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教我的事」寫關於我的身體教我的一些事情、我如何面對,或許會有一些知識性的內容但多數內容會是個人故事、經驗的分享。
再次提醒這些都是很主觀的視角,大家可以參考,但有任何狀況都請尋求專業協助。
雖然被身心科醫生診斷為憂鬱症,但實際上我的病程裡時常會出現多樣化的症狀和情緒。今天想講的是,焦慮,是與憂鬱的低谷不同,另一種感受和症狀,要形容的話,我會說他讓我感覺如坐針氈、反胃想吐,很多時候我想要逃跑。
憂鬱症和焦慮症有些典型症狀,也就是會有相似症狀在兩種疾病間。而焦慮與焦慮症的不同大家可自行上網搜尋,另一個常被一起提到的是精神疾患是躁鬱症。
良醫健康網《心情不好,我到底是「憂鬱、焦慮、躁鬱」?精神科醫師教你從「時間、症狀」區分?是否該看醫生?》
在我自己的情緒量表裡我認為焦慮跟憂鬱是不同向度的。另外症狀給我的感受是浮躁、不安的,就連想的事情和冒出的念頭也不太一樣。
以上是我較常的症狀,他們會輪流出現,我最明顯感覺困擾的是我無法出門,只要一踏出門,就覺得外在環境所有東西都要侵入我,當時還在北部工作,搭大眾運輸工具時很困擾。
而這些症狀最嚴重是跟憂鬱症一起大爆發,約一年多前讓我很明確感受到他,當時因為我沒經歷過嚴重焦慮,甚至伴隨恐慌。
跟症狀掙扎幾個月後,我只能先投降,因為這些症狀已經嚴重影響我的工作和生活。
而後我搬回台中老家,也花了很多時間和找尋方法調整自己,終於稍微弄懂焦慮,也更懂得自己。
我的憂鬱症為何開始出現焦慮症狀,以下幾點是我整理的原因,他們是有脈絡的:
我的焦慮源於無法符合社會標準、無法在病情起伏中穩固自己和對未來的恐懼。
通過覺察和辨識,我開始學會與焦慮共存。
我找到了「不符合框架」的自我、開始認回真正的自己,甚至我意識到成長過程中形成的價值觀和生存策略,練習「有意識」的解除框架。
焦慮和恐懼就如同「憂鬱症」一樣,成為我的指引,讓我看見更多、更廣闊的自己,甚至,他們教我找到,穩固自己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