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長輩只談課業,只談工作…忽略了整體生活型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想要紀錄一下目前一些觀察和心得和大家分享

【只談課業和工作的長輩】


家裡有某些長輩,在家裡,他們會問我學業、打工、實習的事情

可是當我被問到這些問題時候,有時候覺得厭倦,覺得不想再分享這些事情

例如現在大學讀書,有時候會有長輩整天擔心,動不動就問我說「要考什麼?有沒有報告要交? 」

考什麼和要的報告,我自己都最清楚,自然不用他們這樣問

考完試之後,問說「你覺得你會考幾分?什麼時候成績出來?」而且常常很多次,擔心到炸

考幾分這種問題本來就很難預測,我要說高分的話到時候低分就很尷尬,說低分的話又會被問說發生什麼事情,而大學後成績出來時間也不太一定

所以後來如過這些問題讓我不舒服,我幾乎都不會分享,就用個「隨便」、「你用知道」,有時也展現一些不耐煩

而我之前實習時候,實習下班到家裡後,其實也真的想要好好休息一下,可能是去用些興趣創作,或者是純粹放鬆休息

回家後就會又被長輩問說「實習時候做了什麼?有沒有遇到什麼人?有沒有人跟你說話?」

這些問題總是讓我心累,所以我都冷回應

我在實習學到什麼我自己都最清楚,有時也做些筆記給自己看,這些我自己知道就好了呀,我把這段時間用來休息,或者是培養一些興趣,例如看些生涯規劃的書或文章,或者是進行寫文和創作等等,都更有效益吧


【傳統觀念】

有些長輩在對孩子的期望上,總是繞著課業和工作打轉,這大概跟一些傳統的觀念有關吧

他們思考事情時,感覺不太會從整體生活的角度出發

先前我看了一些文章,裡面提到一些觀點:我們要思考的不只是什麼工作,而是你想要什麼樣的生活型態

當然上面說的只是部分家中長輩情況,而我發現有上面幾種情況長輩有個特性,就是生活中的興趣,或者更詳細一點,他們沒有能讓他們感到有成就感的興趣

所以,他們的成就感基本上都和工作或學業綁在一起,缺少其他能帶來滿足的管道,這樣就容易讓工作變成生活的唯一焦點,陷入單一的目標感中

也可能是就是受到傳統觀念影響,沒有接觸其他新的資訊,就常常認為人的價值往往只能跟課業或工作綁一起,就好像很在意那個頭銜

其實我最擔心的,還是這種 工作至上的思維,很多人因此每天長時間工作,甚至下班了還被工作牽絆著,無法真正放,這樣的生活方式,真的值得嗎?

raw-image


【生活型態】

近期我也看了一些關於極簡生活的,發現這些生活方式也有它們的好處,讓人可以自在過日子,這也是種生活型態呀

有些人會選擇把自己大部分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在工作中,從中獲得滿足成就感,這是種活型態,例如現在以前一些藝術家現在的創作者,這也是種生活型態

也有人是工作和從興趣中都得到成就感,有比較多樣的成就感來源,這也是種生活型態

現在想想我大學期間,會上些課程和做專題,多數是因為會對未來的發展會有幫助,可能是分數可能是課程內容,這些修課如果拿到好分數當然是快樂

不過,想想看,那些能讓我最真心快樂的,經常就是在興趣領域中的一些創作,以及一些接觸過好作品呀

更何況這些興趣,也多少都能夠培養一些能力,例如再閱讀和創作,可以培養數位工具的使用、接觸不同的人生、整合資訊的能力、探索自我的機會等等

這些興趣本身就是目的,對於生活真的有所幫助



所以,對於家裡某些只談工作和課業的長輩,我會希望他們能多多培養一些生活中的興趣

而對於我們,則是可以多多去反思這些過往的觀念,依據自己情況去選擇,去活出自己的人生吧


相關文章:

颱風假,但家中長輩卻不贊同?不敢放鬆的觀念作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小豆pika的園地
130會員
380內容數
目前主要會以書籍心得、動漫心得、生活想法等方面來寫
小豆pika的園地的其他內容
2025/03/07
2025/03/07
2025/01/21
哈囉大家,我想要分享一下我在大學期間的經驗 想起自己以前學測面試,三次到大學,都有遇到有人在傳教 大學新生入學,在處理新生程序和體檢的那天,也超多人在傳教,健康中心外面超多人,會跑來跟自己搭話,然後有些會給你傳單,有些會跟你加line
2025/01/21
哈囉大家,我想要分享一下我在大學期間的經驗 想起自己以前學測面試,三次到大學,都有遇到有人在傳教 大學新生入學,在處理新生程序和體檢的那天,也超多人在傳教,健康中心外面超多人,會跑來跟自己搭話,然後有些會給你傳單,有些會跟你加line
2025/01/17
嗨囉大家,今天我想要分享一個大學人際的體會 在人生的不同階段,人際關係的運作方式會有所改變 高中以前,我們的友誼多半來自自然的陪伴與共同經歷 進入大學後,人際關係比較獨立和多元,每個人有各自的目標、生活和規劃 開始意識到:大學後人際本質在於「給予」
Thumbnail
2025/01/17
嗨囉大家,今天我想要分享一個大學人際的體會 在人生的不同階段,人際關係的運作方式會有所改變 高中以前,我們的友誼多半來自自然的陪伴與共同經歷 進入大學後,人際關係比較獨立和多元,每個人有各自的目標、生活和規劃 開始意識到:大學後人際本質在於「給予」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與家人的對話】 回想大學時期,每次和家人聊天,對話大多是以下這種模式: 「最近在學校都在幹嘛?」 「就讀書、做報告、準備考試呀。」 「有沒有認識什麼新同學?」 「就同學啊,還可以吧。」 「有沒有發生什麼有趣的事情?」 「還好吧,基本上就是上課、讀書、考試。」 「有沒有讓你開心的事?」 「
Thumbnail
【與家人的對話】 回想大學時期,每次和家人聊天,對話大多是以下這種模式: 「最近在學校都在幹嘛?」 「就讀書、做報告、準備考試呀。」 「有沒有認識什麼新同學?」 「就同學啊,還可以吧。」 「有沒有發生什麼有趣的事情?」 「還好吧,基本上就是上課、讀書、考試。」 「有沒有讓你開心的事?」 「
Thumbnail
想要紀錄一下目前一些觀察和心得和大家分享 【只談課業和工作的長輩】 家裡有某些長輩,在家裡,他們會問我學業、打工、實習的事情 可是當我被問到這些問題時候,有時候覺得厭倦,覺得不想再分享這些事情 例如現在大學讀書,有時候會有長輩整天擔心,動不動就問我說「要考什麼?有沒有報告要交? 」 考
Thumbnail
想要紀錄一下目前一些觀察和心得和大家分享 【只談課業和工作的長輩】 家裡有某些長輩,在家裡,他們會問我學業、打工、實習的事情 可是當我被問到這些問題時候,有時候覺得厭倦,覺得不想再分享這些事情 例如現在大學讀書,有時候會有長輩整天擔心,動不動就問我說「要考什麼?有沒有報告要交? 」 考
Thumbnail
每逢開學時,總會有些家長提問,小學的功課會不會很難啊,應該要自己顧功課,還是送安親班。當然,能這樣子提問的前提是,對於要不要做全職工作,家長本身是有選擇權的,不管是經濟壓力,或是家人支持力度上。 有經驗的家長提醒,「不是課程難易度的問題,是小孩會吃定家長,考驗家長耐性。
Thumbnail
每逢開學時,總會有些家長提問,小學的功課會不會很難啊,應該要自己顧功課,還是送安親班。當然,能這樣子提問的前提是,對於要不要做全職工作,家長本身是有選擇權的,不管是經濟壓力,或是家人支持力度上。 有經驗的家長提醒,「不是課程難易度的問題,是小孩會吃定家長,考驗家長耐性。
Thumbnail
自從我開始接觸大量社交媒體,我的生活重心從現實世界漸漸偏向了網路世界,這也使得我和家人的交流漸漸產生隔閡。家人給予了我生活上的幫助,如吃飯、通勤等,但話題也僅止於此。分享學校瑣事、沒有束縛的表達自己的想法,我反而只願意和網友交流。
Thumbnail
自從我開始接觸大量社交媒體,我的生活重心從現實世界漸漸偏向了網路世界,這也使得我和家人的交流漸漸產生隔閡。家人給予了我生活上的幫助,如吃飯、通勤等,但話題也僅止於此。分享學校瑣事、沒有束縛的表達自己的想法,我反而只願意和網友交流。
Thumbnail
該怎麼面對過年期間,長輩的各種「關心」問句? 雖然知道長輩也不是惡意,畢竟一年只見一次面,平常沒有特別建立關係,見面又不好都不聊天,只好從你的工作、學業、交友狀況作為起手式問句
Thumbnail
該怎麼面對過年期間,長輩的各種「關心」問句? 雖然知道長輩也不是惡意,畢竟一年只見一次面,平常沒有特別建立關係,見面又不好都不聊天,只好從你的工作、學業、交友狀況作為起手式問句
Thumbnail
人生健檢?跟長輩惱人追問有啥關聯?! 試想以下這個情境: 學生時期的你,在平常成績中等的狀態下,很努力地為期中考試做準備,若是得到比自己預期還好的分數(甚至還拿到第一名),感到無比慶幸,你會不會期待爸媽問你成績呢? 長輩的惱人追問範圍全面,正好適合用來人生健檢! (1)愛情婚姻幸福篇
Thumbnail
人生健檢?跟長輩惱人追問有啥關聯?! 試想以下這個情境: 學生時期的你,在平常成績中等的狀態下,很努力地為期中考試做準備,若是得到比自己預期還好的分數(甚至還拿到第一名),感到無比慶幸,你會不會期待爸媽問你成績呢? 長輩的惱人追問範圍全面,正好適合用來人生健檢! (1)愛情婚姻幸福篇
Thumbnail
認識的人隨著長大愈來愈多,愈來愈多元,從小的時候家人教導我們要認真讀書要幫忙打理家裡,假日的時候甚至要去幫忙父母送貨,自己的時間可能都會被消磨掉,就算想出去玩也會擔心家中的經濟問題,甚至高中開始就半工半讀,打工在別人眼裡是賺自己的零用錢,但在我的眼中是為了自己的吃飯錢,有剩下的才會算是零用錢,即使這
Thumbnail
認識的人隨著長大愈來愈多,愈來愈多元,從小的時候家人教導我們要認真讀書要幫忙打理家裡,假日的時候甚至要去幫忙父母送貨,自己的時間可能都會被消磨掉,就算想出去玩也會擔心家中的經濟問題,甚至高中開始就半工半讀,打工在別人眼裡是賺自己的零用錢,但在我的眼中是為了自己的吃飯錢,有剩下的才會算是零用錢,即使這
Thumbnail
伯叔輩臨時來訪,除了秋節禮盒分享外,也與母親閒話家常許久。由於與家裡親戚一直未有熱絡的往來,大家似乎都有默契的保持著僅在每年幾個重要節日場合碰面寒暄兩句的這種「親戚社交距離」。由於自己也難得有機會跟長輩說幾句話,加上過去也常常受到長輩的照顧,所以也在一旁參與了話題。 話題圍繞著這段時間的變化與一些時
Thumbnail
伯叔輩臨時來訪,除了秋節禮盒分享外,也與母親閒話家常許久。由於與家裡親戚一直未有熱絡的往來,大家似乎都有默契的保持著僅在每年幾個重要節日場合碰面寒暄兩句的這種「親戚社交距離」。由於自己也難得有機會跟長輩說幾句話,加上過去也常常受到長輩的照顧,所以也在一旁參與了話題。 話題圍繞著這段時間的變化與一些時
Thumbnail
我們都希望跟自己的爸媽拉近距離,畢竟他們是世界上最親的人,能有共通的話題、相處起來像朋友一樣愜意,應該是每個人最嚮往的「美好家庭」了;但事與願違,我們常發現你想要爸媽好,他們卻拒絕「變得好」。
Thumbnail
我們都希望跟自己的爸媽拉近距離,畢竟他們是世界上最親的人,能有共通的話題、相處起來像朋友一樣愜意,應該是每個人最嚮往的「美好家庭」了;但事與願違,我們常發現你想要爸媽好,他們卻拒絕「變得好」。
Thumbnail
過年到了,我知道許多長輩都很愛問東問西,但身為晚輩的總不能嗆回去,甚至端出一張臭臉,因為將來的我們也很可能端出那副嘴臉,總是『出於關心』的哪壺不開提哪壺,明明餐桌上有火鍋沸騰,但環境氣氛卻降到冰點。   如果你正面臨這種尷尬,先別急著動怒,因為這就是兩個世代、兩種觀念的落差,所以遇到很難回答的問題時
Thumbnail
過年到了,我知道許多長輩都很愛問東問西,但身為晚輩的總不能嗆回去,甚至端出一張臭臉,因為將來的我們也很可能端出那副嘴臉,總是『出於關心』的哪壺不開提哪壺,明明餐桌上有火鍋沸騰,但環境氣氛卻降到冰點。   如果你正面臨這種尷尬,先別急著動怒,因為這就是兩個世代、兩種觀念的落差,所以遇到很難回答的問題時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