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24|閱讀時間 ‧ 約 29 分鐘

讀《錯把工作當人生的人》:如何對待他人,通常反映出你與自己的關係

工作結構隨著零工經濟、社群媒體的傳播及新冠疫情影響下有很大的不同,多數人投入更多的心力和時間在工作上,高工時、經爭激烈的市場,讓現代人長期處於焦慮、沒安全感的狀態。

圖片來源:博客來

圖片來源:博客來

作者娜歐蜜‧夏拉蓋(Naomi Shragai)在倫敦有三十年的心理治療師經驗,在與個案諮商工作中,她發現到早年家庭經歷在潛意識中無形影響著職場表現,透過歸納案例統整成《錯把工作當人生的人》的書。

藉由書中的真實案例故事,察覺自己在職場上的行為模式,遇到情緒化的同事或慣性逃避的上司時,剖析狀況的利與弊,也更能同理對方,及遇到極端狀況如何自保。


「我愛工作,有一天工作會愛我嗎?」

工作引發我們內心最深處的渴望與恐懼

工作最直接的效益是能提供財務安全,工作上的表現所帶來的讚美、努力後獲得的升遷,或是單純因為滿意職涯而感到快樂,全都能提升自我價值感。

工作無疑會帶來好處—對許多人來講,充滿意義與同伴的職業生活,取代了鋪天蓋地的寂寞感。另外,對於極度恐懼或不安的人來講,工作提供了安全網。相較於他們內心的混亂,工作提供井然有序的生活。

如果有人誇你做得好,本質上不同於他們說愛你

有的人懷疑自己值不值得別人愛,對他們來說,工作有著更深層的意義,可以證明過去被錯待,帶來先前很渴望但得不到的讚美,或是尋找童年缺乏很少出現的安全感、保障與愛。

此外,有的人不擅長親密關係,沒有另一半或家人,工作提供了替代品—某種取代真親密的假性親密。

當工作光環消失時...

只靠工作獲得情緒滋養並不是長久之道,當裁員失業、退休離開職場後,還是得面對人與人之間還是需要有一定程度的依附關係的事實。

依附需要的東西,遠遠不是身體照顧與保護那麼簡單。依附支持著人類發展,也就是有辦法描述自己內心的體驗;也有能力預期他人的感受與想法,達成社會協作。

雖然工作帶來機會,有可能滿足我們的情感需求,但工作關係主要是交易關係,親密關係則遠遠更為深入,更能包容我們的脆弱,不能全部仰賴工作。

雖然工作會引發強烈的情緒,職場卻不太容忍人們有情緒

人們都誤以爲工作主要是一個理性、客觀的世界,有著特定的目標,和情緒沒有太大的關聯

我們在職場上保護自己,使用「同事」、「老闆」或「下屬」等稱呼,就好像那不是真正的關係。這樣的詞彙保持了人與人之間的界線,同時也暗示我們不該需要這些人,也不該對他們有任何強烈的感受。

實情是對多數人來說,我們一天之中跟同事、主管相處超過跟家人互動的時間,而長時間接觸加上個性差異,有衝突是很正常的,要學習區分理性與不理性,試著對事不對人,解決根本問題。

職場表現與家庭經歷的關係

工作場所就像是一個大劇院,每個人都在表演各自獨特的家庭劇,同時努力合作取得成果。

有的人可能已經賺很多錢,或是工作不再需要那麼拼,他們的潛意識希望能停止,但害怕被人發現是懶鬼,或是無法勝任工作。事情的結果往往被簡化成零和賽局,也沒有灰色地帶。另外,當他們感到任何的挫折,不只是失敗而已,還可能讓他們前功盡棄。

同時他們對於別人的失誤沒有耐性,高標準的工作效率讓周遭人感受到沉重的壓力。這些人在職場上無意識的投射了兒時為達到父母高標準的期待,以得到愛和安全感,他們似乎忘了自己已不是過去那個10歲的孩子。

造成這種特質背後的趨力是恐懼失敗,失敗暗示著軟弱,這樣的特質令他們厭惡,不認為自己具備這種特質。

有的人則有「冒牌者症候群」,通常伴隨著完美主義和工作狂。如從小得不到贊同,在潛意識中已種下焦慮的因子,長大後對父母不抱期望,但內化了對方冷漠苛刻的特質,會嚴厲批判自己,跟別人最好的特質相比打擊自己;或是拼命要獲得認同,要不就得不到,即使得到也感受不到。

在充滿恐懼的組織,領袖一般會逃避讓自己感到軟弱、無能或尷尬的訊息,他們的回應方式包括假裝沒看到、不當一回事,或嗤之以鼻,認為不足為信,未能受惠於團隊提供的多元意見與技能深度。

為什麼世上沒有所謂的完美童年

有的人出生在關愛孩子的家庭,表現聰敏、討喜與才華洋溢的那一面,求學和職涯發展順遂,但當工作上發生衝突,他們出乎意料被打成不公平的「壞人」,自尊心會受損,發現世界不一定都會反映出他美好的一面。

即使父母用愛鼓勵孩子的成長,在正向教養與呵護備至的童年環境,不一定能讓人在日後的人生免於焦慮。

你如何對待他人,通常反映出你與自己的關係

我們無法靠經驗做好準備,回應意想不到的事

我們要學習擁抱未來某些關鍵時刻,絕對會超出想像,雖說離開舒適圈、面對無法預知的事不是容易達到的。

不確定性的價值在於帶來可能性,以及提供人們探索可能性的時間與空間,新點子就是這樣產生的。

自我檢視是一生持續要做的事

雖然每個人的行為表現可以是過去家庭經歷的投射,但沒有人是完美的,即便是父母。深入探索一個人的內心與早期生活的意思,不是把錯都怪到父母頭上。

找出我們為什麼會這樣,是一個複雜萬分的過程,有的問題永遠沒有解答。這段旅程不會抵達特定的目的地,只會協助我們了解自己。

我們一直有選擇權

在自己做出不理性行為時,要向內探究是不是過去經驗讓我們做出了防衛性機制,我們可以選擇逃避,也可以選擇嘗試放下。不過我不認為直球面對問題才是勇敢,願意剖析面對內心也值得鼓勵。

反省只是為了協助自己進一步理解,不代表事實絕對就是那樣。如果暫時做不到改變的決心,逃避也不可恥。


讀後心得

刷新過去的觀念

工作職場、商務交流在我印象中都是理性的場域,看完書後覺得:對耶!人跟人互動最頻繁的地方,怎麼會以為人們永遠都會依循理性行事,回應理性的建議,刷新了過去的觀念。

看書的當下回想過去家庭、自己在職場上遇到的狀況,共事的老闆、主管及同事,嘗試梳理工作的倦怠感從何而來,也試著理解對應而來的為什麼有這些矛盾和行為。

同理工作狂爸爸

我想到了爸爸,他工作表現優異且富有責任感,在我印象中平日因為加班,全家幾乎沒一起吃過晚餐,甚至假日也會帶著小孩去公司加班,可以說是為了工作燃燒生命。

不知道這是不是一個循環?為了賺錢養家和追求個人成就,犧牲家庭時光而跟小孩的感情疏離,那麼就在工作上花更多的時間,以尋求心靈上的慰藉。


印象最深刻的是補習班下課後發現爸爸幫我將房間整理得一塵不染,青少女時期很敏感不喜歡被亂動東西,沒說謝謝外還對他大發雷霆,但他一句話都沒說。長大後才想通這是他表達愛意的方式。

試著接納自己的脆弱

小時候父母吵架,我跟弟弟都在哭,爸爸說:「有什麼好哭的?」潛移默化了哭就是軟弱的表現,加上長輩的高期待卻鮮少表達鼓勵,多少影響我對自身的評價,總是會認為自己表現不夠好,有時表現出不安的依附,渴求得到認同。

出社會後在職場上遇到困難時,對外表現冷靜從容,實則是內心焦慮,恨不得盡快拔除阻礙。與此同時,又希望遇到理解我的人,可以看出我的不安給予支持和幫助。

但表現出來的行為是不夠信任周遭同伴,一心想自己解決,有時甚至認為別人的協助耽誤到我的進度,很矛盾吧?

從書中可推斷自己透過「反向作用」這項防衛機制,不必面對鄙視或恐懼的自己,也就是碰上無法接受的特質時,反其道而行。

不論你有多想擺脫恐懼與焦慮,它們也是你的一部分。即便你會感到懊惱,這些感受是人生歷程很重要的一部分,它們將協助你說出故事,而意識到這些感受將幫助你改變故事。

如同書中案例分享的:「我必須學著替自己感到驕傲與自豪,即便我一輩子不再做到任何事。」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大狗園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