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9/12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開學:可惜不能只有教學

開學前所有老師都要提早回學校幾天,備課、整理教室等等。

沒有學生的校園,老師們各自加緊工作,休息時簡單吃吃喝喝,雖然忙碌,倒也熱鬧有趣。

突然有個老師說,如果沒有學生就好了。

這句話很突兀,也很諷刺。老師們做的這一切,都是為了學生。沒有學生的學校,沒有學生的老師,那還有什麼意義呢?

但這位老師的感嘆,也很容易理解。

課程改革、差異化教學、因材網等科技融入教學...... 多少專業的負擔,老師都可以一邊碎念一邊完成。但孩子背後的問題,就太難解了。

社會結構的失衡,導致家庭的失能,相較於老師的單純,百百種家長很複雜,要算計、要究責,養出來的孩子也很複雜,兒童有學習權、兒童人權,但家長在家庭的私領域中不為人知地parenting, 造成的教養後果,可能呈現在學校的公領域,首當其衝的老師,心中總懸著隱憂,不知何時被曲解、碰瓷,惹上麻煩。而上級不一定會跟老師站在一起,而是依法嚴辦,劃清界線。

即使沒有事件,班級經營愈來愈困難。小霸王們習慣被尊重,卻不想尊重別人,其人權不可侵犯,老師唯一法寶,就是 "正向管教",好言相勸,若成效果然不彰,就是犧牲了其他學生的學習權,罪加一等。

官方說法,希望學校老師和家長是教育合夥人。孩子是大家共同的希望和關愛。多麼漂亮的一句話。有時反面的印象和經驗,卻成為澆熄教師熱情的冰水。

如果家長能體會,暑假帶一兩個孩子有多辛苦多難教,開學把孩子送去學校有多快樂;期望學校能幫忙收拾自己孩子教養的爛攤子,讓孩子變得品學兼優,是不是值得一點佩服和尊敬呢?

什麼時候,學生/家長能重新尊重老師,教育才有機會。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5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