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3/08/23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什麼樣的禮物可以拯救你的人生?

從另一本書得到的書單,追起這本也是二戰納粹集中營倖存者的著作,有別於探討轉型正義議題,作者更著重於自身可以有怎樣的選擇、力量以及改變,讓那些傷痛可以在認知調整的過程中獲得改善。

二戰的倖存者,面臨的各樣痛苦,莫過於相對於死去的親屬獨活於世上,而這個獨活甚至是沒有道理,或者在集中營中選擇了某些行為免去了死亡的威脅,得以支撐到最後獲救。平凡的日常生活,遭遇到的當然不是離苦得樂的狀態,無從得知痛苦死去的親屬後續處境,當然也無從比較獨活與死亡究竟何者才是較佳結果。

移民美國後成為心理治療專業從業人員,除了協助他人解決問題,也必須要誠實的面對自己生命中的問題。拯救別人的人生和拯救自己的人生不同,耽溺於自己的經驗,無法自拔的感覺,和成為能力者提供協助的不同經驗,讓作者有機會重新審視自己的困境,並且將脫離困境的策略,用步驟化的方式呈現。

逃離了物理上的折磨可能可以選擇的協助很多,但逃離心理上的牢籠,很多時候鑰匙就在自己手中,卻無力旋開那個通往自由自在的窄門。逃離一些不適合的角色,儘管無法改變劇本,但還是多少能夠換個角色,換個表現形式,換個人物設定,讓自己能夠在許多不能改變中,找到選擇的機會。

全書12個篇章中,提及了許多心理牢籠,而這些常見的心理牢籠,有些是作者的經歷,另一部分是他從事心理治療專業工作所分析的成果。客觀的分析,試著和自己對話,找出願意改變的起點,然後做出改變。

作者很實際的說明過程中會有不少困難,面對不堪的情緒,那些真實的反應練習自我接納,不特別否認、壓抑,並且找機會抒發,讓情緒過去,可能才是改變所需要的。專業的協助或者是個人自我清楚的認識問題,對改變都有正向的幫助。

負能量的延續和正能量的維持,都是累積而來的。作者提出了許多自我對話、強化和接納的建議,目的是找到自己的定位。接受自己的樣子、接受別人的樣子,不追求那些掌握在別人手中的,甚至不可能達成的,這樣的接納,對於拯救自己脫離惡性循環,無疑是再重要不過的。很難真的為每一個苦難找到所謂的意義,也不容易逃離否認、抗拒的情緒,但發現活下去才能有機會,而那個等在不知道哪裡的意義,才有機會看見,或許就是努力的動力了吧!至少,作者在集中營的那種無止盡的絕望中,是這樣活下來的。

推薦給常常覺得好人不長命禍害遺千年的朋友,先別急著周處除三害,或許那些你不明白也不認同的事,正好是非得學會的課題。而找上門來是遲早的,藉著為自己的生命、自主負責,也學會感激各樣的好壞事件,才能更為從容,擁抱包裝完美的禮物,和外表殘破但內容豐富的禮物。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