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設計思考打造你的高中自主學習(上)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即將升高中的你,開始煩惱高中自主學習要做些什麼嗎?已經度過一年,自主學習時間卻還是渾渾噩噩毫無進展嗎?

高中新課綱實施後,高中生每週皆有2-3節課需安排彈性自主學習,目的是培養個人興趣及展現自學能力,希望同學們透過自主學習來探索自己的生涯規劃及個人興趣。但是同學們以往習慣單方面接受教師家長安排,現在拿到一周黃金二小時的自主權時,卻感到無所適從。

同學們的自主學習時間,若不知道該如何找到自己的興趣及目標,就只能跟著人云亦云地參與線上課,盲目的參與小論文、專題等,如果能夠幸運找到自己的興趣也就罷了,但多數同學往往會因為所選擇的目標,與自身興趣天賦不契合,而衍生出各種怠惰、放棄狀態,甚至淪為自習、補眠、玩手機的時間,相當可惜。

正如我前一篇文章〈如何管理零碎時間,用「自主學習」探索學涯外的熱情所在?──《原子時間〉中所說的,當我們專注於自己喜歡的事物,才能夠讓生活擁有源源不絕的動力來源。到當我們建立課業以外的成就感,也許反而更能找回自己的人生自信心,讓課業生活也充滿動力。

正巧最近讀到了一些人生設計與生涯規畫相關的書籍,對於自主學習的主題擬定相當有啟發。

因此在這裡,我試著用設計思考中的「雙鑽模型」為架構,來分享如何運用書中提到的技巧,來設計思考高中的「自主學習」吧!

raw-image

雙鑽模型(the Double Diamond)如上圖所示,本文作為上篇,先處理前半段的從探索到定義的調查研究。下篇再討論第二輪的發展執行設計創造部分。

▋一、發散:自我探索

1.瘋狂發想N種可能

同學們常常一想到自己的功課很爛,於是就決定做學科能力加強,接著就在段考後宣告自己自習無效。或是先上網查自主學習,第一個看到線上課,然後就開始陷入線上課的搜尋當中,接著就發現,太難了看來我不適合讀大學……。或者進而推論自主學習無效的宣言。

發現了嗎?為了省時省力,一想到就去做的那個選項,往往只是讓你繼續停在原地,最後反而花了更多的代價。

而設計思考告訴我們,永遠不要碰上第一個點子就貿然投入。因為大腦通常是大懶蟲一隻,愈快擺脫問題越好,因此會釋放眾多正面化學物質,讓自己愛上第一個點子。

但事實上我們的第一個方案通常相當平庸,沒多少創意。因為人類的天性是先從明顯的答案想起,所以我們這裡不妨試著使用更好的發想工具,先不要立即挑選最明顯的那個答案。

 而我們應該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自主學習主題呢?

與其我們只限定在「對升學有幫助」這樣局限了思考範圍的一條路,作為思考的拓寬與發想,不如更擴大一點先探索自己所有可能性。從自己整體的天賦優勢出發去思考。

2.循線追蹤天賦線索

當然,我們不能只是問「你有什麼優勢?」就能找出答案,這種問題就像有人已經找不到鑰匙,你還一直逼問他「鑰匙」在哪裡一樣困難。我們要做的是透過具體的提問如「你最後一次看到鑰匙出現在哪裡?」「這段時間你去過哪裡?」幫助他去找到丟失的東西。

 根據《主人思維》一本書中提到,關於天賦的五大線索:

🔥快速學習、卓越展現:相對自己和相對他人學得更快、做得更好?一樣的時間,更快速上手;一樣的努力,更好的成果。有哪些事物的學習,讓你感覺自己是心中先有了一幅隱約的地圖,然後在學習過程中感到只是一一被驗證?

🔥進入心流:心流是一種專注力發揮到極致時,渾然忘我的體驗。可以回想自己做哪些事情時,會沉浸其中感受不到時間的流逝?

🔥敏銳度與細節掌握、自信感:雖然你平常不一定很有自信,但是當談到哪些特定領域時,你就能深刻把握,並且敏銳察覺細節並且妥善處理?

🔥創造性的靈活應用:針對正在學習的領域,你是否能夠有舉一反三的能力和獨到的見解?甚至能夠有屬於自己的全新理解與創造?

🔥獲得他人肯定:你做過哪些事情時,特別容易獲得其他人的讚美和肯定?通常就是你的天賦所在。自己擅長的東西容易習以為常,但從其他人的角度來看一目了然。

3.當自己的名偵探柯南

 除了這些線索之外,書中也有談到一個有趣活動:名偵探柯南。

想要找到自己的興趣天賦傾向,不妨從你平常追蹤的粉專、IG、收藏網站、手機APP、個人社群動態、行事曆、書櫃等等,試著盡量萃取出屬於你的生命主題或是關鍵字。這個步驟是讓你想起當你具體在做哪些事情時,會有美好的感受,並且做進一步的驗證。

此外,也可以找一找,你平常追蹤的或是心目中欣賞的名人中,找出三個role model,只要你覺得這些角色的人生很不錯、他們身上有些特質很棒、在做的事情或職業讓你欣賞,就可以入選。不用到崇拜,只要喜歡或欣賞即可。古人或現代人均可,挑選前三名紀錄喜歡他們的部分,萃取出幾個關鍵字,尤其是那些如果妳也擁有的話會覺得很棒的部分。然後回憶你過去的生命中有沒有比較相關的經驗。

例如:戴姿穎→奔馳球場永不放棄
電視劇最佳利益女主角方箏(律師)→是非分明能言善道。

而值得提醒的是,這個探索階段,你的點子最好越多越好。

根據《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一書中提到的設計思考原則,在我們的發想階段,點子一多,眼界也跟著寬廣了起來。拓寬思考範圍,更可能找到更多令人心動的點子。

而以往讓同學發散,常犯的問題是,同學們常常在這個階段就佇足不前,因為還沒找到最好的答案,所以不願意寫出來。

為什麼呢?因為這已經是在過早的開始自我批判了。批判是創意的敵人,我們的大腦被訓練得很好,老是用謹慎的眼光挑毛病,接著就開始大肆批評,點子自然容易難產。

如果要找出所有可能的點子,得晚一點再批判,我們不能在點子還沒成形之前,就扼殺點子。因為一旦想出瘋狂點子,往往就能進入嶄新的創意空間,找出新鮮又可行的作法。

記得可以先給自己一定的時間,例如十分鐘。這段時間內充分的發散思考,只專注於把所有想到的東西,一股腦寫在一張A4以上大小的紙上(紙張越大越好)。思考到寫出來的時間不要太長,避免自己開始自我思考審查

我們讓所有的批判、謹慎、整合,都留給下一階段的自己吧!

選擇多,就能做出更好的決定,我們必須先知道自己可能要什麼,才能知道自己真正要什麼。

▋二、聚斂:願景訂定

在上面的瘋狂發想階段過後,我們可以試著用以下方法,將那些零散的點子進行聚斂。 

許多人誤入歧途的原因,在於以為只要替人生想出「一個」計劃,做出一個正確的選擇,人生就會一帆風順。

就像學生進入到高中,對自己的唯一想像就是未來要依據分數進到適配的大學科系,然後依據科系找工作,就得到輕鬆幸福的人生。但最常遭遇的是,高中時因為學業不如預期表現,而失去動力、自暴自棄了。因此,不如試試以下方法吧!

1.奧德賽計畫

《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書中有一個「奧德賽計畫」很值得一試。針對你前面找到的那些關鍵字,做出統整,思考大學畢業後「三種」不同的版本的自己。當然,如果更大膽一點,可以思考如果大學沒有畢業的版本。

怎麼想出三種版本呢?書中提出了三種版本的思維捷徑:

📍人生一:你目前做的事

跟你心中所想的事有關,可能是目前人生的延伸,或是已經渴望一段時間、吸引力十足的點子。

以同學而言,可以去思考的是,國中畢業或是高一的自己,如果以原本的優勢(如學業、社團、才藝專業)發展到最好階段會是什麼樣子?

📍人生二:萬一事情生變,你會做的事

想像一下,如果前面「人生一」的點子突然過時,或者不再是選項,此時應該怎麼辦?一定要靠著「目前在做的事」以外的是謀生,你會想出什麼?

以高中生而言,可以思考,如果高中發現分數到不了該科系,或是確定這個科系倒閉了,不允許你就讀了,或是高中根本沒有該社團。有什麼事是你還可以做的?有什麼事情是你不排斥發展的專業呢?這時不妨參考借鑒你前面一個階段你欣賞的role model的特質經歷來思考

📍人生三:如果錢不是問題,面子不是問題,你會做的事或你想活的人生

在這個項目中,你要有更跳脫的思維,排除掉什麼有發展性、有前景、能賺錢、爸媽認同的、熱門的科系。排除地域限制,完全地做你自己,那麼你想做些什麼呢?

我認為這個方式可以讓我們直面自己內心真正的渴望與需求,讓自己有機會跳脫現實的框架,讓出現的點子有更多可能性。不用擔心點子過於瘋狂,因為我們那有效運作的大腦,一定會讓這些瘋狂想法轉回正常化的,瘋狂點子也會是執行策略的種子。

2.計畫整合與評估

就這樣,也許你已經從剛剛寫的無限關鍵字,聚斂出三種人生可能性了。

接下來,我們可以用時間軸,將這樣的人生可能描繪出來。接著評估資源(時間、金錢、人脈、技能)、喜歡程度(等不及要執行還是興趣缺缺)、自信程度(自信滿滿還是充滿不確定?)、一致性(和你本人的價值觀是否符合)。

寫下那個計劃要解決的問題,如:我擁有這些特質嗎?我有哪些資源可以得到資源呢?需要哪些地點呢?哪些人可以支援我做這些事呢?這些計畫對自己及他人有意義嗎?能夠有利潤嗎?

翻攝自《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p.136

翻攝自《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p.136

在這之前,腦中有數個點子,就不會過早的選定一條路,保持開放的心胸,接受並想出更多新鮮的點子。我們可以利用奧德賽計畫,挖掘出人生仍等著我們去做的大事,回想起已經遺忘的夢想。

以書中的奧德賽計畫為例:

翻攝自《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p.135

翻攝自《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p.135

書中舉出許多案例,推薦大家直接閱讀書籍喔!

3.兩年封面故事法

接著,推薦使用大衛.貝斯特創立的「兩年封面故事」的方法:

想像兩年後的今天,有一家媒體用你當封面人物,大幅報導並刊登笑容滿面的照片……那會是什麼故事?你的角色是什麼?你做了什麼?我們被媒體訪談什麼?我們到時候要講什麼?採訪中可能有哪些重點片段?你會用什麼姿態被人們所看見呢? 

這個方法我也在這篇文章〈學習歷程檔案起步走之上高中可以「早知道」的那些事:(一)以終為始,從目標設定開始〉中提過,歡迎大家一併閱讀參考!

透過這樣的方式,聚斂出未來在高三畢業的高光時刻,你最想要成為的樣子。可能是成為自己最滿意的樣子,或者對他人做出一些貢獻……

如果真的還是沒有想到,那就最簡單的思考,如果高三時,我可以用特殊選才進入某間大學科系並接受採訪,那會是什麼呢?我又做了哪些事情值得大學願意錄取,而他人也願意報導或仿效呢?

我的另一篇文章〈尋找天賦及優勢的好用思維工具(上)〉中提到的「天賦三核心」技巧,也很適合聚斂前面零散的思考喔,歡迎點選連結參閱。


▋小結

為什麼大多數人都不知道自己熱愛什麼,擁有自主權時反而茫然無措呢?

我很喜歡《斜槓青年·實踐版》作者Susan Kuan的分析:因為我們內心有太多擔心和害怕與擔心了,害怕滿足不了他人對我們的期待,害怕讓別人失望,害怕得不到認同。當我們內心有那麼多擔心和害怕的時候,自主性當然就無法展現。

這是基於大腦的特性,對大腦來說,避免痛苦永遠是第一訴求,它遠比追求快樂重要,所以在痛苦、焦慮和擔心沒有消除之前,在安全感沒有得到滿足之前,大腦不會花費精力思考和探索自己喜歡什麼,或者主動追求挑戰和進步。

所以,希望我們的第一輪發散與聚斂當中,要盡可能的讓自己保有自由的安全感,排除所有的擔心及害怕,拓寬思維後,才來聚斂統整可行的方案。

至於我們藉由發散與聚斂進行了目標願景擬定後,該如何進行自主學習的設計呢?就留待下一篇〈用設計思考打造你的高中自主學習(下)〉待續囉!

▋附錄:主要參考資料及靈感來源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歡迎加入我的粉專《教學狂想實驗》,就可以更方便交流討論更多教與學的想法喔!

avatar-img
176會員
56內容數
分享教學中的狂想與實驗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我們以前的學習,大多是被動地接收老師所教授的知識,依據老師的要求進行產出,我們的學習任務就結束了。但是我們現在的學習路線應當讓自己能夠有目的的學習以及吸收知識,再適當地找出精華之處,產出學習歷程檔案,進而修正目標。這是比國中時期更加進階的學習系統。
如果想要讓學習歷程檔案有更好的準備與呈現,以下是我覺得會考結束的畢業生,可以開始面對與準備的心法及作法,希望能夠幫助即將進入高中的新賽制及學習軌道上的你,玩得更加透徹盡興。 ※推薦先閱讀〈學習歷程檔案起步走之上高中可以「早知道」的那些事:(一)以終為始,從目標設定開始〉這篇文章喔!
面對那些「明明我可以」,往往只能留下空虛遺憾。先讓自己了解規則、進入狀況,也許能讓我們有更好的發揮。寧可試過,也不要錯過,那麼即使不完美,但也至少無悔。 想要讓學習歷程檔案有更好的準備與呈現,以下是可以開始面對與準備的心法及作法,希望能夠幫助即將進入高中的新賽制及學習軌道上的你,玩得更加透徹盡興。
高中三年中,常遇到許多精彩的「敘事文本」,但礙於課程時數有限,又受制於教科書及紙筆測驗,只能對於課文進行閱讀理解,較難有機會深刻將文本回歸人性的探討,往往缺乏對於課文人物角色情感面的洞察體會。 我今年開設了高三下學期的選修課──聲與文的煉金術,期許學生進行更深刻的文本分析,了解文本中的人性衝突及抉擇
今年學測題的國寫情意題,考了「花草樹木的氣味記憶」 考驗著學生的「嗅覺感知」能力 說實話,其實我們平常都更依賴「視覺」的感知與刺激, 忽略了嗅覺、聽覺、觸覺、味覺等感官的開啟 而五感的訓練,其實更有賴於平日的觀察與積累, 如果都到考試時才來訓練,確實不足。
身為高中老師,常可以看到現在的學生與年輕時的我們一樣,總是抱怨著時間不夠用,總是配合著考試、課程或是大人的安排在打轉。 原以為長大以後就能自主掌握自己的時間與人生,但是沒想到長大後我們其實也是這樣,總是被柴米油鹽包圍、被人情世故所煩擾。下班時間只能讓人生浸泡於日常瑣事,最後渾渾噩噩的平庸度過一生。
我們以前的學習,大多是被動地接收老師所教授的知識,依據老師的要求進行產出,我們的學習任務就結束了。但是我們現在的學習路線應當讓自己能夠有目的的學習以及吸收知識,再適當地找出精華之處,產出學習歷程檔案,進而修正目標。這是比國中時期更加進階的學習系統。
如果想要讓學習歷程檔案有更好的準備與呈現,以下是我覺得會考結束的畢業生,可以開始面對與準備的心法及作法,希望能夠幫助即將進入高中的新賽制及學習軌道上的你,玩得更加透徹盡興。 ※推薦先閱讀〈學習歷程檔案起步走之上高中可以「早知道」的那些事:(一)以終為始,從目標設定開始〉這篇文章喔!
面對那些「明明我可以」,往往只能留下空虛遺憾。先讓自己了解規則、進入狀況,也許能讓我們有更好的發揮。寧可試過,也不要錯過,那麼即使不完美,但也至少無悔。 想要讓學習歷程檔案有更好的準備與呈現,以下是可以開始面對與準備的心法及作法,希望能夠幫助即將進入高中的新賽制及學習軌道上的你,玩得更加透徹盡興。
高中三年中,常遇到許多精彩的「敘事文本」,但礙於課程時數有限,又受制於教科書及紙筆測驗,只能對於課文進行閱讀理解,較難有機會深刻將文本回歸人性的探討,往往缺乏對於課文人物角色情感面的洞察體會。 我今年開設了高三下學期的選修課──聲與文的煉金術,期許學生進行更深刻的文本分析,了解文本中的人性衝突及抉擇
今年學測題的國寫情意題,考了「花草樹木的氣味記憶」 考驗著學生的「嗅覺感知」能力 說實話,其實我們平常都更依賴「視覺」的感知與刺激, 忽略了嗅覺、聽覺、觸覺、味覺等感官的開啟 而五感的訓練,其實更有賴於平日的觀察與積累, 如果都到考試時才來訓練,確實不足。
身為高中老師,常可以看到現在的學生與年輕時的我們一樣,總是抱怨著時間不夠用,總是配合著考試、課程或是大人的安排在打轉。 原以為長大以後就能自主掌握自己的時間與人生,但是沒想到長大後我們其實也是這樣,總是被柴米油鹽包圍、被人情世故所煩擾。下班時間只能讓人生浸泡於日常瑣事,最後渾渾噩噩的平庸度過一生。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在生活中進行持續學習的重要性,提供了一個有助於安排學習計畫的框架,並強調了機會成本和比較優勢的概念。學習項目被分為補強、卓越與機會三個分類,讀者可透過這些分類來識別自身及孩子在學習過程中的需求與資源配置。此外,如何利用外部視野和專業協助,提升學習效率和效果,也是文章的重要焦點。
Thumbnail
自學,讓你主動探索領域的更多面貌。雜食與自學的開始,在於各種的不滿足。正規教育即是照著課綱的規劃,經由老師授課學習;自主學習則是依據自己想學習的部分去主動找尋資源,主動學習。對我而言,這兩種都很重要。
在近四年的教學經驗中,我發現到不少大學生相當缺乏持續學習的動力,以及在不同的課程中,藉由「刻意練習」來提升一己的學習能力。在現有的大學體制中,雖然學生各自選擇不同的專業領域,但對於如何建立有效的「流程」,以因應紛雜的知識領域與知識內容,則顯得力有未逮。
Thumbnail
我們都知道,誰也不會一帆風順,而我們面臨的困難主要是源於混亂的觀念以及並不知道自己真正的興趣所在。而要改變這種境況,就是要發現在這些雜亂無章中找到內在的規律,以便我們調整自身去適應自然規律。因此,清晰的思路和敏銳的洞察力就顯得難能可貴。 這種能力並非憑空而來,而是建立在平日的點滴努力的基礎之上的。
Thumbnail
國中時期,是自我探索的重要啟蒙,此階段的生涯探索大致上可以分為3個重點: 現階段不知道未來要做什麼很正常、探索需要時間的累積、找到讓自己全心投入的事
Thumbnail
學生時期,不算是個愛讀書的人,有趣的是,大學可以自主選課時,超修了學分外,也跨修它系的課。 如果給予學生時期的自己自主權,可以一頭栽進自己喜歡的領域,可以自由表達需求,可以去嘗試各式各樣的課程,去體驗自己的喜歡或擅長的技能是什麼。 學生時期一直不懂背多分的意義, (現在想想,根本是...
Thumbnail
本文用輕鬆對話的方式,談論如何設定清晰的學習目標和找到持續學習的動力,包括如何透過內在與外在動機來激勵自己。 確定學習目標和動機 『今天我們要來聊聊一個超級有用的主題——學習目標和動機的確定!你知道為什麼明確的學習目標這麼重要嗎?』 「當然不知道,波士,這就是為什麼我今天來的原因啊
●學習的源動能是什麼?為什麼要學習?有什麼剛性需求? ●學習的領域?為什麼選擇這些? ●學習該具備的基本心態? ●學習新知識的策略? ●有哪些閱讀技巧?可以善用那些閱讀技巧? ●因為時間有限,所以可以用哪些技巧? ●學習時可能會遇到的盲點?
Thumbnail
大多數學生在職涯諮詢時都疑惑為何需要學習。然而,學習對每個人意味著不同,而這篇文章探討了學習是如何幫助人找到自我的手段。這不僅是為了考高分,更是為了發現自己無法想像的風景。作者通過個人經歷分享了學習如何幫助她發現自己不曾見過的一面,這也成為了她的驅動力。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在生活中進行持續學習的重要性,提供了一個有助於安排學習計畫的框架,並強調了機會成本和比較優勢的概念。學習項目被分為補強、卓越與機會三個分類,讀者可透過這些分類來識別自身及孩子在學習過程中的需求與資源配置。此外,如何利用外部視野和專業協助,提升學習效率和效果,也是文章的重要焦點。
Thumbnail
自學,讓你主動探索領域的更多面貌。雜食與自學的開始,在於各種的不滿足。正規教育即是照著課綱的規劃,經由老師授課學習;自主學習則是依據自己想學習的部分去主動找尋資源,主動學習。對我而言,這兩種都很重要。
在近四年的教學經驗中,我發現到不少大學生相當缺乏持續學習的動力,以及在不同的課程中,藉由「刻意練習」來提升一己的學習能力。在現有的大學體制中,雖然學生各自選擇不同的專業領域,但對於如何建立有效的「流程」,以因應紛雜的知識領域與知識內容,則顯得力有未逮。
Thumbnail
我們都知道,誰也不會一帆風順,而我們面臨的困難主要是源於混亂的觀念以及並不知道自己真正的興趣所在。而要改變這種境況,就是要發現在這些雜亂無章中找到內在的規律,以便我們調整自身去適應自然規律。因此,清晰的思路和敏銳的洞察力就顯得難能可貴。 這種能力並非憑空而來,而是建立在平日的點滴努力的基礎之上的。
Thumbnail
國中時期,是自我探索的重要啟蒙,此階段的生涯探索大致上可以分為3個重點: 現階段不知道未來要做什麼很正常、探索需要時間的累積、找到讓自己全心投入的事
Thumbnail
學生時期,不算是個愛讀書的人,有趣的是,大學可以自主選課時,超修了學分外,也跨修它系的課。 如果給予學生時期的自己自主權,可以一頭栽進自己喜歡的領域,可以自由表達需求,可以去嘗試各式各樣的課程,去體驗自己的喜歡或擅長的技能是什麼。 學生時期一直不懂背多分的意義, (現在想想,根本是...
Thumbnail
本文用輕鬆對話的方式,談論如何設定清晰的學習目標和找到持續學習的動力,包括如何透過內在與外在動機來激勵自己。 確定學習目標和動機 『今天我們要來聊聊一個超級有用的主題——學習目標和動機的確定!你知道為什麼明確的學習目標這麼重要嗎?』 「當然不知道,波士,這就是為什麼我今天來的原因啊
●學習的源動能是什麼?為什麼要學習?有什麼剛性需求? ●學習的領域?為什麼選擇這些? ●學習該具備的基本心態? ●學習新知識的策略? ●有哪些閱讀技巧?可以善用那些閱讀技巧? ●因為時間有限,所以可以用哪些技巧? ●學習時可能會遇到的盲點?
Thumbnail
大多數學生在職涯諮詢時都疑惑為何需要學習。然而,學習對每個人意味著不同,而這篇文章探討了學習是如何幫助人找到自我的手段。這不僅是為了考高分,更是為了發現自己無法想像的風景。作者通過個人經歷分享了學習如何幫助她發現自己不曾見過的一面,這也成為了她的驅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