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31|閱讀時間 ‧ 約 0 分鐘

時間管理反思:效率之外,內心真正想做的事情

raw-image


紀錄一下最近對時間管理的一些反思,這個體悟是:

除了效率外,更要想清楚自己真心想做的事,而這件事不用獲得所有人認同

以前許多時間管理,都會提到說藉由方法提高效率、節省時間,不過我就開始想說省下來的時間,應該要做什麼? 這件事情很重要

1

以前我曾為了「省下時間」努力,但省下的時間如果缺乏計劃,可能沒有原先預期那樣快樂

比如,以前有次期末考結束後的暑假,多出比較多時間,我當時就每天看影片,剛開始還覺得不錯,但是過幾天就開始覺得空虛,一直滑影片感覺也不是到很快樂(那時候我還沒有一些閱讀或寫文章等等興趣)

2

以後就會的謊言

我們成長過程中,有時會聽見一種說法,大概是在國中的時候:

國中辛苦一點,你以後就會快樂了;高中辛苦一點,你以後就會快樂了;高中辛苦一點,你大學就會快樂了;大學辛苦一點,你研究所/工作…

但實際上親身體驗後,才發現每個階段幾乎都很辛苦,而且常常不快樂,看來我們不能一直期望說以後一定會更快樂

3

在大學裡,常聽到大家提倡「多元能力」,希望這些能力未來能幫上忙

但其實也可以想想,這些能力到底是目的還是手段?同個活動對大家來說不同,也不是說都把一件事情的效果都寄託未來

比如,有些人參加活動是為了拿個證書或證明,這樣活動就偏向手段;但對那些在活動中找到樂趣的人,或者說想知道這件事情自己是不是喜歡的,這樣這活動就既是目的也是手段

或者例如,我自己寫文章來說,如果只是為了獲得得到稱讚,那寫作只是手段;但如果我認為這過程有樂趣,或者它帶給我一個目標能夠每天推進一些進度,有一種每天培養一點的感覺,那它既是目的也是手段

或者同樣的道理,讀書如果只是為了考試,考試為了升學,聽起來讀書就像是手段,也就是前面的你以後的謊言

但如果能投入在有興趣裡,讀書也可以是目的,當然台灣教育體制下學習熱忱很容易被破壞,但某些學習也是有機會有,比如以前國中介紹某些國家,可能還會有興趣去查一些課外知識認識這國,或者課外學習,學學一些心理學知識等等


4

有些時間管理方法會提到「平行時空的思考」,就是假設如果不受時間或經濟限制,最想做的事是什麼?然後根據這個想法,每天、每週做一點,慢慢去實現。

我覺得這種思考,可以去思考說真心想做的事情是什麼,而這樣的事情基本上本身就是目的

如果每次都把這些事情都寄託到未來,就會感覺非常遠,所以不如把一些事情挪過來做一點,有些事情做了後可能發現會想做下去,有些事情做了後可能發現不一定如同預期

5

那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很多,我會根據一些標準來篩選,主要就去想想看一段時間後,我希望自己現在會怎麼做

這些標準例如:這件事情是否有長期價值;對自己或他人產生影響;考慮可行性,自己能不能做到。當然這只是個個人標準,供參考

先去試做看看,觀察它是不是我當初想像的樣子,可能發現有些事情可能無法長期投入,但有些會讓我願意持續去做

每個人真心想做的事,一定都不一樣,所以不必尋求他人的認可,也不需要符合某種標準答案

所以,可以找一段時間去思考一下,自己真心想做事情是什麼?

6

比如,我自己想做的事可能包括懷舊遊戲、人生哲思內容、推動社會反思、生活紀錄等等

我會再篩選其中的內容,像玩懷遊戲時,紀錄些照片或錄影,因為日後可回顧就具有長期性,以及想想看能我能不能分享和創作一些內容,就給他人帶來一些樂趣和回憶

甚至過程中我發現,有時候遊戲裡功能不一定好玩,反而從裡面分享一些東西給大家,用懷舊遊戲為素材創作是會更讓我覺得滿足的

人生哲思方面,我可以看一些課外書,寫一些文章,那看課外書我會多少做些筆記,那我也發現說看太久還是會厭倦,而且好像想記錄自己想法,所以後來就開始寫文章

而推動社會反思這方面,這可能是一個比較大的夢想,要整個社會改變太難,就可慮去可行性,先從寫文章開始,有些人看到後去能去思考,就已經很讚了

生活紀錄方面,會給自己一些回憶,而有時候裡面一部分內容分享出來,用創作和分享讓他人閱讀和討論,從長期來說這樣也會更有滿足感


7

那當然,每個人的真心最想做的事情就都不會一樣

而都不會說一定要到很遠未來才去做,而是每隔一段時間就安排一點,讓自己定期能感到滿足

例如我有些同學想學樂器,那就會定期安排些時間去學,當然有可能會有他人稱讚,但他不是為了這目的,而是學樂器和成長過程本身就讓人感到滿足,那學樂器這事情本身就是目的了

或者有同學會提到手工藝、藝術創作、動漫遊戲、分享各種喜好等等,也都認為這事情本身就是目的,就人人情況不同,以及有些可能嘗試後會知道自己要不要持續以及是不是真的想要,那這樣過程中,也都能知道自己真心想做的到底是什麼

8

所以

時間管理不只是為了節省時間,更是找到真心想做的事情和帶來滿足感

每個人的真心選擇不同,不需去追隨他人標準,應該時常停下來思考:有哪些事是自己真正想投入的?透過小步實踐,每次推進一些,不必等到未來才能感到滿足


相關文章推薦

https://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11664/6238302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