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0/11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諮商人性】有時候,情緒反應也只是一種習慣

raw-image

(一)

親愛的,知道你哭

先是恐慌,爾後癱軟

完全失去掌握,陷入沮喪、無助、恐懼,情緒再度擊倒你

我聽了感到難過,到底該怎麼辦?


你說,你很恐懼

我問,哪些讓你恐懼呢?

你說,你不知道。

無以名狀的恐懼是最強大的,我細問曾發生的,卻找不到與你情緒相搭的事件

你說,感覺是真的

是的,我相信。只是,也疑惑。

就像你怕黑怕鬼怕孤單,可是你不會束手無策,你總有辦法逃離環境或點一盞燈。你知道黑是黑,你是你,你會害怕,可是不會無助。

那麼,那個癱軟是怎麼回事呢?

你說,你不知道。


感覺受到傷害,但不一定實際上有傷害

會不會,『有時候情緒反應也只是一種習慣』

我知道這樣說你不能接受

你覺得一定有東西壓著,你希望找出來

你曾經心理諮商,挖出父母過去的漠視與傷害,找出親密關係的失望與失落,體會到社會人際的現實與挫敗。那些都是真的,也許有關係,但也許沒關係,它們可能是遙遠的起因,但後來發展卻與它們無關了。

你可能習慣屈服於情緒,過早投降,任它發狂帶著你

「習慣」像一部自動販賣機,你被某個點引發,激起一連串情緒模組,風暴一旦啟動就停不下來。恐懼,而且癱瘓。當情緒過去,你什麼都不記得、不知道,防衛機制讓你冷感、否認,只能祈禱不會再有下次(可惜一定有…)。

你可能不是真的恐懼外在人事物,『你恐懼的是你的恐懼』,於是自動化防衛,讓你過於理智或過於脆弱,讓「你」不用參與其中,以掩飾那個無能。

(二)

請相信你已有所成長

你有積極的一面,努力生活、踏實工作,即使有過去,但你並沒被擊倒。

你要相信自己,現在可以練習「承受自己的情緒」

我們叫做「耐受力」

因為、可能,情緒反應也只是一種習慣

那麼我們只要把「習慣癱瘓」練習為「習慣接受現況」就好了

並不是要改變很多事的大工程

只是練習允許無助、接受情緒,它就只是一種心情,需要被傾聽,而不是預告自己恐懼要來了趕快投降。

情緒像是萬聖節裡帶著惡魔面具的小朋友,不給糖就搗蛋!它敲敲門、吼叫鬼來了,但你知道這其實是「請求」,你預備好他們來,有默契地完成這個遊戲,最後那群小鬼歡樂地離開。

讓我們試著分辨與接受情緒,迎接它們的到來

你可以握住我的手,我陪著你

無論是恐懼、恐慌、恐怖,進入正念,保持清醒,不進入自動販賣機,保持心理遠距看它急流湧退、潮來潮去,淡然等待。就像看一齣舞台劇,你是保持一段距離的觀眾。

情緒並不真的傷害我們,它只是來說一些未竟之事,傾聽就好。

起初也許不適,然而習慣就是這樣培養的,起初不習慣,然後就習慣了。


練習讓情緒出現吧,觀察它在我們身體中的起伏,那是肢體語言,一旦情緒緩和了,你便有空間和線索找到自己所希望的方式來回應(或不回應),也有餘裕了解自己希望得到怎樣的照顧。

有時候,情緒反應只是一種習慣,你需要馴養它。

馴養就是建立關係,如同小王子馴養狐狸,要有耐心,要努力認識所馴養的它,不可以把它忘掉,永遠要對所馴養的負責。

親愛的,馴養會讓你跟情緒彼此需要,你會變得更是你自己。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5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