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05|閱讀時間 ‧ 約 0 分鐘

情緒表達對親子關係的影響-社工篇

我們常聽到情緒這個詞,但是你有好好的「表達」過自己的情緒嗎?回想自己童年時的經歷,是否曾經感受過無法發表自己的意見?不能表達真實的想法?甚至不能發脾氣?或許,這些情緒表達都是被硬逼著壓抑下來,並且形成了每個人心中一股無法言喻的壓力。

 

如果這些感覺觸動了你,不妨從社工的角度來探討這個議題。在F擔任社工的這些年,她遇到了許多因為情緒問題而無法與孩子良好溝通的家長,這導致親子之間產生了巨大的隔閡。以下是她分享的一個小故事:

 

有一位媽媽習慣用體罰來「教育」孩子,當孩子不寫作業或不聽話,甚至在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或表達情緒時,也會被恐嚇和責罵。在這位媽媽的觀念中,疼痛是最有效的教育方式,因此她每次孩子調皮,就用體罰來解決。然而,這樣的方式不僅讓母子關係越來越疏遠,孩子的行為也變得越來越叛逆、暴躁。

 

這讓F回憶起了自己童年遭受的對待。小時候,只要不符合母親的期待,她就會被狠狠地打,衣架打到變形,藤條打到開花,就連「愛的小手」都一個個打壞了,這些皮肉之痛的確暫時糾正了她的調皮行為,內心的反抗與疑問卻從未消失:為什麼我不能按照心裡所想的去做?為什麼我不能跟隨內心的路去走?

但是每當提出質疑時,都會換來更嚴厲的懲罰,有好幾次甚至都罰跪到膝蓋受傷,甚至嚴重時會被趕出家門。

為了避免毒打與被拋棄,她的心裡漸漸地產生了扭曲的認知:「只要我變成大人想要的樣子,我就不會被處罰。」這樣的認知使她相信,情緒是不能被表達的,母親的過度管教最終影響了F的性格,讓她變得缺乏自信,焦慮加劇,甚至形成了逃避型人格,這嚴重影響到她與他人的情感關係。正如那句名言所說:「好的童年治癒一生,不好的童年要用一生去治癒。」

 

F對那位個案母親說:「如果你想知道孩子將來會變成什麼樣子,我可以告訴妳,他將會變得缺乏自信、不安全,甚至長大後會需要花大量時間來療癒自己。這是你想看到的結果嗎?」

 

事實上,哪位父母不希望自己是一位溫柔而有耐心的家長呢?如果「愛的教育」真的那麼容易達成,誰會願意成為「地獄的惡魔」?然而,當青春期的叛逆來臨,父母常常因為過度疲憊而崩潰,最終不得不使用最糟糕的外在力量控制孩子所有不合期待的行為。

 

情緒是我們每個人一生中都必須學習和修練的課題。從出生開始,我們就會受到外界刺激,進而引發內心的情緒反應。與孩子不同的是,成人能更快辨識情緒來源,分析情緒的影響範圍,並採取適當行動,而孩子卻常常無法辨別情緒的來源或原因,表達情緒的方式也更加原始——大聲哭喊、摔打玩具或捶打牆壁,這些看似「亂發脾氣」的行為,其實是他們試圖表達內心的情緒。

 

而作為社工,他們會更關注的是孩子情緒背後的原因,並幫助他們緩和情緒,然後再詢問生氣的理由。身為家長則必須明白,懲罰的目的是什麼?如果只靠打罵讓孩子「乖」,即便孩子表面上聽話,他們害怕的只是棍子,一旦失去棍子的約束,所有的壓抑都會在某一刻爆發。

 

真正的改變來自內心的成長,而不是外在的約束。

 

F告訴我:「許多孩子認為,情緒是一個只有長大後才擁有的特權。」這種錯誤的認知源於我們小時候的經歷:當我們試圖表達情緒時,卻常常被誤解為「找藉口」或「推卸責任」,最終我們學會了將委屈壓在心裡,那種無法說出口的委屈像一塊巨石,壓在心裡,讓每一次想要說出口的表達,都變成了沉默。但是諷刺的是,當大人們有情緒時,他們卻肆無忌憚地對我們發洩。

 

這也解釋了為什麼有些孩子長大後會延續家庭暴力的循環,來自於童年的扭曲情緒表達錯誤模式,常常是在無意間複製的。

 

我們無法改變過去,但可以將目光放在未來的可能性上。F告訴我:「我們這種焦慮、逃避型人格能為自己做的,就是要想辦法避免自己耗盡能量,同時也不忘滿足自己的需求。」

 

要斷了家庭暴力的循環,我們就必須照顧好自己的情緒,否則終究會變成無底洞,無限索求身邊人的能量來填補內心的空虛,只有當我們學會先關愛自己,才能更好地照顧他人。

 

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在情緒中成長的。而孩子需要的,不是被壓抑的情緒,而是被接納和理解的空間。如果我們能夠給孩子一個安全、包容的情感環境,我們或許就能看到他們在愛與理解中成長,而不是在恐懼、害怕和壓力中迷失。

 

我們常常忘記,孩子的小世界也充滿了挑戰與挫折。他們需要的,是大人的理解與支持,而不是壓制與懲罰。如果我們願意放下棍棒,代之以耐心的傾聽和真心的擁抱,或許我們能夠在彼此的情感連結中,找到真正的穩定與和平。

正如達賴喇嘛所言,僅靠犧牲來關愛他人是不會持久的。我們也必須學會滋養自己,讓自己的情緒有出口,這樣才能以更健康的方式去引導孩子。當你能夠學會與情緒共處,你便能更好地理解孩子的情緒,而這也是通向幸福親子關係的關鍵。

 

你是否也曾經在孩子發脾氣時感到無助呢?下一次,你或許可以試著換一個方式去理解他們,並學習如何成為孩子真正需要的父母。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