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02|閱讀時間 ‧ 約 6 分鐘

搭上巴士就別輕易下車-《人生4千個禮拜》讀後感 part 2

如果你願意忍受無知帶來的不安,解決方法通常會自己冒出來


raw-image


最近生活做了很重要的調整,主要是我留給自己的內觀時間變多了,嘗試有意識地控管自已的時間(並非指我要「管理」時間),而是希望可以每天優先做自己 first priority 的工作事項。


寫文章至今兩週,我的產文效率如預期的進展(兩三天一更),有達到對自己許下的「每週三篇」期許,但實際每篇文章我撰寫時間都需要三小時,前天那篇 時間的有限性-《人生4千個禮拜》讀後感 part 1 我更是花了近三小時半完成,這比我預計的寫作時間多了整整一小時,當我發現這件事時,我很焦慮,一方面開始覺得寫作帶給我的 loading 比想像中大,一方面覺得自己會不會因為能力不好而在浪費時間。


這問題在我心中縈繞,卻在今早繼續閱讀《人生4千個禮拜》時,找到了答案。此書簡直是嘗試從事網路工作者的靈魂之書呀!


原來我會焦慮,就是因為在現在所有一切講求快速高效的環境,我們壓根忘記「做好一件事,本來就需要花上一段時間」,而就因為你「為此事花上一段時間」,「這件事才會獨具意義」,所以耐心是做好一件事最根本的條件。


那你會說,怎麼要做到「耐心」呢?


作者提到了耐心的三原則:

原則一、讓自己喜歡遇上問題

原則二、聚沙成塔

原則三、原創性通常位於非原創性遙遠的另一頭


後面一一來詳述這三個原則對我的啟發與生活的應用。


原則一、讓自己喜歡遇上問題


▍生活就是解決大大小小問題的過程,因為用心解決了,過程才有意義


作者說了很讓人欣慰的話:「生活只是處理一個又一個問題的過程而已,每個問題需要花多少時間就花多少時間。


一點問題都沒有的人生,就沒有任何有價值的事情可做。


以我寫作這件事來說,我嘗試縮短寫作所需的時間,但實際上這就是我在挑戰自己的有限性,寫作該花三小時,我就必須要接受「三小時就是我寫作所需的時間」這個事實,就像是接受「生命本就該遇到許多問題」,而不是預想所有的一切都不會有任何問題的發生。當我接受了這些事實,我就不會再無謂地掙扎,而是在欣然地接受的同時,也更能享受做這些事的當下,所帶給我的樂趣了。


因此,請讓自己喜歡上遇到問題,每一次解決問題的過程,你就在為自己的人生創造意義與故事。


原則二、聚沙成塔


▍先持續做就對了,忍受自己初期的碰撞期


小的時候怎樣學會說話呢?不就是不怕失敗嗎?學習走路卻不斷跌倒、學習講話卻只能吱吱嗚嗚,那挫折感是很大的,只是長大後的我們都忘了。正所謂「初生之犢,不畏虎」的精神,諺語藏著偉大的智慧。


作者在書中剛好舉了寫作的例子:相較於其他人,最有生產力、最成功的學者,一般把寫作當成每天做的事情中較小的一部分,所以更有可能持之以恆天天寫作。


忍受每天的產出大概不會太多,結果長期下來,反而比別人產出更多。他們每天花一小段時間寫作,有時才十分鐘,而且從來不超過四小時。此外,他們週末一定會休息。


就因為學生沒耐心,想要加快工作速度,超出原本應有的步調,急著衝到終點線,才會沒進度!


這幾句作者的話句句戳中我的內心,好似大聲回應今日我對自己的疑問。所以對我而言,初期嘗試持續更新文章,核心要點是「當作每日最小的一件事」,那事情自然就會推進了。


聚沙成塔的關鍵是每天分配的時間到了之後,願意停下來。


不可以因為今日靈感超多或是精神特別好,就ㄧ想要多做一點,這對「持之以恆」完全沒有幫助,只會讓自己不斷提升對寫作這件事「每日的最低要求」,所以時間到就停止與適當地休息,至關重要。而這我還尚須練習,經常我會想多閱讀幾頁、多寫一篇文、多剪輯一點片段等……


原則三、原創性通常位於非原創性遙遠的另一頭


▍你就留在車上不要下來,待在那台該死的巴士上!


書中分享了一個故事我非常喜歡:

在芬蘭首都的赫爾辛基,有個赫爾辛巴士總站,一共有 24 個月台,每個月台都有數條公車路線從此站發車,但在乘車路線的頭一段,每台巴士都是行經一模一樣的路線,直到某幾個路口後,幾十台巴士才會開始往不同的方向去。

作者引述這段故事來表達,一件事的養成本來就需要一個「模仿」的過程,不斷模仿、不斷優化,在你將一件事做到爐火純青的地步時,你就會逐漸發展出屬於自己的風格。


唯有先耐心走過眾人走過的路,才有可能接觸到更豐富的獨特形態。


因此,即便此時的我,仍透過閱讀大量其他創作者的部落文和閱讀大量的書籍,來尋找寫作的靈感,來學習寫作的筆觸。我們要了解的事實是「模仿期」就是「碰撞期」就是「人生必經之路」,就像巴士總站的前幾站,接受這些都是經驗的累積,都是學習的過程。唯有堅持到巴士轉彎的那刻起,耐心地等到那一刻的發生,具備個人特色與專屬你的生命故事,就此展開、水到渠成。

慢慢期待自己水到渠成的那天,如昨日塔羅所言,我終將收穫果實飽滿。

這裡看心得分享 Part 1


-

感謝閱讀到最後的你🙂

有任何想法都歡迎寄信跟我互動交流,那對我來說會是一大鼓勵,也非常希望可以 following 我的帳號,那兒紀錄任何一個激發我內心漣漪的小小啟發、小小靈感。


Dairrene 小黛

|一個熱愛行銷花花世界的 outdoor 女子

Follow me on IG(Dairrene)

|一個滿載著登山自潛,被冀託分享多點知識的帳號

Willing to connect via email(amyashley520617@gmail.com)

|隨時看到,隨時回信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Chou Dairrene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