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找回關愛自己的聲音──《自我的追尋》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反躬自問,而非安撫

看到書名,想說又是哪本心靈雞湯,但看到作者寫著佛洛姆(Erich Fromm)便知道這部作品應該不簡單。
果然翻到前言,令人會心一笑:「現在有很多人期待心理學書籍會指引他們獲致『幸福』或『心靈的平安』,然而這本書沒有任何這方面的建言。它只是試圖以理論去釐清倫理和心理學的問題;它的目標是要讀者反躬自問,而非安撫他們。」(頁19)
原來佛洛姆在70多年前就已經批判過心靈雞湯的現象了啊!
《自我的追尋:倫理學的心理學探究》Man for Himself: An Inquiry into the Psychology of Ethics無疑是本讓人反躬自問的經典,句句扎心,其對人性的深刻洞察至今仍令人肅然起敬。
儘管啟蒙運動帶來的現代性使人不再受制於宗教的權威,工業革命帶來的龐大生產力使人得以享受前所未有的物質生活,但現代人還是在蒸蒸日上的事業中感到焦躁不安,在人際關係中感到寂寞,在各樣的知識中感到無立足之地。我們想要成為自己生命的主人,卻在自己一手打造出的社會中成為奴隸。

我們不信任自己

佛洛姆認為,人類今日的道德難題是對自己的漠不關心。人們不是太愛自己,而是不夠愛自己。我們不信任人類有辦法憑著一己之力來發揮自身的潛能,因而乾脆將自己投身於外在的力量,好彌補自身的自卑與無力感。
人們必須在瞬息萬變的市場中去推銷自己、與他人競爭,其認同感建立在他人的評價、市場的價值。他們說:「你要我是什麼,我就是什麼。」
人們相信愛只是關乎「被愛」,唯有依賴一個能幫他解決生命難題的「神奇幫手」,他才有存在的價值。他們說:「我什麼都不是,除非你愛我。」
人們認為無條件地服從,才能感受到真正的救贖與力量,無論那是多麼非理性的信仰(如獨裁領袖)。他們說:「我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在他身上找到了救贖。」

認識人性,成為人自己

佛洛姆從人本主義倫理學的角度指出,我們必須先回到人本身、認識人性,才能探討到底什麼才是對人是好的,以及我們應該做什麼、應該如何生活,才能讓人成為他自己,而非滿足外在力量的工具。
人類與其他動物不同的地方在於,人不能只是靠著本能「過日子」,受制於自然法則的支配。人們想要「活下去」,克服他種種存在的困境,並在有限的生命中創造些什麼,好讓自身的存在有意義。
人被拋到這個世界,死亡是他唯一可以確定的終點。他感到自身的無力感與限制,又期盼超越這樣的限制。他無法逃避自身存在的問題,他被迫要永不止息地透過理性尋求生命的答案。人,必須擔負起自身生命的責任。
「他的難題只有一個解答:面對真相,承認他處於一個和他的命運漠不相關的宇宙裡最基本的孤單和孤獨之中,承認沒有一個超越他的能力可以替他解決難題。」(頁72)

「善」關乎發揮自身的潛能

佛洛姆認為,從人本主義的觀點而言,人知道什麼是對自己好的,因為人都想要發揮自身的潛能,與自己的力量合而為一,創造性地與世界建立關係。然而,這裡說的「對自己好」有別於享樂主義或倫理上的相對主義,彷彿「好的生活」只關乎文化或品味,沒有客觀的標準。
相反地,佛洛姆大聲疾呼一個「值得而活的生命」乃是有客觀的檢驗標準。這「善」與「惡」的客觀標準,不是來自於人類內在的天性,而是在乎我們是否有發揮自身的潛能,過一個有創造性的生活
「『善』是肯定生命,發揮人的力量。『德性』是對自己的存在負責。『惡』是人的力量的損害。而『不道德』則是對自己不負責。」(頁43)
一個人要活得有創造性,代表他是自由的,有能力發揮他的潛能,體驗到他是他力量的化身。他的力量沒有被壓抑,也沒有與他疏離,他活著不是為了外在於他的經濟/政治/宗教目的,而是為了他本身;也因著他活得「像他自己」,所以他才能真實地與世界建立關係。

創造性的愛與思考

這樣的創造性會體現在「愛」與「思考」的面向上。其實早在《愛的藝術》出版前,佛洛姆便在本書闡述「創造性的愛」之概念。他指出,我們往往不認為愛是一種需要培養的能力,只一味想增加自己的吸引力或變得「可愛」;但真正的「吸引力」,源自於愛的能力。
他認為,愛是個行動,而不是一種感覺。愛包括關心、責任、尊重和認識,與他人的人性核心建立深刻的連結。創造性地愛一個人,意味著關心對方人性力量的成長與發展。當我們去愛,我們不只是愛一個對象,我們更是愛整個人類,也包括愛自己。
在與事物建立關係的層次上,創造性的思考意味著不將所認知的對象當作客體或被宰制的對象,而是會被對象所感動,進而關切它。我們探索這個世界,不是為了學習「對市場有用」的知識,而是基於人類內在的情感,進而尋找意義的秩序;不是為了將他人的生命扭曲成自己期待的樣子,而是能如實看見生命的本質。它會藉著理性的力量深入事物的本質,懷疑一切既定的答案,並勇敢地照著自己的興趣來與事物建立關係。

愛自己=自私?良知作為關愛自己的聲音

然而,聲稱以人為本的倫理學,難道不會帶來自我中心的世界觀嗎?如果沒有外在的權威,信任人類自己真的會帶來幸福嗎?強調愛自己,是否是一個自私的行為?
佛洛姆說,自私絕對不等同於愛自己。自私的人表面上是「為了自己」,但事實上,他從來不愛自己。「自私者不是愛自己太多,而是愛自己太少;其實他是恨自己的。由於他不喜歡自己,也不關心自己(那只顯示他缺少創造性),使得他感到空虛和挫折。他必然不快樂,而且汲汲於奪取生活中所得不到的滿足。他似乎太在意自己了,但是事實上,這只是徒勞地掩飾和補償對自己真正自我的不夠關心……自私的人沒辦法愛別人,但是他們也沒辦法愛自己。」(頁168)
但我們要怎麼關愛自己?我們需要傾聽自己的內在聲音,喚回良知。然而,在「威權主義式」的良知底下,權威會跟人們說「照著我所訂的規範走就對了,不然你不會有好下場!」我們從小被迫內化這樣的「良知」,深怕沒有滿足父母、老師、社會的期待,就是一個不值得被愛的人。當我們有想要抵抗權威的衝動時,我們會有罪惡感以及想被寬恕的渴望。長期下來,這弱化創造性的能力,讓我們不得不持續依賴著權威(儘管是非理性的),好緩解內在的焦慮。
威權主義的良知不斷定罪我們,告訴我們沒有滿足哪些期待;它帶來的罪惡感,維持了暫時的「心安理得」,掩蓋了我們面對生命的真相──我們從未真正活過。
佛洛姆說,在意識層次上,我們會因沒有滿足他人期待而產生罪惡感;但在潛意識的層次上,我們其實產生的是從來沒有善待過自己的內疚。我們害怕意識到真正的「罪」源於我們長期忽視自己,會被迫迎向一個充滿不確定性的生命。
人本主義的良知則是真正的呼喚,是再次的行動,是關愛自己的聲音,它的目標是創造性。良知,肯定了自身存在的價值。
我們聽不到良知的呼喚,不代表它不存在,而是我們忘記了如何傾聽,甚至我們無意識地「拒絕傾聽」。佛洛姆指出,在現代社會,我們幾乎傾聽每一種聲音、每個人,但我們就是不會傾聽自己。我們很害怕面對自己,害怕獨處。
「我想害怕獨處其實是一種尷尬有時近乎恐懼的感覺,擔心突然看到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人,讓我們害怕而逃避。於是,我們錯過了傾聽自己的機會,繼續漠視我們的良知。」(頁198)

結語:讓生命循著問題而活

人天生就有想要成長的驅力,當身旁的環境壓抑這樣的力量,我們便會感到不幸福。人生最大的悲劇莫過於讓自己不再成為自己。我們忽視內在的良知,逃避自由的可能性,對剝奪我們主體性的力量卑躬屈膝。
佛洛姆指出:「人本主義倫理學則主張,只要人還活著,他會知道什麼是許可的。而活著就是擁有創造性,不為任何超越人的目的發揮其力量,而是為了他自己,為了證明自己的存在,為了成為一個人。只要任何人相信他的理想和目標外在於他,相信它遙不可及,只在過去或未來,他就會向外馳求,尋找不可能發生的實現。他到處找尋解決之道和答案,只除了一個找得到的地方──那就是他自己。」(頁293)
我們繞了好多圈尋找生命的解答,最後卻回到自己身上。
《自我的追尋》沒有給予明確的人生指南,但它邀請我們問出真正重要的問題。人是什麼?我們應該如何生活?如何活出一個值得而活的生命?
讓生命循著這些問題,顯露出未完待續的力量。

延伸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關於各種書的心得與評論,內容涵蓋社會學、哲學、心理學、科學、神學等領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信仰變得可有可無:當年輕人離開教會 在我成長的過程中,我發覺教會不少哥哥姐姐們上了高中、大學就會自然從教會「引退」。尤其是外地求學的學子,一有機會離開家庭與教會,就彷彿呼吸到自由的空氣。焦慮的父母認為孩子離開了信仰,但對孩子而言,教會似乎是可有可無的存在。 面對這樣的困境,有些人認為教會就是不夠「新
加害者有份於受害者的聚會嗎? 在《流麻溝15號》的結尾,政治受難者在來世齊聚一堂,享受相聚的喜悅。經歷一連串的磨難後,靈魂終在此得自由。電影邀請我們一同記住這段歷史,並盼望一個受害者能洗刷冤屈、獲得正義的未來。在記憶中,我們為受害者平反;我們不能任憑遺忘而再殺死他們一次。 然而,在這樣的「天堂」,加
「積極接觸、內心孤獨」的假性親密 在過往的親密關係中,你可能有以下的經驗: 你很喜歡對方,但又害怕對方靠自己太近。 你努力地照顧對方,或是讓對方照顧你,但內心卻充滿著焦慮、不安與怨恨。 每當遇到衝突時,你們總是可以快速解決問題,卻沒有產生任何親密與踏實感。 你覺得這段關係並沒有豐富你的人生,但你也害
對基督教有一些認識的人,很難沒聽過保羅這個人。 他年輕時大力迫害耶穌的跟隨者,發狂似地將人抓進監獄裡,卻在某次的神祕經驗中「看見」了耶穌,徹底改變世界觀,進而將耶穌的信息發揚光大。這個戲劇性的轉變,讓保羅將原先猶太教的分支運動(耶穌運動)轉化成跨進外邦人的普世信仰,改變了文明的脈動。 不過,保羅是一
上學=教育? 「你受過幾年的教育呢?」「你的教育程度是什麼呢?」當有人這樣問,我們通常會回答上學的時間以及最高學歷。然而,如果廣義地來看「教育」,它不必然要與「學校」掛勾。若教育是引發人類探索事物的熱忱及培養自主學習能力之整體歷程,那將人們按「有無上學」來劃分為「受教育」與「未受教育」,其實沒有辦法
為何人類如此殘忍? 今年2月,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發動了震驚全世界的戰爭行動,讓無數人流離失所並死在砲火的摧殘中。我們雖處在科技發達、醫療進步、教育普及的文明世界,但戰爭依然如影隨形地綑綁著眾生的生命。我們一方面自詡為有智慧與理性的物種,另一方面卻毫不留情地大規模殘害自己的同胞。 在動物界中,唯有人類
信仰變得可有可無:當年輕人離開教會 在我成長的過程中,我發覺教會不少哥哥姐姐們上了高中、大學就會自然從教會「引退」。尤其是外地求學的學子,一有機會離開家庭與教會,就彷彿呼吸到自由的空氣。焦慮的父母認為孩子離開了信仰,但對孩子而言,教會似乎是可有可無的存在。 面對這樣的困境,有些人認為教會就是不夠「新
加害者有份於受害者的聚會嗎? 在《流麻溝15號》的結尾,政治受難者在來世齊聚一堂,享受相聚的喜悅。經歷一連串的磨難後,靈魂終在此得自由。電影邀請我們一同記住這段歷史,並盼望一個受害者能洗刷冤屈、獲得正義的未來。在記憶中,我們為受害者平反;我們不能任憑遺忘而再殺死他們一次。 然而,在這樣的「天堂」,加
「積極接觸、內心孤獨」的假性親密 在過往的親密關係中,你可能有以下的經驗: 你很喜歡對方,但又害怕對方靠自己太近。 你努力地照顧對方,或是讓對方照顧你,但內心卻充滿著焦慮、不安與怨恨。 每當遇到衝突時,你們總是可以快速解決問題,卻沒有產生任何親密與踏實感。 你覺得這段關係並沒有豐富你的人生,但你也害
對基督教有一些認識的人,很難沒聽過保羅這個人。 他年輕時大力迫害耶穌的跟隨者,發狂似地將人抓進監獄裡,卻在某次的神祕經驗中「看見」了耶穌,徹底改變世界觀,進而將耶穌的信息發揚光大。這個戲劇性的轉變,讓保羅將原先猶太教的分支運動(耶穌運動)轉化成跨進外邦人的普世信仰,改變了文明的脈動。 不過,保羅是一
上學=教育? 「你受過幾年的教育呢?」「你的教育程度是什麼呢?」當有人這樣問,我們通常會回答上學的時間以及最高學歷。然而,如果廣義地來看「教育」,它不必然要與「學校」掛勾。若教育是引發人類探索事物的熱忱及培養自主學習能力之整體歷程,那將人們按「有無上學」來劃分為「受教育」與「未受教育」,其實沒有辦法
為何人類如此殘忍? 今年2月,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發動了震驚全世界的戰爭行動,讓無數人流離失所並死在砲火的摧殘中。我們雖處在科技發達、醫療進步、教育普及的文明世界,但戰爭依然如影隨形地綑綁著眾生的生命。我們一方面自詡為有智慧與理性的物種,另一方面卻毫不留情地大規模殘害自己的同胞。 在動物界中,唯有人類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被討厭的勇氣》深入探討心理學理論,鼓勵人勇於追求自己的價值觀和信念,並探討內在和高級的幸福。本文介紹了阿德勒心理學理論對人際關係的看法及如何實現內在的幸福。
Thumbnail
閱讀生活大師的著作,學會理解它們所言的真正涵義,在「你想如何生活」這個問題上形成自己的信念。(佛諾姆) 存在的藝術是人本主義精神分析心理學家佛諾姆在繼愛的藝術和聆聽的藝術後所撰寫的第三部曲。佛諾姆在探討精神分析之後,在存在的藝術一書中繪製了一套引導人邁向存在的步驟。他認為社會分析和個人分析是密不可
Thumbnail
愛某一個人並不只是一種強烈感情,它還是一個決定,一個判斷和一個承諾。(佛洛姆) 美國心理學家多拉德認為佛洛姆同時是社會學家、哲學家、歷史學家、精神分析家、經濟學家和人類學家,也是人類生命的鍾愛者、詩人和先知。一九五六年,佛洛姆出版了愛的藝術,他是當時第一個認為「愛」和「愛的能力」是值得談的學者。這
Thumbnail
人與生俱來擁有理性:他察覺到自己為生命的生命。他察覺到自己,察覺到其他人類,察覺到自己的過去,並察覺到自己未來的種種可能性。 這本書看了好久,終於在寒冷冬季看完它。閱讀過程中,有時不太理解佛洛姆想表達的「愛的藝術」,可是有時又好像能通透所謂的愛,不是只有情愛、親情之愛、人與人間的愛慕,而是對生活周
Thumbnail
長年來,人性本善或是惡一直都是值得辯論的議題。我相信人性本善,但也相信有個體差異,在閱讀完羅格.布雷格曼的《人慈》之後,這個想法也沒有太大的改變;然而我卻覺得這本書非常值得一讀,跟著作者的文字,貫通歷史脈絡,去審視每件事件—儘管殘忍—背後的善念,學著用更好的視角看待自己。  作者在文中拋出了個思考
Thumbnail
本書透過哲學家與一名年輕人的對話,在雙方談話中,闡述阿德勒心理學的思想,以下取書中部分內容,以及我的一些想法
Thumbnail
《好人總是自以為是》The Righteous Mind : Why Good People Are 作者美國社會心理學大師強納森.海德特運用了二十五年來在道德心理學領域的開創研究,證明道德判斷並非源於理性,而是源於直覺。人類的本質不僅是講道德,同時也愛說教、愛批評、愛論斷,著迷於正義,最後必然會變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佛洛姆的心理學如何與現代社會對話,幫助我們解開人類心理的謎團,重新認識自我。從他的批判對現代社會的觀察,到對個體心理問題的釐清,佛洛姆的著作具有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
「沒有能力自發行動、表達一己真正的感受和想法,結果必須對別人和自己呈現虛擬的自我,這正是自卑感和虛弱感的根源」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被討厭的勇氣》深入探討心理學理論,鼓勵人勇於追求自己的價值觀和信念,並探討內在和高級的幸福。本文介紹了阿德勒心理學理論對人際關係的看法及如何實現內在的幸福。
Thumbnail
閱讀生活大師的著作,學會理解它們所言的真正涵義,在「你想如何生活」這個問題上形成自己的信念。(佛諾姆) 存在的藝術是人本主義精神分析心理學家佛諾姆在繼愛的藝術和聆聽的藝術後所撰寫的第三部曲。佛諾姆在探討精神分析之後,在存在的藝術一書中繪製了一套引導人邁向存在的步驟。他認為社會分析和個人分析是密不可
Thumbnail
愛某一個人並不只是一種強烈感情,它還是一個決定,一個判斷和一個承諾。(佛洛姆) 美國心理學家多拉德認為佛洛姆同時是社會學家、哲學家、歷史學家、精神分析家、經濟學家和人類學家,也是人類生命的鍾愛者、詩人和先知。一九五六年,佛洛姆出版了愛的藝術,他是當時第一個認為「愛」和「愛的能力」是值得談的學者。這
Thumbnail
人與生俱來擁有理性:他察覺到自己為生命的生命。他察覺到自己,察覺到其他人類,察覺到自己的過去,並察覺到自己未來的種種可能性。 這本書看了好久,終於在寒冷冬季看完它。閱讀過程中,有時不太理解佛洛姆想表達的「愛的藝術」,可是有時又好像能通透所謂的愛,不是只有情愛、親情之愛、人與人間的愛慕,而是對生活周
Thumbnail
長年來,人性本善或是惡一直都是值得辯論的議題。我相信人性本善,但也相信有個體差異,在閱讀完羅格.布雷格曼的《人慈》之後,這個想法也沒有太大的改變;然而我卻覺得這本書非常值得一讀,跟著作者的文字,貫通歷史脈絡,去審視每件事件—儘管殘忍—背後的善念,學著用更好的視角看待自己。  作者在文中拋出了個思考
Thumbnail
本書透過哲學家與一名年輕人的對話,在雙方談話中,闡述阿德勒心理學的思想,以下取書中部分內容,以及我的一些想法
Thumbnail
《好人總是自以為是》The Righteous Mind : Why Good People Are 作者美國社會心理學大師強納森.海德特運用了二十五年來在道德心理學領域的開創研究,證明道德判斷並非源於理性,而是源於直覺。人類的本質不僅是講道德,同時也愛說教、愛批評、愛論斷,著迷於正義,最後必然會變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佛洛姆的心理學如何與現代社會對話,幫助我們解開人類心理的謎團,重新認識自我。從他的批判對現代社會的觀察,到對個體心理問題的釐清,佛洛姆的著作具有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
「沒有能力自發行動、表達一己真正的感受和想法,結果必須對別人和自己呈現虛擬的自我,這正是自卑感和虛弱感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