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寫自我於2022年焦傳金老師「腦與心智」課程的期末報告。
我長期在吃抗焦慮的血清素,最近醫生還幫我補充了多巴胺。面對近日心情起起伏伏的狀態,我不得不再次研究焦慮與憂鬱......。
近年科技媒體快速發展,不僅改變人類訊息接收的習慣與生活作息,資訊大量快速地更新,網路留言的輿論也形成強大的力量,這都增加了現代人的壓力。知名Youtuber阿滴就曾分享自己得到憂鬱症的心路歷程,讓大家得知「憂鬱症」可能發生在你我身上,即便是看似正常、生活風光的人也不例外,甚至有時候無預警的它就發生了。阿滴坦言那時感到日子十分黑暗、極度悲傷,難以控制自己的想法,充滿沒有終點的自我厭惡......。憂鬱症被WHO列為21世紀威脅人類的三大疾病之一,輕者使人在生活上失能,嚴重者會使人自殺,成為了越來越需要被重視的課題。
當代社會對於憂鬱症的理解,漸漸朝向「去污名化」。人們開始意識到憂鬱症不只是想太多、看不開的「心理煩惱」而已,而是一種當事者難以憑自身理性去克服的精神性疾病,並且可以靠藥物改善。然而大家對於憂鬱症實際上的運作機制還是不那麼明白,透過腦與心智課程我初步認識了神經上、精神上的疾病問題,因此想以目前所學以及現有的書籍資料,近一步了解憂鬱症患者腦部的運作機制,究竟腦部如何發生改變?為何導致人們看世界變得「負面」?又憂鬱症為何存在於人類體質上?在當代如何理解?
對於憂鬱症發生的原因,一般會認為是綜合生理、遺傳、情緒與環境等因子交互影響所致。也就是如果有人的父母有憂鬱症,或是本身帶有易在憂鬱症患者身上發現的基因,那麼他得到憂鬱症的機率會增高。倘若在這個基礎下,又遇到了環境上的壓力或是慢性病,那麼就更容易得病了。發生在不同情境、不同人的身上都會有所不同,因此我們很難去指認任特定的社會因素和憂鬱症的必然關聯。但我們可以確定,通常患者的腦部會有某些神經傳導物質或激素分泌不足的情況,此生理上的失調使得人長期陷入陰鬱當中。
若以生理上解釋,「壓力」會是造增憂鬱症的重要的影響因素,因爲壓力會改變我們的大腦。首先,身體面對外界刺激時會產生「戰或逃」的反應,透過交感神經和腎上腺素會幫助我們在短期內供給更多的血糖、氧氣。除此,腎上腺皮質素會啟動「下視丘-腦下腺-腎上腺軸」(HPA)的連鎖反應,分泌皮質醇為主的糖皮質素,幫助腦部維持血糖。以上的身體反應,都是幫助生物能夠面對外界的挑戰。但如果長期承受壓力-也就是長期皮質醇含量過高,會嚴重傷害腦部-情緒中樞杏仁核中的神經元連結數增加、海馬迴受到破壞。海馬迴是記憶中樞,也會抑制調控壓力的HPA,因此當海馬迴受損時,學習、記憶與壓力調控能力就會受到影響。甚至整體造成大腦神經軸突減少,前額葉萎縮,影響社交、學習、判斷的能力。
若從憂鬱症患者的大腦來看,則會發現普遍有神經傳遞物質異常、遺傳基因、內分泌失調的問題。和憂鬱症相關的神經傳遞物質有以下幾種:腦中的血清素、正腎上腺素、多巴胺,研究發現患者通常在這三個向度中有分泌不足的情況。大部分資料不會切確說明為何會分泌不足,但對照壓力於腦部產生的結構與內分泌的變化,就會發現腦部的一連串變化與上述神經傳遞物質的傳遞有著密切關係,例如醫界有人認為皮質醇會減少腦內血清素的活動。而血清素具有安定心神的效果,當分泌不足、傳遞的過程發生問題、受體增加......都會使得患者容易有焦慮的情形;正腎上腺素則和提高警覺與活力有關,由腦幹中的藍斑腦區所分泌,會刺激大腦其他包括管控情緒的邊緣系統;多巴胺則是人類產生渴望和快感的來源之一,因此多巴胺分泌不足造成通路失調也是憂鬱症運作的推論之一。
常用治療憂鬱的藥物有例如:
皆是抑制物質的回收使濃度增加,並刺激受體的增生,使得腦神經對於這些物質的接收更敏感。通常這類藥物必須要吃三週以上才有效果,但這無法提供急需減緩病情的重鬱患者立馬的效果,因此科學家致力於開發出更快速有效的藥物,從其他被認為也和憂鬱症有關的神經機制著手,如乙醢膽鹼、找尋刺激海馬迴生長的化合物....。
除了壓力的因素外,「遺傳」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從家族遺傳的統計上,可以觀察到憂鬱症和基因有密切的關聯性。目前得知,憂鬱症患者會有幾對染色體上的基因和正常人不同。最顯著的是位於人類地17對染色體上的「血清素運轉子基因」(serotonin transporter gene , 5-HTT),此基因負責將將突觸末梢釋放的血清素回收到神經元內,以此調節血清素濃度。此外,5-HTT上的活化區,可以幫助調控壓力對於憂鬱症的誘發能力。5-HTT有分成長型與短型,統計中短型基因的人遇到重大變故時比長型多出許多的機率會罹患憂鬱症。
綜合來說,憂鬱症常以社會、生物原因兩個面向去共同解釋。社會環境壓力等因素會誘使腦部產生上述變化,因此出現憂鬱症狀:提不起興趣、食慾睡眠不佳、思考動作變慢、無法專注、無價值感.......。如果本身具有家族遺傳的體質,面對社會壓力會越容易被引發。任何年齡層的人皆有可能獲得憂鬱症,特別是身邊的人際關係單薄、性格易往負面思考者,會使得遇到的社會壓力無法好好排解,最終從社會性的壓力轉變成生物性的憂鬱。
課堂上的學習我們可以知道大腦演化出各種幫助人類思考、判斷、適應環境的各種功能,但也會發現它並非全能,留下了:盲點、思考或感覺偏誤的情形,因此許多同學會在留言區詢問:為甚麼演化要留下這些?或為什麼不讓人就不老化就好了?為什麼不要讓人永遠記得就好了?
縱然課堂上這些問題並不能被完全解答,但是就我的想法而言,大腦會發展出讓智人適合生存的基礎運作機制,例如各種情感、認知、記憶、語言......,這是無庸置疑的,而那些被我們認為「為什麼演化留下來」的「副作用」則是由於在特定的歷史時空下而產生的評價。就如演變到工商業社會,我們開始在意「工作效能」、「學習效能」因此我們在意自己的身體能否被最有效率的使用,然而或許在遠史的古代這些並不構成問題。
回到憂鬱症「為什麼被演化出來了?」。放在當今社會,憂鬱會使得一個人無法正常的運作於工作軌道上,因此這成為了一種「需要被治療」的疾病。然而,這些精神上的疾病卻也可能讓人換了一種視角看世界,或創作出令人驚豔的藝術作品,例如著名的畫家梵谷雖然承受狂躁與憂鬱的困擾,卻使得他畫出名流青史的「星空」。換個角度思考,精神上的疾病若不是會危害到他者,其實對於社會整體的多樣性是提高的,這可作為一種解釋。另外有著群體適應的說法:「憂鬱」可說是一種適應行為,當「失落」時透過人在心情上哭泣、下巴緊縮顫抖,可以引發他人的幫助,是一種「人際黏著劑」,增強親子或夥伴之間的連結。在社會競爭的層面上,當強者制服弱者,弱者會產生抑鬱、退縮降低再受攻擊的可能性,強者也不會受到下位者的不斷挑戰,有利於社會的穩定(我不喜歡書上寫的這種假說)。
假使這些解釋具有可信度,放到當代社會來看就會發現如今「憂鬱」已不是一個讓人類喜歡的結果了。因為每個人如今都成為了社會能順利轉動的螺絲釘,並被鼓勵好好發展自我,競爭帶來的「抑鬱」反倒會使轉動社會的人們「失能」。如今的社會環境使得「憂鬱症」變得容易被誘發,由於壓力變得更長期且巨大(操勞心力的工作變多,且需快速長期的去消化、解決資訊)、睡眠因為手機的出現被推遲(影響血清素的製造),重大人禍災變常見(全球暖化、股市起伏、國際政治局變),更慘的是,我們面臨更大的挑戰卻沒有更強的社會關係網路去支撐我們的「憂鬱」,如今的個人化社會未必有健全的家庭、親友能夠承接原本憂鬱可以帶來的人際黏著或社會合作。綜合上述可得出一個結論:當代及未來的人類需要有更大的抗壓性。慶幸腦科醫學的發展,讓我們有藥物能夠對付我們承受不了的憂傷,幫助我們回歸日常。然而,我們仍需要思考如何去建立一個對於憂鬱症更友善的社會,或是反省人類工商業社會帶來的負面壓力-就如同氣候變遷作為濫用地球資源的警訊,憂鬱症作為人類對自己身心平衡的警訊。
最後,我發現憂鬱症課題的解決和思考不只是侷限於精神疾病,甚至橫跨多個領域:心理諮商的、社會層面、文化差異、歷史上的「憂鬱」、精神病學........,可說是一個橫跨「社會介面」與「生理介面」兩者而生的疾病-更應證了這學期課程讓我們去思辨的:「腦科學」作為一個生物議題,然而卻和我們的「心智」是不可分割的,而人類的「心智」必然會和其生存的環境產生交互影響,因此腦科學必然牽扯到更多人類社會及文化上的議題思考,有待我們去好好的思辨。
憂鬱的情緒,和憂鬱症並不等同。憂鬱症患者的腦部調控明顯有變化,需靠藥物才能恢復到以往的狀態。而憂鬱更像是一種情感的狀態,可隨外界狀態改變而有變化。
李意旻、吳泰賢、莊曜禎編輯
2012 《生理與心理的對話-談精神健康與疾病》。新北:新文京
楊延光、鄭淑惠
2006 《全方位憂鬱症防治手冊》。台北:張老師文化
李孟蓁
2021 〈打開大腦的黑盒子,解密人類的情感、決策與謊言〉。科技魅癮網站,https://www.charmingscitech.nat.gov.tw/post/research3-emotions-decisions-and-lies
陳瑀葳
2017 〈運動對抗憂鬱症〉。科學人,https://sakb.ylib.com/article/201707.8448
龐中培
2014 〈自殺背後的憂鬱推手〉。科學人,https://sakb.ylib.com/article/201409.7240
Madhumita Murgia
2015 How Stress Affects Your Brain ,TED, https://www.ted.com/talks/madhumita_murgia_how_stress_affects_your_brain/transcript?language=zh-tw#t-9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