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多數學生認為尋求心理諮商協助是件正常的事情。雖然他們的觀念正確,真正遇到壓力和心事時尋求協助的學生卻寥寥無幾。近八成的學生遇到無法承受的壓力不會尋求專業協助。造成這樣的原因包含了不想和不熟的人談心事、認為老師可能散播諮商內容等種種原因,導致學生對到輔導室諮詢有所顧慮。
而在尋求幫助前也要對自身狀況有所察覺。在我們為國高中生製作的表單數據中,有一半比例的同學自認為了解自身心理狀態並在有問題時會適當處理。這是否代表著其餘的學生不善於處理自身情緒?而造成這樣的原因又是什麼呢?
學生為何不願主動走進輔導室?問題人盡皆知卻無人正視
1.傳統觀念難以剷除
由於東西方的觀念差異,東方相對西方社會不提倡直接表達自己的情緒。在西方的教育中,老師與學生是對等的,東方則認為老師是「威權」的代表 。我們所認知的克制、隱藏情緒等都被視為是有內涵的表現,以至雙方文化對心理諮商的認知有落差,也造成東方的學生進到輔導室諮詢的意願不如西方高。東方的教育制度導致學生不敢進到輔導室諮詢,甚至將它視為羞恥的事。
身邊有你認為應尋求心理專業協助卻無採取行動的同學嗎?
在上方圖片中顯示三分之一的人身邊出現應尋求專業協助卻無採取行動的同學。而他們出現什麼樣的情況會讓他們出現這樣想法?在大家的回覆中包括出現情緒極端、異常焦慮、在大家面前看起來沒事但私底下狀況不佳等。而令人驚訝的是,41則回覆就有11人表示身邊同學出現自殘行為。
2.標籤文化 :一個永不結束的陋習
害怕被貼上標籤的學生以及被貼上標籤後就成了「病患」的學生
據表單調查,約26%的學生表示自己不願去輔導室諮詢是因害怕被貼標籤。同學們接連提到「去輔導室諮詢感覺就像生了什麼病一樣」。不難發現,貼標籤ㄧ風氣仍舊存在於各國高中校內。對學生來說,同儕的三言兩語對他們的影響很大,若被說三道四勢必會影響到在校生活。就算學生不在意同儕的眼光,他們的心中仍舊會有這些刻板印象,這導致學生心理問題不斷地累加,待發覺後必然需要更長久的時間處理。而約50%的學生表示,如果同學不再隨意幫周遭的人貼標籤,他們更願意在需要協助時主動踏入輔導室。
怎麼樣的情況下會讓你在需要協助時更有意願踏入輔導室呢?
綜合上述兩點,東方相對壓抑的教育方式與擔心同儕以歧視眼神看待使得台灣學生都會「以為」自己沒事,沒有去輔導室諮詢的需求。因此在開頭提到的那50%認為了解自身心理狀態並會妥善處理的學生,也許只是一群仍未察覺自身狀況的學生而已。
3.老師散播資訊造成學信任感流失
根據去過輔導室諮詢的同學之實際案例及網上各相似案件,發現不少學校都出現輔導老師散播學生個案的行為。學生表示在另一位不熟的老師口中聽到自己只和輔導老師說的事,也有學生表示輔導老師會把同學諮詢的內容說出不過不會指名道姓。無論上述何種情況皆不應發生,這樣的行為會讓未找過輔導老師諮詢的學生有了自己的心事也被這樣揭露的疑慮。如果諮詢過的同學發現這樣的狀況,不僅會使學生對輔導室失去信任,還可能造成學生二度傷害。這樣長時間下來學生對輔導室的印象只會每況愈下。
為何學校難以織起政府期望的安全網? 政府規劃與實際成效的差異
從上文能明顯看出學校輔導室實際發揮的功效與政府的立意有不小差距。教育部在2014年立下《學生輔導法》,明訂各縣市應設學生輔導諮商中心,並規定學校輔導專業人員額。 公布的法規看似沒問題,為何學生與輔導室依舊如此陌生?對此,我們提出了兩大問題:
1.老師會接住我的心理上的困擾嗎?輔導室是心理輔導室還是升學規劃諮詢處?
輔導課主要針對生命教育及生涯規劃兩方面進行。輔導老師不但要備課升學相關知識還要和學生晤談,除此之外也許還有行政、家長等各方面問題需處理。這樣模糊的身份導致教職員分身乏術,也讓有心事的學生不確定老師真正的專業,是否能和輔導老師諮詢自身心理狀況。
根據表單調查,多數學生表示自己所在學校的輔導室更傾向升學規劃處,學生主動踏進輔導室多數是交輔導課作業。長期下來輔導室帶給學生的印象便固定在「升學」規劃,使學生忽略輔導室心理輔導的功能。
2.教職員頻繁的更換:資源的稀少性及不穩定性
教師的更換率及不穩定性使得學生和輔導老師長久建立的關係極可能在ㄧ夕間消失。一位老師平均待在一所學校的時間為5-6年,當薪資待遇和工作內容不符時會使教職員對學校的信任有所縮減。而對學生來說,若自己固定的晤談老師離職了,他必然會降低對處室的信任。或許處室內有別的老師同樣能夠幫助此學生,不過輔導過程無法一次到位,一切仍需長期的互動才能培養信任感。
再者,教師和學生的比例嚴重不均。「我們通常都希望能夠把資源留給更需要的人,但這樣的狀態如果拿到教育場域裡,很容易淪為救急而無法「成就」孩子的不同。」(引用自林宗洧《消失的學校輔導室 「隱形兒少」說不出口的真心話》)大家會認為只有心理障礙等的同學才會去輔導室尋求協助,學生為了成為「主流」而隱藏自己真正情緒以及需要被幫助的需求。
改善問題的切入點
1. 生命教育與生涯規劃應定義成兩門不同科目 :
我們認為生命教育和生涯規劃截然不同。生命教育屬於心理教育,著重於了解自己以及他人的生命,生涯規劃談論的則是未來發展,兩者並無直接關係。
生涯規劃是對於未來的探索與大學相關資料的查詢,因此能適時用報告與學習單讓我們對未來職涯的想法與理解加深加廣,更能用學分推進我們的積極度。反之,生命教育是個主觀的議題,每個人對於一件事的看法跟想法不會完全相同,無法用對錯來決定,更不用說用分數衡量了。
想必大家都有經驗吧?輔導老師在生命教育課出了很多作業、學習單和報告。這也許是逼不得已,因為輔導在我們的升學體制中有算學分。不過這樣的規劃卻正在加劇一件事 : 頻繁的派作業只會讓學生對於該科的興趣跟熱忱下降,讓他們下意識覺得這是一個「任務」,只要達成任務就好了,忽略他們真正需要了解的事。
若將生命教育與生涯規劃定義成不同科目,而生命教育課不計分,且課程內容應著重於探索自我與修正大部分學生對心理諮詢誤解的想法。如此一來學生便能藉由兩者上課模式的不同了解該科性質。
生涯規劃教育與生命教育雖屬不同東西,但需相輔相成才能造就生命意義
2.增加輔導老師人數
教師人員的不足導致學校為填補輔導老師的空缺而讓其位置由並無心理輔導師執照的老師擔任。他們給予學生的建議不會像輔導老師一樣專業,這可能促使學生認為和輔導老師諮詢沒有實際幫助而失去信任。當具備升學專業知識(專門處理學生升學方面問題)的老師不足時,學校多數會先讓輔導老師頂替。然而,輔導老師的專業並非升學,一般教師也並非能夠給予學生專業的諮詢回覆。這樣一來,不但無法實際解決學生的問題,也導致學生在遇到問題時不知道該找哪位老師得到更專業的回答。
我們的觀點
國高中生的生活中充滿了壓力,學生在這條茫茫路上更需要專業的老師適時地給予協助。我們希望學生能對自己的心理狀態更有警覺心,不該因為課業繁忙,無暇顧及心理壓力而忽視,覺得不對勁時就該尋求幫助。
在尋求幫助的過程中,若同儕及師長都能以開放的角度接受並抱著「每個人都可能會有心理壓力,適當求助是正常的行為」之態度,到輔導室諮詢就不再會是需要躲躲藏藏或令人畏懼的事情。若輔導老師能不洩漏諮詢資訊給外人,或者在說出前能爭取學生同意,使學生能夠更信任他們的話,學生便更有意願到輔導室諮詢。
國高中校內輔導室的設立離教育部成立的初衷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未來還需要繼續努力。若師生、政府能適當相互配合,學生便能更健康的成長,學校輔導資源也能被妥善運用並發揮其效果。
高一亮孩記者/孫瑜婕、李筠捷、沈邑柔、陳禹誠 採訪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