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分享:《錯不在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你有聽過「認知失調(Cognitive dissonance)」嗎?

這是一個於1950年代由社會心理學家提出的名詞,簡單來說,就是人心中有兩種不協調,互相矛盾的觀點、態度、信念、或見解時,會陷入精神緊繃的狀態。而為了消弭這樣的不協調感,人會傾向為其中一方進行自我辯護,來達到心理上的一致性,讓自己能舒坦地睡個好覺。
很多講人際關係和職場的著作都會提到認知失調的運用,可能不少人都有聽過:
「要和對自己不友善的人建立友好關係,需要做的不是給他幫助,而是請他給自己幫助。」
因為一般人很難拒絕對方要求的舉手之勞,像是借本書或是幫忙搬個重物,當人幫忙自己不喜歡的人時,就會開始陷入認知失調:
「明明我就很討厭他,我怎麼還是幫他了?」
「仔細想想,可能他其實人也沒那麼差吧?這樣我幫他個忙也是滿合理的」
於是敵意就會日漸下降。
而這個概念很好地解釋為什麼人總是傾向為自己的過錯找理由:「我不是壞人阿,我怎麼會犯這個錯?一定因為….害的」於是說服自己鑄下的錯是「必要之惡」
自我辯護比說謊更難改正,跟大眾說謊的人清楚知道自己是在說謊,可能會因罪惡感的累積或被強力證據的戳破而承認錯誤。但自我辯護則是認為犯下的那些客觀上的錯都是情有可原,所以總結來說,錯不在我。無論遭到怎麼樣的質疑,都有很強的信念認為,自己沒有錯。
這本書就是從多個面向剖析認知失調所帶來的各種災難,人很容易在不斷的自我辯護之中,將所有人推向無盡深淵。

最經典的範例

1998年一群科學家在頂尖期刊Lancet發表:自閉症和接種MMR(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疫苗呈正相關,於是有些自閉症孩童的父母釋懷了,不是我基因不好,而是疫苗的錯,有些剛生下小孩的父母恐慌了,他們拒絕帶小孩去施打MMR,而數年後,這篇研究被爆出第一作者Andrew Wakefield收了自閉症孩童父母所聘請了律師團的80萬美金,請他研究自閉症是不是打MMR的關係。即使他本人始終聲稱他沒有受到利益衝突影響研究結果,但其他共同作者們都撤回的這個研究成果,日後的研究也不斷指出自閉症和MMR沒有明顯關聯。
研究結論已經被推翻,那當初拒絕帶孩童打疫苗的父母呢?
「當初我為了孩子好不給小孩打疫苗」
vs
「現在政府和衛生專家說我的行為對小孩有害」
他們陷入這樣的認知失調後,理所當然啟動了自我辯護:「我們當然是個好父母,那些人說的都是胡扯」,而繼續一意孤行。美國於2000年曾宣布麻疹絕跡,結果2019年的罹病人數卻創25年來新高,很難說跟這個事件沒有關聯。

在自我辯護時,「偏見」常常是強而有力的工具

最令人不堪的就是種族偏見,人類總愛同種相殘,即使所有人種的基因都像到不行,人們還是喜歡區分彼此,當被提及為何社會上的高階管理職都是白人擔當時,他們會說因為黑人比較笨,能力比較差;當被問到女性的同工不同酬時,他們會說男人的產出通常還是比較高;華人到美國找工作備受排擠時,他們會說因為華人都是嗜血沒人性的噁心貪心鬼。偏見與歧視讓壓迫者有很好的理由可以說服自己繼續壓迫他們,還可以睡個好覺。
認知失調與自我辯護也間接造成不少冤獄,當無罪者被不那麼正當的審問和逼供時,可能會因為審問者提出的假證據激發認知失調,進而懷疑自己的記憶,最後承認自己沒有做的事情。越清白,越沒有犯罪經驗的人越容易陷入這個窘境。而一個案子若已由司法機關做出判決,即使日後出現更有利的反證,檢察官或法官也有可能因為「我就是正義」、「當初是認真又誠實的在辦案」的心態,而說服自己新發現的證據只不過是偽證。

戰爭中的軍人也有很高的自我辯護需求

若兩邊陣營的軍人互相交火,開槍打死人並不會有太強烈的認知失調感,因為不是你死,就是我亡,這是戰爭,對敵軍的殺戮無可厚非。然而,若掃射一棟建築物發現屍體只是住著老弱婦孺的民宅,或是轟炸完才發現是醫院而不是軍用設施時,認知失調就會出來作怪了。
「我是榮耀的軍人,不會濫殺無辜」
「那這些平民和病患怎麼會死在我手下?」
於是開始自我辯護:
「OK,都是因為他們蠢,明明打仗了還不撤離」
「醫院該蓋得像醫院,沒事為何長得像基地?」
一旦轉念成功,再多殺一些平民,炸毀一些民用設施,也都不會再做惡夢了。

自我辯護也決定了婚姻的成敗

人犯錯,硬要分類的話可以分為外部原因和內在原因。我做了好事是因為我是好人;你說我做錯了?錯不在我。
像是如果人被詐騙成功,會歸咎於電話那頭實在太有說服力(外部原因),而不是自己太笨(內在原因)。而在路上被遊說而捐錢給公益團體,就會說是因為自己具有慈善精神(內在原因),而不是勸募員太有魅力(外部原因)。
夫妻之間本來就會有衝突和摩擦,自我辯護的方向,會決定是感情融洽還是漸行漸遠。老公最近出手不太大方,有人想的是他不再愛我,有人想的是可能最近被減薪,股票賠錢;老婆最近發脾氣頻率增加,有人想的是她這人就是難伺候,有人想的是可能剛好工作不順,還是生病或月經來。
歸咎於內在原因,會逐漸覺得這人面目可憎
考量到外在原因,心中的不滿很快就能釋懷。
本書還有更多面向有精彩的例證,礙於篇幅就先分享到這邊,我認為本書對於人類行為剖析的重要性並不亞於「雜訊」,衷心推薦:「錯已鑄成,但錯不在我」
avatar-img
44會員
120內容數
每個月精選至少六本各種領域的書籍,完整讀完後的心得分享與作品介紹,內容也同時發布於Facebook粉專《這書,有讀》,以及instagram ID: ialreadyreadthisbook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少鋒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本書作者栖來光,是因為婚姻來到台灣,也已經定居超過15年的日本女性。這樣特殊的生活經歷,讓她能以很精準的視角看到台灣與日本在不同層面上的優缺,以及能夠互相學習補足之處。而過去幾年她大多將文章發佈於日本的網路平台,其中數篇也得到百萬次的迴響,這些內容經過翻譯與整理後,這本書才於2022年春季於台灣出版
「服務是獨白,款待是對話。」—欣葉副董-鐘雅玲 在資訊極度透明的網路時代,光靠著商品本質的差異,已經很難創造足夠的利潤。更多時候,消費者關注的是品牌的理念,及產品的附加價值,而這兩者都跟「服務」脫不了關係。
「即使沒有成功的事業,人也是有價值的,人生也是有意義的」
在《瘋ChatGPT》中,我們了解到NLP這塊領域的現況與未來展望,但書中對於實作方面並沒有太多的著墨,若已經開始試用ChatGPT卻還不得要領,覺得它的回答都不甚滿意的人,可以來翻翻這本《ChatGPT與AI繪圖》
距離ChatGPT上線也快四個月了,雖然網路上的相關文章已經不少,但為了點擊率與完讀率,大多篇幅都不敢太長,在理解門檻較高的細節上,也很常避而不談,不容易滿足想對這個風潮的前因後果有更深了解的人。今年三月出版的《瘋ChatGPT》在則這一塊做了很不錯的統整,應能符合大多數求知慾旺盛的讀者們的期待。
每一位計程車司機都有故事。 本書作者畢德歐夫(筆名),是一位理財作家,臉書粉絲專頁約有3萬多位追蹤,也定期有舉辦實體理財課程,時常滑FB的人應該多少都對這名字有些印象。他在台北很常搭計程車移動,也時常與計程車司機互動與對話,並將比較印象深刻的內容分享在他的粉專,這本書即是將對話中的精華整理後而誕生的
本書作者栖來光,是因為婚姻來到台灣,也已經定居超過15年的日本女性。這樣特殊的生活經歷,讓她能以很精準的視角看到台灣與日本在不同層面上的優缺,以及能夠互相學習補足之處。而過去幾年她大多將文章發佈於日本的網路平台,其中數篇也得到百萬次的迴響,這些內容經過翻譯與整理後,這本書才於2022年春季於台灣出版
「服務是獨白,款待是對話。」—欣葉副董-鐘雅玲 在資訊極度透明的網路時代,光靠著商品本質的差異,已經很難創造足夠的利潤。更多時候,消費者關注的是品牌的理念,及產品的附加價值,而這兩者都跟「服務」脫不了關係。
「即使沒有成功的事業,人也是有價值的,人生也是有意義的」
在《瘋ChatGPT》中,我們了解到NLP這塊領域的現況與未來展望,但書中對於實作方面並沒有太多的著墨,若已經開始試用ChatGPT卻還不得要領,覺得它的回答都不甚滿意的人,可以來翻翻這本《ChatGPT與AI繪圖》
距離ChatGPT上線也快四個月了,雖然網路上的相關文章已經不少,但為了點擊率與完讀率,大多篇幅都不敢太長,在理解門檻較高的細節上,也很常避而不談,不容易滿足想對這個風潮的前因後果有更深了解的人。今年三月出版的《瘋ChatGPT》在則這一塊做了很不錯的統整,應能符合大多數求知慾旺盛的讀者們的期待。
每一位計程車司機都有故事。 本書作者畢德歐夫(筆名),是一位理財作家,臉書粉絲專頁約有3萬多位追蹤,也定期有舉辦實體理財課程,時常滑FB的人應該多少都對這名字有些印象。他在台北很常搭計程車移動,也時常與計程車司機互動與對話,並將比較印象深刻的內容分享在他的粉專,這本書即是將對話中的精華整理後而誕生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心理學有一個詞叫「rumination」(縈思),在這裡指人類像反芻食物一樣,不斷地在腦中重播負面事件,沉溺於負面情緒之中。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縈思的傾向,尤其是負面事件剛發生的時候。但這樣的人並不一定是心理韌性不夠強。我認為的其中一個可能是,我們只是太過認真看待世界,輕易就將自己毫無保留交付出去。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Thumbnail
現代人大多是自由的,然而自由的人並不總是能輕易發展出自己的想法。 看似自由實則失去了自己的聲音,成為單向度的人。 最近看馬庫色《單向度的人》、以及心理學「辯證行為治療(Dialectical Behavior Therapy)」都提到了辯證法這個偶爾出現、總是不知道在說什麼的東西,今天來聊聊它。
Thumbnail
認知失調(Cognitive Dissonance)是指當一個人同時擁有兩個或多個互相矛盾的信念、價值觀或態度時所產生的不愉快狀態。這種不適感會驅使我們改變其中一個信念或態度,以消除這種不一致。然而,這種改變並不總是理性的,往往會導致我們自欺欺人,無法正視和解決真正的問題。
  社會中最常談論生存競爭的那一群人,他們的「內捲式」爭鬥反而是對於生存競爭特別沒有幫助的行為。他們只是在人類這一物種、甚至是與他們有相近思想的文化種群中爭奪資源,透過擠壓了具相同生活模式者的生存空間,他們成功地表達了自己的這些行為與思路對生存的不利。
從來我只堅持自己沒錯,但是絕不去說別人錯了!這並不是我怕得罪人,而去選擇做了兩面人。而是對與錯,在不同的角度看起來,真的是有不一樣的判斷。 時常看到父子、母女在爭吵。我都是勸換個地方再吵吧!我怎麼可以說子女一定有錯呢?我不知道父母做過什麼樣的事,也沒受過子女可能受過的苦?輕飄飄的一句,子女本來就應
Thumbnail
情緒勒索這個詞,從2017年開始在台灣火紅之後似乎就一直沒有停下過,我第一本說書就是在探討情緒勒索的主題,欸...等等...真的別回去看了...我不是做效果,拜託黑歷史就別回頭了。通常面對情緒勒索,大部分的書籍都是建議撕票或者溝通,但多數環境其實是不允許我們這麼做的,畢竟還是有人情壓力債對吧。
Thumbnail
我做錯了什麼?為什麼不被認同? 成為家長們鬥爭的工具,體會到手足間的"比較心態", 擁有高敏特質的人,那些刺痛的話語"該如何"不往心裡去呢? "獨自承受著"這份被孤立的感覺,"害怕自己成為一個異類"。
Thumbnail
我們都堅持自己是對的,他人是錯的。但事實真的是如此嗎?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心理學有一個詞叫「rumination」(縈思),在這裡指人類像反芻食物一樣,不斷地在腦中重播負面事件,沉溺於負面情緒之中。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縈思的傾向,尤其是負面事件剛發生的時候。但這樣的人並不一定是心理韌性不夠強。我認為的其中一個可能是,我們只是太過認真看待世界,輕易就將自己毫無保留交付出去。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Thumbnail
現代人大多是自由的,然而自由的人並不總是能輕易發展出自己的想法。 看似自由實則失去了自己的聲音,成為單向度的人。 最近看馬庫色《單向度的人》、以及心理學「辯證行為治療(Dialectical Behavior Therapy)」都提到了辯證法這個偶爾出現、總是不知道在說什麼的東西,今天來聊聊它。
Thumbnail
認知失調(Cognitive Dissonance)是指當一個人同時擁有兩個或多個互相矛盾的信念、價值觀或態度時所產生的不愉快狀態。這種不適感會驅使我們改變其中一個信念或態度,以消除這種不一致。然而,這種改變並不總是理性的,往往會導致我們自欺欺人,無法正視和解決真正的問題。
  社會中最常談論生存競爭的那一群人,他們的「內捲式」爭鬥反而是對於生存競爭特別沒有幫助的行為。他們只是在人類這一物種、甚至是與他們有相近思想的文化種群中爭奪資源,透過擠壓了具相同生活模式者的生存空間,他們成功地表達了自己的這些行為與思路對生存的不利。
從來我只堅持自己沒錯,但是絕不去說別人錯了!這並不是我怕得罪人,而去選擇做了兩面人。而是對與錯,在不同的角度看起來,真的是有不一樣的判斷。 時常看到父子、母女在爭吵。我都是勸換個地方再吵吧!我怎麼可以說子女一定有錯呢?我不知道父母做過什麼樣的事,也沒受過子女可能受過的苦?輕飄飄的一句,子女本來就應
Thumbnail
情緒勒索這個詞,從2017年開始在台灣火紅之後似乎就一直沒有停下過,我第一本說書就是在探討情緒勒索的主題,欸...等等...真的別回去看了...我不是做效果,拜託黑歷史就別回頭了。通常面對情緒勒索,大部分的書籍都是建議撕票或者溝通,但多數環境其實是不允許我們這麼做的,畢竟還是有人情壓力債對吧。
Thumbnail
我做錯了什麼?為什麼不被認同? 成為家長們鬥爭的工具,體會到手足間的"比較心態", 擁有高敏特質的人,那些刺痛的話語"該如何"不往心裡去呢? "獨自承受著"這份被孤立的感覺,"害怕自己成為一個異類"。
Thumbnail
我們都堅持自己是對的,他人是錯的。但事實真的是如此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