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涼池畔》003《以法為贈禮》三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良因法師 著


阿姜·查:
「心」是什麼?心並不真的是什麼「東西」,依照傳統上的說法,心就是那個能夠去感覺或意識的;那感覺、接受以及經驗一切法塵的就稱作「心」。當下這個時刻就有心——當我正在對你們說話時,心自認到我正在說什麼;聲音透過耳朵,你們知道我在說什麼。那個經驗到這些的,就叫做「心」。

心,
並沒有任何的自我或實體,
也無任何的相狀,
它只是在「經驗心理活動」,
如此而已!

如果我們能教導這顆心擁有正見,它就不會有任何的麻煩出現,它將能平靜自在。

心是心,法塵是法塵,法塵並不是心,心也不是法塵。

為了能讓我們清楚了解我們的心和在我們心中的法塵,我們說,能接受法塵突然「啵」地闖進來的,就是心。

當心和它的物件兩者互相接觸時,會生起感覺。

這其中,有些是好的感覺,有些是壞的感覺;有些是冷的感覺,有些是熱的感覺。各式各樣都有。而如果不用智慧去處理這些感覺的話,心就會被擾亂!

raw-image

禪坐是開展「心」的方法,能使心成為「智慧生起」的基礎。這裡頭,「呼吸」是生理的基礎,我們稱作─「安那般那沙地」(anapanasati) 或「觀呼吸」。在這裡,我們以呼吸當作我們心理的物件。我們以呼吸做為禪修的物件,只因它最簡單,而且自古以來它就是禪修的核心。


raw-image

良因曰:

我們常希望我們的「心」不被外境所動,因此觀察外境生滅,我的「心」不生滅,所以安住在這生滅心上……如果沒有去體驗這念活動心的無常性,很容易就將這念生滅無常的心當成真我,而守在「我執」中,卻以為是安住於自性。這樣的修行, 雖然表面上煩惱也是漸漸不活動,但是實際上是不斷地加持我執的。

所以要了解真正大乘圓頓之理,要有空觀的基礎,才不會錯認消息。
空觀基礎中,又以觀察「無常」為下手處
因此,先安定下來,練習看自己的心,這是基礎入門的功夫。
透過對心的觀察後,了知能觀的心、所觀的境, 都只是作用,真實性不可得。

在此基礎之上,再談「心」不被外境所動,才不會落入自性執中,也才能真正構成大乘止觀的基礎。差之毫釐,失之千里, 基礎非常重要 !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鋼骨佛心的沙龍
77會員
641內容數
內含照因老和尚略傳及甘露法語上、下兩冊 由四眾弟子們編輯整理,緬懷老人家往日行儀,俾令見聞者普潤法雨。祈願老和尚早日倒駕慈航,廣度群品。
鋼骨佛心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11/06
良因法師 著 岡波巴大師: 常念十項「應當實行」之事 ( 一 ) 學佛以後,就不應在世法和人群中廝混,應當如法去修持。 ( 二 ) 應該離開家鄉到遠方去,身無依仗,心無貪著地去修行。 ( 三 ) 應該依止善妙的上師,心離驕慢,如教奉行地去修持。 ( 四 ) 在聞思上經過一番努力後,經常要少說話,一心
Thumbnail
2022/11/06
良因法師 著 岡波巴大師: 常念十項「應當實行」之事 ( 一 ) 學佛以後,就不應在世法和人群中廝混,應當如法去修持。 ( 二 ) 應該離開家鄉到遠方去,身無依仗,心無貪著地去修行。 ( 三 ) 應該依止善妙的上師,心離驕慢,如教奉行地去修持。 ( 四 ) 在聞思上經過一番努力後,經常要少說話,一心
Thumbnail
2022/11/06
良因法師 著 岡波巴大師: 常念十項「應當謹記」之事 ( 一 ) 外顯諸境皆屬迷幻無有真實,應當謹記。 ( 二 ) 內之心性無有吾我,空空如也,應當謹記。 ( 三 ) 心中的妄念解應緣而生,率爾無體,應當謹記。 ( 四 ) 四大所成之身體及語業,皆是有為法,無常無住,應當謹記。 ( 五 ) 眾生之一
Thumbnail
2022/11/06
良因法師 著 岡波巴大師: 常念十項「應當謹記」之事 ( 一 ) 外顯諸境皆屬迷幻無有真實,應當謹記。 ( 二 ) 內之心性無有吾我,空空如也,應當謹記。 ( 三 ) 心中的妄念解應緣而生,率爾無體,應當謹記。 ( 四 ) 四大所成之身體及語業,皆是有為法,無常無住,應當謹記。 ( 五 ) 眾生之一
Thumbnail
2022/11/06
良因法師 著 岡波巴大師: 常念十項「不應捨」之法 ( 一 ) 不要捨棄慈悲,因為慈悲是利他之根本。 ( 二 ) 不要捨棄外境之現象,因為一切外境之顯現,皆是由心性自顯之光明。 ( 三 ) 不要捨棄一切妄念,因為它們都是法性之顯現遊戲。 ( 四 ) 不要一意捨棄煩惱,因為煩惱能令行者憶起智慧。 (
Thumbnail
2022/11/06
良因法師 著 岡波巴大師: 常念十項「不應捨」之法 ( 一 ) 不要捨棄慈悲,因為慈悲是利他之根本。 ( 二 ) 不要捨棄外境之現象,因為一切外境之顯現,皆是由心性自顯之光明。 ( 三 ) 不要捨棄一切妄念,因為它們都是法性之顯現遊戲。 ( 四 ) 不要一意捨棄煩惱,因為煩惱能令行者憶起智慧。 (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是心作佛」,你想佛,就是你這個心在作佛。你這個心本身,「是心」,這個心就「是佛」。所以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從你心的想念裏頭就産生了。我們這起心在念佛,我們念念之間念佛,這就是「是心在作佛」,你在修。你作佛的心就本來是佛嘛,這我們自己就是「妙明真心」,就是「佛心」,就是「法性」。
Thumbnail
「是心作佛」,你想佛,就是你這個心在作佛。你這個心本身,「是心」,這個心就「是佛」。所以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從你心的想念裏頭就産生了。我們這起心在念佛,我們念念之間念佛,這就是「是心在作佛」,你在修。你作佛的心就本來是佛嘛,這我們自己就是「妙明真心」,就是「佛心」,就是「法性」。
Thumbnail
願此三十二拜文,久住於世,令有緣眾生,深信受持,正念念佛。 【一心觀禮,佛由心生,心隨佛現,心外無境,全佛是心,境外無心,全他即自,洪名正彰自性,淨土方顯唯心,感應道交,呼應同時,十萬億程,去此不遠,心作心是,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Thumbnail
願此三十二拜文,久住於世,令有緣眾生,深信受持,正念念佛。 【一心觀禮,佛由心生,心隨佛現,心外無境,全佛是心,境外無心,全他即自,洪名正彰自性,淨土方顯唯心,感應道交,呼應同時,十萬億程,去此不遠,心作心是,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參加內觀課程的心得,詳細描述了作者面對身體健康的執著,並且再次體認佛法是修心,重點不在於出現何種感受,而是如何透過觀察感受來消融心的習氣反應。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參加內觀課程的心得,詳細描述了作者面對身體健康的執著,並且再次體認佛法是修心,重點不在於出現何種感受,而是如何透過觀察感受來消融心的習氣反應。
Thumbnail
證得清淨的自性,禪宗講「明心見性」。「明心」如何?明心本淨,明白自己心的實相,知道心本來是清淨無染著的。「見性」如何?見性本空,親見自己的自性,知道它與佛性無二,裡面是空性,空性而具證見,雖然是真空但含藏一切妙有。所以,不管修什麼法門,著重在慈善、禪修、苦行、繞塔經行、誦經......著
Thumbnail
證得清淨的自性,禪宗講「明心見性」。「明心」如何?明心本淨,明白自己心的實相,知道心本來是清淨無染著的。「見性」如何?見性本空,親見自己的自性,知道它與佛性無二,裡面是空性,空性而具證見,雖然是真空但含藏一切妙有。所以,不管修什麼法門,著重在慈善、禪修、苦行、繞塔經行、誦經......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