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來聊聊一個讓很多人頭痛的問題——拖延症。
首先,拖延並不是因為我們懶惰。相反,這背後有一些原因。
當我們害怕做得不夠好、對失敗後果的過度擔憂時,這種恐懼會引發我們的「戰鬥或逃跑」反應,而拖延就是一種策略。
我們有時會希望每件事都做到最好,所以當覺得無法達到完美時,會讓開始行動變得困難。
我們總是覺得還有很多時間,明天再做也來得及,結果拖著拖著,時間就沒了。這種錯覺叫做「規劃謬誤」,即我們總是低估完成任務所需的時間。
明天在做、等一下在做~~~😴😴😴
那麼,如何才能有效地告別拖延?以下分享兩個具體且可行的解決方案。
步驟:
1)確定主要任務:首先,明確你需要完成的大任務,例如寫一篇報告。
2)分解小任務:將大任務拆解成多個小任務。例如,查找資料、列出報告大綱、撰寫各章節等。
3)逐步執行:逐步完成每個小任務,不要一次性嘗試完成所有事情。
步驟:
1)確定重要任務:列出你需要完成的所有重要任務,並按重要性排序。
2)任務切換:當你在完成A任務時感到疲憊或倦怠,可以暫時切換到B任務,稍作改變。
3)定期回顧:每隔一段時間,回顧任務進展,確保所有任務都在穩步推進。
每當我需要創作影片或者交報告時,總是習慣拖到前一個禮拜才開始做。這種情況下,我常常會焦慮、壓力大,也會告訴自己:「下次一定提前做」。但後來我發現光是下決心是不夠的,因此,我開始嘗試一些方法,改變自己對拖延的認知。
我開始嘗試「一點點行動」的方法。比如,當我需要寫報告時,我不再逼迫自己一下子完成,而是先從小步驟開始。我會先開啟學術搜尋網站,查一點資料;然後開啟Chat GPT,和它聊聊我的想法;再來,開啟寫腳本的雲端資料夾,開始把常用的指令複製到文件上。
藉由這些小步驟能讓我覺得壓力沒那麼大,更早的開始做出行動,在拖延的路上踏出行動。
告別拖延,其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那麼難。關鍵在於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讓自己做出行動。例如:分解任務、設定明確目標和期限、「一點點行動」的方法,這些都是我們可以嘗試的策略。
記住,每一步的小進步都是向前邁進的一大步,即使是小小的一步也能帶來巨大的改變。
期待在看完這篇文章的你,能開始行動起來吧,告別拖延,迎接更加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