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讀後心得:讓自己成為不被 AI 淘汰的人才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誰是不被AI淘汰的人才?」


出自於去年開始在管理階層、HR圈很紅的一本書——《人才:視才、選才、求才、留才的 10 堂課》。在看完之後我覺得除了是公司老闆、管理層、HR 必看的書,如果你是「找工作的人」也非常適合把這本書讀一遍!你可以在這本書中了解公司在找什麼樣的人、人才會被什麼方式找到,透過這裡面的內容深入瞭解一間想找到好人才的公司的「資方思維」,並將自己打造成公司想找到的「好人才」

raw-image


人才書中的十個章節:

I1I  為什麼人才很重要

I2I  如何面試與提問

I3I  如何進行線上面試

I4I  智力與人才

I5I  人格特質與人才

I6I  人格特質與面試

I7I  被低估的身心障礙人才

I8I  被低估的女性與少數族群人才

I9I  星探模式帶來的選才啟示

I10I打造讓人才發光發熱的舞台


如果你的角色是求職者的話,可以將重點放在第二章~第六章。我尤其喜歡第五章和第六章的內容,不同於我個人所接觸過的人格特質分類,在閱讀的時候可以跟著這裡面的討論,思考自己是屬於什麼樣的人才,以及是否有在面試過程中好好地展現出來。


人格特質與人才——五大人格特質理論

這裡面提到將人類個性歸結到最簡單的五種特質

  1. 神經質
  2. 外向性
  3. 開放性
  4. 親和性
  5. 嚴謹性


例如投資人在找尋公司創辦人的時候,可能會傾向「親和性」低,「開放性」高的人(大家可以試想看看自己的老闆是否具有這樣的特質?😊)


也有不同論文將這五個特質改為:外向性、親和性、嚴謹性、情緒穩定性、自主性


要正確地運用這五大人格特質,還是必須拋開成見,將特質是為「中性的」,不是好或是壞,而是在什麼情境或環境下,這樣的特質可以有好的發揮?並且思考當擁有一個特質到極致的時候,對於組織整體會是加分還是扣分?——可能取決你所在的產業和需求,這也是我很喜歡這本書的地方,雖然你會看似有些答案,但是人的複雜程度之高,看見特質的同時,又會需要同時考慮許多不同面向。


在第六章的人格特質與面試,則是在上一章介紹五大人格特質的基礎下,給予進一步的面試架構建議,以及提出了一些值得留意的特質,例如:不安的人生勝利組、悲觀的完美主義者,覺察、理解和攀登適合自己工作階層的能力等等。


結語:求才若渴、成為伯樂

除了上面對於求職者建議可以多著重的章節,我自己身為 HR /生涯設計師的角色,認為整本書都是精華,每個章節都很值得反覆咀嚼,工作在組織中會有些習慣的思考方向,團隊習以為常的面試流程或提問,但透過書中的內容,可以讓我看到不同的見解和思考可能,也有機會做出新的嘗試。大推工作者們都可以看看這本書,同時可以從不同的觀點作自我解析喔!


整本書當中,除了因為族群多元性不像美國這麼多,因此第八章在講到少數族群人才的部分有些舉例會感覺距離較遙遠(例如白人黑人拉丁裔等),但一樣很有收穫,因為這裡面提到有哪些方式可以讓你擁有更多元族群的視角(學習不同的語言、旅遊、換位思考),而我相信在臺灣開始缺工的時代,未來的職場應該會有越來越多這樣的情境。


最後想以第十章的「打造讓人才發光發熱的舞台」來結尾,期許自己可以不斷地發掘、創造人才,並且讓人才都能適才適所的發揮!


如果你正在考慮職涯轉換,歡迎來找我聊聊:https://forms.gle/LZYpV9bx2SLSMGNp8

內容總結
人才
5
/5
考古學及數位行銷背景的新創人資,產業包括教育、新媒體、電商、軟體公司,歷經跨領域、跨產業的職涯探索。 期待能以生涯設計師的身份協助大家一起探索生活/職涯的各種可能。 有一隻叫做肉桂的挪威森林貓🐱 近期的興趣是滑雪🏂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大家有遇過前主管邀請你回去和他一起共事嗎?或是在找工作的時候,考慮過前東家呢?包括我自己在內,身邊也不少朋友都在轉職之際,回到前公司或是再次和前主管工作。這篇文章想先分享我個人的經驗,再綜合聽過的各種經驗,來歸納為什麼回鍋也許是個不錯的選擇! 我自己也不時會被身邊知道的朋友問起「Debby 為
因為身為公司人資也有接觸招募的關係,閒聊之間身邊許多朋友會好奇詢問 到底在面試後,公司是怎麼錄取哪位候選人呢? 這題很難三言兩語道盡,但如果用一句話概括的話,我會說 「公司會選擇在有需求的當下最適合我們的候選人——尋找那位有緣人」
大家有聽過「我的蜜糖,可能是你的毒藥」這句話嗎?意思是 適合我的,不一定適合你,反之亦然。 那麼這個理論又如何套用在找工作中呢?
近期在看求職者的履歷時,有發現到許多人都會附上社群自媒體作為作品集,IG 和 Podcast 都是滿常見的平台,但是近期某一次在看作品集時,發現這個作品集竟然沒有為他的應徵加分,實在感到很可惜,到底該怎麼做,才可以讓履歷作品集加分出擊呢?
離開學校後進入職場經歷過工作轉換時,都會深深覺得,與工作之間的關係真的好像談戀愛! 需要緣分,也需要探索和學習。 。轉換工作的推力和拉力 。該如何下定決心呢?
工作以來已經超過 5 年了!想在這邊分享第一次面臨轉職的故事。 離開學校後,因為會一些日文,加上想往行銷發展,我應徵上了在日商廣告代理商擔任 Facebook 廣告投手的工作。 大約進公司 7-8 個月的時候,發現自己並不太喜歡這樣的工作,原因有幾個: 現在,我通常還是會說自己是一位非典型的人資:
大家有遇過前主管邀請你回去和他一起共事嗎?或是在找工作的時候,考慮過前東家呢?包括我自己在內,身邊也不少朋友都在轉職之際,回到前公司或是再次和前主管工作。這篇文章想先分享我個人的經驗,再綜合聽過的各種經驗,來歸納為什麼回鍋也許是個不錯的選擇! 我自己也不時會被身邊知道的朋友問起「Debby 為
因為身為公司人資也有接觸招募的關係,閒聊之間身邊許多朋友會好奇詢問 到底在面試後,公司是怎麼錄取哪位候選人呢? 這題很難三言兩語道盡,但如果用一句話概括的話,我會說 「公司會選擇在有需求的當下最適合我們的候選人——尋找那位有緣人」
大家有聽過「我的蜜糖,可能是你的毒藥」這句話嗎?意思是 適合我的,不一定適合你,反之亦然。 那麼這個理論又如何套用在找工作中呢?
近期在看求職者的履歷時,有發現到許多人都會附上社群自媒體作為作品集,IG 和 Podcast 都是滿常見的平台,但是近期某一次在看作品集時,發現這個作品集竟然沒有為他的應徵加分,實在感到很可惜,到底該怎麼做,才可以讓履歷作品集加分出擊呢?
離開學校後進入職場經歷過工作轉換時,都會深深覺得,與工作之間的關係真的好像談戀愛! 需要緣分,也需要探索和學習。 。轉換工作的推力和拉力 。該如何下定決心呢?
工作以來已經超過 5 年了!想在這邊分享第一次面臨轉職的故事。 離開學校後,因為會一些日文,加上想往行銷發展,我應徵上了在日商廣告代理商擔任 Facebook 廣告投手的工作。 大約進公司 7-8 個月的時候,發現自己並不太喜歡這樣的工作,原因有幾個: 現在,我通常還是會說自己是一位非典型的人資: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人才的獲取和培育是企業的關鍵競爭力之一。然而,隨著應徵人數的增加和職位要求的複雜化,傳統的人力資源流程越來越難以應對這些挑戰。本文列舉了目前市場上常見的AI 工具
Thumbnail
這本書旨在協助辨識人才,特別是開創性的人才。書中討論了傳統的辨識人才方式,並提供了一些新的眼光,以及如何在面試中辨識開創性人才。
Thumbnail
現今競爭激烈的人才市場中,企業要如何脫穎而出?吸引並留住優秀人才? 除了明定職缺相關內容,更要制定好面試流程,打造有效的人才招幕流程,提高招募效率,才能吸引並留住更多的優秀人才,為企業的持續發展奠定更堅實的人才基礎。
Thumbnail
12 篇文章|22612 字 企業觀|招聘策略|企業經營 序 尊敬的讀者,您好 您手中即將翻閱的不僅是一本書,而是一段旅程,一段關於人才發掘與培養的冒險。 在這裡,我們將一起揭開招聘的多層面紗,從確定人才需求到吸引、評估乃至保留人才的全過程。 在當今這個快速變化的商業環境中,適當
Thumbnail
本文探討員工發展的重要策略,適合追求組織成長與人才留任的管理者閱讀。 培養員工發展:提供持續教育和職業發展機會以保留人才 在當今瞬息萬變的商業環境中,培養員工的發展已不再是選擇,而是一種必須。 組織必須採取多元化的方法來確保其人才的持續成長,從而提升競爭力。 以下是如何有效推動員工發
Thumbnail
本文探討如何科學、公正的評估候選人,適合人才資源專業人士及管理者閱讀。 評估候選人:使用量化和質化指標評估候選人的技能和文化契合度 在今日瞬息萬變的商業環境中,對企業來說,吸納並留住合適的人才是一項持續的挑戰。 比如評估潛在候選人,就是確保企業競爭力與創新能力的核心問題之一。 以下將
Thumbnail
在快速變化的商業環境中,許多企業面臨著找到適合人才的挑戰。本文將深入探討如何吸引高階人才、辨識創新人才的技巧、人力派遣優缺點、獵人頭公司,以及如何留住關鍵人才,幫助企業在找人才時做出更明智的決策。 千金難買好人才!收編人才秘訣大公開! 文章連結 高階人才挑選企業的過程中,企業的經營理念與價
Thumbnail
無論求才或求職,都該善用獵才資源,精準鎖定關鍵人才,與顧問合作,優化履歷,建立無可取代的競爭優勢。
Thumbnail
剛入職埸前幾年有二本火紅的書:由A到A+、執行力,都是作者找了許多成功案例的公司做研究,整理歸納出來成功的方法。 由優秀到卓越的條件之一:對的人放在對的位置上,適才適所相信專業。
Thumbnail
尋找合適人才需要時間與佈局。以下是可幫助你和團隊,網羅到頂尖人才的幾項最佳做法: 技巧 1:預先做好人力規劃 先確定公司哪些職位最難招聘到合適人才,並且排列出需求的優先級。一些特殊技能、高難度的特定專門經驗、技術或工程工作,與高級領導幹部,都可能需要 3-6 個月或更長時間才能找到合適人選補位。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人才的獲取和培育是企業的關鍵競爭力之一。然而,隨著應徵人數的增加和職位要求的複雜化,傳統的人力資源流程越來越難以應對這些挑戰。本文列舉了目前市場上常見的AI 工具
Thumbnail
這本書旨在協助辨識人才,特別是開創性的人才。書中討論了傳統的辨識人才方式,並提供了一些新的眼光,以及如何在面試中辨識開創性人才。
Thumbnail
現今競爭激烈的人才市場中,企業要如何脫穎而出?吸引並留住優秀人才? 除了明定職缺相關內容,更要制定好面試流程,打造有效的人才招幕流程,提高招募效率,才能吸引並留住更多的優秀人才,為企業的持續發展奠定更堅實的人才基礎。
Thumbnail
12 篇文章|22612 字 企業觀|招聘策略|企業經營 序 尊敬的讀者,您好 您手中即將翻閱的不僅是一本書,而是一段旅程,一段關於人才發掘與培養的冒險。 在這裡,我們將一起揭開招聘的多層面紗,從確定人才需求到吸引、評估乃至保留人才的全過程。 在當今這個快速變化的商業環境中,適當
Thumbnail
本文探討員工發展的重要策略,適合追求組織成長與人才留任的管理者閱讀。 培養員工發展:提供持續教育和職業發展機會以保留人才 在當今瞬息萬變的商業環境中,培養員工的發展已不再是選擇,而是一種必須。 組織必須採取多元化的方法來確保其人才的持續成長,從而提升競爭力。 以下是如何有效推動員工發
Thumbnail
本文探討如何科學、公正的評估候選人,適合人才資源專業人士及管理者閱讀。 評估候選人:使用量化和質化指標評估候選人的技能和文化契合度 在今日瞬息萬變的商業環境中,對企業來說,吸納並留住合適的人才是一項持續的挑戰。 比如評估潛在候選人,就是確保企業競爭力與創新能力的核心問題之一。 以下將
Thumbnail
在快速變化的商業環境中,許多企業面臨著找到適合人才的挑戰。本文將深入探討如何吸引高階人才、辨識創新人才的技巧、人力派遣優缺點、獵人頭公司,以及如何留住關鍵人才,幫助企業在找人才時做出更明智的決策。 千金難買好人才!收編人才秘訣大公開! 文章連結 高階人才挑選企業的過程中,企業的經營理念與價
Thumbnail
無論求才或求職,都該善用獵才資源,精準鎖定關鍵人才,與顧問合作,優化履歷,建立無可取代的競爭優勢。
Thumbnail
剛入職埸前幾年有二本火紅的書:由A到A+、執行力,都是作者找了許多成功案例的公司做研究,整理歸納出來成功的方法。 由優秀到卓越的條件之一:對的人放在對的位置上,適才適所相信專業。
Thumbnail
尋找合適人才需要時間與佈局。以下是可幫助你和團隊,網羅到頂尖人才的幾項最佳做法: 技巧 1:預先做好人力規劃 先確定公司哪些職位最難招聘到合適人才,並且排列出需求的優先級。一些特殊技能、高難度的特定專門經驗、技術或工程工作,與高級領導幹部,都可能需要 3-6 個月或更長時間才能找到合適人選補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