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決」課程所凸顯的問題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台中市豐原高中於108年所上的模擬處決教學活動,引起輿論譁然,校方也表示課程已取消,並會虛心檢討。(註1)但是,我還是要探討此課程背後所反映出的問題。

一、此課程的設計是否有經過高中課程綱要檢視?

在我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是有課程綱要的。課程綱要規範的不僅是教學時數和考科的教學內容,也規範教學內容的核心,所以,就算是脫離考科的校本課程,在課程及教學活動的設計,也應時時檢視是否偏離課程綱要。

二、不知道這個「處決」活動的設計是來自老師的構想還是書商的提供?如果此活動設計來自書商的提供,老師對於書商所提供的活動設計和內容必須要非常小心。畢竟,老師是執行教育政策的專業人,在課程、教學活動的設計和教具的使用上負有把關的責任。這就好像醫生一樣,也許有許多藥商、醫療廠商提供不同的藥品、醫療器材…等,但使用與否的決定權還是取決於醫生,所以,醫生有把關的責任。

三、課程的內容應更重視主題的深層意義,而不是表象。

相關報導指出,此「處決」教學活動的課程主題為「恐怖主義與反恐作為」,但從活動設計推估,此課程規劃多半從事實的累積出發,而不是探討更深層的主題內涵。

我為何會有這樣的推測?因為如果要探討恐怖主義的深層部份,就應該會討論到人性的黑暗面,如:仇恨、恐懼…等,並由其衍伸出的權力欲望及影響。

看看911事件對人們造成的創傷、後續所引發的更嚴格、成本更高的飛航安全檢查、人們對回教徒和中東人士的不一樣眼光…等,這些都是上「恐怖主義」課程時可探討的內容。單單這種對人性、欲望、集體意識的探討,要上整學期絕對綽綽有餘。

另外,在這個處決課程的相關報導中,不管是校方的回應或報導的內容,探討的多半是「被處決」學生所受到的皮肉傷害,卻沒看到探討「處決」別人的學生(行刑者)和「被處決者」的心理狀態。(註2)這也凸顯國內對教育認知的膚淺。

總的來說,國內各級教育機關在執行教育政策方面重形不重神,是長期的問題。就是因為這個「重形不重神」的態度,才導致我國的教改怎麼改都沒有什麼改變,甚至把狀況搞得更糟。

期待我國各級教育機關能有所調整,辦理更深層、更有意義的教育。只要抓住教育政策的核心,教學設計怎麼做都對。抓不住核心,怎麼做都錯。

還有,教育專業人—老師--不能太倚賴和太相信書商。這就像醫生不能太倚賴藥商和醫療器材商一樣。畢竟,老師是受過專業教育訓練的專業人,而書商未必是。就算書商也受過教育專業訓練,他們的主要任務是賺錢,不是辦教育。所以,如果教學上出了任何問題,要扛責任的是老師,而不是書商。

註1:中時新聞網「網傳『處決』面壁高中生 竟是反恐模擬課程

註2:ETtoday新聞雲「豐原高中反恐課程驚見『處決』!學生背部滿是紅點 校方回應了

*******************************************************

持續創作不易,若您喜歡我的文章,請不吝追蹤、訂閱、分享、留言並點擊愛心。


avatar-img
95會員
166內容數
自從新教師法暨退休新制實施後,教育職場遭逢鉅變。因此,此專題會探討教育職場狀況與風險,以幫助更多人瞭解教育職場的實際狀況。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綠園嬿語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許多父母為了讓孩子物質更充裕,不斷工作賺錢,卻忽略孩子真正的需求--情感需求。其實,讓孩子擁有幸福感的,不是金錢,而是陪伴。良好的親子互動,不僅能讓親子之間關係更緊密,更能提早發現孩子的問題。
由於教育部過度向民粹傾斜,無力堅持專業,再加上制定暨執行政策不力,所以,第一線老師的處境越來越艱苦,職場風險越來越高。
教育部自從強行推動雙語政策後,為教育製造了大災難。可悲的是,教育部並不是只有雙語教育荒腔走板,對於其他攸關孩子前途的教育政策不是刻意忽略,就是執行效能不彰。
我國教育政策的推動,往往搔不到癢處,因為對政策的解讀過於膚淺。以「終身學習」為例,終身學習的推動應從孩子幼年就培養,而不是膚淺地幫年長者辦課程和活動。
由今年5月台大經濟系學生會選舉出現一連串歧視多族群政見,可以看出我國的教育出了大問題,尤其在品格校育方面。以小看大,我國的品格教育應重新檢視。
自從教育部推雙語政策後,將我國教育帶入另一個教育黑暗期。扭曲的雙語政策讓孩子的教育徹底失去方向。
許多父母為了讓孩子物質更充裕,不斷工作賺錢,卻忽略孩子真正的需求--情感需求。其實,讓孩子擁有幸福感的,不是金錢,而是陪伴。良好的親子互動,不僅能讓親子之間關係更緊密,更能提早發現孩子的問題。
由於教育部過度向民粹傾斜,無力堅持專業,再加上制定暨執行政策不力,所以,第一線老師的處境越來越艱苦,職場風險越來越高。
教育部自從強行推動雙語政策後,為教育製造了大災難。可悲的是,教育部並不是只有雙語教育荒腔走板,對於其他攸關孩子前途的教育政策不是刻意忽略,就是執行效能不彰。
我國教育政策的推動,往往搔不到癢處,因為對政策的解讀過於膚淺。以「終身學習」為例,終身學習的推動應從孩子幼年就培養,而不是膚淺地幫年長者辦課程和活動。
由今年5月台大經濟系學生會選舉出現一連串歧視多族群政見,可以看出我國的教育出了大問題,尤其在品格校育方面。以小看大,我國的品格教育應重新檢視。
自從教育部推雙語政策後,將我國教育帶入另一個教育黑暗期。扭曲的雙語政策讓孩子的教育徹底失去方向。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國文老師批評臺灣108課綱刪減文言文的比重,本集許律師將從課綱爭議檢視教育與法律的關係,並從歷史的角度談臺灣課綱的沿革。討論課綱調整是純粹政治問題還是涉及法律問題,並探討課程綱要的發展及對教育問題的全面性考察。
Thumbnail
臺中一中學校參與了教育部112學年度高中優質化輔助方案的兩場課程,旨在改善校園族群友善和素養。其中一個課程是人權教育研習,旨在教導學生正確理解人權概念。另一個課程則是原住民族教育主題的多元選修課,旨在讓學生更深入瞭解原住民族相關議題。藉由這些課程,提升學生的族群友善和素養,並消除校園中的歧視事件。
源起是看了一部德國電影「惡魔的教室」。 故事的的開始是為了一項「社會實驗」。並不容易說初衷好壞…只是過程讓原本是高中生(書裡的大學生和研究生)開始「認同自己的角色」扮演。而在主事者(教師以及書中的大學教授身兼獄監)的容許下,事態發展出人性之惡,電影裡後來有位學生因此中彈身亡,而該教師也坐上警車
Thumbnail
前陣子網路上瘋傳一段高中生與老師起衝突的影片,學校沒有告知代課老師班級與該學生的情況。 作為短期代課老師,為了避免上述的問題發生,該如何是好呢?
一直以來我覺得學校是一個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最先接觸到的小社會,還有適應社會的環境,這個小社會裡面有老師還有學校的總總行政人員跟教學人員去規範學生的行為。 看到一名高中代課老師被特教學生毆打的新聞 詳見→老師被高中生狂毆! 台灣自民國一○三年起實施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將原來的九年國教延長至十二年,
Thumbnail
臺北市北投區一所高中發生了特殊教育學生對老師進行攻擊的事件,引起社會關注。事件再次凸顯出臺灣特教面臨的挑戰,也促使人們對融合教育的實踐和效果進行了思考。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高中生打老師事件的背後教育政策與問題,分析了特教生與一般生上課、校園霸凌以及教師對特教學生的疑慮等議題。提出學校在教育過程中應承擔更多責任,恢復特教班與普通班,特教生應由特教老師負責教導與輔導。文章討論了學校教育不負責任的態度及對特教與一般生的整合教學對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
Thumbnail
2024/3/4在高雄發生一起高職生跳樓事件,並在網路上引起許多討論。文章探討事件的原因和可能的解決方案,並特別關注特教老師的工作和情感教育的重要性。文章呼籲增加對教育體系和特教知能的支持,並提出對情緒教育的建議。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參加一個研習後的心得與省思,內容涵蓋了作者對於自己與他人感受的反思,以及對於學校教師課程設計的看法。文章中透露了作者在活動中的焦慮不安感,並提到了對於情緒處理的重視。整篇文章將作者的個人經歷與對教育體制的看法相結合,提出教師對課程設計的重要提醒。
Thumbnail
教育部潘文忠部長:當您在內閣改組不動如山,任內卻發生豐原高中學生自殺到新北國中少年割喉,您問心無愧嗎?當我三年前擔任國教署諮詢委員提案修正《校園霸凌防制準則》,呼籲對學生的一次性暴力或重大肢體傷害也是霸凌,教育部卻到現在都沒有完成修法。如今學生在校內被割喉慘死,竟然都不是校園霸凌,這不是很諷刺嗎?
Thumbnail
國文老師批評臺灣108課綱刪減文言文的比重,本集許律師將從課綱爭議檢視教育與法律的關係,並從歷史的角度談臺灣課綱的沿革。討論課綱調整是純粹政治問題還是涉及法律問題,並探討課程綱要的發展及對教育問題的全面性考察。
Thumbnail
臺中一中學校參與了教育部112學年度高中優質化輔助方案的兩場課程,旨在改善校園族群友善和素養。其中一個課程是人權教育研習,旨在教導學生正確理解人權概念。另一個課程則是原住民族教育主題的多元選修課,旨在讓學生更深入瞭解原住民族相關議題。藉由這些課程,提升學生的族群友善和素養,並消除校園中的歧視事件。
源起是看了一部德國電影「惡魔的教室」。 故事的的開始是為了一項「社會實驗」。並不容易說初衷好壞…只是過程讓原本是高中生(書裡的大學生和研究生)開始「認同自己的角色」扮演。而在主事者(教師以及書中的大學教授身兼獄監)的容許下,事態發展出人性之惡,電影裡後來有位學生因此中彈身亡,而該教師也坐上警車
Thumbnail
前陣子網路上瘋傳一段高中生與老師起衝突的影片,學校沒有告知代課老師班級與該學生的情況。 作為短期代課老師,為了避免上述的問題發生,該如何是好呢?
一直以來我覺得學校是一個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最先接觸到的小社會,還有適應社會的環境,這個小社會裡面有老師還有學校的總總行政人員跟教學人員去規範學生的行為。 看到一名高中代課老師被特教學生毆打的新聞 詳見→老師被高中生狂毆! 台灣自民國一○三年起實施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將原來的九年國教延長至十二年,
Thumbnail
臺北市北投區一所高中發生了特殊教育學生對老師進行攻擊的事件,引起社會關注。事件再次凸顯出臺灣特教面臨的挑戰,也促使人們對融合教育的實踐和效果進行了思考。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高中生打老師事件的背後教育政策與問題,分析了特教生與一般生上課、校園霸凌以及教師對特教學生的疑慮等議題。提出學校在教育過程中應承擔更多責任,恢復特教班與普通班,特教生應由特教老師負責教導與輔導。文章討論了學校教育不負責任的態度及對特教與一般生的整合教學對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
Thumbnail
2024/3/4在高雄發生一起高職生跳樓事件,並在網路上引起許多討論。文章探討事件的原因和可能的解決方案,並特別關注特教老師的工作和情感教育的重要性。文章呼籲增加對教育體系和特教知能的支持,並提出對情緒教育的建議。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參加一個研習後的心得與省思,內容涵蓋了作者對於自己與他人感受的反思,以及對於學校教師課程設計的看法。文章中透露了作者在活動中的焦慮不安感,並提到了對於情緒處理的重視。整篇文章將作者的個人經歷與對教育體制的看法相結合,提出教師對課程設計的重要提醒。
Thumbnail
教育部潘文忠部長:當您在內閣改組不動如山,任內卻發生豐原高中學生自殺到新北國中少年割喉,您問心無愧嗎?當我三年前擔任國教署諮詢委員提案修正《校園霸凌防制準則》,呼籲對學生的一次性暴力或重大肢體傷害也是霸凌,教育部卻到現在都沒有完成修法。如今學生在校內被割喉慘死,竟然都不是校園霸凌,這不是很諷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