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動汽車成為全球龍頭的關鍵:供應鏈之「營養級」分析─深度政經分析(36)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作者:陳華夫

國際能源署(IEA)認為2024年中國電動車(EV)非常便宜,而在中國以外的國家,EV價格比引擎車高10~50%。到2035年EV將在全球新車銷量中佔比超過5成。中國2024第一季售出近190萬輛電動汽車,全年達到約1000萬輛。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銷售年增長約75%,而純電動汽車銷售僅增長15%,(【電動車】第一季成長狀況、及長期預測,全球、美、中、歐

我最近的一篇專欄文章,解釋全球企業的創新都面臨不小的風險,但顛覆性的創新是關鍵,中國電動車得力於世界領先的電池產業及智能駕駛技術,得以超越、取代日本及西德為世界第一。(見拙文:顛覆性創新如何超越取代行業領頭羊─聚焦中國電動車崛起世界第一─深度政經分析(31)

針對來勢洶洶的中國電動車,美國已不徵收100% 的關稅。歐盟執委會也宣佈,2024/7/4起將徵收最高38.1%臨時反補貼關稅。但英國《金融時報》卻報導:「....從短期來看,(關稅)對歐洲汽車製造商有利,但從長期來看是不利的,因為它們將導致中國企業在歐洲進行更多長期投資,增加產能,價格壓力將與我們目前在中國看到的類似。」 (Stellantis擬將部分零跑汽車生產轉移到歐洲

本文將從供應鏈營養級(trophic level)觀點,分析中國電動汽車成為全球龍頭的關鍵,並以此解釋關稅壁壘、尖端技術(如AI算力)、及晶片管制只能影響全球化的貿易公平競爭。

1)自然和人類生態的營養級(Trophic level)

在自然生態經濟中,植物是「生產者」,由光合作用產生自己的食物,營養級為0,兔子吃草,是「初級消費者」,營養級為1。狐狸吃兔子,是「次級消費者」,營養級為2。在人類生態經濟中,個人的營養級為0;農林採礦業雇用工人,營養級為1;重工業的營養級為2;製造/服務業的營養級為2以上。關鍵是:營養級越高的行業越複雜,而更具創新性,且增長更快。

raw-image

(圖片來源:陳華夫製作)

2)營養級越高的行業越複雜,而更具創新性,且增長更快

營養級越高的行業越複雜,例如一般個別餐廳的營養級遠低於麥當勞速食連鎖店,後者牽涉複雜的食物、物流供應鏈。而電動汽車產業的營養級則更高,它的供應鏈包括電池材料、大功率電池芯/模組、電池管理系統、動力馬達、電源供應器等。

而關鍵是,高營養級的產業(如電動汽車產業)具有一個優勢,它們營養級越高,提高效率的速度越快?

為什麼呢?

英國《金融時報》的專欄作家提姆·哈福德回答說:「原因很簡單,幾乎是機械的:一個沒有供應商的行業只有一個可能的技術進步來源,那就是它自己。在擁有深厚供應鏈的行業中,當供應鏈中任何一家公司出現改進時,行業就會獲利。麥克納尼發現,對於一般的行業來說,大約三分之二的技術改進來自供應商,只有三分之一是內部改進。」(從斑馬在生態系統中的位置來理解貿易戰

也就是說,營養級高的產業(如電動汽車)有長長的供應鏈,其上中下游產的任何的創新,都會導致終端產品的創新,所以電動汽車產業的換代升級的異常快速,不僅低油耗屢創紀錄,加滿65 L汽油,可以跑2,100公里,也因為電池,零件的低成本,汽車的售價,大幅降低。(瑞銀拆了比亞迪“海豹”,成本比特斯拉還低15%,感歎“顛覆全球車企的力量”

3)營養級高的產業的高速創新來自眾多供應鏈的創新

就如同「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一個國家的產業若無法建立,或利用有活力的供應鏈,則產業必定趨向萎縮。例如,美國汽車三巨頭(通用、福特、克萊斯勒)曾是全球汽車霸主,一般人認為是因為日、德的競爭優勢而失去霸主地位,但更深層的原因是製造業萎縮及移往海外,羅伯特·戈登教授說:「....整個中西部地區製造業工廠關閉帶來的災難性影響,....那些原先只有一家工廠的中小型製造業城市的衰退和破敗不堪。」 (《美國增長的起落》[美]羅伯特·戈登(2018),頁749)

相對的,中國自1996年被西方瓦聖納協定管制傳統武器及軍商兩用貨品的貿易,例如,2019年,將中國大陸中芯(SMIC)向荷蘭ASML訂購2台EUV半導體設備加入管制。(42國家同意「瓦聖納協定」出口管制增列軍用晶片、軟體及先進製造),因此,中國不得不自主研發,建立了比美、日、德等先進國家較完整的工業體系。此次中國電動汽車能佔全球龍頭就是靠完整中國供應鏈的全面開花。(中國真的是全世界唯一擁有全工業體系的國家嗎?

4)中國仍遠落後無完整供應鏈支持的美國SpaceX星艦飛船

中國雖然擁有較美國完整的工業體系供應鏈,但在全球航天發射行業中仍遠遠落後,必須努力追趕的伊隆·馬斯克SpaceX公司,它發展了有史以來最大、最強,也是第一個完全可重複使用的SpaceX星艦飛船,高度為 119 米,起飛重量為 5,000公噸。是迄今最大能重複使用的運載火箭,SpaceX公司是全球航天發射行業的龍頭。(見拙文SpaceX星艦飛船發射後化為火球後之液氧甲烷火箭發動機的發展─深度政經分析(25)

raw-image

(圖片來源:陳華夫製作)

5)關稅壁壘、尖端技術(如AI算力)、及晶片管制只能影響全球化的貿易競爭

提出營養級分析供應鏈提姆·哈福德最後說:「幾十年來關於保護“新生產業”(infant industry)的言論試圖掩蓋一個事實,即關稅通常保護的是陳舊、衰落的產業,而不是年輕、增長的產業。相比之下,這些新關稅正在保護年輕、快速增長的那些市場。」(從斑馬在生態系統中的位置來理解貿易戰

結論:

營養級越高的行業越複雜,越具創新性,增長越快。中國電動汽車獨霸全球即是中國完整供應鏈的全面開花。但中國仍遠落後無完整供應鏈支持的美國SpaceX星艦飛船。關稅壁壘、尖端技術(如AI算力)、及晶片管制只能影響全球化貿易的公平競爭。

請看「陳華夫專欄」─深度政經分析─系列文章:

日本失落的30年之深度分析美國2022年通膨危機─深度政經分析(1)

美國債近期暴跌的嚴重後果之真相─深度政經分析(2)

全球大棋局戰略博弈下的美國霸權─深度政經分析(3)

美中全球大戰略博弈之俄烏戰爭後最新發展─深度政經分析(4)

美國高通脹與經濟是否硬著路的原因及解決之道─深度政經分析(5)

中國威權主義與美國民主之國家治理效能,見證了中國崛起往上升美國霸權走下坡─深度政經分析(6)

「稀缺」導致「目標的詛咒」─為何我們獲得越多,反而失去更多?─深度政經分析(7)

中國真的陷入債務陷阱的金融危機?中國造成斯里蘭卡的一帶一路債務陷阱?─深度政經分析(8)

「文革」的真相與反省─深度政經分析(9)

2022諾獎得主柏南克的量化寬鬆(QE)是當今全球通脹的始作俑者嗎?─深度政經分析(10)

台海情勢穩定的定海神針為何是「美中台三角威懾」?─深度政經分析(11)

強勢美元危害美國及全球的真相?─深度政經分析(12)

中國崛起之威權體制因素的「新政治經濟學」視角?─深度政經分析(13)

何謂「策略」?剖析「策略的迷思」─深度政經分析(14)

光子晶片真能彎道超車中美晶片戰?─深度政經分析(15)

美中理工人才爭奪戰大逆轉的真相─深度政經分析(16)

經濟學的「古德哈特定律」:每一個「目標」都將淪為「目標的詛咒」之措施─深度政經分析(17)

思想與歷史人物的評價之真相─深度政經分析(18)

思想與嚴復「思想救國」的歷史評價─深度政經分析(19)

理性的狡猾、黑格爾、辯證法、「看不見的手」、資本主義與共產主義之真相─深度政經分析(20)

美中尖端科技爭霸的最新策略之比較與評析─深度政經分析(21)

請看懂矽谷銀行倒閉、美聯儲QE印鈔與加息、全球通脹,美國債跌價的關聯─深度政經分析(22)

邪惡的平庸、致命的自大、計畫/市場經濟、民主和法治之省思─深度政經分析(23)

極具爭議的埃隆·馬斯克之SpaceX對接「國際太空站」啟示錄─深度政經分析(24)

SpaceX星艦飛船發射後化為火球後之液氧甲烷火箭發動機的發展─深度政經分析(25)

烏克蘭戰爭的烏克蘭、俄羅斯、歐盟、美國、及中國的全球戰略博奕─深度政經分析(26)

辜朝明的「資產負債表衰退」理論之特點與缺失─深度政經分析(27)

中國造艦能力至少是美國232倍之美中海軍世界爭霸錄─深度政經分析(28)

中國經濟會重蹈日本的衰落的30年嗎?─深度政經分析(29)

美中晶片戰的現況與未來─深度政經分析(30)

顛覆性創新如何超越取代行業領頭羊─聚焦中國電動車崛起世界第一─深度政經分析(31)

論《形而上學俱樂部:美國思想的故事》裡美國廢奴、進化論、實用主義、文化多元主義思想的歷史─深度政經分析(32)

分析美、中、印經濟裡的腐敗、製造業、不平等及民主─從《新鍍金時代》一書談起─深度政經分析(33)

解釋美國為何不急著降息?及美元堅挺的「美元陷阱」─深度政經分析(34)

解讀中國房地產的巨額債務危機之形成與政府救市組合拳能否成功?─深度政經分析(35)

中國電動汽車成為全球龍頭的關鍵:供應鏈之「營養級」分析─深度政經分析(36)

)

avatar-img
476會員
250內容數
思想家─理解、解釋、預測世界。發表:9篇「深度政經分析」、6篇「現代開悟之洞識」、10篇「學習的本質」、13篇「美中關係」、4篇「驀然回首」、21篇「文學與藝術」、36篇「科技與智慧」、9篇「圍棋的本質」、40篇「美中經濟」、28篇「美股的本質」、12篇「美聯儲的本質」、12篇「貨幣及美元的本質」,共201篇。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作者:陳華夫 中國於2024/5月推出救市房地產的三枝箭,固然短期可以刺激買氣,刺激房地產繁榮。但基本上並未根本解決包括房地產的巨額債務問題。房住不炒,房地產至少需要10年的時間才能解決。中國經濟的復甦將取決於如何完成漂亮的去槓桿化。
「側睡枕頭」加上「獨立套筒床墊」的側睡,消解打鼾的呼吸終止症。「獨立套筒床墊」要保持「脊椎線」及「身體線」水平。推薦日本「京都西川」公司填充塑膠管料,可調整厚度的「側睡枕頭」。推薦促銷價格在台幣4千元以下的華碩手環:ASUS VivoWatch 5 Aero Plus的打鼾聲音錄音程式。
作者:陳華夫 企業的創新面臨失敗的風險不小,新創公司的顛覆性創新卻能超越取代行業領頭羊,中國電動車得力於世界領先的電池產業及互聯網科技巨頭的雲端計算平臺之加持,得以超越日本及西德成為世界第一。
陳華夫 美國以自身軍事安全展開的美中晶片戰將沒有贏家的雙輸局面,雖能延緩中國晶片產業的發展,但也刺激中國加大晶片自主化的投入,同時中國的報復將重創以美國為核心的全球半導體供應鏈
作者:陳華夫 睡眠對人類的健康很重要卻難解,本文有系統、清晰的提供睡眠的知識,及健康睡眠的十二項守則,以利大家安眠。
作者:陳華夫 目前中國的房地產泡沫破滅時,並不會引發大規模的債務危機,中國企業槓桿率過去十年持續下降,中國上市公司沒有背負著難以控制的債務水準;中國消費力並非真正低落很多,而是在持續的改善中;中國在嚴格的金融檢查下「殭屍」企業比日本少。所以,中國經濟不會重蹈日本的衰落的30年。
作者:陳華夫 中國於2024/5月推出救市房地產的三枝箭,固然短期可以刺激買氣,刺激房地產繁榮。但基本上並未根本解決包括房地產的巨額債務問題。房住不炒,房地產至少需要10年的時間才能解決。中國經濟的復甦將取決於如何完成漂亮的去槓桿化。
「側睡枕頭」加上「獨立套筒床墊」的側睡,消解打鼾的呼吸終止症。「獨立套筒床墊」要保持「脊椎線」及「身體線」水平。推薦日本「京都西川」公司填充塑膠管料,可調整厚度的「側睡枕頭」。推薦促銷價格在台幣4千元以下的華碩手環:ASUS VivoWatch 5 Aero Plus的打鼾聲音錄音程式。
作者:陳華夫 企業的創新面臨失敗的風險不小,新創公司的顛覆性創新卻能超越取代行業領頭羊,中國電動車得力於世界領先的電池產業及互聯網科技巨頭的雲端計算平臺之加持,得以超越日本及西德成為世界第一。
陳華夫 美國以自身軍事安全展開的美中晶片戰將沒有贏家的雙輸局面,雖能延緩中國晶片產業的發展,但也刺激中國加大晶片自主化的投入,同時中國的報復將重創以美國為核心的全球半導體供應鏈
作者:陳華夫 睡眠對人類的健康很重要卻難解,本文有系統、清晰的提供睡眠的知識,及健康睡眠的十二項守則,以利大家安眠。
作者:陳華夫 目前中國的房地產泡沫破滅時,並不會引發大規模的債務危機,中國企業槓桿率過去十年持續下降,中國上市公司沒有背負著難以控制的債務水準;中國消費力並非真正低落很多,而是在持續的改善中;中國在嚴格的金融檢查下「殭屍」企業比日本少。所以,中國經濟不會重蹈日本的衰落的30年。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中國內銷市場強勁成長,但北美地區市場佔比下滑,成為巨大集團進一步發展的挑戰。德國電動自行車市場保持穩定,但供應鏈危機嚴重,新加坡塞港問題將對全球自行車產業帶來衝擊。
Thumbnail
最近的兩篇報導引發了我對未來產業發展的深思。首先,中國在科技實力上的迅速崛起,逐漸取代美國成為世界領先的科技研究中心。這不僅體現在探捕捉、AI應用和通訊網絡上,更在激烈競爭的電動汽車市場中展現出色。中國的科技擴展對全球市場產生了深遠影響,特別是對台灣來說,這種趨勢帶來了新的挑戰和機遇。
Thumbnail
【內附有聲文音擋】不知道讀者們有沒有過好奇心,為什麼中國好像隔三差五的就會出現甚麼鋼鐵產能過剩、太陽能板產能過剩乃至於到今天的電動車出口傾銷受到歐美各國的關稅壁壘抵制? 好像只要哪個產業被中國給盯上了,那麼那個產業就注定走入紅海市場,價格殺的深不見底?
Thumbnail
中國電動車行業的持續發展受到了人們的廣泛討論,從對中國車的支持到反感,都有充分的論述。然而,需要釐清中國車企的品質問題,並對能代表中國車的車企進行更深入的討論。
Thumbnail
拜登對中國電動車加徵關稅,恐激起新一輪貿易戰! 據美國多家媒體證實,美國總統拜登最早將在今晚對中國電動車實施四倍關稅,將現在25%的稅率提高至100%。據悉可能同時制裁中國出口的電池、太陽能設備、鋼鐵與鋁。之所以提高的幅度如此之巨,和中國電動車在國
在迎接未來的挑戰中,電動車供電設備(EVSE)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隨著全球對氣候變遷和環境永續議題日益重視,電動車作為一項清潔能源交通方式正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青睞。然而,要實現電動車的普及,建立完善的充電基礎設施至關重要。
Thumbnail
產業新聞摘要:美國預計對中國鋼鐵加徵關稅,同時取消中國雙面太陽能板的關稅豁免。全球電動車市場競爭激烈,中國的比亞迪成為全球第一大電動車廠,對特斯拉等全球汽車產業造成威脅。另一方面,加州發展再生能源迅速,但可能帶來消費者負擔。資策會MIC表示,AI算力需求急增,將導致雲端資料中心部署架構變化。
Thumbnail
全球永續意識抬頭,推行電動車逐漸成為各國施政的默契。 歐盟曾在2021年提出將在2025年禁售燃油車與PHEV插電式混合動力車,然而歷經新冠疫情與經濟起伏的耗損,近期竟紛紛傳出「延期」與「降低電動車普及目標百分比」。這不禁讓人懷疑:電動車還是一門好生意嗎?
為什麼 ev 比傳統汽油車不值錢? 快速總結: 電池衰退,電動車現在都是新科技高科技,發展日新月異,消費者寧願等多一會,新世代 ev 又出來了。而且,充電設施還沒有完善,都是令人卻步原因之一。 為什麼 ev 在歐洲沒有中國的銷量? 大家買車的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各種稅務優惠,打折津貼。
Thumbnail
非特斯拉陣營市占快速成長 我們現在在台灣街頭看到的電動車真的是越來越多了,除了路上很多的Tesla Model 3/Y,其實傳統車廠在2023年的銷售量相比過去也是成長很多,對於一般消費者而言,電動車的選擇是越來越多,有競爭才有越來越進步的車子,也才會有越來越便宜的價格出現。BMW 是傳統車廠占比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中國內銷市場強勁成長,但北美地區市場佔比下滑,成為巨大集團進一步發展的挑戰。德國電動自行車市場保持穩定,但供應鏈危機嚴重,新加坡塞港問題將對全球自行車產業帶來衝擊。
Thumbnail
最近的兩篇報導引發了我對未來產業發展的深思。首先,中國在科技實力上的迅速崛起,逐漸取代美國成為世界領先的科技研究中心。這不僅體現在探捕捉、AI應用和通訊網絡上,更在激烈競爭的電動汽車市場中展現出色。中國的科技擴展對全球市場產生了深遠影響,特別是對台灣來說,這種趨勢帶來了新的挑戰和機遇。
Thumbnail
【內附有聲文音擋】不知道讀者們有沒有過好奇心,為什麼中國好像隔三差五的就會出現甚麼鋼鐵產能過剩、太陽能板產能過剩乃至於到今天的電動車出口傾銷受到歐美各國的關稅壁壘抵制? 好像只要哪個產業被中國給盯上了,那麼那個產業就注定走入紅海市場,價格殺的深不見底?
Thumbnail
中國電動車行業的持續發展受到了人們的廣泛討論,從對中國車的支持到反感,都有充分的論述。然而,需要釐清中國車企的品質問題,並對能代表中國車的車企進行更深入的討論。
Thumbnail
拜登對中國電動車加徵關稅,恐激起新一輪貿易戰! 據美國多家媒體證實,美國總統拜登最早將在今晚對中國電動車實施四倍關稅,將現在25%的稅率提高至100%。據悉可能同時制裁中國出口的電池、太陽能設備、鋼鐵與鋁。之所以提高的幅度如此之巨,和中國電動車在國
在迎接未來的挑戰中,電動車供電設備(EVSE)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隨著全球對氣候變遷和環境永續議題日益重視,電動車作為一項清潔能源交通方式正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青睞。然而,要實現電動車的普及,建立完善的充電基礎設施至關重要。
Thumbnail
產業新聞摘要:美國預計對中國鋼鐵加徵關稅,同時取消中國雙面太陽能板的關稅豁免。全球電動車市場競爭激烈,中國的比亞迪成為全球第一大電動車廠,對特斯拉等全球汽車產業造成威脅。另一方面,加州發展再生能源迅速,但可能帶來消費者負擔。資策會MIC表示,AI算力需求急增,將導致雲端資料中心部署架構變化。
Thumbnail
全球永續意識抬頭,推行電動車逐漸成為各國施政的默契。 歐盟曾在2021年提出將在2025年禁售燃油車與PHEV插電式混合動力車,然而歷經新冠疫情與經濟起伏的耗損,近期竟紛紛傳出「延期」與「降低電動車普及目標百分比」。這不禁讓人懷疑:電動車還是一門好生意嗎?
為什麼 ev 比傳統汽油車不值錢? 快速總結: 電池衰退,電動車現在都是新科技高科技,發展日新月異,消費者寧願等多一會,新世代 ev 又出來了。而且,充電設施還沒有完善,都是令人卻步原因之一。 為什麼 ev 在歐洲沒有中國的銷量? 大家買車的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各種稅務優惠,打折津貼。
Thumbnail
非特斯拉陣營市占快速成長 我們現在在台灣街頭看到的電動車真的是越來越多了,除了路上很多的Tesla Model 3/Y,其實傳統車廠在2023年的銷售量相比過去也是成長很多,對於一般消費者而言,電動車的選擇是越來越多,有競爭才有越來越進步的車子,也才會有越來越便宜的價格出現。BMW 是傳統車廠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