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總會聽到「時間就是金錢」這句話,對吧?
實際上,時間比金錢更寶貴。錢花了可以再賺,時間是我們的不可再生資源,用掉了就再也回不來了。
我們可以簡單的算出,每個人一年只有8760個小時,看似很多,但隨著工作、必要的睡眠、日常雜事的佔據,真正能用來學習、成長、甚至只是放鬆的時間,其實非常有限。面對有限的時間,我們要如何才能有效利用,讓自己在一年內真正獲得成長,甚至學會一項新技能呢?
今天,我們就來深入談談如何運用這些零碎時間,變得更高效、更充實。
我們的生活節奏如此快,很多人感覺一天24小時根本不夠用,但如果靜下心來仔細計算,會發現每年有8760個小時,這數字其實讓人有點吃驚。當然,這並不是說我們有整整8760小時可以自由支配,因為大約三分之一的時間,我們得用來睡覺,睡眠在不管任何時期,特別是學生,都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完好的睡眠(夠長且夠深的深層睡眠)才能確保我們的認知功能完善,才有辦法內化知識或者清醒後保持思緒靈活。
如果我們每天睡8個小時,那一年下來我們花在睡眠上的時間就是 2920個小時。接著,再來看工作時間。假設我們每週工作40小時(這是大多數全職工作者的標準),一年下來就是 2080個小時。加上交通、用餐、日常家務等瑣事,大約還得再扣掉 840個小時。
這麼算下來,我們大約有 2920小時 的空閒時間可以自由運用。聽起來不少吧?這幾乎是一年的三分之一,還接近三千個小時!但現實中,許多人總是覺得時間不夠用,為什麼?這就是我們要討論的核心問題了。
聽過「一萬小時法則」吧?根據這個概念,要達到專業水準,通常需要累積一萬小時的刻意練習。但對於想要快速掌握一項技能並實際應用的人來說,這聽起來有點遙不可及。因此我們來簡化一下,談談「一千小時法則」。
「一千小時法則」的概念是,學習一項技能並達到基本應用水平,大約只需要 1000小時。這不會讓我們變成該領域的專家,但足以讓我們能在日常生活或工作中運用這項技能。那麼,讓我們來算算看:如果我們每天投入2至3小時來學習新技能,一年內大約可以累積約1000小時。這麼一來,學會一項新技能其實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困難。
有了這個基礎錨點,我們再來看看具體技能學習的時間需求,並進一步討論如何有效利用時間來達到這些目標。
根據不同的技能或證照,學習時間會有所不同。以下是幾個常見技能的學習時間預估(抓個羊羹自己大概的學習時間):
這個證照涵蓋了會計基本原則,包括記帳、試算表編制等。對於沒有會計背景的人來說,這是一個非常實用的入門選擇。
學習一門新語言,無論是為了職場需求還是旅遊,都能開拓我們的視野。學習基礎會話和語法結構,大約需要300至500小時。
程式設計在現代社會中越來越普及,特別是Python,作為入門程式語言,簡單易學,應用範圍廣泛。
廚師證照需要實作技巧與理論的結合。學習食材處理、烹飪技巧等,是生活中非常實用的技能,無論是自己做飯還是專業運用都大有用處。
想像一下,每一年結束時,我們不僅完成了工作和日常生活中的任務,還能夠舉起一本新的證書、展示一項新學到的技能。
當朋友問我們「這一年過得怎麼樣」時,我們可以自豪地告訴他們「我拿到了一個新的會計證照」或「我現在已經可以流利對話一門新語言了」。這不僅僅是為了證明自己,而是每年看著自己不斷進步的過程,帶來的那種不可思議的成就感。
我們生活的節奏快,時間總是匆匆流逝。很多人可能會覺得「一年一下子就過去了,還能學什麼?」但事實上,只要我們每一天能夠抽出2至3個小時專注於自我成長,一年之內就能達到1000小時的累積。這1000小時,足夠讓我們掌握一項新的技能,或者拿到一個對未來有用的證照。是不是聽起來很誘人?
至於什麼太困難的證照之類的,當然越專業越有市場,但羊羹我想告訴大家的是,這些「證照」或「語言」都是別的跟我們一樣活生生的人編織出來的知識與考核,不會有什麼真的超乎人類極限範疇的「考試」。真的只是挑自己的喜好與砸時間進去而已。
我們來看看這個過程的實際運作方式。假設我們一直想學習會計知識,但總覺得很難開始。如果每天花2個小時,學習基本的會計理論、記帳方法、財務報表編制,大約三至五個月後,我們就能夠報考 丙級會計證照,這是一個非常實用且受認可的技能。這樣的學習不僅讓我們具備了財務管理能力,也為我們在職場中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雖然羊羹是因為這是必修課,考完就可以不用修下學期的初會(下),學校又有考照補助,想省時間的奇怪動力去考的,但說真的,大家也知道羊羹有在投資股票,如果財報都不懂他在做什麼、原理是什麼,對於股票的基本面理解應該不會那麼的順利。
再舉個例子,如果我們一直對程式設計充滿好奇,總覺得編寫程式很神秘。事實上,學習像Python這樣的入門程式語言,只需要200至300小時。每天投入2至3小時,三到五個月後,我們就能夠撰寫簡單的程式,運用在日常工作或個人項目上。程式設計的世界豐富多彩,學會它後,我們的視野將大大拓寬,並且為未來的職業選擇增加更多可能性。
設想一下,當我們決定每年學習一項新技能或拿到一個新證照,五年後的我們會變成什麼樣子?也許我們今年學會了語言,明年掌握了會計,後年又學會了設計或程式語言……不僅僅是能力上的提升,這樣的過程也會讓我們每一年都充滿動力,因為我們知道自己的成長是看得見的。
而且,這樣的學習過程並不會讓我們感到壓力過大。相反,當我們將學習融入每日的習慣時,這變成了一種自然而然的事情。每天2至3個小時,這對我們來說並不是一個難以達到的數字。這些時間可能本來是我們用來看電視、刷手機的時間,而現在,這些時間可以成為我們個人成長的投資。
還有,許多證照或知識本身可以做其他相關的延伸,中餐丙可以藉由基礎知識基底拿個西餐,Python作為基底也可以延伸去更多種語言,一般語言學習再花個兩三年就可以更流暢的、近乎母語人士的溝通。不論是以自己現有的知識點深化或拓寬,都會因為有了個相關的基底而得到更好的發揮空間。
很多人一提到學習新技能,總覺得要「犧牲」掉很多生活的樂趣,似乎學習意味著沉悶、壓力、不斷的重複練習。但其實只要我們掌握了有效的學習方法,學習本身也可以是一種樂趣。每天花一點點時間學習,不會佔據我們太多空閒時間,反而讓我們在生活中找到一個固定的節奏,讓學習變成一種自然的習慣。
想像一下,每天學習新知識,看到自己的成長,這種成就感將成為一種內在的動力,讓我們更願意持續投入。這樣的動力和滿足感會逐漸取代學習中的枯燥感,讓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找到樂趣,甚至期待每天的進步。學習不再是壓力,而是一種成長的自我滿足。
說到時間管理,羊羹覺得重要的是已經連提了兩篇的代辦事項清單。
但許多人列了清單,卻從來沒有真正完美勾完他過,甚至最終感覺清單只會帶來壓力,而不是幫助。為什麼會這樣呢?
事實上,待辦事項清單的真正目的是幫助我們整理思緒,將腦中的繁瑣任務具體化,並優先處理重要的事情,而不是一味地增加壓力。問題往往出現在我們把過多的瑣事列入清單,沒有優先排序,甚至每一項看起來都像是緊急事項。
讓我們換個方式思考:如果每天只列出3至5項最重要的任務,並在完成後打個勾,那種成就感會讓清單從壓力源變成動力來源。我們可以將每天的任務分為「高優先級」和「低優先級」,集中精力完成最重要的任務後,再來處理次要的事項。這樣的安排不僅能提高效率,也能讓我們在完成清單的過程中逐漸培養出一種成就感。
先習慣每天都有至少一件事情需要我們完成,小到一個臨時的買菜的任務,定期幫貓咪點除蟲藥,或者一個限定自己一個小時到兩個小時的學習任務。
當我們能夠每日有效地處理重要事項時,時間就不會再像沙漏中的沙一樣消逝,反而會變得有形有質量,不會在睡覺前覺得今天廢了一整天,有了至少我們完成了什麼的安心感。
現在來談談影響效率的頭號敵人:分心。手機通知、電腦彈出的消息、社群媒體的不斷更新,這些看似無害的干擾實際上大大降低了我們的專注力。
研究顯示,每當我們的注意力被打斷時,大腦需要約 23分鐘 的時間才能完全回到先前的狀態。如果我們總是被不斷的通知干擾,等於每天有大量的時間被浪費在「回到專注狀態」的過程中。
我們的手機和電腦表面上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工具,但如果我們不善加管理,這些工具就會反過來成為我們效率的最大殺手。很多人覺得自己「忙了一整天」,但真正能夠完成的任務卻寥寥無幾,原因就在於不斷被干擾的分心狀態。
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可以採取一些策略。例如像羊羹的手機設永遠是震動模式,只保留家人和男友的通知,任何陌生人或熟識但沒必要一直聊天的人都只會在我想要對話時才會拿起手機使用,不會讓手機時刻的叮咚。
當我們可以控制何時查看手機,並不是讓手機通知主導我們的行為時,我們就能夠更專注地完成工作。同樣,將電腦上的非工作相關通知關閉,只保留必要的提醒和待辦事項,也能大幅提升專注度。這樣一來,我們就能真正掌控自己的時間,而不是被不斷的分心打亂。
有些人可能會覺得,高效利用時間和休息是兩個對立的概念。但當我們更有效管理時間,完成工作任務後,反而能夠擁有更多時間來進行高品質的休息。
這是一個心理上的轉變:當我們知道自己已經在一天中完成了重要的事情,心理上會產生一種「使命感已達成」的滿足感。這種感覺能夠讓我們放下心來享受接下來的休息時間,而不會再因為「還有未完成的事情」而焦慮不安。換句話說,高效工作帶來的,是更好的休息品質。
而那些無效率的工作方式,往往讓我們覺得「一整天都在忙」,但實際上卻什麼都沒有真正完成。這種情況下,無論怎麼休息,都無法真正放鬆,因為心裡還懸著那些未完成的工作。
所以透過有效的時間管理,我們不僅能夠在工作中獲得成就感,還能在休息中得到真正的放鬆。
時間管理並不是要逼迫自己變得機械化,或是剝奪自己的自由和休息時間。相反,好的時間管理能夠讓我們真正掌控自己的生活,提升效率的同時,還能獲得更高品質的休息。
讓羊羹再囉嗦最後一句:無論世界發生什麼事,工作再怎麼繁忙,考試科目還沒讀完,甚至身邊世界崩塌了,但只要不影響我們的生理狀況,那麼時間規劃中最最最重要的,就是「先把睡眠時間扣除」。這和我們在羊羹的投資學堂講到的「先存再花」的財務分配概念很相似:睡眠那8個小時預扣,就像我們的最高權限,是不可妥協、最優先考量的事。
羊羹學堂每天在三大教室推出一篇關於投資理財、健康生活或學習力的文章,這些都是人生關鍵領域,涵蓋資料整理與個人見解。每篇文章免費開放至少三天,誠摯邀請加入羊羹的沙龍,以獲取最新更新通知,確保不錯過任何感興趣的內容。
羊羹也提供「首月1元」的限量月閱讀通行證的訂閱活動,隨著文章數量增加,未來訂閱費可能調整,現在訂閱即可鎖定最優惠價格(現有訂閱戶費用不受影響)。
期待有您的支持,讓羊羹能持續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