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25|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覺察手記:自我覺察與自我對話一樣嗎?

讀者提問:

閒人你好,我有閱讀覺察的文章覺得很有收穫。因為我平常也會自我對話,所以感覺自我覺察跟自我對話很像,不知道閒人會這樣覺得嗎?很好奇你的看法,謝謝!

——經當事人同意公開。


閒人回覆:

很感謝您閱讀了覺察手記(驚喜)。這是個很棒的提問,我自己也曾經思考這個問題,雖然我不一定是對的,但還是很開心有機會與你分享我極為個人的想法。以下是我的「自我覺察」與「自我對話」梳理筆記:


💡 如果是第一次路過的讀者,這裡分享讓生活更輕盈自在的覺察筆記。


覺察與自我對話一樣嗎?



自我覺察與自我對話一樣嗎?

我自己會以切入的「視角」來思考這個提問。以結論來說,我覺得兩者有關鍵性的不同,卻仍在功能與目的上有相合之處。(我不一定是對的)


  • 以切入的視角思考

視角能反映出立場,也是我判斷兩者異同的依據。意即,處於「自我覺察」的時候,我們是以什麼視角在覺察呢?在「自我對話」的時候,又是從什麼視角與立場對話呢?

如同​〈覺察要覺察什麼?〉中提到:「客觀地發現自己的感受與回應模式,正是我們要覺察的『什麼』」。自我覺察是以客觀的視角,也就是靈性學習常提到的「觀察者視角」,觀看人事物於內在的感受。依此,是否帶著觀察者視角是我分辨「自我覺察」或「自我對話」的關鍵。

💡 自我覺察的客觀觀察可能包含自我對話,但自我對話的主觀反思不代表自我覺察。



  • 不同的視角

「覺察」之於我而言,有一種「喔~這樣啊」的觀止感。說明白些,我擅自認為觀察者視角是以不帶評判的目光,靜靜觀看著外境發生的「現象」與內心升起的「感受」。

💡 觀察者視角:靜靜地看著一張張名為當下的風景照,沒有邏輯分析、沒有延伸解釋。

「自我對話」有種內心聲音一來一往的動態感。對話內容可能是積極肯定帶來認同,也可能是消極低語帶來損耗。我會想成是心智與小我的對話,或小我與小我的對話。

💡 心智/小我視角:專門研討風景照的專家,用分析與記憶將當下串接到過去或未來。

「自我覺察」的其中一種形式,是覺察加上內心的活動。觀察者的非二元評判視角,能讓小我與相對客觀的意識對話,達到反觀個體狀態的效果(但並非唯一途徑)。事實上,覺察的觀看視角要被生活使用,仍須與心智互相交流。



  • 相同的目的

之於我而言,「自我覺察」與「自我對話」重疊之處在於積極面向的成果。自我覺察是為了重新詮釋舊有認知,並有意識地選擇回應的方式;而自我對話於心理上,(撇除小我的吵鬧)有著理解思緒與感受的作用。兩者的正向功能與目的,都是為了找出更輕盈舒適的方式面對生活。




後記

之於我而言,「自我覺察」與「自我對話」像是相輔相成的自我探尋與落地。當「自我對話」的主觀反思無法梳理內在打結的地方,「自我覺察」的第三方視角便有助於跳脫原有的二元性思維,突破慣性思考。反之,「自我覺察」的客觀觀察成立之後,可以透過「自我對話」選擇符合自己性格與喜好的回應模式,落實於生活之中。

感謝這位閱聽眾朋友的提問(開心),讓我有機會整理「自我覺察」與「自我對話」的想法。不過,我所說的之於某些可能是橋樑,之於另些可能是繞遠路(這樣的分辨從某個層面來說可能是徒勞),只期望我對生命的片段理解,能帶給需要的人一點靈感。

祝福路過的您:)


💡 如果你也有想要一起討論的話題,歡迎在底下留言或寫悄悄話給閒人唷!




【延伸閱讀】

感謝提問,再次公開!⏰ 限時公開至 08.31


一個喜歡對話與提問的閒人
強留生命剽汲的呢喃


👉🏻 如果喜歡文章請幫我按【愛心】❤️
👉🏻 持續來點靈感歡迎按下【追蹤】✅
👉🏻 鼓勵閒人寫相關主題【成為伯樂】👼🏻

每個慷慨的行動,都是我持續前行的燃料🚀

🌟 閱讀更多相關內容 👉🏻〈覺察手記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碎進時間的裂縫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