者分享瞭如何從單純為薪水工作,轉變為更具價值和意義的職業態度。本文強調了積極承擔責任能夠促進個人成長,以及對社會的貢獻,最終實現職業的全面成功,並不是單純以金錢為唯一標準。
Thumbnail
最初階的工作者專注於個人利益,對組織成就無感,而成熟工作者則能從組織及公司利益出發,人的初始設定就是自利,我們要如何擴大自己的格局,成為一位成熟的工作者,則是職場的重要課題。
Thumbnail
現代職場中,許多人都有過這樣的疑惑:究竟要不要接受升遷當主管?表面上看,當了主管似乎意味著更高的地位、更好的薪資待遇。但實際上,這個決定可能沒有想像中那麼簡單。 近日,一位資深HR專家在社群平台上分享了一個有趣的案例。小美,一位30出頭的行銷專員,在公司工作已有5年。她的表現一直很出色,主管也多次
Thumbnail
小王是一名經歷豐富的職場老手,工作多年,換過不少公司。他自信滿滿地認為,自己擁有豐富的經驗,應該能夠在職場上獲得越來越高的薪水。然而,現實卻給了他一個大大的耳光——每次跳槽,他的薪水不僅沒有增加,反而越來越少。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Thumbnail
老闆要多給員工一些錢,好事一樁。 但是,要給之前請想清楚,這些錢是工資嗎?還是不是工資? 是工資,那好處理呀,勞健保跟勞退就隨著級距調整提撥,當然每小時(日)加班費工資額也會提高,還有擬制工資(特休不休假工資) 結算也會增加。 若不是工資,那得說明定義清楚,重點是主管機關跟行政法院要採信於你才
Thumbnail
在三月份,我前往清大參加了一場協助履歷健檢的活動,偶然間聽到了同學們在現場討論公司的薪資福利。 A同學:「聽說xxx公司的福利待遇相當不錯。」 B同學:「是嗎?每個月的薪資能達到10萬嗎?如果不行的話,我想都不用考慮了。」 或許這段對話讓你想起了自己和家人曾經的討論嗎?
Thumbnail
許多人在應徵工作時,時常發現提出的薪資要求並不能被很好的滿足。這篇文章指出了很多影響薪資的因素,也提供了一些談薪水的方法。
Thumbnail
─ 寫在工廠氣爆後的勞資心態 對新世代工作者 隨工作者認知成長,「我有多少能力是我的本事,我願意為你付出多少能力是你的本事。」的觀念逐漸成熟。當工作者在衡量薪酬與去留時,逐漸改變為,除了實質金錢回饋,這份工作所提供的尊重也是重要平衡點,包含「對我的生命的尊重」、「對我的價值的尊重」。 對領
Thumbnail
探討業務同仁「領多少薪水,做多少事」思維,文章指出這種觀念可能忽略工作的內在價值,僅以薪水衡量。薪水是否等同於工作價值,以及這種思維對未來的影響成為討論焦點。提倡超越薪水思維,挑戰傳統觀念,注重工作的滿足感和成就。勇敢探索個人工作價值,使工作不僅是換取薪水的交易,而成為實現夢想和發揮所長的平台。
Thumbnail
行政法院判斷「工資」的二項原則基準為: 「勞務對價性」及「給付經常性」。 經常性給與一詞,法令無明文解釋,但應指非臨時起意且非與工作無關之給與而言。 是不是工資又與公司發放辦法特別有關係。失之毫釐,差之千里。 個案年終獎金被法院認定是工資:    員工手冊第四章第4.07條規定: 凡在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探討了三種不同的職業心態:為收入負責、無償貢獻以及自我實現。透過個人經歷,作者分享瞭如何從單純為薪水工作,轉變為更具價值和意義的職業態度。本文強調了積極承擔責任能夠促進個人成長,以及對社會的貢獻,最終實現職業的全面成功,並不是單純以金錢為唯一標準。
Thumbnail
最初階的工作者專注於個人利益,對組織成就無感,而成熟工作者則能從組織及公司利益出發,人的初始設定就是自利,我們要如何擴大自己的格局,成為一位成熟的工作者,則是職場的重要課題。
Thumbnail
現代職場中,許多人都有過這樣的疑惑:究竟要不要接受升遷當主管?表面上看,當了主管似乎意味著更高的地位、更好的薪資待遇。但實際上,這個決定可能沒有想像中那麼簡單。 近日,一位資深HR專家在社群平台上分享了一個有趣的案例。小美,一位30出頭的行銷專員,在公司工作已有5年。她的表現一直很出色,主管也多次
Thumbnail
小王是一名經歷豐富的職場老手,工作多年,換過不少公司。他自信滿滿地認為,自己擁有豐富的經驗,應該能夠在職場上獲得越來越高的薪水。然而,現實卻給了他一個大大的耳光——每次跳槽,他的薪水不僅沒有增加,反而越來越少。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Thumbnail
老闆要多給員工一些錢,好事一樁。 但是,要給之前請想清楚,這些錢是工資嗎?還是不是工資? 是工資,那好處理呀,勞健保跟勞退就隨著級距調整提撥,當然每小時(日)加班費工資額也會提高,還有擬制工資(特休不休假工資) 結算也會增加。 若不是工資,那得說明定義清楚,重點是主管機關跟行政法院要採信於你才
Thumbnail
在三月份,我前往清大參加了一場協助履歷健檢的活動,偶然間聽到了同學們在現場討論公司的薪資福利。 A同學:「聽說xxx公司的福利待遇相當不錯。」 B同學:「是嗎?每個月的薪資能達到10萬嗎?如果不行的話,我想都不用考慮了。」 或許這段對話讓你想起了自己和家人曾經的討論嗎?
Thumbnail
許多人在應徵工作時,時常發現提出的薪資要求並不能被很好的滿足。這篇文章指出了很多影響薪資的因素,也提供了一些談薪水的方法。
Thumbnail
─ 寫在工廠氣爆後的勞資心態 對新世代工作者 隨工作者認知成長,「我有多少能力是我的本事,我願意為你付出多少能力是你的本事。」的觀念逐漸成熟。當工作者在衡量薪酬與去留時,逐漸改變為,除了實質金錢回饋,這份工作所提供的尊重也是重要平衡點,包含「對我的生命的尊重」、「對我的價值的尊重」。 對領
Thumbnail
探討業務同仁「領多少薪水,做多少事」思維,文章指出這種觀念可能忽略工作的內在價值,僅以薪水衡量。薪水是否等同於工作價值,以及這種思維對未來的影響成為討論焦點。提倡超越薪水思維,挑戰傳統觀念,注重工作的滿足感和成就。勇敢探索個人工作價值,使工作不僅是換取薪水的交易,而成為實現夢想和發揮所長的平台。
Thumbnail
行政法院判斷「工資」的二項原則基準為: 「勞務對價性」及「給付經常性」。 經常性給與一詞,法令無明文解釋,但應指非臨時起意且非與工作無關之給與而言。 是不是工資又與公司發放辦法特別有關係。失之毫釐,差之千里。 個案年終獎金被法院認定是工資:    員工手冊第四章第4.07條規定: 凡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