憤怒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raw-image

憤怒,是你沒有選擇,你只是被動地選擇,
選擇聚焦在錯誤,那些不符合自己期待的地方,
那是一種習慣,習慣只看不好的、做錯的、害怕的面向,
那容易使你停留在過去,而不是當下;

你依賴憤怒的表現,來達到目標,而不是主動地做出有力量的改變,
當你覺得自己是受害者,就容易用憤怒,生氣的方式,
受害者依賴別人的改變,而非自發性地創造;

當你越憤怒,你就越被憤怒所掌控,被引發你憤怒的人事物所掌控,
當大部分的自己都由外在掌控,
你就很難掌控自己,掌控自己的人生,
你隨時都面臨被外在影響,被外在左右著。

情感獨立,意謂著你有自己的情感需求,但你也尊重別人有表達情緒的方式,
你毋須迎合,也沒有被認可的需要,
你內在獨立自主,你的外在也就寬廣自由,因為外在的狀態,取決於內在的心態;

你人生的幸福與快樂,與外在的狀態或結果沒有絕對的關係,
與你選擇看待與面對的角度與心境有關,
當你對外在沒有改變的期待與需要,你就不會因為與你的不同而生氣,
你深知,改變別人不是你的責任,你的責任是改變自己。

avatar-img
25會員
808內容數
<<提供卡巴拉天使療癒、基礎靈魂藍圖解讀、心靈對談分享>> 認識自己是一輩子的事,愛自己是一輩子的學習,這個空間分享我認識自己的過程,除了見證自己的生命經驗,也但願啟發所有接觸者心中的內在之光。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Sanuya心靈內在空間 的其他內容
生命,是一個循環到另一個循環的過程, 變動,帶來一次次的自我反思與改革, 生命,充滿未知與變動,沒有終點, 我們在每一個循環裡經驗與體驗,成長與擴展, 每一次的循環,我們都可以發現自己的改變之處,不同之處, 每一個循環,我們都可以遇見另一個自己,更完整自己; 幸福,不在某一個終點, 幸福,在每一個
一切都與外在無關,與你選擇什麼有關, 當你選擇讓外在影響你,你就被外在控制, 當你選擇為自己負責,就能夠引領自己,拿回做決定的力量,成為自身生命的主人, 變動與未知,一直都在,但你已成為自己的安全與靠山,自由自在。
慣性,容易使人耽溺, 因為在熟悉,不改變的情況下,是舒服與容易的; 人們害怕變動與未知,害怕挑戰與改變, 因為無法掌控,需要承擔風險,那使人沒有安全感。 成長, 突破得是慣性的舒適圈, 那是人性害怕面對的,卻是靈魂迫切渴望的, 那使人充滿活力與熱情,如同赤子般的好奇與探索; 生命, 因為好奇而
你討厭的、害怕的、生氣的,不是外面的人事物, 而是你回應的方式與態度令你感到厭煩、害怕與生氣, 那使你無力,成為受害者; 你需要用不同的方式,主動改變,果決地行動, 否則,你會繼續停留在慣性裡不快樂著。 你不會對一件快樂的事情感到無力, 因為你能夠應對,並且享受那樣的氛圍,你覺得自在, 同樣的,
當你沒有匱乏、不被愛的限制性信念時, 你就不會有不足夠、孤單的想法與感受, 你也不會汲汲於追求被重視與被愛, 你會相信自己是完整的、有價值的、有愛的; 因此, 當你在匱乏與孤單的限制裡追求被重視與被愛, 就很難看清楚,即使它就在身邊, 因為干擾太多,幻相太多,限制太多, 你甚至不知道什麼是你需要的
依附或犠牲,某程度是將自身的力量交付出去,以換取自己需要的,像是安全感、價值感、被愛、或自由, 然而, 透過交換的,終究會失去自己,失去自主權, 你不再是自身生命的主人,也很難理解什麼是獨立自主,什麼是真正的自由,什麼是界線,什麼又是健康的關係; 慣性的依附或犠牲,承擔了不屬於你的,也將自己的責任
生命,是一個循環到另一個循環的過程, 變動,帶來一次次的自我反思與改革, 生命,充滿未知與變動,沒有終點, 我們在每一個循環裡經驗與體驗,成長與擴展, 每一次的循環,我們都可以發現自己的改變之處,不同之處, 每一個循環,我們都可以遇見另一個自己,更完整自己; 幸福,不在某一個終點, 幸福,在每一個
一切都與外在無關,與你選擇什麼有關, 當你選擇讓外在影響你,你就被外在控制, 當你選擇為自己負責,就能夠引領自己,拿回做決定的力量,成為自身生命的主人, 變動與未知,一直都在,但你已成為自己的安全與靠山,自由自在。
慣性,容易使人耽溺, 因為在熟悉,不改變的情況下,是舒服與容易的; 人們害怕變動與未知,害怕挑戰與改變, 因為無法掌控,需要承擔風險,那使人沒有安全感。 成長, 突破得是慣性的舒適圈, 那是人性害怕面對的,卻是靈魂迫切渴望的, 那使人充滿活力與熱情,如同赤子般的好奇與探索; 生命, 因為好奇而
你討厭的、害怕的、生氣的,不是外面的人事物, 而是你回應的方式與態度令你感到厭煩、害怕與生氣, 那使你無力,成為受害者; 你需要用不同的方式,主動改變,果決地行動, 否則,你會繼續停留在慣性裡不快樂著。 你不會對一件快樂的事情感到無力, 因為你能夠應對,並且享受那樣的氛圍,你覺得自在, 同樣的,
當你沒有匱乏、不被愛的限制性信念時, 你就不會有不足夠、孤單的想法與感受, 你也不會汲汲於追求被重視與被愛, 你會相信自己是完整的、有價值的、有愛的; 因此, 當你在匱乏與孤單的限制裡追求被重視與被愛, 就很難看清楚,即使它就在身邊, 因為干擾太多,幻相太多,限制太多, 你甚至不知道什麼是你需要的
依附或犠牲,某程度是將自身的力量交付出去,以換取自己需要的,像是安全感、價值感、被愛、或自由, 然而, 透過交換的,終究會失去自己,失去自主權, 你不再是自身生命的主人,也很難理解什麼是獨立自主,什麼是真正的自由,什麼是界線,什麼又是健康的關係; 慣性的依附或犠牲,承擔了不屬於你的,也將自己的責任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生氣時,內心的需求未被滿足,使我們將責任和期望轉嫁給他人。然而,責怪他人的方式只是掩蓋了我們對自己無能感和匱乏感的逃避。真正的解決之道在於正視自己的情感需求,學會自我照顧和自我負責。通過這樣的自我探索與成長,我們不僅能減少憤怒,還能建立更健康的人際關係,並找到真正的自我價值。
Thumbnail
你有沒有想過,一個人在生氣的時候,他「真正」的情緒是什麼呢? 這個問題乍聽之下有點怪——你都說這個人在生氣了,他真正的情緒,不就是憤怒嗎? 這篇文章,我們從一個少見的角度,重新認識憤怒。
盡可能別替別人「如何看待和處理他們自身的情緒」負責,因為這極易變為妄圖控制對方的反應而不自知。但盡量為「自己的直接言行成為別人情緒的表面成因」多走一步,原因在於情緒的出現本身在當下是極難控制的,在短期內也很難事前預防它們出現。當然,要就這樣多走一步可不是甚麼容易的事,所以也無需強制自己這樣做。
Thumbnail
「令人困擾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對事件的判斷。」 從有意識練習覺察情緒, 我回顧過去歷程有段時間情緒就像走火入魔變得極端, 從原本生氣頻率高到壓抑情緒, 又或是壓抑情緒到盡情發洩甚至放棄; 用生氣的方式希望對方照著你的方式做; 不論哪種方式或許都不是自己想要的應對方式, 從而不知如何改善。
Thumbnail
被動式攻擊反映人們對衝突產生的恐懼,以間接方式表達憤怒和訴求。本書提供具體練習,幫助改變憤怒處理方式,並解釋憤怒源自於童年、父母教導和其他負面情緒的影響。此外,書籍也指出憤怒不是壞事,應該正視和處理憤怒情緒。這本書的內容對親子、伴侶關係都有幫助,希望透過實際體驗來理解情緒,走向更滿足和更誠實的生活。
Thumbnail
「我相信你一定不喜歡,但如果你要增進對自己的了解,就要跟自己的情緒做連結,並理解這些情慾。如果你否認他們,無論是無視還是壓抑的方式,結果就像截肢,就如同身體某個重要的部位被切掉,你在某種程度上變成了一個殘缺的人。」
Thumbnail
有時候我們特別容易生氣,可能一件外人看起來微不足道的事,卻能讓我們暴跳如雷、無法釋懷 我自己以前也會這樣,只要看到事情沒有依照我認為「應該」的方式進行,我就會大發雷霆,甚至氣到無法言語 最近一年來,我學著用另一種方式跟自己對話,問自己生氣或有情緒的真正原因是什麼,真的是因為某件事情發生了
Thumbnail
出於保護自己的意念,最終讓自己受了傷──從頭至尾,僅有我一個人受傷。我連憤怒都不敢發洩,只能讓其反噬自身。就像太過害怕的動物,在過激反應下往往會傷到自己,出於保護的行動,最後卻造成更大的傷害。
Thumbnail
"他有生氣的權利,你有不接受的權利" 焦點回到自己身上,自己為何生氣?自己為何在意?自己為何難過?答案或能水落石出,自我覺察,讓這些情緒和雜念通過,得到釋放的管道,不是強迫自己放下,勉強是不會幸福的。
Thumbnail
在人生旅途中,我們經常面臨各種情緒挑戰,比如從喜悅到憂傷,從平靜到憤怒,情緒總是無處不在,因此我們必須理解情緒對我們行為的影響,因為人類是情緒生物,我們的情緒往往能在無形中影響我們的決策和行為。 當我們能夠有效控制情緒,就能避免一些衝動的決定,從而採取更穩健和合理的行動。 比如一個在憤怒中能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生氣時,內心的需求未被滿足,使我們將責任和期望轉嫁給他人。然而,責怪他人的方式只是掩蓋了我們對自己無能感和匱乏感的逃避。真正的解決之道在於正視自己的情感需求,學會自我照顧和自我負責。通過這樣的自我探索與成長,我們不僅能減少憤怒,還能建立更健康的人際關係,並找到真正的自我價值。
Thumbnail
你有沒有想過,一個人在生氣的時候,他「真正」的情緒是什麼呢? 這個問題乍聽之下有點怪——你都說這個人在生氣了,他真正的情緒,不就是憤怒嗎? 這篇文章,我們從一個少見的角度,重新認識憤怒。
盡可能別替別人「如何看待和處理他們自身的情緒」負責,因為這極易變為妄圖控制對方的反應而不自知。但盡量為「自己的直接言行成為別人情緒的表面成因」多走一步,原因在於情緒的出現本身在當下是極難控制的,在短期內也很難事前預防它們出現。當然,要就這樣多走一步可不是甚麼容易的事,所以也無需強制自己這樣做。
Thumbnail
「令人困擾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對事件的判斷。」 從有意識練習覺察情緒, 我回顧過去歷程有段時間情緒就像走火入魔變得極端, 從原本生氣頻率高到壓抑情緒, 又或是壓抑情緒到盡情發洩甚至放棄; 用生氣的方式希望對方照著你的方式做; 不論哪種方式或許都不是自己想要的應對方式, 從而不知如何改善。
Thumbnail
被動式攻擊反映人們對衝突產生的恐懼,以間接方式表達憤怒和訴求。本書提供具體練習,幫助改變憤怒處理方式,並解釋憤怒源自於童年、父母教導和其他負面情緒的影響。此外,書籍也指出憤怒不是壞事,應該正視和處理憤怒情緒。這本書的內容對親子、伴侶關係都有幫助,希望透過實際體驗來理解情緒,走向更滿足和更誠實的生活。
Thumbnail
「我相信你一定不喜歡,但如果你要增進對自己的了解,就要跟自己的情緒做連結,並理解這些情慾。如果你否認他們,無論是無視還是壓抑的方式,結果就像截肢,就如同身體某個重要的部位被切掉,你在某種程度上變成了一個殘缺的人。」
Thumbnail
有時候我們特別容易生氣,可能一件外人看起來微不足道的事,卻能讓我們暴跳如雷、無法釋懷 我自己以前也會這樣,只要看到事情沒有依照我認為「應該」的方式進行,我就會大發雷霆,甚至氣到無法言語 最近一年來,我學著用另一種方式跟自己對話,問自己生氣或有情緒的真正原因是什麼,真的是因為某件事情發生了
Thumbnail
出於保護自己的意念,最終讓自己受了傷──從頭至尾,僅有我一個人受傷。我連憤怒都不敢發洩,只能讓其反噬自身。就像太過害怕的動物,在過激反應下往往會傷到自己,出於保護的行動,最後卻造成更大的傷害。
Thumbnail
"他有生氣的權利,你有不接受的權利" 焦點回到自己身上,自己為何生氣?自己為何在意?自己為何難過?答案或能水落石出,自我覺察,讓這些情緒和雜念通過,得到釋放的管道,不是強迫自己放下,勉強是不會幸福的。
Thumbnail
在人生旅途中,我們經常面臨各種情緒挑戰,比如從喜悅到憂傷,從平靜到憤怒,情緒總是無處不在,因此我們必須理解情緒對我們行為的影響,因為人類是情緒生物,我們的情緒往往能在無形中影響我們的決策和行為。 當我們能夠有效控制情緒,就能避免一些衝動的決定,從而採取更穩健和合理的行動。 比如一個在憤怒中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