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台灣文學研究史-6:王育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戰後台灣文學在1970年代興起,和當時政治社會環境脫不了關係。


依照社會學者蕭阿勤的說法,1970年代因為離開聯合國、中美建交、保釣運動等一系列「傷痕事件」,讓長時間在文化、文學、政治、經濟受到中國概念統攝的台灣社會興起回歸現實──將視野回歸關注台灣的風潮。


當然並不是說1970年代倏地全部人開始研究台灣文學,台灣文學一下就有豐碩果實,自然需要前輩文人們蜇伏累積,才能夠讓台灣文學研究在1970年代開始發展。


除了前篇提到的楊雲萍之外,海外還有王育德在日本不斷進行台灣語研究。


王育德1924年出生,其兄為王育霖。王育霖是日治時期第一位於日本本土擔任檢察官的台灣人,於二二八事件清鄉期間失蹤。王育德隨後也逃離台灣,從香港輾轉到日本,在日本期間以台灣語為主要研究主題,並不斷著書。後於1985年離世,終生未再回到台灣。


王育德於1964年在東京出版《台湾:苦悶するその歴史》,1979年出版中譯本《台灣:苦悶的歷史》。2000年時,前衛出版社出版《王育德全集》共15冊,內容包括王育德的台灣話研究、台灣獨立思路、台灣歷史論述。


參考資料:


王育德《王育德全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Chi̍t-hāng-hit-hāng(這項彼項)
7會員
34內容數
寫寡讀書筆記/寫一些讀書筆記
2024/11/21
《餘燼》還真的燒起來了。 看完《餘燼》之後,第一個念頭是「弄巧成拙」,難怪會燒起來。 電影想要用時間來回交錯;位置轉換;凝視與權力變動等等手法,以「有人死了」作為骨幹,架構在國家體制運作下,受害者加害者的動機和理由都有其複雜性的敘事結構。
2024/11/21
《餘燼》還真的燒起來了。 看完《餘燼》之後,第一個念頭是「弄巧成拙」,難怪會燒起來。 電影想要用時間來回交錯;位置轉換;凝視與權力變動等等手法,以「有人死了」作為骨幹,架構在國家體制運作下,受害者加害者的動機和理由都有其複雜性的敘事結構。
2024/09/28
成人影片有一個標籤叫做「パイパン」,指沒有陰毛的性器官,現在多指女性,中文世界用「白虎」。 本來以為「白虎」是「パイパン」的漢字,但查了一下原來不是,「パイパン」可能來自麻將的「白板」,什麼都沒有的光溜溜形象。
Thumbnail
2024/09/28
成人影片有一個標籤叫做「パイパン」,指沒有陰毛的性器官,現在多指女性,中文世界用「白虎」。 本來以為「白虎」是「パイパン」的漢字,但查了一下原來不是,「パイパン」可能來自麻將的「白板」,什麼都沒有的光溜溜形象。
Thumbnail
2024/08/15
大家好像比較喜歡看嘴砲廢文,來寫一些更硬的書吧(? 文學系所怎麼可以不讀理論呢?尤其現當代理論。但講老實話,有很多根本就讀不了或讀不懂。
2024/08/15
大家好像比較喜歡看嘴砲廢文,來寫一些更硬的書吧(? 文學系所怎麼可以不讀理論呢?尤其現當代理論。但講老實話,有很多根本就讀不了或讀不懂。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到了1980年代則是天才的時代,詩人夏宇用《備忘錄》轟動文壇,夏宇的故事仍在傳唱,與主題也不相符,且按下不表。要提的是另一個天才──林耀德。
Thumbnail
到了1980年代則是天才的時代,詩人夏宇用《備忘錄》轟動文壇,夏宇的故事仍在傳唱,與主題也不相符,且按下不表。要提的是另一個天才──林耀德。
Thumbnail
再次回到1970年代,1970年代是戰後台灣文學研究重要的階段,但在戒嚴、白色恐怖時期,「台灣文學」──就算當時不是所謂「台獨」,仍舊具備主體意識、台灣意識,如何才能夠被當局允許? 或許問另一個問題就可以理解:「為什麼談台灣文學研究會自楊逵和鍾理和,以及日治時期開始?」
Thumbnail
再次回到1970年代,1970年代是戰後台灣文學研究重要的階段,但在戒嚴、白色恐怖時期,「台灣文學」──就算當時不是所謂「台獨」,仍舊具備主體意識、台灣意識,如何才能夠被當局允許? 或許問另一個問題就可以理解:「為什麼談台灣文學研究會自楊逵和鍾理和,以及日治時期開始?」
Thumbnail
提到台灣文學研究史,自然得提到葉石濤及其《台灣文學史綱》。
Thumbnail
提到台灣文學研究史,自然得提到葉石濤及其《台灣文學史綱》。
Thumbnail
戰後台灣文學在1970年代興起,和當時政治社會環境脫不了關係。
Thumbnail
戰後台灣文學在1970年代興起,和當時政治社會環境脫不了關係。
Thumbnail
前幾篇不斷在說1970年代是台灣文學研究的開端,難道在此之前就沒有台灣文學研究嗎?當然也不是。
Thumbnail
前幾篇不斷在說1970年代是台灣文學研究的開端,難道在此之前就沒有台灣文學研究嗎?當然也不是。
Thumbnail
1970年代是戰後台灣文學研究的主題多著重在日治時期,因為1949-1970年代外省籍作家為主流,台灣文人要不只能如鍾肇政《文友通訊》窩起來寫,要不就是經歷長期失語(無法寫「國語」),作品數量有限。
Thumbnail
1970年代是戰後台灣文學研究的主題多著重在日治時期,因為1949-1970年代外省籍作家為主流,台灣文人要不只能如鍾肇政《文友通訊》窩起來寫,要不就是經歷長期失語(無法寫「國語」),作品數量有限。
Thumbnail
1970年代是戰後台灣文學研究的開端,其中張良澤便是代表人物。
Thumbnail
1970年代是戰後台灣文學研究的開端,其中張良澤便是代表人物。
Thumbnail
戰後真正要說「台灣文學研究」──與台灣相關、在台灣書寫、台灣人書寫文學開端,大概還是得從1970年代算起。
Thumbnail
戰後真正要說「台灣文學研究」──與台灣相關、在台灣書寫、台灣人書寫文學開端,大概還是得從1970年代算起。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